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同一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跟很多因素有关.实验室用100g溶质质量分数20%的双氧水与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为使反应慢点进行而又不影响生成氧气的质量,则下列操作不能达到目的是( )
A、逐滴加入双氧水 B、加水稀释
C、减少双氧水的用量 D、降低温度
考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很多,如催化剂二氧化锰能加快双氧水的分解速率,另外反应物的浓度或溶液的温度等,也会影响化学反应快慢.
解答:解:A、逐滴加入双氧水,会控制反应速率,但生成氧气的总量不变,故A能到达目的;21*cnjy*com
B、加水稀释可以使双氧水的浓度降低,降低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减慢反应速率,但不影响生成物的质量,故B能达到目的;
C、减少双氧水的用量只能影响生成氧气的质量,而对反应的速率没有影响,故C不能达到目的;
D、降低温度可以减慢反应速率,但不影响生成物的质量,故D能达到目的.
故选C.
点评:能够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有:浓度、温度、接触面积等因素,解题时要注意考虑全面.
2、要配制100g 10%的氯化钠溶液,下操作中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
A、氯化钠固体中含杂质 B、量取90ml水时,俯视读数
C、游码不在零处调节天平平衡后称量氯化钠 D、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瓶中原来有水
3、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下列实验操作安全的是( )21*cnjy*com
A、将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 B、垫上石棉网给烧杯加热
C、实验时,眼睛里溅进了药液,应先用手揉眼睛,再用水冲洗 D、为了方便快捷,用手直接去拿药品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固体药品的取用;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专题:实验操作型。
分析:根据实验室取用药品应注意的事项,意外事故眼睛的化学灼伤的处理,给烧杯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实验室取用药品应注意: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故选项A,D不正确;
垫上石棉网给烧杯加热,使烧杯均匀受热,故选项B正确;
眼睛的化学灼伤:应立即用大量流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故选项C不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实验室取用药品应注意事项,意外事故眼睛的化学灼伤的处理,给烧杯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并灵活应用.
4、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 )
A、没有特殊要求 B、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动
C、把水缓缓地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动 D、迅速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后搅动
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21*cnjy*com
分析:由于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且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稀释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解答:解:稀释浓硫酸时,要考虑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密度比水大,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如果把水倒入浓硫酸中,水会浮在上面,放出的热足以使水沸腾,从而造成液滴飞溅,导致事故发生,所以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使热量快速扩撒.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的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密度比水大,易溶于水放热,一定要掌握稀释浓硫酸的方法.
5、把50克质量分数为90%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硫酸,需水的质量( )
A、0.36克 B、11.1克
C、175克 D、225克
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专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分析: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相关的计算即可.
解答:解:设把50g质量分数为90%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需加水的质量为x,
则有50g×90%=(50g+x)×20%,
解得x=175g,
观察选项,
故选C.21*cnjy*com
点评:此题考查了溶液的稀释计算,其解决的依据是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6、用98%的浓硫酸配制500mL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密度为1.14g/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中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量筒和胶头滴管 B、配制该稀硫酸需要加水400mL
C、配制时应将水小心地加入浓硫酸中 D、该稀硫酸中,溶剂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为4:5
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分析:A、配制溶液一般包括计算称量溶解三个过程,需要的主要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等
B、利用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计算求得加水量21*cnjy*com
C、配置稀硫酸的过程是酸慢慢加入到水中
D、利用20%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求解
解答:解:A、配制溶液一般包括计算称量溶解三个过程,需要的主要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等;故A不正确;
B、利用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计算求得加水量,需浓硫酸的质量是=1.165g
则需水的质量是500ml×1.14g/ml﹣1.165g=568.835g,需水的体积是=568.835ml;
故B不正确;
C、配置稀硫酸的过程是酸慢慢加入到水中,并不断搅拌使其产生的热量尽快散失;故C不正确;
D、利用20%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溶液与溶剂的质量比求解,溶剂质量:溶液质量=(100﹣20):100=4:5;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是对溶液配置问题的考查,涉及到溶液配制的方方面面,对学生掌握有关溶液配制的知识有一定帮助.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解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 B、溶质在溶液中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存在
C、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大量存在NaCl分子 D、溶液加水稀释后溶质的质量减少
考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21*cnjy*com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溶解过程可能发生化学变化,如氨气溶解在水中生成氨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溶质在溶液中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存在;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液加水稀释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解答:解:A、溶解过程可能发生化学变化,如氨气溶解在水中生成氨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说法不正确;
B、溶质在溶液中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存在,故说法正确;21*cnjy*com
C、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氯化钠电离时会生成钠离子与氯离子.
