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下 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详细解析+考点分析+名师点评)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九年级下 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详细解析+考点分析+名师点评)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1.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02-07 16:00:32

文档简介

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小
B、海水晒盐的原理是蒸发水得到晶体21世纪教育网
C、水只要是无色透明的就能饮用
D、工业上用水致冷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小的特性
考点:水的性质和应用;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A、根据水和冰的密度解答;
B、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解答;
C、根据饮用水的标准解答
D、根据工业用水致冷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解答:解:A、水在4℃时密度最大,水结成冰时密度变小,体积变大,故A错误;
B、海水晒盐是借助日光、风力将水蒸发,同时食盐析出.故B正确;
C、饮用水要求无毒对人体无害,无色透明的水并不一定无毒无害,故C错误;
D、工业用水致冷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与水有关的知识,要熟记水的性质,无色无味透明的水不一定是纯水.
2、下列对水的有关做法不合理的是(  )
A、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B、煮沸的汤比煮沸的水温度高
C、蒸发海水得到粗盐 D、用明矾溶液来区别硬水和软水21世纪教育网
3、认真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以下分析你认为合理的是(  )
A、两种物质完全反应后生成了盐和水,可证明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氧化物,可证明该物质一定是单质21世纪教育网
C、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熄灭,可证明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D、海水晒盐就是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粗盐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氧气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
专题:实验性简答题。
分析:A、根据中和反应的定义,碱性氧化物和酸、酸性氧化物和碱都会生成盐和水进行判断,
B、根据常见的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的原理分析,
C、根据火焰熄灭,说明该气体具有不助燃、不可燃的性质进行分析,
D、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进行分析.21世纪教育网
解答:解:A、碱性氧化物和酸、酸性氧化物和碱都会生成盐和水,比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钠和水,但是该反应不是中和反应,故A错误,
B、一氧化碳和甲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都是氧化物,但是一氧化碳和甲烷不是单质,故B错误,
C、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只能说明该气体不支持燃烧,也不会燃烧,除了二氧化碳外还有氮气,故C错误,
D、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比较平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才能使晶体析出,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体主要对学过的一些化学知识的严密性进行了考查,要加强理解记忆.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粗盐经过“溶解、过滤、结晶”提纯,得到的是纯净氯化钠 B、海水“晒盐”的原理是蒸发溶剂结晶法
C、铵态氮肥不宜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D、工业上常用“多级闪急蒸馏法”淡化海水
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
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
分析:A、粗盐提纯的一般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结晶,但是得不到纯净的氯化钠.
B、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
C、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生成氨气,
D、多级闪急蒸馏不需要高压蒸汽为热源,特别适用于与热电厂相结合的大型淡化工厂,若将建在海滨的核电站的发电,与这种海水淡化和海水的其他方面的利用结合起来,将是一种很经济的综合生产方案,21世纪教育网
解答:解:A、粗盐过滤后的溶液需要蒸发溶剂后,达到饱和、过饱和才能逐渐的出现晶体,即使这样得到的也不是纯净的氯化钠,只能是杂质少些而已.故A错误,
B、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需要蒸发水分后才能结晶,故B正确.
C、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生成氨气,铵态氮肥中有铵根离子,熟石灰中有氢氧根离子,混合后会生成氨气,使肥料变质,故C正确.
D、多级闪急蒸馏不需要高压蒸汽为热源,海水淡化和海水的其他方面的利用结合起来,将是一种很经济的综合生产方案,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活,应该为生活服务,铵态氮肥不能和碱性肥料混合使用.
5、山西河东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那里有一个被称为“中国死海”的湖泊﹣﹣运城盐池.该湖每年可生产大量的NaCl,下列关于NaCl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氯化钠是由氯元素和钠元素组成,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
②氯化钠是常用的调味品,还可以用于做融雪剂
③氯化钠与人体的生理活动有关,生理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0、9%
④氯化钠是白色晶体,溶于水时放热
⑤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海水晒盐是用蒸发的方法使氯化钠结晶的.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③④⑤
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常用盐的用途;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21世纪教育网
专题:实验性简答题。
分析:①根据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进行分析,
②根据氯化钠的作用进行分析,
③根据氯化钠的生理作用进行分析,
④根据氯化钠溶于水后的温度变化进行解答,
⑤根据常见物质的溶解度进行分析.
