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2.1~2.4整体性作业
一、作业目标
1. 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
2. 能灵活运用有理数的相关法则进行简单的运算。
3. 经历有理数运算律的产生过程,会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4. 感悟加减法、乘除法是互逆的,体验矛盾中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使用建议
建议学生学习完浙教版七上2.1,2.2,2.3和2.4后使用。
三、题目呈现
(一)立足教材
1.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20)+(-30)=10 B.(-31)+(-11)=20
C.(-3)+(+3)=0 D.(-2.5)+(2.1)=0.4
2. 比﹣1小2的数是( )
A.3 B.1 C.﹣2 D.﹣3
下列运算结果为负数的是( )
A.-11×(-2) B.0×(-1)×7
C.(-6)×(-4) D.(-6)-(-4)
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 B.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积为1
C.互为倒数的两数符号相同 D.1和-1互为负倒数
5. 小明写作业时不慎将墨水滴在数轴上,根据图中的数值,判定墨迹盖住部分的整数的和是_________.
已知|x|=5,|y|=2,且|x+y|=﹣x﹣y,则x﹣y的值为_______________.
计算: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计算:(﹣49)×5
解:方法一:原式=﹣(49+)×5
=﹣(49×5+×5)
=﹣(245+4)
=﹣249
方法二:原式=﹣(50﹣)×5
=﹣(250﹣1)
=﹣249
请选用较简便的方法计算:﹣999÷.
能力提升
9.绝对值小于2022的所有整数的积为__ __.
10.
11. 将2022减去它的,再减去余下的,再减去余下的……依此类推,直至减去余下的,最后的得数是________.
12. 小明在计算1﹣3+5﹣7+9﹣11+13﹣15+17时,不小心把一个运算符号写错了(“+”错写成“﹣”或“﹣”错写成“+”),结果算成了﹣17,则原式从左往右数,第 个运算符号写错了.
(三)综合拓展
13.黑板上写有1,,,,…,共100个数字,每次操作先从黑板上的数中选取2个数a,b,然后删去a,b,并在黑板上写上数a+b+1,则经过_____次操作后,黑板上只剩下一个数,这个数是_____.
14.用符号M表示一种运算,它对整数和分数的运算结果分别如下:
M(1)=﹣2,M(2)=﹣1,M(3)=0,M(4)=1…
M( ) ,M( ) ,M( ) ,…
利用以上规律计算:
M(28)×M( );
﹣1÷M(39)÷[﹣M( )].
四、作业简答
1. C 2. D 3. D 4. A 5. -4 6. ﹣3或﹣7
7. 原式=1÷÷÷÷…÷=1×2×××…×=1×10=10.
8.原式=﹣(1000﹣)×6=﹣6000+1=﹣5999.
0 10. -1011 11. 1
∵1﹣3+5﹣7+9﹣11+13﹣15+17=9,
9>﹣17,
∴小明不小心把“+”写成“﹣”,
∵9﹣(﹣17)=26,26÷2=13,
∴小明将+13写错为﹣13,
故答案为:6.
13. =1﹣,=﹣,=﹣,…,=﹣,
每次取两个数a,b,删去a,b,并在黑板上写上数a+b+1,
∵这100个数的和是1++++…+=1+1﹣﹣﹣﹣=2﹣=,
则黑板上的数求和后,每次再加1,
每次都是去掉2个数,添加一个数,故黑板最后剩一个数,则操作99次,
∴黑板最后剩下的是+99=.
故答案为:99;.
14.(1)M(1)=﹣2,M(2)=﹣1,M(3)=0,M(4)=1…
则M对整数n运算规律是n-3,
M( ) ,M( ) ,M( ) ,…
则M对分数 的运算规律是 ,
∴M(28)×M( )=
(2)﹣1÷M(39)÷[﹣M( )].
= ,
= ,
= ,
=-1.
五、典型题设计意图说明
(一)整体说明
本次作业从作业类型、习题特征、认知发展三个维度设计,既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和有理数运算律),又关注学生迁移能力的发展(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和有理数运算律的拓展应用),更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本次作业设计的理念如下:
(二)特色说明
有理数的运算中,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所以重点是要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加法、乘法运算法则和运算律。
立足教材特色习题8:主要检测学生能否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来简化运算。
能力提升特色习题12:深度检测学生对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的理解,同时激发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综合拓展特色习题13:综合性较强,在进行有理数的计算时,为了运算简捷,常常需要将一个数拆成几个数的和与差,全面检测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学生作业展示
(学生一作业展示)
(学生二作业展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