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备课精选】2013-2014下学期高中地理同步配套辅导与检测(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6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寒假备课精选】2013-2014下学期高中地理同步配套辅导与检测(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6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01-22 20:32: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0张PPT。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1.理解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和区别。
2.认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支持能力。
3.根据一些统计数据、现象,分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之间的关系。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1.环境承载力
2.环境人口容量
(1)影响因素
(2)估计:存在________、悲观者、介于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三种观点。概念: 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衡量指标: (主要因素)
科技发展水平
人口的 和 消费水平环境人口数量资源生活文化乐观者点拨: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
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意义相近但并不完全相同。环境承载力多用于研究某一种资源与供养人口的关系。如土地人口承载力指的是在保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土地为居民提供的食物能健康地供养的最大人口数。在现实生活中,为了简便,往往用某一种或几种资源的承载力作为环境人口容量。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1.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意义影响 战略
影响人口政策
影响 发展战略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人口经济社会3.实现的保障措施发展中公平大多数人地持续发展思考: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之间是什么关系?
提示: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多能够养活多少人,是一个极限;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养活多少人。一般来说,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人口容量一、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1.运用关联图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2.影响因素图示法记忆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的因素学法指导读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因素表示________,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2)图中B因素表示________,该因素的发展变化,必然带来人类获取利用资源的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带来________的变化。
(3)图中C因素表示人口的________,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C因素并不相同,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4)目前,对地球上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有三种学说,即________说、________说和________的学说。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资源状况是影响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是通过改变获取资源和利用资源手段而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对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有悲观说、乐观说和介于二者之间的学说。
答案:(1)资源
(2)科技发展水平 环境人口容量
(3)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4)悲观 乐观 介于悲观说与乐观说之间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1.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如下图所示:2.人口合理容量的特性和意义
人口合理容量尽管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但它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如下图所示:3.不同地区的人口问题4.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疑难辨析
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1)~(2)题。(1)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②P′为环境承载力 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④P为环境承载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图中反映了(  )
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 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 ③当人口水平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④当人口水平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解析:图中两条曲线分别是不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生活质量与人口规模的相关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的生产力水平的条件下,生活质量都是随人口规模的增大先提高后降低,生活质量的最高值所对应的人口规模就是在一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最佳人口规模。所以,当人口水平低于 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当人口水平高于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答案:(1)C (2)C1.环境承载力是指(  )
A.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B.衡量人口数量的重要指标
C.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
D.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解析:本题考查环境承载力的概念,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环境人口容量也就成为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答案:A2.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理想的人口规模
B.不同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差别不大
C.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
D.消费水平的高低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解析:A选项指的是人口的合理容量。不同时期,随着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是不同的。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消费水平的高低,与环境人口容量之间具有负相关的关系。
答案:C3.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的原因是(  )
A.人口总数量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B.就全球而言,目前人口增长 模式为现代型
C.人口迁移的数量、规模、范围越来越大
D.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处于不断的变化中解析: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的特性,环境人口的不确定性,主要是因为资源的数量、科技水平、消费水平等影响因素是变化的。
答案:D4.下列可承载人口最多的地区是(  )
A.青藏高原 B.长江三角洲
C.内蒙古高原 D.塔里木盆地解析:题中四个选项中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最高,所以其环境人口容量最多,其可承载的人口数量最多。
答案:B人口承载状况是指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人口承载密度之比。读我国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状况表。回答5~6题。5.下列省区中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 )?
A.台湾 B.广东
C.广西 D.福建?
6.该省区环境人口容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
A.矿产丰富,经济发达?
B.耕地面积广,水资源丰富?
C.资源丰富,消费水平低?
