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浙教版 九年级上
第2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教材解析
【核心概念】
9.宇宙中的地球
【学习内容与要求】
9.5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⑩知道太阳有形成、演化和衰老的过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了解太阳系的形成、太阳的一生及大质量恒星的一生,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恒星并不永恒,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有其从诞生到走向死亡的过程。
创设情境
大爆炸后,宇宙中的物质分别形成各个星系,气体和尘埃布满了各个星系。
太阳系是怎样形成的?太阳等各种恒星诞生后,还会发生变化吗?恒星真的永恒不灭吗?
18 世纪,天文学家在对太阳系的研究中,发现许多行星的运动有一些共同特点。
仔细阅读图1-10,并说明太阳系中行星运动有什么共同点?
这些行星公转的特点如果与太阳系形成有关,就可以作为推论太阳系形成的依据。
1.同向性:
太阳系中行星运动的共同点:
2.共面性:
3.近圆性: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绕太阳公转方向和太阳自转方向一致。
八大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平面大多接近同一平面。
行星公转轨迹基本上是圆形或椭圆形。
探究实践
18 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和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通过对行星运动特点和星云的研究,迈出了第一步,提出了“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
太阳系是一块星云收缩形成的。
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巨大云雾状天体,直径大多可达十几光年。
星云照片
原始的太阳星云是一个扁平的、自转的气体尘埃圆盘。
探究实践
请用“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解释太阳系的诞生。
探究实践
50亿年前原始太阳星云因万有引力作用而收缩凝聚
转盘内的元素通过衰变释放出能量,贮存在圆盘深处。
①原始的太阳星云是一个扁平的、自转的气体尘埃圆盘。
太阳系形成过程推理:
②凝聚的星云,绕着中轴旋转,形成中间增厚的大圆盘(盘状星云阶段)
探究实践
离中心几个天文单位之内的内盘,温度高达 2000℃以上,尘埃粒子蒸发了,以至于内盘完全是气体。
③继续旋转,盘面形成几个同心圆的圆环(早期太阳形成阶段)
④中心部分质量较大形成恒星—太阳,圆环部分形成一顆顆行星及卫星 。
圆盘中心的气体崩塌收缩形成太阳。剩余的星云物质进一步收缩演化,形成地球等行星。
探究实践
1
2
3
4
星云
圆盘状
星云阶段
早期太阳形成阶段
行星形成阶段
太阳系的诞生
把准备好的沙子分成三堆,分别制作太阳系形成三个阶段的模型:
1.圆盘状星云阶段。
2.早期太阳形成阶段。
3.行星形成阶段。
活动
探究实践
星云学说推论的重要依据是:
①只有太阳和太阳系的行星形成于同一个旋转的星云云盘,太阳的自转方向和太阳系的行星的公转方向才会一致;
②形成太阳系的行星的物质来源于同一个扁平的星云云盘,才导致太阳系的行星的公转轨道几乎位于同一平面上。
探究实践
除了“星云说”,关于太阳系的形成还有其他假说。
“灾变说”
地球等行星的物质是因为某种偶然的巨变(如另一颗恒星接近太阳或与太阳相撞)而从太阳中分离出来的。
探究实践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也是由星云形成的一颗恒星,恒星真的能永恒吗?
恒星是在相对小的体积内积聚大量的气体而构成的。
太阳
恒星的演化就是一颗恒星诞生、成长、成熟到衰老、死亡的过程,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
探究实践
恒星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演化的?
星云收缩,恒星诞生、成长、成熟到衰老、死亡的过程,再循环。
巨大的恒星
像太阳的恒星
原恒星
原恒星
主序星
主序星
星云
行星状星云
白矮星
中子星
黑洞
超新星
超巨星
探究实践
小质量恒星的演化:
收缩
恒星进入幼年期
收缩
恒星进入成年期
温度降低,发出红光
迅速膨胀
外貌像土星光环一样,剩下的核心光度暗淡
迅速膨胀
死亡的恒星,中心的热核反应已停止
燃料耗尽
探究实践
科学家对红巨星和白矮星的研究,描绘出了太阳未来的演变过程。
1
2
3
4
5
6
开始太阳体积由小变大,其后体积又变小,最后其体积变得极小。
太阳内部的氢核发生核聚变,消耗氢;
进入晚年期后,当太阳中心缺少足够的氢时,太阳的球核将开始收缩,星体急剧扩大,形成红巨星;
图 1-19 中从 1 至 6,太阳的形状发生了什么变化?
红巨星不断地把外层物质抛向太空,在星体周围形成行星状星云;
球核进一步收缩,形成体积极小、密度很高的白矮星,慢慢“熄灭”,形成一颗看不见的黑矮星。
探究实践
收缩
收缩
主序星的质量大小决定了它们日后的演化历程。
大质量恒星的演化:
体积很小、密度极大的星核,,称为“中子星”。
黑洞的密度非常巨大,吸引力强大。
探究实践
1.了解了太阳一生的演化后,你对宇宙有了什么新认识?
每一颗恒星都有其“诞生”、经历生命周期和最终“死亡”的过程,恒星是不会永久存在的,宇宙处在不断变化之中。
1
2
3
4
5
6
思考与讨论
-→成年期 晚年期 死亡
探究实践
2.根据图 1-20,说一说大恒星衰老和消亡的过程和太阳有什么不同。
A
C1
C2
B
太阳的衰老和消亡过程是:太阳→红巨星→白矮星→黑矮星。
默默的死去。
大恒星的衰老和消亡过程是:大恒星→超红巨星→超新星→
中子星
黑洞
光辉的尾声
探究实践
读图 1-14,请你找出恒星的寿命与质量有什么关系。
1 2 3 4
恒星的寿命(10亿年)
15
10
5
0
恒星的质量(与太阳相比的倍数)
质量越大的,寿命越短;质量越小的,寿命越长。
探究实践
1.太阳最终将变成 ( )
A.红巨星 B.白矮星 C.超新星 D.中子星或黑洞
2.比太阳更大的恒星最终将演化成( )
A.红巨星 B.白矮星 C.超新星 D.中子星或黑洞
B
D
3.进人成年的太阳大约可以稳定100亿年,再过 年,太阳将进入晚年期,太阳将逐渐演化成 。它将再活跃10亿年,然后成为一颗 ,并在缓慢中死去,最后作为一颗 而永存。
50亿
红巨星
白矮星
黑矮星
4.在宇宙中,密度最大的是 ( )
A.铂 B.白矮星 C.黑矮星 D.中子星
D
迁移应用
小质量恒星(如太阳)的演化:
星云→原恒星→主序星→红巨星→行星状星云→白矮星→黑矮星
大质量恒星的演化:
星云→原恒星→主序星→超红巨星→超新星→
中子星
黑洞
质量越大,寿命越短
二、恒星的演化
一、太阳系的形成
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
同向性:
共面性:
近圆性:
推论
星云
太阳
行星
收缩
收缩
太阳系形成
太阳系
板书设计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