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浙教版八下科学1.1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1)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浙教版八下科学1.1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1)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1-10 09:4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下科学1.1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1)教学设计
课题 1.1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1) 单元 一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下
教材分析 磁铁是学生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的物体,且小学阶段也学习过一些有关磁铁的知识,学生对磁铁有一定的了解。教材主要是通过观察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磁性、磁体、磁极、磁化等概念,为以后进一步研究磁铁作准备。本课国科体现以活动组织教学,通过营造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去认识磁铁的磁性、磁体和磁极,以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学习磁场与磁感线。本节内容分2课时完成:第1课时重点是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难点是磁化;第2课时重点是磁场与磁感线,难点也是磁场方向与对磁感线的理解、绘制。
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磁性、磁体,能举例说明磁体能吸引哪些物质;知道磁体有磁极,并能够判断磁体的两极;了解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知道磁化的概念。科学思维:能够通过具体现象分析、判断磁极。探究实践:通过活动探究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规律和结论。态度责任:在合作探究中体会同学间相互协作的意义;通过了解司南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 磁极的概念和相互作用规律,磁体有铁磁性和方向性。
难点 磁化的概念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有谁认识这两个物件吗? 它的作用是什么? 司南是指南针的前身;指南针能指示方向。引出思考:指南针为什么能指示方向?这与磁体的性质有关。 由学生相对熟悉的指南针和司南入手,引出磁体、磁性概念。
讲授新课 指南针的发展史简介: 磁石→司南→指南鱼→磁针→指南针;指出:指南针是一个有磁性的物体,不能与铁制品等放在一起。活动:体验磁性让小磁针去接近下列物体: ①大头针 ②铜片 ③铝片 ④一元硬币 ⑤塑料笔壳 ⑥木头 ⑦纸片等。 现象: 小磁针能吸引大头针、一元硬币,但不能铜片、铝片、塑料、木头、纸片等物体。 说明小磁针具有磁性,能够吸引铁质物体。归纳:一、磁体 1、磁性: 物体能够吸引含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称为磁性。2、磁体: 具有磁性的物体,称为磁体。讨论交流:1)用什么方法来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磁体呢 [简单方法: 观察这个物体能否吸引含铁质物体(大头针、回形针、小铁钉等)。 现象:若能吸引含铁质物体,则表明具有磁性,是磁体。 ]2)如何判断磁体磁性强弱? [判断方法: 观察磁体吸引含铁质物体的多少。 现象:若能吸引越多的含铁质物体,则表明磁性越强。 ]探究:问题:一个磁体中每一部分的磁性是否相同? [用磁体的各部分分别吸引铁屑(铁钉、大头针、回形针)等含铁质物体。 1)若各部分吸引含铁质物体不同,则磁体不同部位磁性不同: 吸引最多的部位就是磁性最强的。 2)若各部分吸引含铁质物体相同,则磁体不同部位磁性相同。 ]动手试一试:现象: 磁铁的两端吸引铁屑最多,说明其两端磁性最强。 归纳:二、磁 极 1、磁极: 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位,称为磁极。 一个磁体有且仅有2个磁极。 问题探究:磁极上常标有N、S字样,表示什么意思? 探究: 将一个条形磁体的中间用细线系住,并悬挂起来。用手轻轻拨动磁体,待其自行静止时,观察磁体两端的指向。并重复几次,观察现象。 现象: 标有N的一端总是指向北面; 标有S的一端总是指向南面。 归纳:2、磁极分南极和北极: 能够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总是南北指向。 指北的一端称为北极(N极);指南的一端称为南极(S极)。 每个磁体都有一个北极和一个南极。 思考讨论:如果磁体被分割成两段或几段后,每一段磁体上是否仍然有N极和S极?[如果磁体从中间断裂,断裂的两端会各自成为新的磁极,且每段磁体都有N极和S极两个磁极。 断裂成若干段的磁体会成为若干个完整的小磁体,每个小磁体都有N极和S极两个磁极。 同理,几个磁体合并成一个磁体时,也只有两个磁极。 ] 根据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如何判断某物体是否具有磁性? 活动探究:如图所示,把两块条形磁体用细线悬挂起来,并彼此靠近时,将会发生什么现象? 归纳:三、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附视频) 1、磁极间存在磁力。 两块条形磁体彼此之间会产生吸引的力或排斥的力,这种吸引或排斥的力就是磁力。 