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上册 语文 第六单元 测试卷
(时间: 120分钟 满分: 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请在下面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第1- 4题每句1分,第5题每小题1分,第6- 8题每题2分)
1. 烽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
2. 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3.杜牧《赤壁》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
, 。
4. 晏殊的《浣溪沙》中被誉为“千古奇偶”的句子是:
, 。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惟妙惟肖”中“肖”的读音是 。
(2)“惟妙惟肖”一词的意思是
(3)文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6. 下列语句中只使用了一种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炸裂呀,我的身体!炸裂呀,宇宙!让那赤条条的火滚动起来,像风一样,像那海一样。
B. 圆月犹如一面明镜,高悬在蓝空。
C.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D. 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跳舞, 是音乐,是许!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刺骨的寒冷吞噬着他们已经疲惫不堪的躯体。
B. 只是靠着迷迷糊糊的直觉支撑着身体,迈着蹒跚的步履。
C. 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
D.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快快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并且从不矫饰,一切如实说来, 率真而又自然。
B.不知是曾几何时,报纸书刊杂志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缅怀往事的文章,慨叹现代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
C. 我们顺利地按照老高头画的那张简图找到了深山中的那位猎手。
D.他取得成绩的关键在于他善于动员和启发同学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二、阅读(45分)
(一)古诗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 -13题。 (10分)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杂日: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退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算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要有道男,始此,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南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9. 本篇文章是中国古代的 故事,选自《 》。(1分)
10.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 惩山北之塞(阻塞)
(2)汝之不惠(同“慧”,聪明)
11.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愚公饱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了众人的响应,却遭到妻子的强烈反对和智叟的嘲笑。
B.愚公移山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
C.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颠倒,将大智大勇者命名为“愚公”,将鼠目寸光者命名为“智叟”,这样加重了对比色彩,增强了讽刺效果。
D. 愚公挖山不止,感动天帝,天帝命大力神搬移两座大山,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局包含了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颂扬。
12.智叟与愚公在移山问题上有分歧,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 (2 分)
13. 有人说愚公“有愚”,智叟“有智”,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3分)
(乙)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5分)
师旷论学
晋平公同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幕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14. “盲臣安敢戏其君”中“安”的意思是 。(1分)
15. 请用“/”为文中画线语句断句。(限断两处) (2分)
吾年七十欲学恐已幕矣。
16.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 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2分)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甲)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 20题。(16分)
敲 雪
刘靖安
①睡到半夜,忽然觉得好冷。外面下雪了。
②好久没见过雪了!我顾不上睡觉,一骨碌爬起来,小跑着跨出门。屋檐下,我极目远眺,整个世界全是一片白。慢慢收回目光,我就看见了父亲。
③父亲站在屋对面的小路上。他眼下,是一丛一丛的雪枝。我知道,托着雪的,是密密麻麻的树枝。每到春天,那些树枝就开出一堆一堆的杏花、李花、桃花,五彩缤纷的。花一天一天地谢了,青涩的果子藏在绿叶间,一天一天地长大了,泛红了。父亲的笑容也多起来。果子渐渐成熟了,父亲便从早到晚蹲在树下守着,守着我们的“书本”。我们兄弟多,家里又没有其他收入,读书全靠它。卖果子的钱,父亲一分一厘也不花,全存着,刚好够我们读一年书。所以,只要我们目不转睛盯着父亲担子里那些红嘟嘟的杏呀、李呀、桃呀的时候,父亲总是拍着我们的头说:“馋了吧 这可吃不得,它是你们的书本啊,不想读书吗 ”我们一起点头:“想读!”“还想吃吗 ”“不想!”我们一起咽口水,狠狠摇头。从此,我们就把那些杏呀、李呀、桃呀叫书本了。
④可是,这不是果树开花、结果的季节呀,父亲看那些雪树做啥呢 我去问父亲。
⑤“这雪太大了,你看,树枝压断了好多。”
⑥真的,一些断枝落在地上或是横在树上,全被雪掩住了,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
⑦父亲站在树下,竹竿伸到枝头,慢慢地,轻轻地把积雪一点一点敲下来……几十棵果树,父亲整整敲了一个上午。父亲回家,头上、脸上、身上,全是雪。给体温融化的雪水,湿透了父亲的衣服。我连忙烧起一堆旺旺的柴火,父亲骑在火上,还在瑟瑟发抖。
⑧这天晚上,父亲问我:“今晚还会下雪吗 ”
⑨“下呀,老师说‘瑞雪兆丰年’,下得越大越好!”我说。
(10)“我娃儿有长进了,好,那就下吧!”父亲抚摸着我的头,频频颔首。
(11)晚上,果真又下起了大雪。父亲怎么也睡不着。半夜,父亲突然翻身跳下床,惊醒了我们。我们问他怎么了,父亲说:“我听到树枝又断了,一声连一声,我得敲雪去。”他拖着竹竿,打着手电就出了门。
(12)天亮,父亲回家,把我们全都摇醒,高兴地说:“一根树枝也没断,你们又能上学了,又有书本了。”父亲的牙齿咯咯直响,磕得不听使唤。
(13)第二天,父亲就病了。
(14)冬天完了,春天来了,夏天也来了,杏呀、李呀、桃呀,比哪一年都大,都红。父亲的病却一直不见好转。我挑了两个又大又甜的桃,捧到父亲床前,说:“爸,你尝尝,好甜呢!”
