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3《“飞天”凌空》素养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上册 3《“飞天”凌空》素养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15 16:0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上册《“飞天”凌空》素养教学设计
  一、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新闻特写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作特点。
  2.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消息的语言特点。
  3.审美鉴赏与创造:把握新闻特写语言文学性与客观性有机结合的特点。
  4.文化传承与理解:品味学习本篇新闻特写语言之真实美与动人美的有机结合,在客观叙述和少量修饰语中体会作者的态度和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新闻特写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熟悉新闻特写语言的特点及运用技巧,为学生写出“新闻味”的作品奠基。
  三、教学设想
  新闻特写对八年级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但本篇特写的阅读理解和美点赏析对八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八年级学生具备自读自学能力,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把握新闻特写的独特之处,故通过“以学助写”的小练笔来帮助夯实新闻特写的掌握是很有必要的。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探究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
  六、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同学们,这段时间有一个电视综艺节目非常火爆,叫乘风破浪的姐姐,只不过她们是在舞台上展示绝美才艺的,今天我们要真正见识一位乘风破浪的姐姐,她就是在第九届亚运会中,当时备受世界观众瞩目的,夺得女子十米跳台跳水冠军的吕伟姑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新闻特写《“飞天”凌空》,感受她那妙不可言的飞天之美。
  二、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樊云芳,女,汉族,1945年5月生,上海人,中共党员。196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光明日报社湖北记者站原站长、主任记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首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中共十三大代表。
  2.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发表于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由夏浩然,樊云芳采写。仅540多字的特写。记者别具匠心地选用了百余个动词,堪称精当运用动词的新闻经典范文,30多年了,今天再来读它,依然觉得比赛像刚发生在昨天一样,现场动态感十足,是那样的真切感人,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新闻,而且还具有美学价值,因此作品被评为全国好新闻一等奖。
  3.相关链接
  (1)关于亚运会
  亚洲运动会简称亚运会。主要由亚洲地区举行,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与奥林匹克运动会相间举行,参与国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文莱,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斯里兰卡等国。第9届亚运会于1982年在印度新德里举行。此次亚运会,中国队共夺得61枚金牌、51枚银牌和41枚铜牌,在奖牌榜上超过了历届亚运会第一名——日本队,首次居于第1位。中国开始称霸亚洲体坛。
  (2)关于吕伟
  吕伟:20世纪80年代中国跳水队优秀运动员。1982年、1986年连续获得亚运会女子10米跳台冠军,1987年世界杯跳水赛女子团体冠军成员。
  4.文体介绍:新闻特写
  (①概念: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②特点:落笔集中,突出一点;浓淡相宜,真切再现;幽默风趣,耐人寻味。
  ③种类:事件特写、场面特写、新闻特写、人物特写、景物特写、工作特写、杂记性特写。
  三、诵读训练
  (一)出示投影,理解并积累字词(根据导学案,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完成)
  (主要检查各小组合作完成情况,对不懂的进行解析)
  1.掌握字音字词
  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凌空(líng ) 翘首(qiáo) 屏息(bǐng) 敛声(liǎn)
  敦煌(huáng) 悄然(qiǎo) 沸腾(téng) 刹那(chà)
  眼花缭乱(liáo) 震耳欲聋(lóng)
  2.解释下面的词语。
  翘首:抬起头来。
  屏息敛声:暂时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
  眼花缭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缭乱,纷乱。
  潇洒:形容神情举止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
  轻盈:形容人或物(女子、蝴蝶等)动作、姿态轻柔、优美、漂亮。
  新秀:指新近涌现的杰出人才,新出现的优秀人才。
  如梦初醒:像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解题
  正标题:“飞天”本指佛教壁画中在空中飞舞的神。“凌空”指高高地在空中或高升到空中。形象地写出了跳水运动员吕伟跳水时优美的身姿。
  副标题:简洁概括了新闻特写的主要事实。
  1.请同学们齐读整体感知环节的任务,速读课文,三分钟内完成下列问题:
  (1)1.听课文录音。学生思考:这则新闻特写报道了一件什么事?着重抓住什么场面来刻画的?