D.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AD7.读漫画,回答下列问题。(1)漫画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2)此图反映了________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它和环境人口容量有何关系?除此之外,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还有哪些?它们与环境人口容量又有怎样的关系?解析:本题侧重对知识理解和读图分析能力的考查。由漫画可知:①人口在增多 ;②人均资源占有量在减少;③人口与资源的平衡受到破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环境人口容量的内涵。
答案:(1)有限的资源只能供养适度的人口,一旦超过,资源和人口之间的平衡就会被打破,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2)资源 呈正相关。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经济发展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呈正相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呈负相关。一、选择题
1.环境人口容量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  )
A.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工业时期
B.农业时期——原始社会——工业时期——现代社会
C.工业时期——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
D.原始社会——农业时期——工业时期——现代社会解析:环境人口容量的数值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渐提高,所以环境人口容量从小到大的历史时期顺序是:原始社会——农业时期——工业时期——现代社会。
答案:D2.下列关于人口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估计环境人口容量时,只需考虑人口的物质消费水平即可
B.人口的文化消费水平和物质消费水平都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影响
C.人口平均消费水平高的地区,环境人口容量也高
D.世界各地人口消费水平差异很大,所以无法估计世界的环境人口容量解析:从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得知,人口的文化消费水平和物质消费水平都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影响,并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虽然世界各地的消费水平差异很大,但在一定时期,可以直接对环境人口容量进行估计。
答案:B3.我国西藏地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小于2人,长江三角洲每平方千米大于500人,关于两地的环境人口容量叙述,正确的是(  )
A.影响两地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科技
B.长江三角洲人口密度较大的原因是经济较发达
C.两地的环境人口容量都已经达到极限
D.两地人口数都低于环境人口容量,都存在资源开发不足现象解析:两地环境人口容量不同主要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答案:B(2012·安庆高一期末)读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部分),完成4~5题。4.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  )
A.社会因素 B.自然因素
C.经济因素 D.技术因素
5.按表格推算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解析:由表可知,各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与合理人口密度是因气候差异而产生的,是由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差异决定的,两项数据中,只有热带雨林气候区是目前世界人口稀疏地区,是由于气候过于湿热、植被茂盛且蚊虫孳生,影响人口居住条件。
答案:4.B 5.D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称“短板效应”)。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行。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原理”。如图,据此回答6~7题。6.下列关于“木桶”的说法最正确的是(  )
A.根据“木桶原理”,地球的环境承载量可以无限制地扩大,因此不必担心人口过多的问题
B.如果木桶代表环境人口容量,则在一定历史阶段内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
C.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长板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
D.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各板共同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7.日本、荷兰等国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气候适宜
B.本国自然资源丰富
C.大量地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
D.人口素质较高解析:第6题,木桶容量在木板高度一定的前提下是一定的,同样,环境人口容量在一定历史阶段内也具有相对确定性。第7题,在一个开放系统中,资源互补可以大大提高一个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生产能力越发达,利用系统外资源的能力就越强。日本、荷兰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大量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所以具有较高的人口合理容量。
答案:6.B 7.C下图为反映人口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读图回答8~9题。8.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由好到差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  )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Ⅱ、Ⅰ D.Ⅰ、Ⅲ、Ⅱ9.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保护环境十分重要。下面解决环境问题的四条思路中你最赞成的是(  )
A.环境效益比经济效益更为重要,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上
B.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势在必行
C.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二者并不矛盾,应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D.地球自身有充分自我调节的能力,听其发展,顺其自然解析:第8题,在人类影响环境较少、人口数量低于环境人口容量的情况下,人和自然环境之间是一种和谐的关系,随着人口的增长,当人口数量超过了环境人口容量时,人口数量必须降低,以维持自己的生存,并且在被破坏的环境形成的较低的环境人口容量下生存,以建立一种新的人和环境之间的和谐。第9题,环境对人类很重要,但我们不应因此就仅保护环境而不发展经济,应让两者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答案:8.A 9.C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回答10~11题。?10.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 ? 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 D.蕴藏的资源数量?
11.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
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C.制定科学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CC二、综合题
12.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目前,我国以占世界________%的耕地养活着占世界________%的人口。
(2)今后我国人口发展的可能趋势是________,耕地发展的可能趋势是________。
(3)我国耕地承载量所面临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国家对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22.6不断增长不断减少承载量过大,农田生态系统有遭到破坏、失去平衡的危险实行计划生育;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解析:本题以图的形式直观地表现我国人口与耕地资源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我国存在严重的人地矛盾,从而进一步认识到我国国土(耕地)所面临的压力以及控制人口、保护耕地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第(1)题,从甲图中可直接判读出来。第(2)题,从乙图中可以读出其变化趋势。第(3)题,认识到我国土地(耕地)所面临的人口压力及带来的后果。第(4)题,从我国的人口政策与土地政策两方面回答。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1 某地区未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低人均消费量表2 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材料二 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1亿,进入人口高峰期。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预计将减少133万顷,新增荒山造林面积约533万公顷。
(1)由材料一表中数据计算该地区现有人均资源占有量分别是:耕地________,森林面积________,淡水________。(2)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大的因素是________,解决该问题的途径有哪些?
(3)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小的因素是________,但是在这种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主要是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及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第(1)题,由表2中数据计算可求得答案。第(2)题,由材料二可知该地区耕地面积减少较多,是影响环境人中容量最大的因素。第(3)题,由于该地区森林面积增加,淡水资源的数量会增加,但要注意防治水污染,以免影响水资源的质量。答案:(1)0.001 3 km2/人 0.001 2km2/人 8 234 m3/人
(2)耕地 ①在城市公共建设中尽量节约用地,少占耕地;②积极开发宜农荒地;③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④适当输入或进口部分农副 产品,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3)淡水 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建设水利工程感谢您的使用,退出请按ESC键本小节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