2、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 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讨论交流:根据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如何判断某物体是否具有磁性?[把被测物体靠近已知有磁性的物体两端,若有一端出现相互排斥的现象,则被测物体有磁性;若两端均表现为相互吸引现象,则被测物体没有磁性。 但注意:带电物体也能吸引轻小物体。 ]3、应用:门吸、磁悬浮列车等。讨论交流: 问题:磁体都是来自于自然界的磁铁矿石吗? 活动: 1)如图,在大头针盒上方的适当位置固定一根铁棒,观察其能否把大头针吸引上来: 。 2)把一块条形磁铁从上方靠近铁棒,观察铁棒能否把大头针吸引上来: 。 3)如果把条形磁铁拿开,观察到的现象是: ; 结论: 。 现象:(1)铁棒不能吸引大头针 (2)铁棒能吸引大头针(3)大头针掉落结论: 铁棒可从磁体处获得磁性。归纳:四、磁化 1、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2、人造磁体是磁化而成的: 磁铁矿石存在于自然界中,但我们日常所用的磁体一 般都是人造出来的。其具体的方法就是通过磁化来实现的。 3、磁化的方法: 方法: (1)接触或靠近磁体; (2)用一个磁体在磁性物质上沿一个方向摩擦,就可使这个物体变成磁体。 注意: (1)被磁化后的物体成为一个新的磁体,各有N极和S极。新磁体与原磁体相接触的一端应为异名磁极。 (2)不是所有的物体都会被磁化,例如铜、铝、玻璃等非磁性材料,就不能被磁化。 4、磁体的分类: 1)软磁体:离开磁体后磁性立即消失的磁体,称为软磁体。 如上述实验中,拿掉磁铁后,铁棒的磁性就消失了,这根铁棒不能具有永久磁性,属于软磁体。 2)永磁体: 能够较长久保持磁性的磁体,称为永磁体。 如用磁体在钢棒上沿同一方向摩擦几次,钢棒的磁性则能较长久地保持。 人造永磁体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5、永磁材料的应用:磁性黑板、罗盘、指南针、磁卡、磁盘、电流表、扬声器等。 由活动体验理解什么是磁性利用所学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设计实验方案到动手做一做,亲自获得新知感性认识到磁极的特点及意义自己获取的知识,容易记忆与理解强化理解一个磁体有两个磁极从动手操作活动中感知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并能理解用此方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磁体深化理解用实验探究来解决问题;同时体会什么是磁化现象。引出磁化的概念从概念到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知识与生活相关,并使知识形成一个体系。
课堂练习 1、有3根形状完全相同的磁铁或铁棒,将它们悬在天花板下,如图所示。已知cd是磁铁,由此可以判断(C  ) A.ab是磁铁,ef是铁棒 B.ab是铁棒,ef是磁铁C.ab可能是磁铁,也可能是铁棒 D.ef可能是磁铁,也可能是铁棒 (第1题图) (第2题图)2、如图所示,在两辆小车上各固定一根条形磁铁,当磁铁的同名磁极靠近时,放开小车,两车被推开.以下四个问题中,这个实验不能说明的是(C)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必须相互接触 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B.被磁化后能够长期保持磁性的物体叫做永磁体 C.不是所有物体只要在磁体的周围都能被磁化 D.由于钢被磁化后能长期保持磁性,因此钢是制造永磁体的磁性材料 4、如图所示,一根条形磁铁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表示从S极到N极磁性强弱变化情况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D )5、一个条形磁铁摔成两段(如图甲所示),取右边的一段靠近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乙所示,则右边这段磁体裂纹处的磁极是 极。如果把这段磁体沿裂纹吻合放在一起,这两段会相互 (填“吸引”或“排斥”)。(N;吸引)6、如图所示,将条形磁铁固定在静止的小车上,电路连接完整后,闭合开关S时,小车不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到某位置时,小车开始向左运动,则下列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方式正确的是( A )A.a接e、d接f B.a接e、b接f C.c接e、d接f D.c接e、b接f (第6题图) (第7题图)7、如图所示,A、B 为质量均为 m 的两条形磁铁,静止于台秤的托盘上, 忽略台秤与磁铁间的磁力作用。当平衡时 B 对 A 的弹力为 F1,台秤的示数为 F2,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C  ) A.F1=mg,F2=2mg B.F1>mg,F2=2mg C.F1课堂小结 1、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 2、磁性:物体能吸引铁、钴、镍 等物质的性质。 3、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位。 每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南极(S)、北极(N) 4、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5、磁化: 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 6、应用: 指南针、磁盘、磁悬浮列车等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