D、液加水稀释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溶剂的质量增加.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知溶液的特征、稀释的原理及溶液导电的原因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8、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B、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C、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海水是盐溶液,所以冬天海水不易结冰
9、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B、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C、硝酸铵溶解于水,溶液温度降低 D、升高温度能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21*cnjy*com
分析:A、根据溶液的定义解答;
B、根据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各量的变化分析解答;
C、根据物质溶于水的吸放热解答;
D、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规律解答.
解答:解: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不一定无色透明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说法错误.
B、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变的是溶剂质量、溶液质量,说法正确;
C、硝酸铵溶解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说法正确;
D、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知高而减小,所以升高温度能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溶液的特征是均一、稳定、混合物,但并不一定是液体,如合金是溶液,所以溶液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溶质是碘 B、浓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
C、析出晶体的溶液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D、葡萄糖、植物油、蛋清都可溶于水形成溶液
考点: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酒精能够溶解碘,酒精作溶剂;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饱和溶液;植物油不溶于水.
解答:解:A、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溶质是碘.故选项错误;
B、浓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故选项错误;
C、析出晶体的溶液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D、植物油不溶于水.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植物油、蛋白质都可溶于水形成溶液 B、浓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
C、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D、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溶质是碘
1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洗衣粉洗去手上的油污属于乳化 B、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一定不变
C、硝酸铵溶于水时降温,因为扩散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放出的热量 D、碘难溶于水而高锰酸钾易溶于水,说明溶质的种类影响物质的溶解性
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A、用洗衣粉洗去手上的油污是依据乳化原理.
B、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逐渐加水稀释”可知:溶剂质量增加,溶质质量不变;
C、根据物质的溶解过程及能量变化判断.
D、科学上通常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溶解性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溶解性的大小跟溶剂和溶质的本性有关.所以在描述一种物质的溶解性时,必须指明溶剂.
解答:解:A、乳化是将大的油滴乳化成小的液滴.用洗衣粉洗去手上的油污是乳化;故对.
B、将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逐渐加水稀释”可知:溶剂质量增加,溶质质量不变;故对.
C、物质溶解都包括扩散和水合两个过程,前者吸热,后者放热,硝酸铵溶于水时,表现为溶液温度降低,是因溶质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故错;
D、在相同条件下(温度相同),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溶解的能力是各不相同的,溶解性的大小跟溶剂和溶质的本性有关.故对.
故选C
点评:溶液加水稀释后,溶质质量不变,改变的是溶剂的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温度升高时,固体的溶解度都增大
C、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某溶液加水稀释后,溶质质量不变
考点: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解答:解:A、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是水不是溶液.故选项错误;
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选项错误;
C、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例如硝酸钾的溶解度很大,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属于浓溶液.故选项错误;21*cnjy*com
D、某溶液加水稀释后,溶质质量不变.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溶液方面的知识,溶液属于混合物,少数固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反而减小,溶液的浓稀与溶液是否饱和没有必然的联系.
14、一定条件下,对同一反应而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反应速率越大.现用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与过量的镁粉反应,为了使反应慢点进行而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所用的硫酸溶液中加入适量的:①氢氧化钠②水③氧化镁④硫酸钠溶液( )
A、只有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要求所加入的物质不能改变溶液中硫酸的质量;“使反应减慢”,根据题中信息:可采取的减小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方法.
解答:解:①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使硫酸质量减少,生成氢气的量减少,不符合题意;
②加水稀释,使硫酸的质量分数减小,反应速度降低,生成氢气的量不变,符合题意;
③加入氧化镁,氧化镁与硫酸反应,使生成氢气的量减少,不符合题意;
④加入硫酸钠溶液,硫酸钠不与水反应,也不与硫酸反应,但增大了溶液质量,使硫酸质量分数降低,反应速度降低,生成氢气的量不变,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剔除题中干扰信息可知,该问题实质是要把硫酸溶液进行稀释,加水是最常用的稀释溶液的方法.
15、实验室现有足量的20%的NaOH的溶液和蒸馏水,欲配制10%的NaOH溶液100g,需要20%的NaOH溶液( )
A、95g B、50g
C、100g D、10g
考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21*cnjy*com
专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分析:浓溶液配成稀溶液,加水时溶质的质量不变,此时再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公式进行计算.