(15)父亲挣扎着撑起身子,劈手打掉我手里的桃,怒气冲冲地吼:“谁叫你们吃 这是你们的书本哪!不想读书了 ”
(16)“想!”我哭着说,“我们没吃,只想你吃一个,你的口味不好!”
(17)父亲叹了口气,拉过我,给我擦了一-把眼泪,说:“捡起来吧,我吃一个!”
(18)我看见父亲咬了一口桃,父亲的眼泪也一下子流了出来。
17. 请分析选文中“父亲”的性格特点。(4 分)
18. 选文第⑧段中,父亲为什么问我“今晚还会下雪吗” (4 分)
19. 分析选文第⑦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4分)
20. 选文第(14)段中画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 有什么作用 (4分)
(乙)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1- -24题。(9分)
辣 椒
①世界上有些国家吃辣椒很厉害,如墨西哥、印度、匈牙利、朝鲜……中国某些省,如四川、潮南等也以吃辣椒出名。有些人嗜辣椒已经到了“无辣不吃饭”的地步。美国字航员威康.勒努瓦在宇宙飞行时也带着辣椒。有一位指挥家,他走到哪里,辣椒就带到哪里,就连参加英国女王宴请时,也照例带着辣椒酱,他解释说: “没有辣椒的饭菜好比是病号饭。”
②辣椒原产于美洲,17世纪传入我国,故亦称“番椒”,又名“秦椒”、“大椒”、“辣茄”。辣椒有几千个品种,仅我国四川的干辣椒就有100多种。辣椒有棘与不辣之分,甜椒不辣。云南有一种辣椒,其辣无比,只要舌尖稍微碰一下,就会使人辣得难受,疼痛万分。美国制药专家斯克维尔于1912年制定了测量辣度的方法,后来人们就以他的名字作为辣度的单位。植物病理学家曾用这种方法,测出甜椒的辣度为零,最辣的辣椒有300000斯克维尔。
③A辣椒能把人辣出眼泪、辣出鼻涕、辣出汗水,不爱吃辣椒的人不禁要问:“人们何苦要吃辣椒 ”B这是因为吃辣椒有3个好处:一是它的营养丰富;二是能驱风散寒;三是能增进人的食欲。C每100克辣椒的维生素含量大于100毫克,在蔬菜中占首位。D此外,辣椒还含有维生素B1、B2、 胡萝卜素以及其他营养物质。E谚语曰:“三个辣椒,顶件棉袄。”F辣椒中的辣椒素对人体具有刺激作用。G辣椒素一旦和舌头及嘴里的神经末梢接触,神经就迅速把“烧灼”信息传给大脑,大脑便让身体处于戒备状态,使心跳和脉搏加快,皮肤血管扩张,从而使人感到“发热”。H大脑还同时指挥胃液和唾液的分泌,使胃肠蠕动加快,这就有利于消化,增进食欲。
④辣椒,很多人越吃越想吃。据心理学家分析,吃辣椒后,“烧灼”信息使大脑把身体作为“受伤”对待,从而促进身体释放-一种自体止痛剂。这种自体止痛剂就像少量麻醉剂,能起到一种轻微的欣快作用,使人产生精神快感,专家称此为“辣椒微醉”。这也许是人们对辣椒越吃越爱吃的主要原因。
21. 作者在第①段中列举美国宇航员和一位指挥家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2分)
22. 分别指出第③段中说明下面内容的句子。(只填句子序号) (3分)
(1)辣椒营养丰富:
(2)辣椒能驱风散寒:
(3) 辣椒能增进食欲:
23. 第③段“这就有利于消化”中的加点字“这”指的是什么 (2分)
24.请简要概括第③④段的内容。(2 分)
(三)名著阅读(5分)
25.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心着,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
(1) 选段出自鲁迅先生的作品《 》中的《 》。(2分)
(2) 父亲说“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父亲要求“我”背的书是《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表达了“我”被父亲强迫背书的扫兴、 无奈和痛苦的心情。由此可见,儿时的“我”认为父亲是一个对“我”要求过于严格,完全不顾及孩子心理(大意对即可)的人。 (3 分)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
(一)综合性学习(10分)
2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据记者调查了解,经有关部门的整治,中心城区的电线杆、墙壁上的“牛皮癣”有所减少,但各大医院、 火车站等公共场所的厕所墙壁上充斥着开假发票、高价回收药品,售迷魂药、假证、假币等非法小广告。
