第26课《诗词五首: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6课《诗词五首: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12 08:2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猜一猜,他是谁?
1.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散文,并开创了豪放词派,字子瞻,我们学过他的《记承天寺夜游》
2.她,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经历战争离乱,终在史册留名。
苏轼
李清照




清照
1、朗诵诗词,把握节奏韵律。
2、通过描绘画面、品析意象,感受词中梦境的奇特。
3、通过品析对话,知人论世,走进词人内心,感受她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对理想境界的不懈追求。
目标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章丘(今属山东)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人称“易安体”。其词以南渡为界,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代表作:《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醉花阴》《武陵春》等。
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近体乐府。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
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段的最为常见。
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称“词牌”,依调填词为“倚声”。
按风格来划分,大致可分为婉约词和豪放词。
豪放派代表词人: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李清照
文体知识

二、跟读视频,感受诗歌韵味。
朗读诗词
一、关注读音,根据词义,把握节奏。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yīn qín
màn
jiē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进入梦境,品读梦中情景
1、为本词拟写题目。
2、结合意象分析梦境之特点。
3、品读对话,赏析天帝形象,感受温暖。
一.走进梦境,一字拟题。
1、这首词没有题目,请同学们结合词句内容给它加一个标题。
(要求:只能用词中的一个字,并能概括整首词的内容。)
2、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作者身在梦中?

注释中说它是一首记梦之作,词中写到了梦中景、梦中人、梦中的对话、梦中志。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
帝所
天语
三山
二.重演梦境,感受奇幻。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方法指导:
1、请结合词意描绘作者的梦中景象。
2、结合“意象”及关键词赏析梦中景象的特点。
天空低垂连接着波涛翻滚的云,清晨雾气蒙蒙笼罩一切。天快亮了,银河流转,像无数的船只在舞动风帆。
描绘梦中景象:
二.重演梦境,感受奇幻。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方法指导:2、结合“意象”及关键词赏析梦中景象的特点。
意象
景象
低垂的天空
波涛翻涌的云
弥漫的云雾
“接” “连”
云气翻涌
茫茫无际
辽阔壮美
天上的银河
海浪中千帆
“转” “舞”
似真似幻
浪漫奇妙
描绘了一幅辽阔壮美的图景。云气翻涌、茫茫无际。银河流转,像无数的船只在舞动风帆。似真似幻,浪漫奇妙。
二.重演梦境,感受奇幻。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方法指导:3、请赏析关键词的表达效果。
景象
意象
低垂的天空
波涛翻涌的云
弥漫的云雾
“接” “连”
云气翻涌
茫茫无际
辽阔壮美
天上的银河
海浪中千帆
“转” “舞”
似真似幻
浪漫奇妙
“接”和“连”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的结合在一起,描绘辽阔壮美的境界。
“转”和“舞”,则将词人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三.走进梦境,寻找温暖
1、词人梦中去了哪里?梦到了什么人?听到了什么话?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2、词中的天帝是个怎样的形象?从哪里读出来的?
殷勤:情意恳切
亲切、温暖
通过想象天帝对自己的问候,流露出渴望得到关心的心理。
3、结合背景思考此时天帝的小小善举对词人的意义?
归:回家之路
再现梦境,聆听梦中心音
1、理解词意转述诗人心声。
2、赏析关键词探究词人内心活动。
3、结合典故,感受诗人情感。
四.品析对话,聆听心音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方法指导:
1、请结合词意转述作者的心声。
2、结合背景赏析“嗟”和“谩”的含义。
我回报天帝说,路途还很漫长,又慨叹已是日暮时分。学作诗,徒然有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
作者的心声:
四.品析对话,聆听心音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方法指导:2、结合背景赏析“嗟”和“谩”的含义。
链接材料:
1129年8月,李清照丈夫赵明诚刚刚去世,9月金兵南侵,高宗皇帝从建康出逃,乘船在海上漂泊,李清照携带着沉重的书籍文物一路追随皇帝逃难,历尽风涛之险,但却始终没有追赶上皇帝。1130年,皇帝看身后追随的人数过多,不利于出逃,下令解散百官,李清照便眼睁睁望着龙旗消失于大海之中,而后只身流落江南,孤独寂寞地度过剩余年月。
嗟?
慨叹国运衰微,时局动荡、风雨飘摇;
感慨自己四处漂泊,孤苦无依,
四.品析对话,聆听心音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方法指导:2、结合链接材料赏析“嗟”和“谩”的含义。
链接材料:
(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夏日绝句》
(2)以女子之身,怀天下之事。以一介布衣,思公卿之责。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李调元《雨村词话》
(3)晚年对友人之女说道:“愿将平生所学相授。”不想这孩子脱口说道:“才藻非女子事也。” (轶事)
谩?
一是空有才华,国难当头,遭逢时事不幸,身为女子,却不能有所作为,有怀才不遇之感;
二是慨叹自己身逢乱世,写文章远不如上战场杀敌,有着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苦闷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四.品析对话,聆听心音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方法指导:
1、请结合词意转述作者的心声。
2、结合“典故”分析作者情感。
我要像大鹏鸟那样乘风高飞。风啊,别停息,请将这如蓬般轻快的船吹到蓬莱三仙岛吧。
作者的心声:
四.品析对话,聆听心音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方法指导:2、结合“典故”赏析诗句分析作者情感。
结合典故思考大鹏有什么特点?

