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9《美丽的颜色》素养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上册 9《美丽的颜色》素养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15 15:59: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上册《美丽的颜色》素养教学设计
  一、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自读课文,了解本文“叙述与引用结合”的独特写法,了解传记文学的特点。
  2.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
  3.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居里夫妇高贵品格,从中得到有益启示,磨炼意志,热爱科学。
  4.文化传承与理解: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居里夫人提炼镭的过程,感受居里夫人的艰辛与快乐。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本文“叙述与引用结合”的独特写法,了解传记文学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
  三、教学设想
  《美丽的颜色》是部编教材初中语文八年级上第二单元第八课,是《居里夫人传》的节选部分,属人物传记。课题“美丽的颜色”涵盖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居里夫妇提炼出的镭具有颜色美丽,自动发光的外在特点;二是居里夫人不畏艰辛,献身科学的美丽人格。本课语言优美,情感饱满,人物形象鲜明,所在单元写作设计为人物传记。因此,依据文本内容和八年级学生的记叙文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探究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
  六、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设计
  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一篇消息,题目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诺贝尔奖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那么,大家知不知道世界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是谁?对,她就是著名的居里夫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美丽的颜色》,了解居里夫人提炼出镭的过程,感受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人格魅力。
  二、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艾芙居里(1904-2007),她是著名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的次女,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1904年出生在巴黎。艾芙居里自幼在充满浓郁学术气氛的家庭中长大,母亲居里夫人给予了她巨大的影响。但她的兴趣与姐姐伊雷娜居里不同,没有跟随母亲学习物理,在巴黎赛维尼埃中学毕业后,却潜心攻读音乐,1937年在母亲居里夫人去世3周年之际,她发表了《居里夫人传》一书,在法国国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
  2.背景介绍
  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居里(1867—1934),通常称为玛丽居里或居里夫人,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化学家。玛丽居里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了分离放射性同位素的技术,以及发现两种新元素钋(Po)和镭(Ra)。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她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也是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第一人。但她最终因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死于白血病。1995年,她与丈夫比埃尔居里一起移葬先贤祠。
  3.相关链接:居里夫人《我的信念》
  我的生活中,永远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我深信,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皮埃尔·居里和我考虑应否在我们的发现上取得经济利益时,我们都认为不能违背我们的纯粹研究观念,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我坚信我们是对的。诚然,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多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他们受了事业的强烈的吸引,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三、诵读训练
  (一)出示投影,理解并积累字词(根据导学案,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完成)
  (主要检查各小组合作完成情况,对不懂的进行解析)
  A.读准字音
  1.微妙【wēi miào】:指深奥玄妙;精深复杂,难以捉摸。
  2.燥热【zào rè】:空气湿度小而温度高。中医病证名。又称燥火。
  3.沥青【lì qīng】:又称柏油。
  4.骤雨【zhòu yǔ】:暴雨。
  5.窒息【zhì xī】:呼吸困难甚至停止。
  6.吹嘘【chuī xū】:夸张地宣扬或编造优点、长处等。
  7.荧光【yíng guāng】:在光和其他射线照射某些物质时所发出的可见光。
  8.筋疲力尽【jīn pí lì jìn】: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9.和颜悦色【hé yán yuè sè】: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B.把握词义
  ①炽热:温度高,极热。
  ②猝:突然。
  ③窒息:因缺氧或呼吸系统障碍,导致呼吸系统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④吹嘘:夸张地宣扬。
  ⑤筋疲力尽:精神疲乏,气力用尽。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
  ⑥和颜悦色: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题目“美丽的颜色”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 :一是指文中居里夫人提炼的镭略带蓝色荧光的美丽;
  二是指居里夫人热爱科学、不懈追求、淡泊名利的态度和精神。
  2.美丽的颜色在文中出现几次?请用笔标出来。对于“美丽的颜色”,居里夫妇的情感经历了三个阶段,哪三个阶段?做批注。
  (第19、21、22段。温馨的期待、神秘的确信、情不自禁的惊喜)
  过渡:从哪里能看出居里夫人热爱科学、不懈追求、淡泊名利的态度和精神?
  3再读课文划分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总写玛丽的工作环境及她的快乐。
  第二部分(2-24):通过居里夫妇发现“镭”的实验过程,展现了他们以苦为乐、执着探究的实验精神。
  第三部分(25):突出“镭”的发现有重大意义。
  第二课时
  一、 导入
  作为一篇重在写人物外貌的作品,它与同学们阅读过的作品有什么不同,带给同学们什么样的阅读体验?(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此处设疑主要在于引导学生从作品内容逐渐深入到语言赏析,从而突破另一个教学重点。)
  二、朗读课文,小组探究下列问题
  1.对镭发现的时刻,作者写道:“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为什么这里用到四个“转向”?
