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20.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正标题
副标题
标明歌颂对象
揭示全文主旨
表现作者对革命先烈万分崇敬的心情
点明说明对象
瞻( )仰 巍峨( ) 矗( )立
奠( )基 砌( )墙 重幔( )
镏( )金 上溯( ) 五卅( )
不朽( ) 庑殿( ) 天堑( )
窖坑( ) 旌旗( ) 发髻( )
周定舫( )
zhān
wēi
chù
diàn
qì
liú
sù
màn
sà
xiǔ
wǔ
qiàn
jì
jiào
jīng
fǎng
永垂不朽:
慷慨激昂:
丰功伟绩:
风起云涌:
无可厚非:
垂,流传后世。朽,磨灭。指光辉的事业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充满正气,精神振奋,情绪激动、高昂。
伟大的功绩。丰,多、盛。
涌,升起,冒出。比喻新生事物不断出现,势不可当。
不可过分指责,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
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说明瞻仰时的心情,概括纪念碑的整体特征;
第二部分(2—10):介绍纪念碑的外形、结构和浮雕等;
第三部分(11):抒写瞻仰后的深切感受。
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详细介绍碑身
回扣标题,照应开头
课文思路
总→分→总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人民英雄纪念碑
2.纪念碑的总体特征是:
“巍峨、雄伟、庄严”
3.作者瞻仰纪念碑的心情是:
“万分崇敬”
问题抢答
细读课文
1.默读课文,找出表明作者的活动顺序的语句,说说作者是怎样介绍纪念碑的。
走去
越过
天安门广场
踏着
石道
走到
纪念碑
台阶前
踏上
台阶
到了
第二层
平台
瞻仰
东
转到
南
最后来到
北
走下
离开
进入广场
越过广场
踏上石道
走到碑前
踏上台阶
到了平台
作者活动顺序:
天安门
东长安街
国家博物馆
人民大会堂
纪念碑台阶前
第二层平台
纪念碑
北
东
南
西
远
近
按照由远到近的空间顺序介绍纪念碑
小碑座
碑顶
汉白玉栏杆
碑身
大碑座
碑侧
纪念碑结构图
碑背面
碑正面
碑顶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碑背面
三年以来——1946-1949年的解放战争时期。
三十年以来——1919年的“五四运动”至1949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一千八百四十年——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由此标志着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人民英雄纪念碑要纪念的究竟是哪些人?
纪念所有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献出生命的人。
先 后
先 后
先 后
四周
中间
台阶
碑身
正面
背面
双层汉白玉栏杆
碑心石
题字
碑文
正面
背面
四周:
中间:
正面:
背面:
空间顺序
第4段在说明近处纪念碑时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第5段介绍碑身两侧,小碑座和碑顶的 与造型,揭示它的 ,点明纪念碑造型既有 ,又有鲜明的 。
装饰花纹
象征意义
民族风格
新时代精神
逻辑顺序
10块汉白玉的大浮雕,镶嵌在大碑座的四周。这些大浮雕高2米,合在一起共长40.68米。据地质学家化验证明,这些浮雕至少能耐800-1000年之久。大部分浮雕里有20个左右英雄人物,每个人物都和真人一样大小,他们的面貌、表情和姿态都不相同。
10块汉白玉的大浮雕,镶嵌在大碑座的四周。这些大浮雕高2米,合在一起共长40.68米。据地质学家化验证明,这些浮雕至少能耐800-1000年之久。大部分浮雕里有20个左右英雄人物,每个人物都和真人一样大小,他们的面貌、表情和姿态都不相同。
交代数据来源
表示最小的限度
表示概数
程度副词,表绝对肯定
准确
严谨
科学
细读课文
2.默读课文7-10段,说说这一部分重点介绍了哪十幅浮雕?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的?
人民英雄纪念碑
(东)
销毁鸦片烟 1839年
金田起义 1851年
人民英雄纪念碑
(南)
武昌起义 1911年
五四爱国运动 1919年
五卅运动 1925年
细节描写、动词
人民英雄纪念碑
(西)
南昌起义 1927年
抗日敌后游击战
抗日战争时期
人民英雄纪念碑
(北)
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
热烈支援前线
欢迎解放军
虎门销烟
金田起义
武昌起义
五四爱国运动
五卅运动
八一南昌起义
抗日敌后游击战
欢迎解放军
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
支援前线
方位 顺序 时间 事件 意义
东之北 1 1839年 销毁鸦片烟 表现中国人民反帝的决心
西之北 7 抗日战争时期 敌后游击战 打击日本侵略者
1949年 解放全中国
北之中 9 胜利渡长江 东之南 2 1851年 金田起义 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南之东 3 1911年 武昌起义 结束了封建帝制
南之中 4 1919年 五四运动 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点
南之西 5 1925年 五卅运动 促使大革命风暴的爆发
西之南 6 1927年 八一南昌起义 打响了武装斗争第一枪
北之东 8 热烈支援前线
北之西 10 欢迎慰劳解放军
西
南
北
东
(6-10段)
从东到南到西再到北的空间顺序
从近代再到现代的时间顺序
(2-5段)
由远到近的空间顺序
小结:本文作者采用了以瞻仰者本人的活动(远→近)顺序为主,以纪念碑的方位(东→南→西→北)顺序为辅,并在介绍浮雕时运用时间顺序(历史顺序)来组织材料的方法,向我们介绍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为什么写浮雕不像写碑身那样从正面写起,却从东面写起呢
东、南、西、北的顺序是根据中国近代史的历史顺序展开的。正面最大的一幅浮雕“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刻画了碑文中“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这是中国近代百年来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斗争最激烈的、反帝反封建最彻底的史实,因而放在最突出位置,这正是纪念碑设计者的匠心所在,但在介绍时按历史发展顺序更合情理,因而作者从东面起。
说明方法
1.判断说明方法,及扣住哪一个总特征来说明的?
(1)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
(2)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
(3)纪念碑是用17000余块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砌成的。它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
打比方;巍峨
列数字,作比较;雄伟
列数字;庄严
议论、抒情,表达情感的同时增加表述的生动性。
说明方法
2.找出文中其他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碑身四周围绕着双层汉白玉栏杆,栏杆的形状和天安门前金水桥的汉白玉栏杆一样,美观朴素,洁白耀眼,使挺拔的碑身显得更加庄严、雄伟。
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强调突出地说明了双层汉白玉栏杆美观朴素,洁白耀眼的特点。
说明语言
准确性,严谨性,科学性
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
“中国”范围限定,“自古以来”是时间限定,“最大”是程度限定,一系列修饰、限制词,准确说明纪念碑的特点及对我国的重大历史意义。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瞻仰心情
整体特征
详细介绍
观后感受
巍峨、雄伟、庄严
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位置、环境、兴建过程、规模、质料、结构、题字、碑文、装饰、造型
浮雕:东—南—西—北
首尾呼应,总结点题
无限崇敬
深切怀念
空间顺序 时间顺序 逻辑顺序
事物说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