解答:解:①、一般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物质时,都是由离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氯元素和钠元素组成,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故①错误,
②、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炒菜时如果不放盐,菜将食之无味,公路上的积雪可用氯化钠来消除,故②正确,
③、氯化钠在维持人的体液之间离子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生理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0、9%,故③正确,
④、氯化钠是白色的晶体,溶于水溶液的温度基本不变,故④错误,
⑤、根据常见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要得到晶体,需要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故⑤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对氯化钠的相关的知识进行了考查,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知道应用的理论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选项的叙述进行判断.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硝酸铵溶于水,溶液的温度降低.
6、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得到食盐 B、利用海风降温析出食盐晶体
C、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应制得食盐 D、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考点: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根据用海水晒盐,就是把海水引入海滩,借助日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从而得到食盐晶体.以及海水是混合物,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情况去分析,通过对比得出合理答案.
解答:解:A、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且随温度升高而变大,升温不会使食盐析出,所以A错;21世纪教育网
B、海水晒盐是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而不是利用海风降温,所以B错;
C、海水是混合物,食盐从中析出不是化学变化,不是分解反应,所以C错;
D、一般来说,对于任何溶质,蒸发溶剂的方法都能使溶质析出,所以D对.
故选D.
点评:正确理解溶解度的含意以及其影响因素,了解结晶的常见方法,是解题的关键.溶解度知识是溶液部分的重点,也是重要考点.
7、2008年3月22日是第十个“世界水日”,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涉水卫生”.下列涉水的变化中没有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太阳能光解水制氢气
C、饮用水生产 D、肥皂区分硬水和软水
考点: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硬水与软水;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分析: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看有无其他物质生成.
解答:解:海水晒盐是利用阳光及风力的作用将水分蒸发而使溶解在海水中的食盐结晶析出,这一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太阳能光解水制氢气,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饮用水生产需要经过多次净化过程,其中对水进行杀菌消毒时等操作时会发生化学变化;用肥皂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会和水中的钙、镁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而出现浮渣等.故选A
点评:此题联系生活实际,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本质的区别.
8、下列是某小组在实验室模拟从海水制备精盐的流程图:此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实验方法是(  )
A、蒸发 B、结晶
C、过滤 D、蒸馏21世纪教育网
9、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从而使食盐结晶析出 B、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应制得食盐
C、利用海风降温,从而使食盐结晶析出 D、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考点: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
专题:物质的制备;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分析:根据用海水晒盐,就是把海水引入海滩,借助日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从而得到食盐晶体;此外从海水是混合物,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情况去分析,通过对比得出合理答案.
解答:解:A、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且随温度升高而变大,升温不会使食盐析出,所以A错;
B、海水是混合物,食盐从中析出不是化学变化,不是分解反应,所以B错;
C、海水晒盐是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而不是利用海风降温,所以C错;
D、一般来说,对于任何溶质,蒸发溶剂的方法都能使溶质析出,所以D对.
故选D.
点评:正确理解溶解度的含意以及其影响因素,了解结晶的常见方法,是解题的关键.溶解度知识是溶液部分的重点,也是重要考点.
10、小莉关于海水“晒盐”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21*cnjy*com
A、利用海水降温析出晶体 B、海水晒盐后的母液因食盐减小而变成不饱和溶液
C、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晶体 D、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分解得到食盐晶体
考点: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
专题:物质的制备。
分析:质结晶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降低温度,减小溶解度使物质析出;二是蒸发溶剂.海水晒盐利用的是蒸发溶剂法.
解答:解:A、海水晒盐的原理是蒸发海水,得到食盐晶体,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降低温度,不会析出晶体,故A错误;
B、海水晒盐后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海水晒盐后的母液为饱和溶液,故B错误;
C、利用阳光的照射和风力,加速海水中水分的蒸发,是海水的浓度越来越大,最后氯化钠结晶析出,故C正确;
D、水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只有在通电时才发生分解,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海水晒盐的原理,一般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要使其结晶通常采用蒸发溶剂法;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大者,结晶时通常采用降低温度,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11、下列生产、生活中涉及的化学术语不匹配的是(  )21*cnjy*com
A、从海水中制得食盐﹣﹣蒸发 B、用活性炭去除水中的有色物质﹣﹣吸附
C、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制得煤焦油等物质﹣﹣分馏 D、洗油污前,将纯碱放入水中﹣﹣溶解
考点: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专题:生活实际型。
分析:A、海水晒盐就是借助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
C、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制得煤焦油等物质应叫干馏;21*cnjy*com
D、纯碱被水融化就是溶解.
