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形、菱形复习颗----教案与作业[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矩形、菱形复习颗----教案与作业[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7-04-25 06:3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矩形、菱形的复习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矩形、菱形的概念.
2.能够掌握矩形、菱形的性质和判定。
3能够应用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进行较为复杂的计算和证明。
2、能力目标:
1会系统地总结本单元的知识,能灵活准确地运用知识,培养学生分析、类比、归纳和应用的能力。
2会应用有关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证明和计算;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增强学生的简单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说理方法。
3、情感目标:
1. 创设快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知识的激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 使学生进一步领会特殊与一般、分类、转化和构造基本图形等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3. 在复习的活动中,丰富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和体验。
(二)教学重点:
矩形、菱形对今后学习有关图形的知识有较大的影响,并且实际应用也很广泛,所以是重点。
(三)教学难点:
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涉及的问题往往较为复杂,是教学的主要难点。
(四)知识点: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有关判定和性质。
(五)典例分析:
例1、如图:在矩形ABCD中,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B=4cm ,AD=cm
(1) 判定△AOB的形状
(2) 计算△BOC的面积
解(1)∵AC,BD是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
∴AO=BO=DO
∵AB=4cm ,AD=cm
∴BD=8cm
∴BO=DO=AO=AB=4cm
∴△AOB是正三角形
(2)过O点作BC的垂线,交BC于点E
∴OE∥AB且OE=1/2AB=2cm
∴S△ABC=1/2OE.BC=1/2×2×=cm2
解后反思:
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并能合理的添加辅助线来求得三角形的面积。
例2、如图,在□ABCD中,AC交BD于点O,点E、点F分别是OA、OC的中点,请判断线段BE、DF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线段BE和DF平行且相等。
∵□ABCD中,AC交BD于点O
∴AO=CO,DO=BO
∵点E、点F分别是OA、OC的中点
∴CF=FO=OE=EA
∴△DOF≌△BOE
∴线段BE和DF平行且相等
解后反思:
这是一个结果开放题,开放题的选取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很好的作用,而且也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一个趋势。
例3、如图,已知□ABCD中,点E、F分别在AD、BC上,且EF垂直平分对角线AC,垂足为O,求证:四边形AECF是菱形。
证明:∵□ABCD
∴ EAC=FCA
∵ EF垂直平分对角线AC
∴ AO=CO
∴∠AOE=∠COF
∴△AOE≌△COF
∴EO=FO
∴四边形AECF是菱形
解后反思:
这是一个对菱形判定定理的应用题,利用三角形全等得到对角线相等,再用对角线来判定菱形,用对角线的判定学生平时接触不多,也是学生容易遗忘和忽略的。
(六)课堂练习:
1.□ABCD中,如果∠B=100°,那么∠A、∠D的值分别是( A )
A.∠A=80°,∠D=100° B。∠A=100°,∠D=80°
C.∠B=80°,∠D=80° D。∠A=100°,∠D=100°
2.已知菱形的周长为96㎝,两个邻角的比是1:2,这个菱形的较短对角线的长是( D )
A.21㎝ B.22㎝ C.23㎝ D.24㎝
3、下列正多边形中,能够铺满地面的正多边形有( C )
(1)正六边形 (2)正方形 (3)正五边形 (4)正三角形
A、1种 B、2种 C、3种 D、4
4、一个菱形两条对角线之比为1:2,一条较短的对角线长为4cm,那么菱形的边长为( D )
A.2cm B.4cm C. D.2
5、关于四边形ABCD: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②两组对边分别相等③有两组角相等④对角线AC和BD相等 以上四个条件中,可以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有( B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如果一个四边形绕对角线的交点旋转90°,所得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四边形是( D )
A、平行四边形 B、矩形 C、菱形 D、正方形
7、下列图形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C )
(A)线段 (B)矩形 (C)等腰梯形 (D)正方形
8、小明用两根同样长的竹棒做对角线,制作四边形的风筝,则该风筝的形状一定是( D )
(A)矩形 (B)正方形 (C)等腰梯形 (D)无法确定
9、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为6cm和8cm,则菱形的周长是_20cm__面积是_24 cm2_.
