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遥领先:九下科学单元检测精编第2章《生物与环境》综合测试二

文档属性

名称 遥遥领先:九下科学单元检测精编第2章《生物与环境》综合测试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2.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4-01-14 08:17:24

文档简介

第2章《生物与环境》综合测试二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D
D
C
A
D
D
D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C
D
B
B
B
B
C
A
B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34分)
21、150% 8株/米2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2、(1)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2)减小 A 增大 B (3)C
23、(1)铁树、桂花、茶花、剑麻、雪松、杜鹃、苔藓等植物 (2)光照 (3)C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
28、(1)生态系统 (2)害虫间的相互干扰 (3)根据叶片卷曲的症状来判断
29、(1)丙 (2)丁 (3)丙→甲→乙→丁 (4)减少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九下科学单元检测精编:第2章《生物与环境》综合测试二
说明:本卷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各项属于种群的是( )
A.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 B.一片森林中全部的树
C.一个校园中全部的人 D.一个海岛上全部的鸟
2.在一个阴暗潮湿的山洼草丛中,有一棵长满苔藓的树,那聚集着蚂蚁、蚯蚓、老鼠等动物,这个山洼属于(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生态系统 B.生物群落 C.食物链 D.种群
3.下列属于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关系的是( )
A.青蛙捕食昆虫 B.松鼠吃蘑菇 C.菜吸收水分 D.兔吃草
4.一些地区无节制的乱砍滥伐森林,带来的严重后果是( )
①造成大范围的水土流失,植被很难再长起来 ②水旱灾害频繁,气候异常的天数增加 
③植被数量锐减,动物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④会导致土地沙漠化,沙尘暴会越来越严重
⑤会导致本地区水资源的短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一般能够长期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B.草原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常会发生剧烈的变化
C.农田生态系统总是朝着对人有益的方向发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D.整个地球上海洋可以看作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
6.海洋生物研究人员在对洞头列岛海洋岩礁上的藻类植物进行调查时发现,在一般的浅水处生长着绿藻,稍深处生长着褐藻,再深一些的水域中则以红藻为主。直接影响海洋中藻类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阳光 B.温度 C.海水含盐量 D.海水含氮量
7.下列不能说明生物对环境影响的是( )
A.植物蒸腾作用增加了空气湿度 B.柳杉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
C.淡水藻类大量繁殖造成水华 D.枫树在秋天落叶
8.在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时,十分强调在开发的同时要保护西部的生态,要让开发和生态保护同步进行。下列观点中不代表我国政府观点的是 ( )
A.人类是可以处理好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的
B.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
C.人类的发展不一定就会造成生态的破坏
D.人类在发展的同时,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却不能改造生态环境
9.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种群并不是许多生物个体简单相加
B.同一种群内的生物个体可以有大小之分
C.一个种群具有与单独生物个体所不具备的特征
D.种群密度就是一定区域内所有该物种的总和
10.下列各种生物形成的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
A.植物→羊→狼 B. 阳光→植物→虫子→青蛙→蛇
C.狼→山羊→植物 D. 植物→兔→狼→细菌
11.生活在海藻丛中的羊角鱼,躯体和鳍呈绿色,倒立时看上去很象海藻,这种现象生物学上称为 ( )
A.共生 B.保护色 C.警戒色 D.拟态
12.下列生物的分布、形态和生理受温度影响的是( )
A.仙人掌叶变成刺 B.蝶类在白天活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柑橘不能在北方栽种 D.人参只能在密林下层生长
13.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其去路不包括下列哪项( )
A.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动 B.被其他动物捕食后获得
C.通过呼吸作用转化为内能散失 D.被分解者捕食后消耗
14.在调查某地鼠种群数量中,同学们捉了40只褐地鼠,将它们标记后放回,并与该种群中的其他个体混合在一起。三天后,又捉了40只褐地鼠,在新捉到的褐地鼠中,只有16只是有标记的。假定在这段时间内,褐地鼠无死亡,没有受伤害,无迁入与迁出,则该地褐地鼠的种群数量大约为( )
A.40只 B.100只 C.160只 D.400只
15.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中,只有约10%的能量能从上一营养级流到下一营养级,这主要原因是( )
A.下一营养级吃了上一营养级 B.上一营养级因各种生命活动而消耗能量
C. 上一营养级因死亡而损失能量 D.下一营养级因生命活动而消耗能量
16.人们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设法使能量尽可能多地( )
A.流向消费者 B.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C.经分解者释放 D.保留在生产者体内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人类的生产活动一定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此人们生产活动一定要有限度
B.人类的生产活动可能会破坏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但也可以建立新的稳定性
C.人类社会工业化表明人类活动肯定对生态系统造成消极影响
D.森林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因此人们不能砍伐森林
18.肉类和鸡蛋的价格比粮食和蔬菜高,从生态学的观点看,这是由于( )
A.动物饲养麻烦,花工多,投资大 B.动物性食品营养价值高
C.食物链延长,能量流失多,动物性食品成本高 D.植物栽培较容易
19.下图所表明的物种A与B的关系是( )
A.捕食 B.寄生 C.共生 D.竞争

