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 名称 阶段知识巩固 课题 5.《答谢中书书》+《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梁甫行》 节次 第2-1课时
作业 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基础性作业 (必做) 基础知识巩固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四时俱备( ) 晓雾将歇( ) 夕日欲颓( ) 沉鳞竞跃(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2)古诗文默写: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① ,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②月下飞天镜, 。(李白《渡荆门送别》)③柴门何萧条, 。(曹植《梁甫行》)④两岸石壁,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⑤“一花一木皆入景,万水千山总是情”,古诗文中总是以景物描写来叙事寄情。《使至塞上》中以景物描写体现地域特征,给人以苍茫孤寂又亲切温暖之感的诗句是 , ;《渡荆门送别》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和诗人开朗喜悦心情的诗句是 , ;《梁甫行》中以自然现象暗含比喻,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恶劣的诗句是 , ;《答谢中书书》中运用仰视和俯视两种视角,具体描绘秀美山川景色的诗句是 , 。 参考答案: (1)1.都;消散;坠落;争相,争着;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2)萧关逢候骑云生结海楼狐兔翔我宇五色交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意图:巩固文言文重点字词的解释,落实古诗背诵及默写,并理解古诗文表达的感情及运用的写法。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传承和理解 能力维度: 识记 理解□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
2.对《使至塞上》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首尾叙事,中间写景,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首联点题,交代地点和事由,写诗人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关慰问将士。 B.颔联运用比喻和对偶,既言事又写景,更传达出诗人出汉塞入胡天时激动、自豪的情感。 C.颈联以传神的笔墨描写了大漠、烽烟、长河、落日等塞外奇特壮丽的景象,笔力苍劲,画面开阔,意境雄浑,是被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D.尾联与首联呼应,运用“燕然勒功”的典故,暗示前方战事取得了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扬之情和对前线战事的关心,表现出诗人的达观。 参考答案: B.错误,颔联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意图:把握并理解古诗文内容,领会古诗文所要表达的主旨,体会诗人情感,鉴赏古诗文写作。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传承和理解 能力维度: □识记□理解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表达应用 探究
3.下列对《渡荆门送别》一诗的内容、写法理解不符合诗意的一项是( ) A.全诗以远游起笔,中间写途中所见景色,最后以惜别作结,过渡自然,结构严谨。写景用语着字,也独具匠心。 B.颔联的“随”“入”二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位置的逐渐变换和江水奔向广阔原野的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C.全诗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既写出诗人初次离家的新鲜、欣喜的体验又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对故乡的不舍之情。 D.诗中所写景物,既有远景又有近景,远景广阔而雄伟,近景明朗而秀丽,可见诗人很善于摄取自然景物到诗境中来。 参考答案: D.错误,该诗写景全是远景,没写近景。 意图:把握并理解古诗文内容,领会古诗文所要表达的主旨,体会诗人情感,鉴赏古诗文写作。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传承和理解 能力维度: □识记□理解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表达应用 探究
拓展性 作业 (选做)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①。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②、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③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④之登于山。 (选自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注]①鱼梁:一种捕鱼的设施,用石头围成一道阻水堰,中间留有空洞,以安放竹笱。②突怒偃蹇:骤然突起或兀然高耸的样子。③嵚(qīn)然:山势高峻的样子。④罴(pí):棕熊。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沉鳞竞跃 ②四时俱备 ③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 ④若牛马之饮于溪 (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实是欲界之仙都。 ②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3)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①未 复 有 能 与 其 奇 者。 ②若 熊 罴 之 登 于 山。 (4)两篇文章在写景的时候运用了不同的写作手法,甲文动静结合,乙文妙用比喻,请分别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参考答案: (1)①鱼 ②季节 ③沿着 ④像,好像 (2)①(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②鱼梁的上面有个小山丘,生长着竹子和其他树木。 (3)①未 复 有/ 能 与/ 其 奇 者。 ②若/ 熊 罴 /之 登 于 山。 (4)甲文中,“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是静,“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是动,由静到动,描绘出一幅秀美、富有生机的山川图;乙文中,“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把向下的岩石比作牛马饮于溪,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岩石的奇形怪状(或“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把向上的岩石比作熊罴登山,生动形象地写出岩石的奇形怪状) 【参考译文】 (我)找到西山后的第八天,沿着山口向西北走两百步,又发现了钴鉧潭。钴鉧潭西面二十五步(的地方),在水流急而深处是一道鱼梁。鱼梁的上面有个小山丘,生长着竹子和其他树木。小丘上的石头骤然突起或兀然高耸、破土而出、争奇斗怪的,几乎(多得)数不清。那些高峻堆叠、相负而下的石头,好像是(俯身)在小溪里喝水的牛马;那些高耸突出、如兽角斜列往上冲的石头,好像是往山上攀登的棕熊。 意图:通过比较阅读,拓展延伸,掌握读懂课外文言文的方法,解释字词疏通句意,把握文章写作特色。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传承和理解 能力维度: □识记□理解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表达应用 探究 自网络资料
