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济南版八年生物下册 6.2.1 生态系统的组成 教学设计
课题 6.2.1 生态系统的组成 单元 六 学科 生物 年级 八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国家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一定地域内的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非生物环境;依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不同作用,一般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因此,本节重点在学习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各成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之后,为生态系统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习 目标 探究实践: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科学思维:尝试解释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态度责任:加强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生命观念: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重点 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2.尝试解释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难点 1.尝试解释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如图,此湿地有哪些组成成分? 生物部分:动物、植物、微生物 非生物成分:水、泥土、空气等 观察图片,分析问题 导入新课,引发探究兴趣
讲授新课 当沼泽地中的水鸟在筑巢、觅食或躲避敌害时,它们就与周围的环境发生了相互作用。水鸟既要与空中的鹰和水中的动植物等产生相互影响,又要受到土壤、水等环境因素的制约。无论是非生物因素的变化,还是生物因素的变化,都会有多种生物受到影响。 一、什么是生态系统 视频:生态系统 地球上任何一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彼此依存。生物既要与环境中的各种生物产生相互影响,又要受非生物因素的制约。无论非生物因素的变化,还是生物因素的变化,都会有多种生物受到影响。生物与环境形成一个统一整体。 1.生态系统的概念 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这一名词是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在1935年首先提出的。它的词义包括“生态的”和“系统”两个部分。“生态的”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系统”是指由一些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变量或成分所构成的一个功能整体。 2.生态系统的范围 生态系统的范围有大有小。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池塘、一块农田、一条河流等,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它包括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环境。 方法技巧 判断是不是生态系统,要看它是否满足以下条件:①一定的地域;②包括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包括一定的空间范围及其中全部生物和非生物,即可以简单地表示为生态系统=无机环境+生物,单纯的环境、单纯的生物都不能构成生态系统。 拓展 生态系统的特性 特性具体说明举例地域局限性任何生态系统都有一定的空间一片树林整性体生物成分和非物成分共同构成生态系统生海洋中的水不是生态系统时间局限性生态系统的存在有一定的时间范围“河西走廊”不再存在
二、生态系统的成分 视频:生态系统的成分 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数量以及环境条件是千差万别的,但是所有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都基本一致。 1.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提示 ①识别教材中图6.2-1和6.2-2中的各种生物,用彩笔在这些生物上划出指示线,并标注你所认识的生物的名称。 ②识别图片中的非生物成分,用彩笔划出指示线,并标注名称。 ③参照下列表格,记录观察结果。 编号名称类别与其他成分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2……
(2)生态系统成分分析 ①湿地 湿地是一种淡水生态系统,其中的光、水、空气、土壤等属于非生物成分,它们为生物提供了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草等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己和其他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和能量;鸟、鱼等动物属于消费者,它们的生存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来的有机物。 ②森林 森林是陆地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分布在湿润或比较湿润的地区。光、水、空气、土壤等属于非生物成分,它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树木等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己和其他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和能量;鸟等属于消费者,它们以绿色植物或其他昆虫等为食;蘑菇等是分解者,它们通过分解动植物遗体来获取有机物和能量。 第54页“观察思考” 1.你认为,哪些生态系统的成分没有在图片中显示出来? 生物成分中的分解者等没有显示出来。 2.根据各种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尝试归纳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成分包括光、空气、土壤和水等。 2.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两者是有机的统一整体,不可分割。 非生物成分包括光、空气、水和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方式的不同,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系统的成分和功能如下表。 生态系统成分功能非生物成分光、空气、水和土壤等①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 ②光是绝大多数生态系统直接的能量来源 ③水、空气、无机盐与有机物都是生物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生物成分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①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质造成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 ②把太阳能输入生态系统中,是生态系统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消费者植食性动物①直接或间接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生存 ②通过捕食和寄生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能量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分解者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将动植物遗体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物质的循环