  【交流点拨】这则新闻特写报道的是:跳水姑娘吕伟在新德里亚运会上赢得金牌的事。
  (2)学生再读课文。思考:本文按照什么顺序来记叙的?能不能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吕伟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准备跳水。
  第二部分(2-4):细致刻画吕伟起跳、腾空、入水的跳水动作。
  第三部分(5-8):写了观众的反应和赞叹以及现场的气氛。
  五、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1.“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一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白云飘浮、飞鸟掠过的动态与吕伟“沉静自若”的静态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衬托出她的“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的特点,为下文夺冠埋下了伏笔。
  2.“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其中“托”字有何表达效果?
  一个“托”字让人感觉跳水姑娘吕伟犹如定格在空中,从而更加表现出她身材修长美妙、动作轻盈的特点,为下文的精彩表现埋下伏笔。
  3.作者是如何描绘吕伟跳水的过程的?
  作者极有层次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飞天”画卷,从“轻轻一蹬” 到“凌空翔舞”,由“疾如流星”到“插进碧波之中”,跳水姑娘轻盈似箭、潇洒自如的身姿让人尽收眼底。运用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吕伟整个跳水过程,完美、精彩,令人难忘。
  4.文章除了正面描写跳水的场面以外,还写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还写了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以及印度观众的惊讶,这些都属于侧面描写。衬托出了吕伟跳水动作的完美,同时将整个特写推向高潮,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主题突显出来。
  5.记者在撰写本则新闻时,重点采用了何种手法?有何作用?
  写法上重点采用了特写镜头。所谓特写镜头,就是通过敏锐精细观察、迅速准确捕捉以及多种修辞手法,把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典型人、典型事或典型场面惟妙惟肖地描绘出来,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本文将吕伟最后夺冠的刹那间一连串的跳水动作,用电影分镜头的艺术表现手法,逐一摄下、定格、放大,将吕伟的“5136”这个高难度动作分解成一连串特写镜头、慢镜头,描绘出吕伟精彩刹那的具体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是典型的特写镜头。
  六、拓展延伸
  怎样写好现场短新闻?
  用“五官”采写是写作现场短新闻的基础,作者深入到现场后,不能像个木偶,必须充分发挥“五官”的作用去观察现场。
  眼:要像一部摄像机。要把事件主要人物的肖像、行动、细节乃至现场的景物摄下来。
  耳:要像一部录音 机。要把主要人物的话原汁原味录下来,其他人物有意义的话录下来。
  鼻:要成为“新闻鼻”。要嗅一嗅现场空气的气味是否正常,尽可能感受 是什么气味。
  口:要成为“新闻嘴”。要张开嘴伸出舌头舔一舔,看是什么味道。
  身:要勤莫偷懒。要注意感受现场的冷暖,对有关东西要掂一掂,感受轻重,对有关路程,迈开腿去量一量,看看有多远。
  七、学生再次朗读全文,明确写作目的
  明确:这篇新闻特写,善于捕捉瞬间,落笔集中,突出一点,在1.7秒的时间里,记者层次鲜明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飞天”画卷。文势有起有伏,动静结合,侧面烘托,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祖国争光的主题突显出来,不仅是一篇非常优秀的人物特写,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值得我们细细品鉴。
  八、课文总结
  这篇人物传记记述了中国运动员吕伟在第九届亚运会上,以9.5分的高分获得女子10米高台跳水冠军,文章落笔集中,文势有起有伏,动静穿插自如,以静反衬动。让读者如同欣赏速写画,如同观看立体电影。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调动了读者丰富的想象力,让读者如身临其境般地领略了亚运冠军的风采。
  八、作业布置:
  预习下一课,并试着模拟新闻播报员播报下一课。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学习目标的确立上,我始终遵守“以新闻的方式学新闻”之一单元学习指导思想,通过多样的学生活动,如改写对比了解特写、小组探究自读领悟、拓展演练以学助写、比较阅读夯实特写等环节让学生真正掌握新闻特写这一新闻体裁。立足教材,用足补白,读写结合,纵横对比,让学生不只是从概念层面了解新闻特写,更是在对比、读写、探究中真正把握领会新闻特写的独特之处,获得感性与理性合一的认识了解。
  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在于:本节课将新闻特写的语言学习作为重难点,通过文学性的美点赏析和新闻性的美点反刍两个环节让学生认识到新闻特写语言的真实与生动的有机结合,在新闻性的美点反刍环节中,教师的引导归纳比较零散生硬,不够灵活自然成体系,可以尝试罗列代表性语句,在相关字词上标注重点符号,引导启发学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