  明确:这里用了四个转向定格在他们的镭,仿佛又是一个慢镜头,那份内心的激动期盼,清晰细腻,淋漓尽致的表达了出来。
  2.玛丽的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她此时的姿势,就像一小时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看着孩子一样。你读到了什么?
  明确:这句话写到玛丽看镭的姿势。如果说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母爱,那么对于镭,玛丽就如同对待自己无比深爱的孩子一般。
  二、研读课文,品味句子
  1、题目《美丽的颜色》让人不禁思考,这美丽的颜色是什么的呢?
  阅读完文本可以发现指的是居里夫妇提炼的“镭”的自身色彩,但又不仅仅如此。美丽的颜色还可以指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2、“玛丽·斯可罗夫斯卡的学生生活中最愉快的时期,是在顶楼里度过的。玛丽·居里现在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新的极大的快乐了。”
  其实“玛丽·斯可罗夫斯卡”和“玛丽·居里”指的都是同一个人,为什么要用两个不同的称谓呢?原因是作者一同为女人,二是居里夫人的女儿,所以她希望母亲不仅是居里夫人,她还是她自己。所以第一次出现母亲的名字是用了原名,第二次用的是玛丽·居里这个大家都熟知的称谓。
  “在顶楼里度过”指的是居里夫人在巴黎求学时,由于积蓄不多,她租住在顶层阁楼,环境非常差,但是居里夫人自得其乐,每天都埋头于学习之中。(具体见文后补充知识)
  3、第一段“残败的小屋”与“极大的快乐”是一对矛盾,读者不禁要思考,这一一间破百的小屋,环境如此恶劣,哪能有什么快乐呢?并且还是极大的快乐。
  (1)实验条件的艰苦。 文中接着介绍了在这破败的屋子里,夏天极其燥热,冬天下雨会漏水,下雪会冻僵,可见外部条件之艰苦。但这至少算是室内,多少能挡一点点风霜雨雪,居里夫妇的“大部分工作”还要在严寒的室外炼制。那就冷上加冷了。
  (2)实验本身的艰难。镭的观察或测量是容易的,但是”最困难的,或者几乎不可能的,乃事离析这极小含量的物质,使它从与它密切混合着的杂质中分离出来“居里夫妇所要从事的便是这”几乎不可能“的事。
  但是他们没有放弃,依旧能够坚持日复一日,乐在其中,并认为是“生活中最美好且最快乐的几年”,完全不在意外部的物质环境,所有的心思都放在研究上,以苦为乐,这便是执着的、坚守的、纯粹的科学精神
  4、“这种极特殊的治疗结核症的方法,玛丽多半没有对佛堤爱大夫吹嘘过!”
  这句略带调侃的话,流露出女儿的心疼,居里夫人有结核病,但却不顾身体,长期闻着炼制沥青油矿的气味。可见居里夫人一心扑在科学上,为科学献身的崇高精神
  5、“有时候我整天用差不多和我一般高的铁条,搅动一大堆沸腾着的东西。到了晚上,简直精疲力尽。”
  整天可见持续时间很长,“和我一般高的铁条” 所以搅动保持的姿势是很吃力的,“一大锅”搅动起来是要花很多力气的,“沸腾的”还要忍受热腾腾的气息,居里夫人体格并不大,便瘦弱,但这样的动作需要就这样持续一整天,这是多么难的一件事啊。
  在分工的时候,居里夫人还选了“男子的职务”,做的事壮工的工作,他的丈夫在棚屋里专心做细致的实验“。可见居里夫人特别能吃苦,从未觉得自己是个女性,就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她反而证明了,女性,一样可以做得很好。
  6、"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由于缺乏人力,炼制的所有工作都要居里夫人一个人去做,“一次提炼20公斤材料”,还要“搬运容器、移注溶液”等,可见工作量之多,工作强度之大,居里夫人之辛苦。
  7、“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
  工作时间持续很久,虽未见成果,但是他们没有气馁,依旧乐观。“材料迷住了他们”其实应该是居里夫人对科学非常痴迷,保持着超高的的热情。
  三、拓展延伸
  读了这篇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我们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所打动。如果说我们过去没有生活目标,现在我们明确了人生;如果说我们过去一味贪图安逸,现在我们学会了艰苦;如果说我们过去只会依赖他人,现在我们懂得了奉献;如果说过去我们意志薄弱,现在我们拥有了信念。让我们在居里夫人的光辉照耀下,把自己的人生也献给人类的进步事业。
  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主要体现在她从事科学工作所拥有的坚定信念上。学习本文后,谈谈你受到的最大启发。
  【交流点拨】我受到的最大启发是居里夫人为了科学研究而过着艰苦的家庭生活,却能够以苦为乐,这使我想到了同学们喜欢盲目攀比。不是比学习成绩谁最好,而是比谁的家庭条件好,吃得好,穿的好,从而造成了学习时间的浪费,我们应该学习居里夫人这种精神。