注意 ①生产者可以自己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为自养;生产者并不都是植物,一些光合细菌等也属于生产者;植物并不都是生产者,如菟丝子缠绕在其他植物上,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②消费者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营养方式为异养。动物并不都是消费者,如蚯蚓能够分解植物的枯枝落叶,属于分解者;消费者并不都是动物,营寄生生活的一些细菌、真菌也属于消费者。 ③分解者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营养方式为异养。只有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生物才能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分解者并不都是微生物,如蚯蚓属于动物;微生物也并不都是分解者,如光合细菌属于生产者。 3.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整体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关系: (1)绿色植物(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一部分供给自身生命活动的需要,一部分转变为自身物质贮存下来。 (2)农业害虫(消费者)以绿色植物为食,它们摄取的有机物被自身生命活动利用或转变成自身的物质,害虫又被比它强大的鸟(消费者)吃掉。 (3)绿色植物、害虫、鸟死后,它们的遗体被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者)分解掉,转变成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等,可供给绿色植物(生产者)利用。由此可以看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某种成分的变化,往往会引起其他成分发生相应的改变,甚至会引起整个生态系统发生一系列变化。 规律总结 ①一般情况下,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关键、最基本、数量最多的生物组成成分。 ②一个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两者是沟通生命世界与无机环境的桥梁,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方法技巧 判定生态系统的方法 ①从概念上判定:必须既有生物,又包含其生活环境。 ②从组成上判断:既有生物成分,又有非生物成分。 分析湿地水鸟与周围因素的关系 视频了解生态系统 明确生态系统的概念 明确生态系统的范围 知道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了解如何判定生态系统 拓展了解生态系统的特性 分析图片,初步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详细分析湿地生态 详细分析森林生态 完成观察思考 明确生态系统的组成 明确非生物部分 明确生产者成分和功能 明确消费者成分和功能 明确分解者成分和功能 知道生物部分的特殊情况 分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关系,明确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整体 总结规律 明确两种方法判定生态系统 引导图片分析 介绍生态系统的概念 举例说明生态系统 介绍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介绍判定生态系统 拓展介绍生态系统的特性 引导分析图片,初步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引导分析 引导分析 引导完成思考 介绍生态系统的组成 介绍非生物部分 介绍生产者成分和功能 介绍消费者成分和功能 介绍分解者成分和功能 拓展介绍生物部分的特殊情况 引导分析分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关系,明确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整体 总结 介绍两种方法判定生态系统
课堂练习 1.蚯蚓能将土壤中的有机物或枯枝败叶分解为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由此可知,蚯蚓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D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D.分解者 2.(2019 甘肃天水)下列选项中,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C ) A.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树木 B.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土壤和空气等无机环境 C.一块农田中所有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D.一个池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3.下列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 ) A.一座山 B.一条河里的所有鱼 C.一个池塘中的荷花 D.一块农田里的阳光、空气和水 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描述,正确的是( B ) A.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 B.大部分动物属于消费者,原因是它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C.细菌和真菌都能够分解动植物遗体中的无机物,因此属于分解者 D.光、空气和水与生态系统有密切的关系,但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 5.某湖泊经过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已正式向大众开放。下列属于该湖泊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的是( B ) A.湖中的细菌、真菌 B.湖中的水草、睡莲 C.湖中的鲤鱼、鲫鱼 D.照射到湖中的阳光 6.(2020 湖北随州)自然界的花草树木牵动着人们的情感,人们又将自己的情感赋予花草树木,谱写出了许多名篇佳作,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花草树木”和“人”在生态系统中分别扮演的角色是( B ) A.非生物成分、生产者 B.生产者、消费者 C.非生物成分、消费者 D.消费者、分解者 进行本节相关习题训练 巩固应用本节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1.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生态系统要满足以下条件:(1)一定地域;(2)有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3.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非生物成分包括光、空气、水、土壤等。绿色植物担当生产者的角色;各种动物扮演消费者的角色;分解者主要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总结归纳本节内容 引导总结归纳,找出主要内容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