解答:解:设需要20%的NaOH溶液的质量为x,根据溶质质量不变可有:100g×10%=x×20%,解得x=50g,
故选:B.
点评:溶液稀释时溶质的质量不变,这是计算的依据.
16、现将100g 20%的稀硫酸加水稀释为10%的稀硫酸,需加水的质量为( )
A、100g B、200g
C、300g D、400g
考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先设出水的质量,再根据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来列等式计算.
解答:解:设需要加水为x,
100×20%=(100+x)×10%
X=100g
故选A.
点评:本题较简单,利用溶液在稀释时溶质的质量的关系来分析解答,学生应明确溶液在稀释中变化的量和不变的量.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1*cnjy*com
A、冰熔化成水时体积不变 B、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传播速度不变
考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比较法。
分析:A、水结成冰后会有反常膨胀现象.
B、溶液的稀释是加溶剂的过程,溶质质量不变.
C、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种类改变,分子种类一定变化.
D、不同的介质对声音的传播速度有一定影响.
解答:解:A、水结成冰后会有反常膨胀现象,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变小,故此项选项错误.
B、溶液的稀释是加溶剂的过程,溶质质量不变,故此选项正确.
C、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种类改变,分子种类一定变化,故此选项错误.
D、不同的介质对声音的传播速度有一定影响,声音由空气进入水中传播速度会变小,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是化学物理知识的一些基本常识,只要抓住这些常规的知识点就能很好的解决.
18、有一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当蒸发掉60g水后,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0%,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
A、12克 B、60克
C、120克 D、无法确定
19、溶液在稀释过程中不变的是( )
A、溶液的质量 B、溶剂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 D、溶质的质量分数
考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专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将高浓度的溶液,稀释成低浓度的溶液时,利用加水的方法,在加水的过程中溶质不变.
解答:解:在加水稀释溶液的过程中,溶质保质不变,变的是溶剂的质量,及溶液的质量.
A、由于稀释过程中,利用加水的方法,故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故溶液质量增加;
B、稀释成低浓度的溶液时,利用加水的方法,故溶剂质量增加;
C、在加水稀释溶液的过程中,溶质保质不变,故正确;
D、由于稀释过程中,利用加水的方法,故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故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故选C.21*cnjy*com
点评:掌握在稀释溶液的过程中溶质保质不变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0、在一定温度下稀释某溶液,则下列诸量中不变的是( )21*cnjy*com
A、溶质的质量 B、溶剂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 D、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
考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专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将高浓度的溶液,稀释成低浓度的溶液时,利用加水的方法,在加水的过程中溶质不变.
解答:解:A、由于稀释过程中,利用加水的方法,故溶质质量不变,故A对;
B、在加水稀释溶液的过程中,溶剂质量增加,故B错;
C、由于稀释过程中,利用加水的方法,故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故溶液质量增加,故C对;
D、稀释溶液时加入水使溶剂的质量增加,故溶液的质量增加,而溶质的质量不变,故D错
故选A
点评:掌握在稀释溶液的过程中溶质保质不变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1*cnjy*com
二、填空题(共4小题)
21、如图所示,一物体悬挂在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在恒温条件下向烧杯内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悬挂物不参与反应)说明弹簧秤读数变化情况(填写“变大”、“不变”或“变小”)
(1)如果加入硝酸钾晶体,弹簧秤读数 变小 ;
(2)如果加入蒸馏水,弹簧秤读数 变大 ;
(3)如果加入氯化钠晶体,弹簧秤读数 不变 .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专题:学科交叉型。
分析:饱和溶液是指该温度下,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即只针对该溶质饱和,对其他溶质并不饱和;通过向溶液中加水或加某种固体时,分析判断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变化,并进一步判断溶液密度的变化,然后再应用阿基米德原理分析解题.
解答:解:(1)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加入的硝酸钾晶体会继续溶解,溶液质量增大,而溶液体积几乎不发生变化,故溶液密度变大,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可知:悬挂着的物体所受浮力变大,故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
(2)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蒸馏水后,溶液被稀释,溶液密度变小,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可知:悬挂着的物体所受浮力变小,故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3)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晶体后,由于该温度下的溶液已针对氯化钠饱和,故加入的氯化钠晶体不会再溶解,溶液质量不变,溶液密度也不变,故悬挂着的物体所受浮力不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不变.