20.下图是地球上各种水体相互转化的示意图。请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该图能体现的生态系统功能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 能量流动    B. 物质循环     C. 信息传递    D. 物质更新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34分)
21.小明班级内共有男同学30人,女同学20人,则他班里学生的性别比例是______。一块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农田里种有800株玉米,则玉米的种群密度为 。
22.下图为种群年龄组成3种类型的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 图示A、B、C各为什么类型?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2) 一段时间后,种群C的密度将会___ ___,在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是因为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是_______图所示的类型,若不实行计划生育,我国人口种群密度会逐年________。人口控制的目标是力争使人口年龄的组成趋于__________(填代号)。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 濒于灭绝的生物其年龄组成的类型可能是__________(填代号)。
23.春天的校园百花齐放。在学校的花圃中种有铁树、桂花、茶花、剑麻、雪松、杜鹃、苔藓等植物,树丛的间隙还有一些野草;同时还有蚯蚓、蝉、野鸟、蜜蜂、蝴蝶及多种害虫等动物,还有时不时来掏鸟窝的家猫;土壤和动植物体内有许多看不见的微生物。
(1)上述生态系统中,______ ____是生产者;
(2)树丛底下荫蔽处野草明显比空旷处少,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生态因素是_______不同;
(3)较长观察发现,花圃中有两种杜鹃花,一种常年绿叶,另一种秋冬时节要落叶,这两种杜鹃哪一种适应环境?__________(A.常绿树种 B.落叶树种 C.两种都适应)
24.如图是一个生态系统有关成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此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_条食物链;
(2)请你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__________,还缺少的成分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当物质和能量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流动时,物质将不断___________,能量在流动时则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5.右图为种群的两种存活曲线。请据图回答:
(1)如果第Ⅰ类表示养牛场的牛群,则表示牧场经营很正常,它属于 型,其特点是 的个体很多。
(2)如果第Ⅱ类是养鸡场的鸡群,则表示这个养鸡场已陷入危机。经营者必须采取的措施是:
①留下育龄鸡,处理 鸡;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②要保持 多、 少的性别比例;
③购入或孵化出大量雏鸡,加以良好的饲养管理,以提高它的 ,让衰退型转化为 。
26.下图表示4种不同森林环境的树干样品,在一个大城市附近的森林环境中释放了1000只白色的和1000只黑色的飞蛾。三周后重新捕捉到778只白飞蛾和135只黑飞蛾。
(1)该城市附近的森林的树干很可能类似于 ;
A.Ⅰ B.Ⅱ C.Ⅲ D.Ⅳ
(2)如果100年后重复做这个实验,发现了950只黑色的和55只白色的飞蛾,那么,出现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捕食飞蛾的消费者减少了 B.捕食飞蛾的消费者增加了
C.大气中悬浮颗粒性的污染物增加了 D.飞蛾的进化速率降低了
27.生物群落A、B、C、D含有以数字1到8代表的物种,每个物种的密度不同,下表给出了这些物种的密度(每平方米的个体数)。问: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群落
种1
种2
种3
种4
种5
种6
种7
种8
A
92
4
10
32
1
4
2
1
B
0
25
20
20
20
5
0
0
C
0
2
3
5
40
50
0
0
D
0
65
10
0
0
1
0
0
(1)在生物群落A的8个种中,生产者最有可能是 ,在生物群落C中,最高级的消费者最有可能是 。
(2)生态系统中,物种及生物数量越多,就越不容易受外来干扰的影响。阅读上表可知,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小的是 群落,最大的是 群落。
(3)在生物群落D中,各个物种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
A.共生 B.寄生 C.竞争 D.捕食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
28.小光家的桔树林有部分叶片发生卷曲现象,这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经向柑桔研究所研究人员咨询,这可能是柑桔害虫——矢尖蚧或潜叶蛾危害造成的,但两种害虫导致叶片卷曲的症状是不同的。小光在柑桔研究所的隔离大棚内,通过实验证明了他家的柑桔叶片卷曲是由矢尖蚧引起的。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⑴小光家的桔树林可看作是一个 。
⑵上述实验必须在隔离大棚内进行,主要是防止 。
⑶小光是如何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他家的柑桔叶片卷曲是由矢尖蚧引起的?
29.如果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4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生态系统处于生态平衡)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含有的有机物总量如下图所示。
⑴该4种生物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⑵在能量流动的渠道中,农药DDT的含量是逐级累计的,所以 体内的DDT含量最高;
⑶写出这4个种群的最简单的能量流动渠道

⑷若大量捕杀生物甲,则生物乙的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将会大 量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0.20世纪80年代,美国研究人员在西部沙漠中建造了一个直径数百米的大型全玻璃建筑,建筑内有河流、植物、动物,并有几名科学家进入其中生活,该建筑在实验期间被密封与外界隔绝,科学家以此研究人类迁居外星的可能性。
(1)从生物学角度看,该建筑从整体上可称为一个 ;
(2)该建筑采用全玻璃结构的原因是 ;
(3)你设想几名科学家在其中生活的食物来源是 ,氧气来源是 ;
(4)植物生长需要氮、磷、钾等无机盐,建筑内植物的不断生长,是否会导致土壤中无机盐的减少?为什么? ;
(5)实验后期,人们发现建筑内氮气含量升高,最后影响了里面人的生活,实验最后失败。请你分析一下其中可能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