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济南版八年生物下册 6.1.2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学案
学习目标 与 核心素养 探究实践:通过观察和分析,列举生物适应与影响环境的实例。 科学思维:初步具有收集、鉴别、利用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态度责任: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保意识 生命观念:认同生物和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两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认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学习重点 1.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通过“蚯蚓对土壤的影响”的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能力
学习难点 1.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教学准备探究“蚯蚓对土壤翻耕”所需要的材料器具
【预习案】
1.在各种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生物在长期的_______过程中,都对其生活环境表现出一定的_______。
2.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_______和_______,生物的适应性是_______的。
3.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素都有一定的_______,只有在_______内,生物才能存活。
4.生物与环境是一个_______的整体。一方面,生物的生命活动依靠环境得到_______和_______,生物离不开环境;另一方面,生物的生命活动又不断地改变着环境的_______,影响着环境的_______。
【列出我的疑惑】
【探究案】
探究点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概述适应的普遍性的形成
2.例举一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实例
3.什么是保护色?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举例说明
4.什么是警戒色?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举例说明
5.什么是拟态?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举例说明
6.怎样理解适应具有的普遍性?
7.怎样理解适应具有的相对性?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探究点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环境与生物的关系如何?
2.例举一些生物改变和影响环境的实例
3.参与观察蚯蚓对土壤的翻耕,目的要求?提出的问题是?作出的假设是?所用的材料器具是?
4.观察蚯蚓对土壤的翻耕,方法步骤如何?得到了什么结论?
5.怎样理解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训练案】
一、基础练习
1.下列实例中,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一项是( )
A.骆驼刺等沙漠植物能够防风固沙
B.鼠类会对农田草原造成破坏
C.蚂可以疏松土壤,增加土壤肥力
D.北极熊具有白色的皮毛和较厚的皮下脂肪
2.近年来,某市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不断扩大绿化面积,城市变得更美了,周围的鸟类也越来越多了。鸟类增多的现象主要体现了( )
A.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非生物因素对环境的影响
D.环境对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3.(2020 陕西)下列选项中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仙人球的叶变成刺状,以减少水分的散失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过度放牧,破坏草场
D.大树底下好乘凉
4.水葫芦是我国从国外引进的一种生物,曾用它来净化污水,但后来因为水质污染导致水葫芦疯长,严重威胁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以下描述最科学的是( )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D.生物不能适应环境
5.图是四种不同动物体型的简图,各部分的比例是依据动物原型确定的。你认为单从体型来看,哪一种动物最适宜生活在寒冷的环境中?( )
6.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荒漠中生物种类稀少
B.水质污染造成赤潮
C.蚂能疏松土壤
D.鼠妇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7.图中的两只狐,一只是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狐,一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漠狐。对两种狐的头部某些特征的合理解释是(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
8.小明暑假期间和爸爸去海边游玩,从海边捉了几条小鱼装在瓶子中带回了家。回家后,小明为小鱼更换了自来水,发现小鱼很快就死了。爸爸告诉他,这些小鱼只能在海水中生活,无法生活在淡水中,这说明( )
A.生物不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生物不能影响环境
D.生物能适应一切环境
二、提升训练
9.动物适应环境的生活方式多种多样,以下不是动物适应森林生活方式的是( )
A.肉食动物往往采用伏击的方式进行捕食
B.大多数动物用穴居的方式来防御和逃避敌害
C.鸟类把自己的巢筑在树权上或树洞里
D.有些动物采用隐蔽躲藏的方式来躲避敌害
10.古诗词及谚语中蕴含着许多的生物现象,对下列古诗词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是蝉的应激性。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体现了生物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
11.(2019 山东菏泽)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雨露滋润禾苗壮”主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鱼儿离不开水”说明了生物依赖环境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主要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12.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不断改变、影响着生物;生物也不断进化,适应并影响着环境。用你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分析下列现象。
(1)大树在秋天落叶是生物对环境的________。蚯蚓能疏松土壤并能给土壤增加肥力是生物对环境的________。
(2)沙棘地下根的长度是地上部分高度的十多倍,适于在________环境中生活。
(3)水生生物大多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内的水层中,而150米以下的水层中几乎没有生物生存。请你分析:没有植物的原因是_________;没有动物的原因是________。
(4)长期生活在阴暗环境中的植物,叶片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
13.对分布在云南的西双版纳、黑龙江的漠河及江西的庐山三个地区的某种哺乳动物的测量结果如下表:
项目 体长(毫米) 耳长(毫米) 体毛
A地区 685 65 浓密
B地区 540 86 正常
C地区 483 103 稀疏
根据测量的结果可以推测:
(1)A地区为_________,B地区为_________,C地区为_________。
(2)动物的耳朵大、体毛稀疏有利于_________,耳朵小、体毛浓密有利于_________,这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它们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_________。
(3)对A、B、C三个地区的该种动物的外部形态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为_________,它是影响生物生活的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预习案】
1.进化 适应
2.形态结构 生活习性 普遍存在
3.耐受范围 耐受范围
4.不可分割 物质 能量 存在状况 发展变化
【训练案】
1.D
2.A
3.A
4.C
5.B
6.C
7.B
8.B
9.B
10.C
11.A
12.(1)适应 影响 (2)干旱 (3)缺少阳光 缺少食物 (4)增大
13.(1)黑龙江的漠河 江西的庐山 云南的西双版纳 (2)散热 保温 形态结构 (3)温度 非生物因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