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0张PPT。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1.掌握我国我世界的主要交通运输线、铁路枢纽、重要的港口和国际航空港。
2.理解主要的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
3.理解商业中心的区位选择,识记我国和世界主要的商业中心、金融贸易中心。
4.理解交通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的影响。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主要交通线变化的影响空间形态保持不变2.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1)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________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如株洲:沿________发展;武汉:沿________分布。
(2)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促使多个城市相互连接,形成沿交通网分布的________。如美国的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大城市带,由主要的________及铁路等运输干线相连。交通干线铁路长江大城市带高速公路思考:我国南方河网稠密,水运便利,城市的分布,形态有什么特点?
提示:城市多沿河分布,城市形态沿河伸展。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稀少单一小便利2.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1)交通最优原则:商业网点多建立在市区________或市区边缘的________沿线。
(2)商业中心:大城市中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________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3)集镇是在 上发展起来的
交通线路的改变常会引起集镇的 环路边缘高速公路交通运输交通要道繁荣和衰落点拨:商业中心形成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1)在它的周围要有一个 比较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取决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销售区(取决于人口密度、数量和消费水平)。
(2)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便于商品的集散。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聚落空间形态的发展变化与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的变化密切相关,具体分析如下:1.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变化的影响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发展速度及形态的影响特别提醒
(1)聚落空间形态受地形、河流等自然因素及交通运输条件、城市规划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交通运输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越来越深刻。
(2)平原地区聚落空间形态与河网密度的关系
地势平坦开阔且河道较少的平原地区,聚落的空间形态往往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而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聚落往往是沿河道伸展,平面形态多呈带状。 读阜阳市对外交通口岸转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20世纪20年代,安徽阜阳城北商业贸易频繁,________河是对外交通口岸,说明________对城址选择有很大影响。
(2)20世纪20年代后,泉河淤塞,商业中心移出三里河一带,说明城市的分布向________位置移动。
(3)20世纪70年代后,淮南铁路、京九铁路相继建成,阜阳成为主要的__________城市,火车站附近形成了河东________区和________区。
(4)阜阳对外交通口岸先后发生了三次重大变迁,说明交通因素对________的影响很大。解析:读图可知,城市扩展的过程是①→②→③→④,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受交通运输因素的影响。①在泉河沿岸,有便利的内河航运;②位于泉河与颍河的交汇处,有两个方向水运的优势;③移向河流的下游,河面更宽广,水运更便利;④则是随着现代铁路的修建而出现的,更具现代特征,对交通运输要求更高的是河东工业区和仓库区。总之,不管是城市空间地域形态的变化,还是商业中心位置的变化,都受交通运输条件的影响。
答案:(1)泉 河流
(2)交通便利
(3)铁路枢纽 工业 仓库
(4)城市区位二、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商业网点的分布一般遵循交通最优原则,分布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图示如下:2.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3.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影响疑难辨析
商业网点就是商业中心
广义的商业中心包括全国性商业中心和地方性商业中心;狭义的商业中心包括商业街和商业小区等多种组织形式,是商业网点的一种比较高级的形式。知识拓展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
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分为固定形式和流动形式,其中商业街、商业小区是固定形式的两种常见组织形式。具体如下所示:读我国某市城区规划图,回答(1)~(3)题。(1)下列有关图中富居家具城选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布局符合交通最优原则
