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6.1.1 环境对生物的作用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
2.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新知导入
洪涝、干旱和冻害为什么会造成减产或绝产?
这说明生物的生活与环境中的哪些因素有关系?
新知讲解
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
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光
温度
水等
其他生物
生物的生活环境
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
新知讲解
不具备生命特征,但能影响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2.非生物因素
(1)作用
(2)成分
光、温度、空气、水分、土壤等
参考视频
新知讲解
①尝试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感悟、体会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的重要性。
②培养实验操作能力、严谨科学的态度和关爱生物的情感。
(3)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
实验目的
材料器具
黄粉虫幼虫;镊子,玻璃板,不透光的纸盒和纸板等
实验探究
黄粉虫幼虫具有避光的习性,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的生活有影响
探究过程
①提出问题
②作出假设
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的生活有影响吗?
③制订并实施计划
a.参照图所示实验装置,设计具有明显区别的阴暗和明亮两种实验环境
b.分别在两种实验环境的中央放置10条黄粉虫幼虫
c.静置5~6分钟后,统计黄粉虫幼虫在两种实验环境中的个体数量
新知讲解
避免其因提前适应光亮的环境而降低对光照的敏感程度
①容器的深浅和内部颜色是影响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
容器高度不应超过5厘米,这样既不会在容器内部的边缘位置出现阴影,又易于观察和操作
内部颜色以浅色或白色为宜,浅色内壁与遮光后的阴暗部分形成鲜明的对比,实验效果明显
②实验开始前应将黄粉虫幼虫保持在较暗的环境中
新知讲解
③黄粉虫幼虫对外界环境非常敏感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安静,这将直接关系到实验的成败
可以用手电或电灯辅助增强光照
可以排除因幼虫的大小不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保证实验的单一变量是光
④室内光线较弱
⑤用等大的黄粉虫幼虫
实验探究
根据全班各组所记录的数据的平均值,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记录
时间/分钟 1 2 3 4 5 6 7 8 9 10
明亮
阴暗
④分析结果
黄粉虫幼虫具有避光的生活习性,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的生活有影响
取长补短,查缺补漏,进一步完善探究过程
⑤得出结论
⑥表达和交流
⑦延伸探究
黄粉虫幼虫的生活是否还受其他非生物因素(如水分、温度等)的影响?
新知讲解
水参与生物的一切生命活动
(4)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①水
水对动物生活的影响
新知讲解
温度的高低影响生物细胞内酶的作用
②温度
温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在29℃以下
孵出的新个体全部为雌性
在30℃~33℃时
孵出的既有雄性又有雌性
34℃~35℃时
孵出的全部是雄性
新知讲解
光照时间超过 14 小时,油菜才能开花
③阳光
光照时间不超过 12 小时但不低于 8 小时,苍耳才能开花
蛾在夜间活动
蝴蝶在白天活动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生活在共同环境中的生物互为生物因素
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
1.生物因素
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及其作用
同种生物之间
不同种生物之间
观察思考
菟丝子汲取其他植物的养分
2.常见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雌蚊吸食动物的血液
蜜蜂采集花粉的同时帮助植物传粉
猎豹捕食跳羚等动物
羚羊在争夺配偶时发生争斗
蚂蚁在捕食、御敌等方面相互协作
观察思考
1.哪组生物之间存在着斗争?哪组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的?
2.图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生物生存有何意义?
图中①②④⑤,这四组生物之间存在着斗争;③⑥,这两组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的
生物与生物之间既有互助,又有斗争,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既增强了生物的适应性,又促进了各种生物的共同发展
⑥
①
②
③
④
⑤
新知讲解
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分工合作、互帮互助
种内互助
特点
种内关系
3.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梅花鹿群体生活共同防御敌害
雄企鹅相互靠在一起孵卵
新知讲解
同种生物个体之间为争夺食物、配偶、栖息地等而发生争斗
种内关系
特点
种内斗争
①同种生物之间既有互助,也有斗争;不同种生物之间也存在着这样的关系
两只松鼠为争抢西瓜而争斗
雄鹿间因为争夺配偶而发生争
新知讲解
种间关系
捕食
特点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新知讲解
种间关系
竞争
特点
两种生物为争夺资源、空间而发生的争斗
新知讲解
种间关系
共生
特点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分开后至少一方不能生存
新知讲解
种间关系
寄生
特点
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对寄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若分开,则寄生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会生活得更好
槲寄生
寄生蜂
新知讲解
竞争是指不同种生物之间因争夺相同的生存空间或生存条件而发生的争斗
②比较竞争和种内斗争
种内斗争是指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因争夺食物、配偶、栖息地等而发生的争斗
共生的两种生物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而寄生则是一方获利,另一方受害
③比较共生和寄生
共生和寄生具有相似的方面,都是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
课堂练习
1.(2019 江苏南通)蝴蝶多在白天活动,蝙蝠多在夜晚活动。造成这种生活习性差异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空气 B.水分 C.阳光 D.温度
2.对一只生活在草原上的野兔来说,影响它的环境因素是( )
A.阳光、温度和空气等非生物因素
B.山上的植物和动物
C.除野兔外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因素
D.除这只野兔外的其他野兔、其他生物和非生物因素
C
D
课堂练习
3.(山东威海)生物圈中的每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陶渊明的诗句“草盛豆苗稀”描绘的自然现象,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 )
A.竞争关系 B.捕食关系 C.合作关系 D.共生关系
4.(2019 山东潍坊)许多成语或谚语中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道理。以下成语或谚语与非生物因素对应合理的是( )
A
选项 成语或谚语 非生物因素
A 春兰秋菊 光照
B 北雁南飞 大气
C 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 水分
D 冬春雨水贵如油,莫让一滴白白流 温度
A
课堂练习
5.(2020 湖南湘潭)民间有“春兰秋菊,南橘北梨”之说,造成这种差异的生态因素依次是( )
A.光照和温度 B.温度和水分
C.水分和光照 D.水分和温度
6.下列选项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表述,与其他三个选项表述的关系明显不同的是( )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D.“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A
C
课堂总结
1.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生物圈中的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空气、水分、土壤等。
2.生物因素包括同种生物之间和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生物和不同种生物之间都有斗争等关系。
3.种内斗争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为争夺食物、配偶、栖息地等而发生的争斗,属于种内关系;竟争是不同种的生物之间为争夺资源、空间等进行的争斗,属于种间关系。
板书设计
环境对生物的作用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
非生物因素
光、温度、空气、水分、土壤等
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
生物因素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及其作用,包括同种生物之间和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物与生物间的关系
种内关系
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
种间关系
捕食、竞争、寄生、共生等
作业布置
1.完成P44巩固提高。
2.尝试完成P45课外实践——观察温度对蛙类冬眠的影响。
3.查阅更多资料,了解更多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