三山
结合课下注释解释三山的特点。
比喻,用典,诗句化用大鹏展翅的典故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作者希望像大鹏一样,乘风到那没有离散、没有战乱、没有悲伤的仙境,含蓄地表达她对现实的厌弃和对美好境遇的向往。
知人论世,读懂易安之悲
1、了解词人生平,感受词人内心情感。
2、关注词中的韵脚和押韵,体会作者情感。
3、配乐朗诵,吟诵诗歌,遇见古人。
我出生济南,长在汴京,自幼才华出众。
少女时候的我无忧无虑
婚后与我的丈夫,研究金石文物,烹茶赌书,志趣相投。
虽然经常两地分离,饱尝相思之苦。但那时候的我仍热幸福甜蜜。
金人入侵,家乡沦陷,我流落南方,辗转漂泊。
丈夫离世,29年的恩爱夫妻,阴阳两隔。
我孑然一身,不知身之所往,追随逃亡海上的朝廷,历尽风涛之险。
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流离之痛,紧紧缠绕着我。。。。
1、现实中的“我”到底走过了怎样的路
迷茫、
颠沛流离、
悲哀、
无奈!
读出词人哪些心声?
2、关注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他们有何共同点?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幽咽绵长低沉
韵母:u
主旨:这首词通过对梦境的描写,抒发了词人对现实的不满,写出词人烦闷的心情,表现了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配乐朗诵
3、本词被清代学者黄苏誉为“无一毫粉钗气”,请结合词中写景的语句,简析这首词在意境和风格上的特色。
开头两句写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描绘出辽阔、壮美、瑰奇雄伟的境界。
下阕的“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三句虚实结合,形象更加壮伟,境界更加恢宏。
词人对于开阔壮美境界的描绘和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想象,表现出内心一种刚健昂扬的气概,词风豪放。
比读《赤壁》《渔家傲》,想一想:这两首诗词分别表现了作者对自身才华、命运的哪些认识?
杜牧的《赤壁》,借对赤壁之战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
李清照的《渔家傲》,借梦境中与天帝的对话,表达了对自己空有一身文学才华却屡遭丧乱,甚至连个人的安危幸福都无法保障的不满。
篇目 作者 背景 情感
《饮酒》 陶渊明
《春望》 杜甫
《雁门太守行》 李贺
《赤壁》 杜牧
《渔家傲》 李清照
东晋末年,“篡"“乱”交替,时局动荡不安,官场污浊,世风大坏。
安史之乱,国都沦陷,城池残破
自然风光的优美、悠然自得的心情,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忧国忧民、思念家人。
国家藩镇割据,诗人仕途坎坷
誓死杀敌,报效国家
晚唐时期国运衰颓
生不逢时的感叹和“英雄 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靖康之变,朝廷南渡,漂泊无依
抒发了词人对现实的不满,表达了词人烦闷的心情,充分地表现了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通读5首诗词,归纳家国动乱之下,古代诗人的人生选择。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