B.靠近居民区,便于扩大销售
C.靠近家具生产厂,以减少运输费用
D.靠近国道,便于产品出口
(2)图中百货大楼、裕鑫大厦、鲁门商场布局最突出的优势是( )
A.接近银行,便于金融流通
B.位于市中心,消费人群集中
C.相互靠近,便于互通有无
D.该处地价高,可显现企业实力(3)图中夜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货源充足 B.人口集中
C.交通便利 D.金融市场活跃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富居家具城靠近城市边缘交通干道,符合交通最优原则。第(2)题,百货大楼、裕鑫大厦、鲁门商场等布局于市中心,交通便利,消费人群集中。第(3)题,夜市以日常消费品交易为主,需要靠近居民区。
答案:(1)A (2)B (3)B(2012·广州高一检测)读株洲市略图,回答1~2题。1.从城市略图中可以看出( )
A.城市的空间形态主要沿铁路延伸
B.城市的空间形态沿垂直于铁路延伸的方向延伸
C.城市的空间形态主要受地形的影响
D.城市的空间形态主要沿河流延伸
2.株洲市城市空间形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环境发生了改变
B.交通方式和线路发生了变化
C.国家城市发展的政策发生改变
D.当地经济结构发生改变解析:读图可知,1949年之前城市主要沿河流分布;现有的城区主要沿铁路发展延伸。
答案:1.A 2.B 读某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完成3~4题。3.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B.矿产开发和人口数量的变化
C.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变化
D.地形形态和河流径流的变化
4.大型超市与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分布遵循的原则分别是( )
A.交通最优 市场最优
B.交通最优 交通最优
C.市场最优 交通最优
D.市场最优 市场最优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1971年城区主要沿河流分布,2011年城区主要沿交通干道分布。第4题,大型超市分布在城市几何中心,符合市场最优原则,大型批发市场分布于市区边缘的公路干线附近,符合交通最优原则。
答案: 3.A 4.C(2012年东城高一检测)读下图,回答5~6题。5.图中所示地区最有可能为商业街的是( )
A.a B.b
C.c D.d
6.a、b、c、d四地按商业网点经济效益的高低排序,正确的是( )
A.a>b>c>d B.b>a>d>c
C.d>c>a>b D.b>c>d>a解析:第5题,人口最密集的地方,最易形成商业街。图中b位于城市的内部,人口最为集中。第6题,影响四地商业网点经济效益的因素主要是其服务区的人口数。b位于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c位于交通便捷的交通干线上,d位于地形平缓的丘陵地区,a位于地形较陡的山区。
答案:5.B 6.D7.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城市A与B相比,形成较早的是________,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城市B与C相比,形成较早的是________,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图中铁路线为京九线,则与C城市地域形态最为接近的是( )
A.株洲 B.武汉
C.九江 D.天津(3)C城市中的商业区区位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C城市的①②③④四处,布局工业区最合理的是__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1)题,判断城市形成的早晚,应看城市诞生的主导因素,然后依据主导因素的作用情况做出判断。影响图中城市的主导因素是交通,而交通形式铁路要晚于水运。第(2)题,若图中铁路线为京九线,则C城市地处通航河流与铁路交汇处,与此地域形态最为接近的是九江市。第(3)题,城市的城区图中,主要商业区位于多条道路交汇的市中心,交通便利,消费人口众多。第(4)题,工业区位的选择应注意盛行风向、河流等问题,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城市居民的影响。答案:(1)B 位于两河交汇处,有三个方向上的航运优势 B 铁路交通的建设晚于河运
(2)C
(3)位于市中心,有多条道路交汇,交通方便,能够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
(4)③ 位于城市的下风向、河流下游,有公路、铁路经过,交通方便一、选择题
读京杭运河古、今通航图,完成1~2题。1.“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这是古人对扬州的赞誉与向往。历史上的扬州曾经是全球十大繁华都市之一,地位堪比今天的纽约、巴黎。下列造成扬州地位下降的原因正确的是( )
A.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垦使环境恶化
B.洪水淹没了原来的扬州
C.环境污染使它发展变慢
D.交通运输线路的发展变化2.下列关于扬州城市发展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展速度加快
B.现代城市发展沿运河伸展
C.城市形态变化缓慢
D.历史上城市形态是多方向发展解析:第1题,扬州京杭大运河沿线的城市,在隋唐运河漕运兴盛时期,我国南北方贸易活动日渐频繁,运河城市得到充分的发展,扬州还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成为我国商业贸易最繁荣的城市,清末由于大运河的淤积,加上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通车,扬州逐渐走向衰落。第2题,随着运河运输地位下降,扬州发展缓慢,城市形态变化缓慢。
答案:1.D 2.C(2013·佛山检测)下图为“高速铁路建成前后的城市时间距离(单位h为小时)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表现在( )?
A.城市间的距离缩短?
B.城市内部时间距离缩短?
C.城市服务范围扩大?