解答:解:A、海水晒盐就是借助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晶体,故正确;
B、活性炭放入红墨水中,红色褪去,活性炭将其吸附了,故正确;
C、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制得煤焦油等物质的处理方法是干馏或炼焦,而不是分馏,故错误;
D、固体纯碱溶于水中是溶解,故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蒸发、吸附、干馏、溶解等知识点的综合题.是以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质为例,通过此题我们知道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这也是中考的一个趋向.21*cnjy*com
12、关于晒盐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阳光、风力,使氯化钠蒸发出来 B、利用阳光、风力使水蒸发,析出盐
C、日光照射后,氯化钠的溶解度减小 D、升温使氯化钠析出
考点: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
专题:生活实际型。
分析:海上晒盐主要是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利用阳光和风力时海水不断蒸发而析出.
解答:解:A、氯化钠熔沸点很高、不会蒸发.A不正确.
B、海上晒盐主要是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利用阳光和风力时海水不断蒸发而析出.B正确.
C、氯化钠的溶解度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的,所以日光照射,其溶解度不会减小.C不正确.
D、氯化钠的析出主要是因为溶剂水的大量减少,溶液浓度越来越大而析出.D不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海水晒盐的原理,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在氯化钠析出时经常采用蒸发溶剂法使其析出.
13、海水晒盐是(  )
A、利用日晒,使海水分解 B、利用日晒,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C、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 D、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
考点: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
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分析:物质结晶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降低温度,减小溶解度使物质析出;二是蒸发溶剂.海水晒盐利用的是蒸发溶剂法.
解答:解:A、水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只有在通电时才发生分解,A不正确.
B、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变化不大,不会减小,所以B不正确.
C、利用阳光的照射和风力,加速海水中水分的蒸发,是海水的浓度越来越大,最后氯化钠结晶析出.所以C正确.
D、氯化钠熔点、沸点很高,不会气化,所以D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海水晒盐的原理,一般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要使其结晶通常采用蒸发溶剂法;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大者,结晶时通常采用降低温度,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14、海水晒盐的原理是利用日晒风吹蒸发海水中的水分,使氯化钠晶体析出.下图能正确表示海水晒盐过程中,海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A%)与蒸发时间(t)的关系是(  )
A、 B、
C、 D、
考点: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
专题:生产实践型。
分析:要解答本题关键是要分析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氯化钠结晶析出是在溶液饱和后继续蒸发溶剂才开始析出的.
解答:解:海水晒盐过程为:在阳光和风力的作用下,水分不断蒸发,海水浓度不断增加,当水分减少到一定程度时,氯化钠在海水中达到饱和,继续蒸发水分,氯化钠析出;但是剩余的仍然是饱和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不变.对比四个图象,应选C
故选C
点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溶质及溶剂的绝对量无关.
15、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
A、日晒风吹使氯化钠的溶解度降低 B、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C、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食盐晶体析出 D、日晒风吹使海水发生分解
16、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是利用海水晒盐,它所利用的物质分离方法是(  )
A、溶解法 B、过滤法
C、结晶法 D、蒸馏法
考点: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
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21*cnjy*com
分析:溶解法不能从海水中提取食盐;过滤可以把不溶于水的物质除去;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物质可以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晶体,对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物质可以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晶体;蒸馏是利用各种物质的沸点不同将混合物分离或提纯.
解答:解: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可以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氯化钠.利用海水晒盐就是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食盐晶体.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物质的溶解性和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7、据文字记载,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开始利用海水晒盐.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
A、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 B、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C、日晒风吹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D、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出
考点: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21*cnjy*com
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分析:根据用海水晒盐,就是把海水引入海滩,借助日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从而得到食盐晶体.以及海水是混合物,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情况去分析,通过对比得出合理答案.
解答:解:A、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而不是氯化钠蒸发,所以A错;
B、日晒风吹可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而不是由饱和变为不饱和,所以B错;
C、氯化钠的溶解度不会因日晒风吹而变小,所以C错;
D、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就是海水晒盐的原理,所以D对.
故选D.
