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梦回繁华》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 《梦回繁华》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13 08:36: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2课 《梦回繁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梳理本文的说明顺序,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分析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及其效果,揣摩本文的语言特点。
3.领略《清明上河图》的美,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
1.梳理本文的说明顺序,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分析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及其效果,揣摩本文的语言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置,激情导入
师:中国有很多传世的名画,如:《唐宫仕女图》、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阎立本的《步辇图》、韩滉的《五牛图》等。而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珍藏着一件享誉古今中外的传世杰作。自问世以来,它被无数收藏家和鉴赏家把玩、欣赏,被后世帝王权贵巧取豪夺,曾五次进入宫廷、四次被盗出宫,它辗转飘零,几经战火,历尽劫难……演绎出了许多传奇故事,它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它就是——(生:《清明上河图》。)没错,正是《清明上河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清明上河图》为什么有那么大的魅力,能引得无数人为之倾倒。
(板书:梦回繁华 毛宁)
二、出示目标,学生齐读
师:我们先来看一下我们的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
1.梳理本文的说明顺序,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分析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及其效果,揣摩本文的语言特点。
3.领略《清明上河图》的美,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学生齐读
三、预学展示,字词积累
课件展示:
1.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田畴(chóu) 酒肆(sì) 跋涉(shè) 漕运(cáo)
握篙(ɡāo) 遒劲(qiú jìnɡ) 摩肩接踵(zhǒnɡ)
络绎不绝(yì) 长而不冗(rǒnɡ) 舳舻(zhú lú)
(2)理解词意
工:善于,擅长。
设色:(绘画)涂色,着色。
田畴:田地,田野。
春寒料峭:形容初春微寒。
跋涉:爬山过水,形容旅途艰苦。
孔道:必经之道。
内忧外患:指国内的变乱和外来的祸患。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很多,往来不断。
遒劲:雄健有力。
摩肩接踵:肩并肩,脚碰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踵,脚后跟。
细致入微:比喻看问题非常全面,连很细小的问题都考虑到了;也指对人体贴关心、无微不至。
(点生读,师指导)
2.走近作者
毛宁,1975年生,浙江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讲中外美术史、美术鉴赏等课程。研究领域主要有艺术史及艺术理论。代表论著有《龙门石窟天王力士造像——兼论中国佛教艺术的本土化与世俗化》《从女神头像到钟虡铜人——试论先秦人物雕塑的风格演变》等。
3.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中外绘画名作八十讲》,有改动。北宋末年,社会表面上虽是一片繁华的盛世景象,但实际上内忧外患,隐藏着深刻的社会危机。张择端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创作了风俗画《清明上河图》。
本文就是通过《清明上河图》这一重要文化资料去了解北宋汴京的繁荣景象和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的;而且建炎之后,南渡的北宋遗民怀念故土,在他们眼中,《清明上河图》有特殊的意义,正是他们回首故土、梦回繁华的写照,所以作者说“梦回繁华”。
四、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师: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完成如下任务:
(播放课文录音)
1.《清明上河图》在作者眼中的突出印象是什么?
预设:繁华
2.本文围绕《清明上河图》,介绍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预设:介绍了画卷作者、创作背景、基本信息、主题内容、历史价值五个方面的内容。
3.这幅图为什么叫《清明上河图》?“上河”什么意思呢?
预设:画中的场景是清明时节的场景,“上河”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是“汴河”的意思,第二个是清明时节,各地的商贩来到汴河两岸赶集的意思。“上河”是个动词,类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赶集”“赶圩”等。
五、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1. 第一、二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预设:第一自然段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第二自然段介绍了画的作者——张择端,引出本文说明的对象——《清明上河图》,介绍了这幅画作背后蕴含的历史意义,反映了当时宋朝的盛世假象。
2.第三自然段写了什么?有何作用?
预设:简单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基本信息和画面主要内容。
作用:内容上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创作背景、作者的介绍,引出下一段对《清明上河图》画作的主体的介绍。
3.细读课文第四段,回答问题: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清明上河图》的?为什么这样写?
预设: 作者按空间顺序进行介绍的:开卷(汴京近郊风光)→中段(汴河两岸繁华景象)→后段(汴京市区街道)。这样写的原因:①可以清晰地展现画面,使读者思路清晰;②能恰当地把《清明上河图》的雄伟、美丽及其能成为中国画的骄傲的原因交代清楚。
4.第五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并由此说说《清明上河图》成为故宫的镇馆之宝的原因?
预设: 主要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性以及历史价值。
《清明上河图》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以移动的视点摄取对象,全图内容庞大,却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清晰,结构严谨。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遒劲,笔法灵动,有别于一般的界画,可谓独一无二。《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京的记载基本一致,细节刻画十分真实,艺术价值极高,历史价值极大。总之,《清明上河图》的宏大、独一无二、真实灵动,以及它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使它成为故宫的镇馆之宝。
5.这篇课文哪些内容略写,哪些内容详写?为什么?
预设: 一、二、三自然段是略写,四、五自然段是详写。略写了创作背景、画的作者张择端的生平,作者创作的动机。详写了画卷描绘的内容、艺术特性及历史价值等。
原因:详写画作内容体现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因为内容是画作的核心;详写它的艺术特色和成就能突出《清明上河图》的价值和历史地位。这样详略得当,疏密有致,使文章中心和重点明确突出,使读者很容易就学到知识,了解事物。
6.怎样理解文章题目《梦回繁华》?
预设:题目“梦回繁华”中的“梦回”是“梦中回到某个地方”的意思,“繁华”指繁荣热闹,通常形容地方经济的发达。文题指明了本文要说明的内容不是现在的繁荣热闹的景象,而是北宋时期的繁华热闹的景象。深层含义是:①反映了南宋人民渴望国家统一,回到当年繁华太平年代的强烈愿望;②表达了对我国古代繁荣的经济、文化的热爱和赞美;③让我们回忆古文明的灿烂,希望我们的下一代继承并弘扬这种繁华。
7.总结艺术特色
(1)构思缜密,脉络清晰
就全文来说,本文使用的是逻辑顺序,从画作的时代背景、作者情况写起,进而详细介绍画作本身,最后介绍画作的艺术和历史价值,按照“简介—内容—价值”的思路展开。在介绍《清明上河图》的主体内容时,文章主要采用了空间顺序。按照画面开卷、中段、后段的空间顺序依次进行说明。构思缜密思路清晰。
(2)善用说明方法,准确多样
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列数字,列举确数,说明画作尺寸;列举约数——“五百多”,说明画作中所画人数。引用,说明画家的生平和画面内容写实的特点。打比方,将专业性很强的内容解说得通俗可感。
(3)语言典雅,富有文学色彩
本文遣词用语恰如其分,在表达方式上有说明,有描写,有叙述,有议论,更大量使用四字短语,如“疏林薄雾” “农舍田畴”“春寒料峭”等,不仅概括力强,节奏鲜明,而且使文章语言典雅而富有文化意蕴。
8.小结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结构和内容的阐述,介绍了北宋汴京的生活面貌,描摹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展现了一派繁荣景象,肯定了《清明上河图》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丰富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认识,激发了人们对古代生活的想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六、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请完成本课《分层作业》。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