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16《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上册 16《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13 16:0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上册《我为什么而活着》素养教学设计
  
  一、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的感情,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及其结构。
  2.思维发展与提升:采用探究式进行教学,体会罗素随笔简洁而又富有哲理的特点。
  3.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人生观,对“我为什么而活着”这个命题产生自己的思考。。
  4.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罗素的生平及其积极崇高的人生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人生观,对“我为什么而活着”这个命题产生自己的思考。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品味本文语言所具有的感召力、感染力以及它所带有的理性色彩。
  三、文本分析
  《我为什么而活着》是英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作家罗素的一篇思想随笔,也是一篇思考关于人生终极问题的散文,是《罗素自传》的序言。序言虽篇幅较短,但文采横溢、意味深长,包含巨大的情感容量,因此历来被人们所传诵。
  四、教学方法:
  八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渐趋成熟,知识积累增多,思想日趋活跃,思维能力明显提高,他们对于社会、对生命会有更多思考,因此本文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可以展开对“我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讨论,从而澄清一些错误和模糊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作者观点鲜明,情感富余变化,因此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去提炼生命的特征,将读贯穿始终,层层深入,做到读中品、品中读,将知识的理解与情感体验融合在一起。在认知上,由浅入深,渐入佳境,从课文中来,到生活中去。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引导探究教学法、诵读法、分析归纳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
  六、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百年不遇的旱灾,大地干涸,动物们纷纷出逃。黄鼠狼、山羊、黄莺一行向着传说中的诺亚雨林走去。太阳无情地炙烤着大地,他们又累又饿。头顶盘旋的秃鹫不停地叫着:“活着多累啊,倒下吧,让我吃了你们吧!”黄鼠狼不屑道:“我还年轻,还没活够呢,我不能死!”小黄莺深情地望着远方:“不行,如果我倒了下来,妈妈一定会伤心的,我不能死!山羊先生也不例外,他笑着对秃鹫说道:“秃鹫先生,等我把动物王国的《史记》写完,那时你也许就有吃我的机会吧,现在,不行!”
  教师提问: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回答?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活着的理由的权利,无论他们选择了什么,都是无可厚非的。我们今天来聆听当代思想文化巨人罗素的声音,看看他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
  二、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伯特兰·罗素(1872—1970),二十世纪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无神论者,也是二十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学者和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之一。1950年,罗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多样且重要的作品,持续不断地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他还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95岁高龄完成《罗素自传》的写作。他的代表作品有《幸福之路》《西方哲学史》《数学原理》《物的分析》等。
  2.背景介绍
  《我为什么而活着》是《罗素自传》的序言,作者是伯特兰·罗素。本文是罗素的思想随笔,从中可以窥见思想家罗素的崇高思想境界和伟大人格。
  3.文体常识
  抒情散文往往借助具象,写景状物来抒发主观情感。文中的景或物是作者抒情的依托,作者往往将所要抒发的情感具象化,运用比兴、象征、拟人等手法,或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或托物咏志,有所寄托,以达到抒情的目的。
  三、诵读训练
  (一)出示投影,理解并积累字词(根据导学案,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完成)
  (主要检查各小组合作完成情况,对不懂的进行解析)
  1.抽考字词:请一个同学诵读以下字词
  遏(è)制 飓(jù)风 濒(bīn)临 俯瞰(fǔ kàn)
  2.抽考词义:请两个同学解释下列词语意思
  遏制:阻止;迫使停止。
  濒临:紧接;临近。
  俯瞰:俯视
  三、课文内容和结构整体感受
  1.感知内容:罗素一生的三大追求分别是什么?
  明确: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止的同情心
  板书:渴望爱情 追求知识 同情苦难。
  2.说说文章的结构特点。
  【交流点拨】
  第一部分(第1段):总说。开篇点题,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了自己一生的三大追求: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
  第二部分(第2~4段):分说。
  第一层(第2段):解说渴望爱情的原因。
  第二层(第3段):解说渴求什么样的知识。
  第三层(第4段):具体解说对人类苦难的同情。
  第三部分(第5段):总结,这样的人生,作者觉得活着值得。表达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知道世界上最终极的三大哲学问题是什么吗?(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看似简单有趣的问题背后,是古往今来无数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扣问。今天我们就和作家严文井一起对生命的本质做一点探究。
  二、解惑质疑,走进罗素:
  1、怎样理解“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的含义
  明确:“像飓风一样”说明激情的无比强烈,“深深的苦海”指的是人生的苦难,“濒临绝望的边缘”指的是作者渴望减轻这些苦难但是无能为力, 而且自己也深受其害。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这三种感情对作者人生强有力的影响。而“苦海”“绝望”则表明这三种感情给他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不安和痛苦。面对追求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他只能为自己的渺小感到无奈和绝望。作者把自己的感情溶入形象的比喻中,使得文章的语言含蓄生动,充满激情,富于理性色彩。
  2、“深渊”“仙境”分别喻指什么?
  (1)其次是因为爱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
  明确: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形象而充满诗意的语言,描述了人孤寂中的情感体验。“冰冷死寂”“深不可测”揭示了孤寂的恐怖可怕。然而,作者越是描述孤寂的可怕,越是反衬出爱情的可贵美好,从而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热切追求。
  (2)我寻求爱情,最后是因为在爱情的结合中,我看到圣徒和诗人们所想像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这就是我所寻求的,虽然它对人生似乎过于美好,然而最终我还是得到了它。
  明确:在宗教观念中,天堂的生活是非常美好的,在那里没有罪恶,没有苦难,人们都幸福地生活着,在这里作者告诉我们爱情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美好体验,有人说:” 通往天堂的最短距离是恋爱,通往地狱的最短距离也是恋爱”。
  3、三种追求,哪一个让他更执着、更痛苦呢?从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罗素?