点评:正确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含意,了解食盐结晶的常见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8、下列是关于“粗盐提纯”实验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为加快过滤速度,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过滤器内的液体 B、如果经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则应检查实验装置并分析原因
C、蒸发滤液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用酒精灯持续加热直到蒸干为止 D、倒入蒸发皿里的溶液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
考点: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蒸发与蒸馏操作。
专题:实验性简答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分析:A、过滤时玻璃棒不能搅拌,会把滤纸捅破;21*cnjy*com
B、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就要检查原因;
C、蒸发时,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
D、蒸发皿里的溶液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
解答:解:A、过滤时搅拌容易捅破滤纸,从而导致过滤失败,故A错;
B、如果经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则应检查实验装置并分析原因,正确;
C、蒸发时,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应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滤液,以免晶体受热后飞溅出来,不仅造成损失,而且可能因此发生意外事故,C错;
D、蒸发皿里的溶液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不是,D错.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粗盐提纯过程中过滤和蒸发的操作,难度适中,识记性强.
19、利用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
A、海水受热分解 B、升高温度,降低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
C、温度升高,使食盐的溶解度增大 D、利用阳光和风蒸发水分,使氯化钠成晶体析出
考点: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分析:根据用海水晒盐,就是把海水引入海滩,借助日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从而得到食盐晶体.以及海水是混合物,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情况去分析,通过对比得出合理答案.
解答:解:21*cnjy*com
A、海水晒盐的原理是蒸发海水,得到食盐晶体,不是海水受热分解,故A错误;
B、氯化钠受温度影响不大,升高温度,不会降低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故B错误;
C、氯化钠受温度影响不大,温度升高,也不会使食盐的溶解度增大,故C错误;
D、由于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小,从食盐溶液中获得食盐主要利用阳光和风蒸发水分,使氯化钠成晶体析出,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了结晶的方法和溶解度之间的关系
20、日晒海水可以得到食盐固体,其原因是(  )
A、受热时食盐的溶解度降低 B、受热时食盐的溶解度显著增大
C、受热时海水中的水分蒸发 D、受热时海水发生分解
考点: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21*cnjy*com
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分析: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分析海水晒盐的原理,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并不明显,利用此知识分析即可.
解答:解:
A、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明显,故此选项错误.
B、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故此选项错误.
C、海水析出食盐的晶体是因为溶剂蒸发导致的,故此选项正确.
D、海水晒盐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海水不会发生分解,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是一道溶液知识的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的知识解决.
二、填空题(共5小题)
21、(1)请在横线上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示:
①2个氧分子 2O2 ,②硫酸根离子 SO42﹣ ,
③硝酸钾的化学式 KNO3 .
(2)氯化钠有着广泛用途,不但是重要的调味品,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①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均可得到含有较多杂质的氯化钠晶体﹣﹣粗盐,这种方法属于 物理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粗盐经过 溶解 、过滤、 蒸发 可得到初步提纯.
②钠与氯气反应时,每个钠原子失去 一 个电子形成钠离子(Na+),每个氯原子得到 一 个电子形成氯离子(Cl﹣),Na+与Cl﹣由于静电作用而结合成NaCl
③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Cl2+2NaOH=NaCl+NaClO+H2O),工业上常用氯气和石灰水反应制漂白粉,其反应原理与上述反应相同,请写出制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 2Cl2+2Ca(OH)2=CaCl2+2H2O+Ca(ClO)2 .
(3)下图是某同学对二氧化碳部分知识构建的网络图(部分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省略).
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①物质a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 CH4 ;
②物质b主要成分中阳离子是 Ca2+ ;
③物质c(C6H12O6)所属类别是 有机化合物 该物质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6:1:8 ;
④写出由CO2生成物质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O2+H2O=H2CO3 .
⑤标出物质e化学式中带点元素的化合价 +1价 .
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氯化钠与粗盐提纯;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分析:(1)根据组成特点书写出常用的化学用语,注意书写化学式时一定要先标出化合价.
(2)氯化钠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从海水中晒制的粗盐中含有许多杂质需进行提纯;氯化钠是离子是化合物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根据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测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的生成物写出化学方程式.
(3)根据图示各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确定求知物质的化学式.再进行作答.
解答:解:(1)①每个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故氧分子可用O2表示,而两个氧分子表示为2O2;21*cnjy*com
②每个硫酸根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负电荷,用符号表示为:SO42﹣;
③硝酸钾是由钾元素和硝酸根构成的.其中钾元素通常显+1价,而硝酸根显﹣1价,故其化学式 KNO3;
故答案为:①2O2;②SO42﹣;③KNO3.
