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诗词五首》饮酒(其五)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5《诗词五首》饮酒(其五)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5.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14 08:47: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饮酒(其五)
陶渊明
26 诗词五首——
体裁:
五言古诗
选自《 》卷三。
陶渊明集
教学重点
1.诵读不同体裁的诗歌,体会它们不同的韵律特点。
2.结合诗人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中寄寓的情感。
3.初步学习品析诗歌中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
一、知人论世:了解诗人与背景
陶渊明(约365-427),一名 ,字 ,浔阳柴桑
(今江西九江)人, 著名诗人。《饮酒》组诗共20首,
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诗人借酒
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为了在
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现实的迫害。
【名家名作】

元亮
东晋
东晋末年,“篡”“乱”交替,时局动荡不安,官场
污浊,世风大坏。处在这个时期的陶渊明既不能实现理想,
也不愿受制于人,与官场同流合污。相形之下,大自然与
田园成为他心中的一方净土。以他的人生经历看,大体可
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28岁前,年少居家,饱读诗书,有过“齐家、
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第二时期:29岁到41岁,时仕时隐,处在彷徨挣扎之中。  
第三时期:42岁到62岁,他毅然归居田园,直至病故。    
【资料助读】
二、诵读诗歌:读准节奏和音韵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 庐 在 人 境,而 无 车 马 喧。
问 君 何 能 尔?心 远 地 自 偏。
采 菊 东 篱 下,悠 然 见 南 山。
山 气 日 夕 佳,飞 鸟 相 与 还。
此 中 有 真 意,欲 辨 已 忘 言。
(一)读准字音与节奏
/
/
/
/
/
/
/
/
/
/
/
/
/
/
/
/
/
/
/
/
(二)找出韵脚,说说押的什么韵





an
三、读懂诗意:理解词义与句意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一)借助注释,疏通诗意
这情景中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
想要分辨清楚,却不知怎样表达。
建造房舍在喧嚣扰攘的尘世,
却感觉不到车马往来的喧嚣。
问我为什么能够这样?
只要内心超凡脱俗,自然觉得所处的地方僻静了。
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摘菊花,
闲适淡泊中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傍晚时分山间的云气十分美好,
成群的飞鸟结伴而归。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生命真谛
饮酒(其五)
(二)结构图解
无车马喧→
生活宁静
心远地偏→
内心恬淡
情景相融
采菊悠然→
闲适自在
悠闲自得
日夕飞鸟→
四、研读鉴赏:品析手法悟情理
《饮酒》(其五)朗读与赏析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内容、情感:
诗人从居住的 写起,反思 后自己的生活状况。
他虽身居闹市,却不受世俗烦扰,表达了诗人 、
的心情。
草庐
归田
陶醉于自然
恬淡愉悦
运用 的修辞手法,一问一答,回答了“无车马喧”的原因。
修辞:
“ ”一词是本诗的诗眼,回答了“无车马
喧”的原因,反映诗人 、 的精神世界。
炼字、情感:
设问
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心远
超尘脱俗
毫无名利之念
表现手法、炼字:
以客观景物的描写 出诗人闲适心情。“悠然”形象
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 、 、 ;“悠然”“见”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
心与山融为一体,悠然自得。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衬托
自得
闲适
恬淡
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内容(结构):
“山气日夕佳”承上启下,承上点明南山的暮景,引出
下句飞鸟结伴归林。
修辞、表现方法:
比喻。以飞鸟自喻,借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
在、适性而动的景象,表达出诗人弃官归隐后的自在心境。  
山间的云气在傍晚愈发美好,在夕阳的照耀下,一群
群的飞鸟正结伴飞回山中。
画面描述:
 “真意”指诗人领悟到的 和 ,既表现为
的具体“自然”,也是诗人 的抽象“自然”。
就是能够 地生活,不在世俗中迷失自我。
5.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情感:
表达了诗人 、 、 的恬淡心境。
炼字、内容:
自然之趣
生命真谛
山水田园
主观精神
悠闲自在
陶醉其中
悠然忘我
纯净自然
五、巩固练习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一)《饮酒(其五)》诗句默写。
1.能够体现陶渊明爱菊的名句是:
2.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3.反映陶渊明的生活志向,表现他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蕴含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
之感的哲理的句子是:
远离官场、超脱世俗的志趣。
(二)思考:诗中哪两个词语最直接地表现了诗人的心境?
心远:
悠然:
闲适淡泊、物我两忘的心境。
(三)探究课文主旨
悠然自得
自然风光
《饮酒(其五)》一诗记 之事,写 之景,
抒 之情,表现了诗人 的生活,归隐田园后
的心境和对 的喜爱,表达了诗人
对 的厌恶,决心 、超脱世俗的人
生追求。
结庐
田园
隐居
闲适
官场生活
归隐田园
六、学法指导——
常见诗歌意象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乌鸦常与 的景物联系在一
起。如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
1.酒:
酒抒写别离之情、排解愁绪,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
如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
以酒抒写 之情。
2.月亮:
对月思亲,引发 、 之愁。
如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人
望月怀人,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 。
3.菊花:
菊花清丽淡雅,芳香袭人,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
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将菊花的素
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联系在一起。
4.乌鸦:
别离
离愁别绪
思乡
真挚关怀
衰败荒凉
七、课后达标
1.朗读并背诵《饮酒》(其五)。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