单元 名称 阶段知识巩固 课题 5.《答谢中书书》+《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梁甫行》 节次 第2-2课时
作业 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基础性作业 (必做) 1.重点句子翻译 (1)清林翠竹,四时俱备。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参考答案: (1)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从,四季都有。 (2)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 (3)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意图:巩固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掌握方法积累语言。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传承和理解 能力维度: 识记 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 表达应用□探究
2.下面对《梁甫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诗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全方位描写了边海人们的贫困生活,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B.“草野”本来是野兽出入的地方,可边海人民长期寄居于此,与野兽同伍,可见其生存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贫困。 C.“禽兽”比喻那些因生活所迫而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蓬头垢面的边海人民,表现了他们因为生活方式艰苦所以粗俗无知没有修养。 D.“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描写了家园荒芜,走兽出没的情景,诗人体会到边海贫民生活的疾苦,表达了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参考答案: C 有误,“禽兽”比喻那些因生活所迫而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蓬头垢面的边海人民,表现了他们因为生活方式之艰苦,生活境况之差,并不是无修养。 意图:把握并理解古诗文内容,领会古诗文所要表达的主旨,体会诗人情感,鉴赏古诗文写作。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传承和理解 能力维度: □识记□理解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表达应用 探究
3.对文章《答谢中书书》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 B.写景先平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仰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分“晓”与“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一景一意,次序井然。 C.文章体现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D.“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从听觉、视觉角度写一天晨夕变化之景,传达出蓬勃的生命气息。 参考答案: B.写景角度分析不对,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 意图:把握并理解古诗文内容,领会古诗文所要表达的主旨,体会诗人情感,鉴赏古诗文写作。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传承和理解 能力维度: □识记□理解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表达应用 探究 题目来源:新编
拓展性 作业 (选做) 4.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①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②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③,俾④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⑤形胜。 (节选自元结《右溪记》,有删改) 【注】①欹(qī)嵌:石块错斜嵌插在溪岸的样子。②邑(yì):城镇。③芜秽(wú huì):丛生的杂草。④俾(bǐ):使。⑤裨(bì):补助,增添。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悉皆怪石 B.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C.清流见底/南流数十步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植松与桂,兼之香草 (2)翻译语段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②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3)甲文和乙文都写了自然山水,在表达思想感情上有什么异同?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1)答案是A 全,都;B 结构助词,的/代词,它 C 溪流(名词)/流经(动词) D 欣赏、领悟/和 (2)①两岸的石壁五彩斑斓,交相辉映。 ②小溪向南流几十步的距离,就汇入营溪。 (3)相同点:都通过对秀丽风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不同点:甲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及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乙文借小溪水清、石怪、境幽,值得赏爱却无人赏爱,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惆怅之情。 意图:通过比较阅读,掌握解释文言文字词及翻译句子的方法,在读懂文段的基础上体会感情,把握写作手法。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传承和理解 能力维度: □识记□理解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表达应用 探究 自网络资料
5.小品文简洁空灵,言短而意长,下面这篇小品文,也与《答谢中书书》一样,读来趣味盎然。请你阅读全文,说说你从这篇小品文中读出了什么样的情趣? 与致虚妹丈书 高尔俨 昨宵乐甚!碧天一色,澄澈如昼,又松竹影交加翠影被①面月光洒落酒杯中波动影摇。吹洞箫数阙,清和婉妙,听之怡然;响绝余音,犹绕耳间不退。出户一望,空旷无际。大醉后笔墨缭乱,已不复记忆。 今晨于袖中得纸幅,出而视之,则所谓“笔墨缭乱”者也。然亦殊可爱,以为有殆荡②之趣。把笔效之,不能及已③。因即以昨日所就者请正。 (选自《历代小品尺牍》) 【注释】①被:遮盖。②殆荡:这里指书法舒放旷达。③已:句末语气词。 参考答案: 我感受到自然之趣。夜晚碧空如洗,通透如玉。月光之下,松影、竹影翠色拂面,皎洁的月光直落酒中,干净明亮,杯中月影摇曳生姿。读来趣味盎然。 示例2:我感受到艺术之趣。“昨宵”月色空明,松竹摇曳,自然之景触发作者创作的灵感,酒酣之际,兴会神到,虽笔墨纷乱,但浑然天成。作者在自然之景中直抵自然之境。“今晨”握笔仿效,却再难企及。看似无意,却揭示自然意趣是艺术创作的真意。 意图:拓展阅读,体会文章之趣味,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热爱生活。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传承和理解 能力维度: □识记□理解□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表达应用 探究 题目来源:新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