D.城市内部交通更加拥堵
4.由图中信息预测,将有可能发展为区域核心城市的是( )? A.甲城 B.乙城?
C.丙城 D.丁城?C B下图为我国东北某城市中心道路图,据此回答5~6题。5.图中公交车返回站点最佳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 .丁
6.从用地功能看,图中阴影区域最适宜发展( )
A.政府机关用地 B.商业用地
C.工业用地 D .居住用地解析:第5题,丙丁位置远,需要过路口,不方便,乙在十字路口附近,设为公交车站点,会影响过往车辆的行驶,容易造成交通拥挤堵塞。第6题,图中阴影区域位于市中心区的路口附近,交通便利,客流量大,是商业区的最佳选址。
答案:5.A 6.C7.(2013·韶关二模)读武汉轨道交通(包括轻轨和地铁)分布图,影响武汉轨道交通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起伏 B.河流流向?
C.历史文化 D.城市布局D下图是我国某市城区空间分布与商业网点景观图,图中Ⅰ、Ⅱ、Ⅲ为该市空间布局变化的三个阶段。据此回答?8~11题。8. 在阶段Ⅰ时,影响该市城区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A.河流 B.矿产 C.公路 D.铁路?
9. 发展到阶段Ⅲ时,引起城区空间位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工业区迁移 B.新住宅区建设?
C.铁路运输兴起 D.科技水平发展?
10. 图中甲类型商业网点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靠近居民区 B.靠近交通干道?
C.靠近工业区 D.接近农副产品产地11.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区内如乙商业网点类型的步行商业街增多,而大型商场、超市则更多地在城区边缘建设,所述商业网点布局的原则分别是( )?
A.市场最优 用地最优?
B.交通最优 市场最优?
C.市场最优 交通最优?
D.货源最优 交通最优8~11. 解析:该城市在阶段Ⅰ时,主城区位于河流交汇处,因此受河流影响较大;发展到阶段Ⅱ时,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城区空间扩展沿公路线分布;发展到阶段Ⅲ时,铁路运输兴起并成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城区向铁路沿线扩展。在商业网点中,甲类型为农贸市场,以方便居民生活为基本原则,因此其区位布局要靠近居民区;城区内步行商业街则主要沿市中心的公路布局,充分借助大量的人员流动促进商业发展,因此其布局原则为市场最优;而大型商场、超市选址在城区边缘的交通干线沿线,则是利用便利的交通运输,利于客货集散,因此布局原则为交通最优。?
答案:8. A 9. C 10. A 11. C二、综合题
1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济南市南依低山丘陵,北靠黄河,城市形态东西较长,泉城广场位于城市的中心。
材料二 2012年3月5日济南时报报道 济南西客站已定名为济南西站。京沪高铁通车后,每天有过百趟列车经停济南西站,除了途济南的高铁列车外,还有从济南到沿途各省会城市的列车,各种车型都进行了安排,以满足市民不同的出行需求。(1)济南市空间形态东西较长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现在济南市的商业中心在泉城广场附近,其布局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客站核心区将成为“泉城新商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西客站核心区将成为“城市新中心”,导致济南市城市中心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及其变化的影响。由于受南面低山和北面黄河的限制,济南市东西较为狭长。泉城广场为济南市的中心,这里人口流动量大,故商业发达,形成商业中心。由于京沪高铁的修建,西客站核心区的交通更为便捷,人口流量将大增,会形成新的商业中心。
答案:(1)南有低山阻挡,北有黄河阻挡
(2)市场最优
(3)交通便捷,便于人员和物资的集散。
(4)交通干线的变化。13.下图是我国华北平原商业中心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看商业中心都沿________分布。
(2)图中属大型商业中心城市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的商业中心中,位于京广铁路和京沪铁路相交处的是________。
(4)由此可见,图中商业中心形成的条件是什么?解析:该题通过华北地区商业中心的分布,考查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形成的影响,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熟悉我国铁路干线穿过的主要城市。图中主要商业中心都沿铁路分布,说明商业中心的形成需要便捷的交通运输。
答案:(1)铁路
(2)北京 天津 石家庄
(3)北京
(4)便利的交通运输。感谢您的使用,退出请按ESC键本小节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