(2)①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方法获得粗盐的基本原理从把含盐溶液中的水分蒸发掉,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故属于物理变化;得到的粗盐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除去其中的不溶性杂质而提高其纯度.具体的操作步骤有:溶解、过滤、蒸发.
②钠与氯气反应,每个氯气分子首先分解成两个氯原子.由于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故在发生反应时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Na+);由于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故在反应时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Cl﹣).
③根据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测可知,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的生成物是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2H2O+Ca(ClO)2
故答案为:①物理;溶解;蒸发.②一;一.③2Cl2+2Ca(OH)2=CaCl2+2H2O+Ca(ClO)2.
(3)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是CH4.
②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是由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其中的阳离子是钙离子(Ca2+).
③物质c(C6H12O6)因含碳元素属于有机化合物.其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Ar(C)×6:Ar(H)×12:
Ar(O)×6=12×6:1×12:16×6=6:1:8.
④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⑤物质e的化学式Na2CO3,其中碳酸根常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故答案为:①CH4.②Ca2+.③有机化合物;6:1:8.④CO2+H2O=H2CO3⑤+1价.
点评:碳及碳的化合物是物质世界最大的一个家庭,也是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我们要熟悉其相互转化关系.
22、根据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21*cnjy*com
(1)l0℃时KNO3的溶解度 < (填“>”、“<”或“=”)NaCl的溶解度.
(2)t℃时,将mg KNO3、ngNaCl 分别溶解在20mL水中恰好饱和,则m = n(填“>”、“<”或“=”).
(3)工业上采用如下的流程从海水中提取精盐:
上述流程中Ⅰ、Ⅱ、Ⅲ分别是 蒸发池 、 结晶池 、 提纯 .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氯化钠与粗盐提纯;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利用图像,进行分析计算。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从而确定在同温度下的等量的水中溶解的溶质的多少,②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提纯物质的方法.
解答:解:(1)根据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钠的溶解度,故答案为:<21*cnjy*com
(2)由于在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则在等量的水中溶解的溶质应该相等,故答案为:=
(3)由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因此从海水中得到粗盐主要采取蒸发结晶的方法,由于粗盐中还混有一些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需要进一步的提纯才能得到精盐,故答案为:蒸发池,结晶池,提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23、(1)将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溶液的温度 降低 (填升高或降低);
(2)人们以海水为原料提取食盐的工艺流程如下:
①海水又苦又咸,是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的Na+、Ca2+、Cl﹣、Mg2+、SO42﹣等.以海水提取食盐的原理是: 海水在蒸发溶剂的条件下由不饱和溶液变成过饱和溶液,食盐因此结晶析出 .
②根据上述工艺流程图可知,母液中含有的离子是 Na+、Ca2+、Cl﹣、Mg2+、SO42﹣ .
(3)根据如图所提供的溶解度曲线,计算:10℃时饱和硝酸铵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58.3% (精确到0.1%);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首先要明白物质溶于水时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热,而硝酸铵溶于水时会吸热,使温度降低;由于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决定了通过什么方法使溶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如: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因此主要采取蒸发溶剂的方法使氯化钠从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而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的影响很大,因此主要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使硝酸钾从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弄清固体溶解度和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间的关系,关键是对固体溶解度概念的理解: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21*cnjy*com
解答:解:(1)由于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时会吸热,因此会导致温度降低,故答案为:降低
(2)①由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因此食盐从海水中结晶析出,主要利用了蒸发溶剂的方法,故答案为:海水在蒸发溶剂的条件下由不饱和溶液变成过饱和溶液,食盐因此结晶析出
②大部分食盐在结晶析出的同时,也会有很少的其他的晶体从溶液中结晶析出,但溶液中仍旧会有少量的氯化钠,故答案为:Na+、Ca2+、Cl﹣、Mg2+、SO42﹣(3)由于在10℃时,硝酸铵的溶解度是140克,即100克水中最多溶解140克硝酸铵,则在10℃时,硝酸铵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58.3%,故答案为:58.3%.21*cnjy*com
点评:该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概念的理解,并根据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来求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海水晒盐的过程和原理.
