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济南版八年生物下册 5.1.4 生物进化的原因 学案
学习目标 与 核心素养 探究实践:了解人工选择的过程和条件,了解长颈鹿进化的过程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家鸽形成新品种的原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处理资料的能力,通过长颈鹿进化过程,培养学生的信息分析和能力 态度责任:通过环境的变化可以导致生物进化的事实,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环保教育,介绍达尔文锲而不舍、历尽艰辛创立生物进化论的事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塑造学生献身科学事业的美好心灵 生命观念: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学习重点 1.了解人工选择的过程和条件 2.简述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两种桦尺蠖的数量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事例
学习难点 1.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初步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预习案】
1.桦尺蛾类型的变迁实际上就是一个生物_________的过程,生物的进化与_________的改变密切相关。
2.达尔文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巨著——《_________》。
3.绝大多数生物都有_________的倾向,它们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而这些后代中能够生存下来的却是_________个体。
4.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都要为争夺有限的生存条件而进行_________。在生存斗争中,具有_________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同时将有利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_________。
5.在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经过一代一代的_________,生物的_________变异被定向积累,久而久之,就产生了与_________相适应的生物新类型。
6.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不断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叫做_________。
【列出我的疑惑】
【探究案】
探究点一:生物进化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1.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环境污染前后两种类型桦尺蛾数量变化及分析
时间 环境 类型 原因 结论
污染前
污染后
2.简述出桦尺蛾数量变化的实验探究
探究点二:自然选择学说
1.简要说出达尔文的事迹
2.分析长颈鹿的进化过程
3.什么是自然选择?包含哪些内容?
4.什么是过度繁殖?
5.什么是生存斗争?
6.如何理解遗传变异?
7.什么是适者生存?
8.对自然选择的四个内容进行规律总结
9.自然选择的意义是什么?
探究点三:人工选择
1.分析家鸽品种的选育过程
2.什么是人工选择?它的原理是什么?
3.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比较
选择方式 自然选择 人工选择
选择因素
选择过程
选择结果
进化速度
共同点
【训练案】
一、基础练习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这个现象属于( )
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B.长期的生存斗争
C.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D.生物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2.现代长颈鹿的颈很长,按照达尔文的观点,其原因是( )
A.繁殖后代的需要
B.颈短的个体被淘汰,颈长的个体被保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经常吃高处的叶子而努力伸长脖子的结果
D.变异始终朝着有利于生物生存的方向发展
3.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极狐的体色为白色,是定向变异的结果
B.野兔的保护色,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C.枯叶蝶体形酷似枯叶,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D.有翅昆虫中出现无翅的变异,都不利于适应环境
4.(2019 山东聊城)下列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生物繁殖的子代个体数与亲代基本相同
B.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C.生物产生变异的原因是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
D.环境对生物变异的选择是不定向的
5.(2019·山东青岛)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永远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
B.在极古老的地层中找不到高等生物的化石
C.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基础
D.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相互选择的结果
6.雷鸟的羽毛颜色可随季节的改变而发生白色(冬天)与灰褐色(夏天)的变换。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羽毛颜色的变换有利于它适应气候的季节性变化
B.这种现象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C.两种颜色羽毛中较细密的是灰褐色的
D.雷鸟羽毛颜色的变化是对周围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
7.对19世纪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蛾体色发生变化的原因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工业污染使树干变成了黑色是导致桦尺蛾群体体色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
B.桦尺蛾成虫的体色是可遗传的
C.鸟是对桦尺蛾体色进行选择的自然因素之一
D.深色桦尺蛾在工业污染被消除后,其体色会马上变浅
8.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达尔文发现由于食物和栖息条件不同,不同岛屿上的地雀喙的形态和大小也不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不同种类的地雀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
B.不同环境对地雀的形态特征起选择作用
C.地雀的进化表明自然界普遍存在着变异现象
D.生物的进化与变异无关
二、提升训练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济宁市南有微山湖万亩荷花的壮丽景观,北有汶上莲花湖荷花的争奇斗艳。据不完全统计,市内栽培的荷花有几十种。荷花品种繁多的主要原因是( )
A.各县气候条件稍有差异 B.用组织培养方法繁殖
C.长期的自然选择 D.长期的人工选择
10.(2019·四川德阳)下面是某同学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
A.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生物进化也是不定向的
B.在自然界中,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发生有利变异的个体更容易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
D.变异的存在为自然选择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11.马达加斯加岛与非洲大陆只相隔着狭窄的海峡,但两地的生物种类却有许多不同。下列对此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该现象是由于生物的生活环境不同
C.该现象是生物适应不同环境的结果
D.该现象是由于岛上的生物停止了进化
12.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依赖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遗传变异以及进化,下面以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为主线,梳理一下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请回答:
(1)生物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而它们赖以生存的条件是有限的,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进行________。在这一过程中,必然有一部分生物个体被淘汰。
(2)那么,哪些个体会被淘汰呢?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但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这些所谓的“有利变异”是指________的变异。在如图所示的模拟长颈鹿取食树叶的情景中,最后生存下来的长颈鹿应是标号1、2、3、4中的哪一个?________。
(3)在生物进化中,能够遗传给下一代的有利变异必定是由________改变引起的,这种变异通过生殖和发育过程在子代表现出来。在有性生殖过程中,________是这种物质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4)综上所述,生物通过________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传,生生不息,而生物的________ 又使得生命不断发展。生物的__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基础,是通过生殖和发育实现的。
13.某同学通过野外观察发现,生活在青草丛中的昆虫通常是绿色的。昆虫的这种保护色是怎样形成的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此进行了模拟探究。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
①在一间铺有绿色地毯的房间里,放入同种且大小相似的绿色昆虫、灰色昆虫各20只,然后将一只母鸡放入房间内。
②半小时后,撤出母鸡,计算两种颜色昆虫的幸存者数。
③假设每个幸存者都产生2个后代,且体色与幸存者相同,第二天在房间内按此补充放入两种颜色的昆虫,并放人母鸡。
④半小时后,再撤出母鸡,再次计算两种颜色昆虫的幸存者数。
重复③④步实验至第三代,若获得的数据如下表,请分析并回答:
昆虫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开始数目 幸存数目 开始数目 幸存数目 开始数目 幸存数目
绿色昆虫 20 9 27 13 39 20
灰色昆虫 20 5 15 4 12 2
a.第三代中,_______昆虫幸存者多,第三代与第一代相比,_______昆虫幸存者减少。
b.由该实验的结果可推知,昆虫的保护色是指与周围环境色彩_______的体色,保护色的形成是_______的结果。
(4)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
(5)请你说出其他具有保护色的生物:______________(答出两种即可)。
参考答案
【预习案】
1.进化 环境
2.物种起源
3.过度繁殖 少数
4.斗争 有利 被淘汰
5.自然选择 有利 环境
6.人工选择
【训练案】
1.D
2.B
3.B
4.B
5.A
6.C
7.D
8.D
9.D
10.A
11.D
12.(1)生存斗争 (2)能适应环境 3 (3)遗传物质 生殖细胞 (4)生殖和发育 进化 遗传变异
13.(1)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吗 (2)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3)a.绿色 灰色 b.相似 自然选择 (4)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 (5)鱼、青蛙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