故答案:(1)变小;(2)变大; (3)不变.
点评:理化综合题,综合考查了饱和溶液的特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溶液密度的关系及阿基米德原理等知识.
2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有许多种方法,其中最常使用的方法是溶质的质量分数.它的计算公式是 ×100% .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小,说明溶液中溶质的相对含量越 小 ,这时我们可以通过 加溶质 、 蒸发溶剂 等方法提高其质量分数;相反,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说明溶液中溶质的相对含量越 大 ,这时我们可以采取 加溶剂 、 用更稀的溶液稀释 等方法减小其质量分数.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3、将100g10%的KNO3溶液稀释成5%的KNO3溶液,需加水 100 g.
考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21*cnjy*com
分析:溶液稀释前后的溶质的质量不变,据此列出等式.
解答:解:设需加水xg,则
100g×10%=(100+xg)×5%,
解得,x=100g;
故答案是:100.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分析稀释前后哪个量不变,然后根据不变的量列出等量关系进行分析解答.
24、实验室将浓硫酸加水稀释成稀硫酸,在稀释前后 硫酸 质量不变,稀释后的稀硫酸溶液质量= 浓硫酸 质量+ 加入水 质量.
考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专题:根据守恒,找出隐含条件;溶质质量守恒。
分析:分析将浓硫酸加水稀释成稀硫酸的过程,找出过程中不变量,并根据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判断最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解答:解:把浓硫酸加水稀释时,是把浓硫酸溶于水中,使硫酸在溶液中的质量比减小.因此,对一定量浓硫酸加水稀释时,硫酸的质量不会改变,只是由于溶剂水的增加使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比减小而形成稀硫酸.稀释后所得溶液质量为硫酸质量与水质量和,而水一部分为后加入的,一部分为浓硫酸中所含的,所以,最终所得稀硫酸的质量可看成浓硫酸的质量与所加水的质量和.
故答案为:硫酸;浓硫酸;加入水.
点评:液体相互混合时,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隙,液体的体积不能相加,但混合前后总质量是不变的.
三、解答题(共5小题)
25、按图中所定的量配制NaCl溶液.
(1)配制所得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 .
(2)将上述溶液加水稀释,可得到质量分数为5% 的NaCl溶液 200 g.
(3)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NaCl溶液,肯定不需要用到的一种仪器是 B (填标号).
A.烧杯 B.漏斗 C.托盘天平 D.玻璃棒.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1)根据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来计算;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根据浓溶液稀释时溶质的质量不变来计算;
(3)回顾“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时”所需进行的计算﹣称量﹣溶解的过程,判断需要用的仪器有哪些,则可知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哪些.
解答:解:(1)配制所得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
(2)加水稀释时,溶质的质量不变,
设加水稀释,可得到质量分数为5% 的NaCl溶液的质量为x
100g×10%=x×5%
x=200g;
(3)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时,需要用的仪器有:烧杯、量筒、托盘天平;配制时不需要加热,所以不需要漏斗.
故答案为:
(1)10%;
(2)200;
(3)B.
点评:配制溶液是中考常考查的内容,本题从所使用的仪器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两个角度进行了考查.
26、实验室需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80g,配制方法如下: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方法一:用NaOH固体与水混合.则需要NaOH固体与水的质量分别是多少克?
方法二:将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进行稀释.则需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质量是多少克?同时加入多少克水进行稀释?
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专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方法(一)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求算;
方法(二)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来解答.
解答:解:方法(一)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公式可以知道:氢氧化钠的质量为:80g×10%=8g;需水的质量为:80g﹣8g=72g
答:需要NaOH固体为8g,需水的质量为72克;
方法(二)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以求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设需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质量为X,
80g×10%=X?20%
解得:X=40g
需水的质量为:80g﹣40g=40g
答:需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质量是40克?同时加入40克水进行稀释
故答案为:(1)8g 和72g;
(2)40g;40g
点评:在稀释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利用溶质质量分数的基本计算公式就能很简单的解决此类题目.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7、化学中有许多概念是相对的,又是统一的.如图反映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以及稀溶液的关系.
(1)如图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是 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 .