(1)请给以上材料拟一个简短的小标题。(2分)
(2) 下面是就中学生对城市“牛皮癣”关注程度的问题对某班同学所作的问卷调查。请你仔细观察这份表格,说说你的探究结果。(4分)
态度 非常关注 一般关注 不太关注 毫不关注
人数 4 11 23 12
比例 8% 22% 46% 24%
(3)假如你遇到一位正张贴非法小广告的中年女性,你打算怎样说服她放弃制造城市“牛皮癣”的行为 (4分)
(二)写作(50分)
27.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题作文。
作文(1)题目:爱与时间同行
作文(2)阅读下面的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先师那斯鲁丁决定开辟一座花园,他准备了土壤和很多会长出美丽花朵的种子。但是,过了一段时间,花园里不但长出了原先种植的品种,更长满了非预期中的蒲公英。他四处打听,向很多园丁和专家请教有关铲除它们的办法,但是都没有效果。最后,他来到城里请教照顾宫殿花园的园丁。这位老年的智者以前曾当过很多园丁的顾问,为人解答有关种植、驱虫、锄草的种种疑难问题。他们两个人对坐沉默片刻,最后这位智者开口说:“我建议你不妨学着去爱这些蒲公英吧!”
作文要求:
(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字。
(4) 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
(5)行款格式规范。
(6)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所在学校名。
参考答案
家书抵万金
甲光向日金鳞开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xiào
这里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摹状貌
B
D
A
寓言,列子·汤问
(1)阻塞 (2)同“慧”,聪明
A
12.我认为愚公的观点正确。智叟是眼前的、停滞的观点。愚公是久远的、发展的观点。
13.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寓言只是用假托的故事,就某一点来晓喻一个道理, 决不能以今天的科学技术进步来看待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也不能以今天提倡的“巧干”来要求愚公。
14.怎么
15.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16.一个人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
17.关爱子女;重视教育;坚韧;吃苦耐劳。
18.因为父亲怕晚上积雪会把树枝压折,影响收成,耽误“我们”兄弟几个交学费(上学)。
19.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敲雪时动作的小心翼翼,表现了父亲对这些树的细心与重视,对“我们”兄弟几个读书、上学的高度重视,体现了父亲对“我们”的爱。
20.景物描写。写出了杏、李、桃的丰收景象,体现了父亲的辛苦没有白费,表达了“我们”对父亲的爱和敬仰。
21.有些人嗜辣椒已经到了“无辣不吃饭”的地步。
22.(1)CD (2)EFG (3)H
23.胃液和唾液的分泌,使胃肠蠕动加快。
24.吃辣椒的好处和越吃越想吃的主要原因。
25.(1)朝花夕拾,五猖会
(2)鉴略,被父亲强迫背书的扫兴、无奈和痛苦,对“我”要求过于严格,完全不顾及孩子心理(大意对即可)
26.(1)示例:①非法小广告是影响城市形象的一大公害②警惕 “牛皮癣”泛滥的新动向
(2)示例: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中学生对城市“牛皮胸”关注不够。(或; 大部分中学生对城市“牛皮癣”关注不够。)
(3)示例:阿姨:您张贴这些小广告,既破坏了城市卫生,又损害了城市形象,这是不对的。创建文明城市,我们人人有责,您可不能再做这样的事了。
27.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