10、已知矩形ABCD的一条对角线AC=12cm,则另一条对角线BD=__12cm __。
11、如图:在□ABCD中,∠A=58°,BC=1.5cm ,则∠B= 122° ,AD= 1.5cm
12.如图9平行四边形ABCD中,BE⊥AC于E,DF⊥AC于F,求证:BE=DF
解:略。
(提示:可以用AAS定理证明:△CFD≌△AED)
(七)课堂小结:
1.矩形的性质和判定:
2.菱形的性质和判定
3.有关的性质和定理的应用。
(八)课后练习:
夯实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矩形花园ABCD中,,,花园中建有一条矩形道路LMPQ 及一条平行四边形道路RSTK。若,则花园中可绿化部分的面积为( C )
(A) (B)
(C) (D)
2、若菱形周长为52cm,一条对角线长为10cm,则其面积为( B )
(A)240 (B)120 (C)60 (D)30
3.已知线段a=10cm,b=14cm,c=8cm,以其中两条为边,另一条为对角线画平行四边形,可以画( B )个形状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A)2; (B)3; (C)4; (D)5;
4.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C )
1 平行四边形;②菱形;③矩形;④正方形;⑤等腰梯形;⑥线段;⑦角;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5.菱形周长为40,两邻边所夹锐角为30°,则菱形的面积为( C )
(A)30; (B)40; (C)50; (D)60;
6.顺次连结矩形的各边中点,所得四边形是( C )
(A) 平行四边形; (B)矩形; (C)菱形; (D)正方形;
7.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AC、BD是对角线,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B );
(A) AB=CD; (B)AC=BD;
(C) AC⊥BD时,它是菱形;
(D)当∠ABC=90°时,它是矩形。
8.能够找到一点,使该点到各边距离都相等的是( D )
1 平行四边形 ②菱形 ③矩形 ④正方形 ⑤三角形
(A)①② (B)②③④⑤ (C) ②④ (D) ②④⑤
二.填空题:
9.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夹角为60,一条对角线与短边的和为15厘米,则短边长为_____5_______。
10.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30cm,AB:BC=2:3,则AB= 6 ;
11.菱形两条对角线分别长4cm,8cm,则菱形边长为 cm ;
12.对角线 互相平分 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
相等 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 互相平分 的
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13.如图,在矩形ABCD中,BF∥DE,若AD=12cm,AB=7cm ,
且AE:EB=5:2,则S四边形EBFD= 24cm2 。
14、已知:如图,矩形ABCD的长和宽分别为2和1,以D为圆心,AD为半径作AE弧,再以AB的中点F为圆心,FB长为半径作BE弧,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1 ;
15、如图,矩形ABCD中,AB=3,BC=4,如果将该矩形沿对角线
BD折叠,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4.6875 .
三.作图题
16.已知:四边形ABCD,以点A为对称中心,做出四边形ABCD关于A对称的图形。
画图:略
四. 解答题
17. 平行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O.
图4.1-3
(1) 图4.1-3中有哪些三角形全等 有哪些相等的线段
解:△ABO≌△CDO △BCO≌△DAO △ABD≌△CDB △ABC≌△CDA
AB=DC AD=CB BO=DO AO=CO
(2) 若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是20cm,△AOD的周长比△ABO的周长大2cm.求AB,AD的长.
解:AB=4cm AD=6cm
18.已知:如图,□ABCD各角的平分线分别相交于点E,F,G,H,求证:四边形EFGH是矩形.
解:略。(提示:只要证明四边形EFGH的内角都是90度就可以了。)
探索提高:
19. 如图4.1-4,平行四边形ABCD中,∠ADC的邻补角的平分线交BC的延长线于E,延长ED交BA的延长线于F,试判断△FBE的形状.
图4.1-4
解;略。(提示:只要证明∠F=∠EDC=∠GDE=∠E就可以了。)
20. 如图4.1-6,平行四边形ABCD的四个外角的平分线分别两两交于E,F.
(1) 试判断∠AED, ∠BFC的大小.
(2) 线段AE, ED, BF, FC, EG, HF中哪些相等
图4.1-6
解:略。(提示;只要证明△AED≌△CFB就可以了)
E
D
9题图
C′
C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