(2)0.9%医用生理盐水可归于图中 Ⅲ 区域(选填“Ⅰ”“Ⅱ”“Ⅲ”或“Ⅳ”).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NaCl溶液,若要使它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加入NaCl 或 蒸发溶剂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生产上要配制5000g10%的盐酸来清洗钢材,需38%的盐酸(密度为1.19/cm3) 1105.7 mL(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考点: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专题:概念关系型;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和溶液的浓稀没关系.
(2)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改变温度,增加溶质和蒸发溶剂.
(3)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始终不变.
解答: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所以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是: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
(2)0.9%的生理盐水因为浓度太小,所以是稀溶液;而且也不是饱和溶液,因为在20℃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100%=26.47%.所以应该属于Ⅲ区域;
接近饱和的NaCl溶液,要变为饱和溶液,采用的方法有:①降温,②加入NaCl,③蒸发溶剂.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解:设需需38%的盐酸的体积为x
5000g×10%=38%×1.19g/cm3x
x=1105.7ml
故答案为:
(1)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
(2)Ⅲ;加入NaCl;蒸发溶剂
(3)1105.7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有关浓、稀溶液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及溶液稀释问题.知识覆盖面较大,很好的锻炼了学生对溶液部分基础知识的掌握.
28、一木块漂浮于50℃时KN03的饱和溶液中如图所示,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随时间(t)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
(1)由此推测出温度的改变是 降温 (填“升温”或“降温21世纪教育网”).
(2)同时观察到烧杯底部KN03晶体 增多 (填“增多”或“减少”).
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专题:学科交叉型。
分析: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21世纪教育网
木块所受的浮力不变.浮力等于溶液的密度×g×V排
解答:解:(1)当温度降低时,硝酸钾的溶解度降低,会有溶质析出,溶液的密度减小.
而浮力不变,所以V排增大.故答案为:降温
(2)温度降低,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有溶质析出,所以烧杯底部晶体增多.故答案为:增多.
点评:此题是理化综合题.木块所受的浮力前后不变浮力等于溶液的密度×g×V排.当温度降低时,溶液的密度减小,所以V排增大.当温度升高时,溶液的密度增大,所以V排减小.
29、某工厂欲用2%的稀硫酸测定本厂排放的废水中氢氧化钾的含量(废水中的其他物质不与稀硫酸反应).试计算用40%的浓硫酸(密度为1.30g/cm3)10ml配制2%的稀硫酸,需加水多少毫升?(密度为1.0g/cm3)
考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列出等式.21世纪教育网
解答:解: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
1.30g/ml×10ml×40%=(1.30g/ml×10ml+x)×2%
x=247g
=247ml
答:需加水247ml.
点评:稀释溶液时,浓溶液的质量+水的质量=稀溶液的质量,但浓溶液的体积+水的体积≠稀溶液的体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同一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跟很多因素有关.实验室用100g溶质质量分数20%的双氧水与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为使反应慢点进行而又不影响生成氧气的质量,则下列操作不能达到目的是( )
A、逐滴加入双氧水 B、加水稀释
C、减少双氧水的用量 D、降低温度
2、要配制100g 10%的氯化钠溶液,下操作中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21*cnjy*com
A、氯化钠固体中含杂质 B、量取90ml水时,俯视读数
C、游码不在零处调节天平平衡后称量氯化钠
D、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瓶中原来有水
3、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下列实验操作安全的是( )
A、将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 B、垫上石棉网给烧杯加热
C、实验时,眼睛里溅进了药液,应先用手揉眼睛,再用水冲洗
D、为了方便快捷,用手直接去拿药品
4、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 )
A、没有特殊要求 B、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动
C、把水缓缓地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动 D、迅速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后搅动
5、把50克质量分数为90%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硫酸,需水的质量( )
A、0.36克 B、11.1克
C、175克 D、225克
6、用98%的浓硫酸配制500mL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密度为1.14g/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中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量筒和胶头滴管 B、配制该稀硫酸需要加水400mL
C、配制时应将水小心地加入浓硫酸中 D、该稀硫酸中,溶剂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为4:5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解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 B、溶质在溶液中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存在
C、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大量存在NaCl分子 D、溶液加水稀释后溶质的质量减少
8、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B、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C、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海水是盐溶液,所以冬天海水不易结冰