  明确: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上天堂,但是同情心却总把我带回尘世。
  渴望爱情、追求知识是理想,而同情苦难则是现实。渴望爱情、追求知识是为了自己,同情苦难则是为了他人。对人类不可遏制的同情心是作者追求爱情和知识的真正动力。作者追求爱情和知识,这一切都源于他心中一个辉煌的梦:关爱人类,救民于水火之中。从这里也体现出一个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作者想减轻人类的不幸,但是又无能为力,无可奈何,所以这样的人生带给作者不安和痛苦,因而他说激情将他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但是,即使痛苦,也没有放弃追求。
  罗素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关怀的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他的胸怀充满正义、良知、睿智、温情,多姿多彩,博大精深。本文在平淡质朴的叙述中,充分显示了作者博大的情怀和崇高的人格。
  三、小组合租,问题探究
  1.“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如何理解这三种感情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追求爱情、知识的真正动力。追求爱情,是因为那里有人类所想象的仙境的缩影;追求知识,是因为作者愿意把自己所有的智慧、力量奉献给人类。这一切都源于作者心中一个辉煌的梦:关爱人类,救民众于水火之中。
  2.罗素是怎么回答“我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的?
  罗素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用文学的笔法,对这个永恒的命题作出了响亮的回答,通俗而生动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
  他活着的三个理由是:①对爱情的渴望;②对知识的追求;③对人类苦难的不可遏制的同情。分别用“纯洁”“无比强烈”两个词来形容这三种感情,它们是作者在漫长一生中奋斗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
  3.作者追求爱情、追求知识、同情人类苦难的原因。
  ①作者追求爱情的原因——因为爱情可以给人类带来喜悦,可以使人摆脱孤寂,可以让人领略人生最美好的境界。
  ②追求知识则是因为知识可以增进人们对自然、科学、人类自身的了解,满足人类的求知欲,使人类的精神更加充实,眼界更加开阔,且能造福人类。
  ③爱情和知识把人类引向美好的理想境界,对人类苦难的同情让人把目光投向现实世界。于是,作者耳边经常回荡起痛苦的呼号,眼前浮现的是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和孤苦无依的老人。在这里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但作者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他对苦难的拯救往往是失败的,这就使人更加痛苦。
  4.体会“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这个比喻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
  这个比喻句把这三种感情比作飓风,表明这三种感情像飓风一样强烈、紧紧地控制着“我”。表达效果:使抽象的感情变得具体可感,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四、课文拓展:保卫和平的战士
  早在一战期间,他就因反对英国参战被监禁了6个月。二战期间,他也一直作为一个和平主义者,支持打败法西斯。
  当美国试验了一颗氢弹之后,他组织起草了有爱因斯坦等多国科学家签名的禁核声明。1961年,为反对美国政府发展核武器,89岁高龄的他偕夫人到英国国防部门前静坐示威,被判处2个月监禁。
  从ppt里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出,罗素是保卫和平的战士,他的一生都在致力于减少人类的苦难。
  ★传统文化链接——识名人,背名言
  在中国古代,也有很多心忧天下、悲天悯人的先贤至圣。请同学们看大屏,这些大家你认识吗?背一背他们心忧天下、悲天悯人的名言。
  ①孟子(战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②屈原(战国):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③杜甫(唐)“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④范仲淹(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⑤陆游(宋)“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遗民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⑥张载(北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⑦顾炎武(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
  ⑧郑板桥(清)“衙斋卧听箫箫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⑨林则徐(清)“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⑩左宗棠(清)“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的左宗棠
  小结:正因为有悲悯之光的照耀,这个世界就少了一些黑暗凄凉,多了慰藉希望。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研读罗素的第三个活着的理由:同情苦难。从补充的资料来看,罗素不顾个人安危,不顾自己年迈体弱,为反战奔走呼告,令人钦佩。接着链接我国古代心忧天下、悲天悯人的先贤至圣,并搜集其名言,一石三鸟:课外积累、经典传承、榜样力量。
  (4)这三种追求,哪一个让他更执着、更痛苦呢?---同情心,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
  明确: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 从“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向云霄,但是同情心却总把我带回尘世。”这一句中可以看出来。
  【设计意图】这是细读课文,合作探究的第四问,重点是通过对第四段的研读,让学生认识到作者的三大追求中,最重要的是同情苦难,体现出作者的崇高博大的情怀。这也为后面总结环节起到了启示性的作用。
  五、学生再次朗读全文,明确主题
  明确:作者用凝练的语言讲述了自己三大人生追求,即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字里行间倾注了自己对于人生、生命价值等一些哲学命题的思考,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人格魅力。
  六、课文总结
  毕淑敏说:生命本没有意义。没有人会替你确定人生的意义,但如果你无法确定人生的意义,你将一辈子活在无意义状态里面。大到每一天,小到每一件事,你都会感到无名的痛苦,因为你不知道往什么地方走。所以,每个人必须为自己的人生确定意义。这是做人的本分之一,而且确立目标要趁早。这两篇文章选择材料、写作角度不同,但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出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用生动的形象或自己的一生,展现了对生命的探索和延续,对精神的闪耀与传承,诠释了豁达奉献的人生追求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七、作业布置:
  1.网上搜索罗素的其他作品,自己赏读。
  2.以《我为什么活着》为题,进行随笔写作。
PAGE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