  四、课堂小练笔
  要求:
  认真观察身边的美,从环境描写和语言描写两个方面,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片段作文。题目自拟,通过一件事描写出我们身边的美。
  五、学生再次朗读全文,明确主题
  明确:本文主要叙述了居里夫妇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通过艰辛的工作发现新放射性元素的过程。最后以居里一家日常生活中一个短暂而悠闲的夜晚作为结尾,使读者在温馨与平淡的氛围中体会居里夫妇艰辛之后的巨大成功。字里行间体现出居里夫人热爱科学、顽强研究、贫贱不移的个性和精神。
  六、写法总结
  本文是一篇传记,文章后面部分与前面我们所学《列夫·托尔斯泰》一样以对人物及事件的描写和记叙为主。前半部分,作者却偷了懒,大段大段地摘抄了居里夫人生前笔记中的话,这些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学生讨论探究后,指名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归纳:不能,引用居里夫人的原话使文章更具真实性,给人“身临其境,如经其事”的感觉。另一个,也因为作者身份的不同(课件出示作者简介),让我们从这篇传记中既读到了居里夫人,也感受到了作为小女儿的作者对父母浓浓的爱惜与敬仰之情,使传记的情感色彩变得更加浓厚起来。(可结合课本45页“阅读提示”品析。)
  七、课文总结
  很多人追求美丽,但是外在的美丽终将随岁月逝去,而人格的美丽才是永恒。从居里夫人,钟南山,到屠呦呦,再到张桂梅,他们淡淡的生活,静静地思考,执着地进取,直进到智慧高低,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希望同学们也能像他们一样,像镭一样,不但有美丽的颜色,还会自动发光!
  我们知道美丽的颜色不仅是镭的颜色的美丽,更指人格精神的美丽,这种美丽将是永恒的,老师很喜欢文中的一句话“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是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的过程”。就如同学们进入初中部的学习生活,这也是一种艰苦而又快乐的过程,愿我们每位同学如一棵树,把这种精神根植于我们的心底,让它扎根发芽、枝繁叶茂、茁壮成长。下课!
  八、作业布置:
  1.选择一位身边熟悉的亲人、同学、老师等,写一段150字左右的人物小传,要求:可借鉴本文引用传记人物原话的写法。
  2.课外读一读《居里夫人传》,了解这位伟大科学家的品德力量和科学贡献。
  教学反思
  这是我讲的一节示范课,整堂课在学生的积极配合和我的适时指导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个人认为教学设计在实际操作中是比较可行的。学生在课文17——22自然段圈点“美丽的颜色”和齐读、分角色朗读后,对镭的最初认识达到了设计的预期目标,并能在朗读中揣摩居里夫妇的情感变化。然而,在前半部分的初步理解中,并没有如我所想将“艰苦”与“快乐”同时体悟。全班同学都着力在“艰苦”之上,课堂的生成与设想不一致,我也及时地更换了教学思路。启发引导学生找出“艰苦”的各个方面后,再次追问:“除了苦,居里夫妇的生活在这场科学研究中没有其他的色彩吗?再找找!”这次,学生在第一段“艰苦”的后面找到了“微妙的快乐”,一个“快乐”出现,马上有同学争相找出其余的“快乐”。随后,我们共同探讨了在艰苦中为什么又会觉得快乐的原因。在学生得出“献身科学的热情,坚韧不拔的毅力”之后,源于女性的一点额外思考,我范读了课文14自然段,并重读了“我们”,提示引导学生再以回归生活的角度体悟居里夫妇相互扶持的快乐,并随文指导分析了第1自然段(无疑地在玛丽以前没有一个女人体验过)以及第9自然段(玛丽选了“男子的职业”),再次凸显居里夫人这样第一个从事科学研究的女性身份的艰难和伟大。“艰苦”与“快乐”分析的层层推进中,居里夫妇美丽的人格也水到渠成,“美丽的颜色”的另一个指向清晰明白。对照《列夫·托尔斯泰》,我们又看到了这部传记不同之处:大量引用了传主的笔记摘录。学生从对比中获得了人物传记又一种写法,这里我注重了部编教材在自读课文学习的要求,指导学生读并且圈画了课后的“阅读提示”第二段。再次回归文本后几段,在朗读中看着展示的居里夫人老迈的面孔,当我问学生:“这样的居里夫人还美吗?”学生有片刻的犹疑,此时我倾听到了“看人不能看容貌”的小声嘀咕,“人格的美丽是永恒的”这句话也就顺势升华了。然,一堂课总是有缺憾的。我自觉对工作时间长以及科学研究的设想与结果之间是存在不确定性的没有深入挖掘,只是蜻蜓点水的圈画品析了“由无中创设出有来”这句话,如果能深入一些,学生对居里夫妇在漫长辛劳中坚韧无畏以及专注的科学研究精神能理解得更为透彻,也能对科学研究工作有新的认知,课堂的深度及高度也会有一个突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