9、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21*cnjy*com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B、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C、硝酸铵溶解于水,溶液温度降低 D、升高温度能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溶质是碘 B、浓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
C、析出晶体的溶液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D、葡萄糖、植物油、蛋清都可溶于水形成溶液
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植物油、蛋白质都可溶于水形成溶液
B、浓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
C、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D、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溶质是碘
1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洗衣粉洗去手上的油污属于乳化
B、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一定不变
C、硝酸铵溶于水时降温,因为扩散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放出的热量
D、碘难溶于水而高锰酸钾易溶于水,说明溶质的种类影响物质的溶解性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温度升高时,固体的溶解度都增大
C、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某溶液加水稀释后,溶质质量不变
14、一定条件下,对同一反应而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反应速率越大.现用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与过量的镁粉反应,为了使反应慢点进行而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所用的硫酸溶液中加入适量的:①氢氧化钠②水③氧化镁④硫酸钠溶液( )
A、只有② B、①③21*cnjy*com
C、②④ D、②③④
15、实验室现有足量的20%的NaOH的溶液和蒸馏水,欲配制10%的NaOH溶液100g,需要20%的NaOH溶液( )
A、95g B、50g
C、100g D、10g
16、现将100g 20%的稀硫酸加水稀释为10%的稀硫酸,需加水的质量为( )
A、100g B、200g
C、300g D、400g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冰熔化成水时体积不变 B、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传播速度不变
18、有一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当蒸发掉60g水后,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0%,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
A、12克 B、60克
C、120克 D、无法确定
19、溶液在稀释过程中不变的是( )21*cnjy*com
A、溶液的质量 B、溶剂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 D、溶质的质量分数
20、在一定温度下稀释某溶液,则下列诸量中不变的是( )
A、溶质的质量 B、溶剂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 D、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
二、填空题(共4小题)
21、如图所示,一物体悬挂在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在恒温条件下向烧杯内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悬挂物不参与反应)说明弹簧秤读数变化情况(填写“变大”、“不变”或“变小”)
(1)如果加入硝酸钾晶体,弹簧秤读数 _________ ;
(2)如果加入蒸馏水,弹簧秤读数 _________ ;
(3)如果加入氯化钠晶体,弹簧秤读数 _________ .
21*cnjy*com
2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有许多种方法,其中最常使用的方法是溶质的质量分数.它的计算公式是 _________ .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小,说明溶液中溶质的相对含量越 _________ ,这时我们可以通过 _________ 、 _________ 等方法提高其质量分数;相反,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说明溶液中溶质的相对含量越 _________ ,这时我们可以采取 _________ 、 _________ 等方法减小其质量分数.
23、将100g10%的KNO3溶液稀释成5%的KNO3溶液,需加水 _________ g.
24、实验室将浓硫酸加水稀释成稀硫酸,在稀释前后 _________ 质量不变,稀释后的稀硫酸溶液质量= _________ 质量+ _________ 质量.
三、解答题(共5小题)
25、按图中所定的量配制NaCl溶液.
(1)配制所得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 .
(2)将上述溶液加水稀释,可得到质量分数为5% 的NaCl溶液 _________ g.
(3)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NaCl溶液,肯定不需要用到的一种仪器是 _________ (填标号).
A.烧杯 B.漏斗 C.托盘天平 D.玻璃棒.
26、实验室需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80g,配制方法如下:
方法一:用NaOH固体与水混合.则需要NaOH固体与水的质量分别是多少克?
方法二:将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进行稀释.则需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质量是多少克?同时加入多少克水进行稀释?21*cnjy*com
27、化学中有许多概念是相对的,又是统一的.如图反映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以及稀溶液的关系.
(1)如图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是 _________ .
(2)0.9%医用生理盐水可归于图中 _________ 区域(选填“Ⅰ”“Ⅱ”“Ⅲ”或“Ⅳ”).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NaCl溶液,若要使它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 或 _________ .21*cnjy*com
(3)生产上要配制5000g10%的盐酸来清洗钢材,需38%的盐酸(密度为1.19/cm3) _________ mL(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28、一木块漂浮于50℃时KN03的饱和溶液中如图所示,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随时间(t)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
(1)由此推测出温度的改变是 _________ (填“升温”或“降温”).
(2)同时观察到烧杯底部KN03晶体 _________ (填“增多”或“减少”).
29、某工厂欲用2%的稀硫酸测定本厂排放的废水中氢氧化钾的含量(废水中的其他物质不与稀硫酸反应).试计算用40%的浓硫酸(密度为1.30g/cm3)10ml配制2%的稀硫酸,需加水多少毫升?(密度为1.0g/cm3)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