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诗词五首 《渔家傲》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6诗词五首 《渔家傲》课件(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6.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18 11:0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渔 家 傲
李清照
26 诗词五首——
教学重点
1.诵读不同体裁的诗歌,体会它们不同的韵律特点。
2.结合诗人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中寄寓的情感。
3.初步学习品析诗歌中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
一、知人论世:了解诗人与背景
李清照(1084-约1155),号 ,章丘(今属山东)人。
代女词人, 词派代表人物,有“ ”之称。
时人称其词为“ 体”。代表作有《如梦令》《声声慢》
《醉花阴》等。
【名家名作】
易安居士

婉约
千古第一才女
易安
这首词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是记 之作。根据
《金石录后序》记载,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左右,
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此词中写到大海、
乘船等,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有关。
【背景探寻】

二、诵读诗歌:读准节奏和音韵
渔 家 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上阕(上片)】
【下阕(下片)】
渔 家 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体裁:

渔家傲:
词牌名
词,唐五代兴起的一种配合音乐歌唱
的新诗体,概念又称“ ”“近体乐
府”“ ”“ ”等。在隋唐之
际已经产生,宋代极盛。按篇幅长短,可
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按风格,大
致可分为 词和 词两类。
乐府
诗余
长短句
婉约
豪放
记梦
内容:
三、读懂诗意:理解词义与句意
①〔云涛〕 。一说指海涛。
②〔星河欲转〕 。星河,银河。
③〔帝所〕 。 ④〔殷勤〕 。
⑤〔报〕 。 ⑥〔嗟〕 。
⑦〔谩(màn)〕 。
⑧〔九万里风鹏正举〕 。
举, 。《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⑨〔蓬舟〕 。
⑩〔三山〕神话中的蓬菜、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
(一)借助注释,疏通诗意
如波涛翻滚的云
银河流转,指天快亮了
天帝居住的地方
情意恳切
回答
叹息,慨叹
同“漫”,空、徒然
(我要)像大鹏鸟那样乘风高飞
高飞
如飞蓬般轻快的船
水天相接,如波涛翻滚的云连接着清晨的雾,越发显得
迷蒙。银河流转,河中似乎漂浮着许多船,风帆舞动,随云
涛起伏(画面描写)。梦里魂魄仿佛回到天帝居住的地方,天
帝传话好意相邀,情意恳切地问我归向何处。
(二)参考译文:
我回答天帝说:路途还很漫长,慨叹现在已是黄昏还未
到达,我空有学诗的出众才华,却毫无用处。(我要)像大鹏
鸟那样乘风高飞。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如飞蓬般轻快
的船,直送往海上的三座仙山上去吧!
(三)根据译文尝试背诵《渔家傲》。
(四)结构图示
海天相接
词人梦中所见所闻
渴望自由
渔家傲
天帝询问
辛苦求索
追求光明
词人的理想和抱负
未见光明
四、研读鉴赏:品析手法悟情理
写 景象。开篇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
相接的图画,景象极为壮丽,词人用丰富的 创造了这
样一个似梦似幻、美妙神奇、富有浪漫色彩的境界。
炼字、表现手法:
“接”“连”把 、 、 ,
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
1.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内容:
“转”“舞”形象逼真地写出了 颠簸的感受。
梦中所见
想象
四垂的天幕
汹涌的波涛
弥漫的云雾
人在风浪中
写词人 的情景。在幻想的境界中,词人
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人民疾苦的天帝形象。
“殷勤问我归何处”的询问,寄寓着美好的理想。词人终
于得到了诉说心事的机会,由写 自然引出下阕的 。
内容:
2.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梦中见到天帝

抒情
炼字、内容、情感:
3.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报”字照应上阕的“ ”字;“嗟”字生动地传达
出词人对 的叹息;“路长”“日暮”反映了词
人晚年 的痛苦经历;“谩”字,流露出词人 。

日暮途远
对现实的不满
孤独无依
“九万里风鹏正举”借用《庄子·逍遥游》中 的形象,
以喻 。词人想像大鹏一样乘风到那没有离散、没有
战乱、没有悲伤的仙境,含蓄地表达了词人 和
对 。
用典、情感:
表现手法:
4.九万里风鹏正举。
意境开阔, 丰富,具有浓厚的 色彩。
5.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腾飞之志
大鹏
想象
浪漫主义
对现实的不满
美好境界的追求
五、巩固练习
(一)《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诗句默写
1.词中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形成一种
浑茫无际的境界,并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的句子是: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2.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孤独无依的痛苦以及空有才华
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的句子是: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4.“ !”
写出了词人翻旧典出新意,敢借大鹏抟九天的风力,吹到三
山的胆气之豪,境界之高,充分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
的一面
3.词人经过海上航行,一缕梦魂仿佛升入天国,见慈祥
的天帝。在幻想的境界中,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
民生的天帝。“ ”,虽然只是一句异常简
洁的问话,却饱含着深厚的感情,寄寓着美好的理想。
殷勤问我归何处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六、探讨交流
1.这首词在《花庵词选》中被题作“记梦”,词人着力描写
梦境的作用是什么?
①词人借梦境把天上和人间作了一个鲜明的对照,充分表现
了词人对现实的不满及人生际遇坎坷的感怀。
②词人还借虚幻梦境表达对自由的渴望,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在现实生活中,其非凡的才能无法施展,美好的愿望不可能实
现,因此词人只能寄希望于梦境,在这梦境中寻求出路。
尽管词人有才华,但在现实中根本无法施展;尽管她
有理想,有抱负,但在现实中却因找不到出路而无法实现。
因此词人才想要到那没有离乱、没有悲伤、没有孤凄痛苦
的仙境中去。
2.词人为什么梦想到“三山”去?
【主旨情感】
该词通过梦境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通过回答天帝的问话,抒发胸臆,感叹自己空有卓越的才华,虽辛苦求索,终因遭逢不幸,未能找到光明。表达了词人烦闷的心情,充分表现了她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光明的追求。
七、课后达标
1.朗读并背诵《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2.赏析“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九万里风鹏正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