24、如图为氯化钠、碳酸钠(俗称纯碱)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1)当温度为1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 10g ;
(2)当温度 <3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
(3)生活在盐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请你解释原因:“夏天晒盐”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 ;“冬天捞碱” 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且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大 .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21*cnjy*com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低温度还是蒸发溶剂的方法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
解答:解:(1)由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在1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是10g,故答案为:10g
(2)根据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温度小于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故答案为:<30℃
(3)由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因此一般采取蒸发溶剂的方法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而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的影响很大,因此一般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故答案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且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大.
点评:本体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5、湛江海洋资源十分丰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可以通过高分子材料来淡化海水,还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金属镁等重要的化学物质.
(1)海水晒盐所获得的粗盐中含有难溶性杂质和MgCl2、CaCl2、KCl等可溶性杂质.在实验过程中粗盐经过溶解、 过滤 、 蒸发 可得到初步提纯.
(2)图是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设t1℃时,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分别为a、b、c,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 a>b=c .
t2℃时,MgCl2、KCl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MgCl2的饱和溶液 .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
专题:图表分析,寻找有效数据。
分析:(1)粗盐提纯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2)由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可读出溶解度的大小;某温度下,求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溶解度÷(溶解度+100)×100%;
解答:解:(1)粗盐提纯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2)由溶解度曲线示意图,t1℃时,MgCl2的位置最高,KCl和MgSO4的曲线交于一点,故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分a、b、c的大小关系为a>b=c;t2℃时,MgCl2的溶解度大于KCl的溶解度,故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MgCl2的饱和溶液.
故答案为:
(1)过滤、蒸发;
(2)MgCl2的饱和溶液.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通过本题可以加强学生对固体溶解度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解答题(共5小题)
26、味精是常用的调味品,它的鲜味来自于其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化学式是C5H8NO4Na,易溶于水,与AgNO3不反应),另外还含有NaCl(其他成分不考虑).请回答下列问题:
(1)味精中至少含有 6 种元素(填数字).
(2)为测定NaCl在味精中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①向所配制的50g溶液中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充分反应NaCl+AgNO3=AgCl↓+NaNO3,检验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加AgNO3溶液,无沉淀生成,则沉淀完全 ;
②过滤后,操作X、干燥、称量AgCl固体.操作X是 洗涤 ,目的是 除去沉淀表面溶液 .
(3)海水晒盐是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 小 (填“大”或“小”)的性质.工业上用电解氯化钠溶液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单质,它是 氢气 .
考点:味精中食盐含量的探究;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物质的元素组成。
专题:实验题;化学与生活。21*cnjy*com
分析:(1)根据所含物质可以判断出味精中的元素种类
(2)①检验是否沉淀完全实际上就是检验是否含有氯离子,所以可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然后进行判断.21*cnjy*com
②在过滤之后得到的固体上附着着溶液,干燥会由于水分的蒸发,而使沉淀的质量增加.
(3)由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所以只能够通过蒸发的方法来得到氯化钠,根据氯化钠溶液的成分结合题给条件可以作出判断.
解答:解:(1)味精中含有谷氨酸钠和氯化钠,从化学式上看共含有六种元素,故本题答案为:6;
(2)①检验是否沉淀完全实际上就是检验是否含有氯离子,所以可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如果没有沉淀完全则会有沉淀产生,故本题答案为: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加AgNO3溶液,无沉淀生成,则沉淀完全;21*cnjy*com
②过滤出的沉淀表面会附着着溶液,当干燥时会由于水分的蒸发而使溶液中的固体附着在沉淀表面,会影响计算结果,所以我们要把固体表面的溶液冲洗干净,故本题答案为:洗涤;除去沉淀表面溶液;
(3)氯化钠的溶解度手温度变化影响不大,所以要从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常用的方法就是让水分蒸发,而得到固体,根据氯化钠溶液的组成成分可以得出在电解的时候得到的可燃性气体为氢气,故本题答案为:小;H2或氢气
故本题答案为:(1)6
(2)①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加AgNO3溶液,无沉淀生成,则沉淀完全;②洗涤;除去沉淀表面溶液;
(3)小;H2或氢气
点评:能够根据物质的化学式来判断物质的组成元素,熟练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能够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来判断反应后可能物质.
27、根据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30℃时KNO3的溶解度 > (填“>”、“<”或“=”)NaCl的溶解度.
(2)若将t℃的两者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0℃,晶体析出较多的是 KNO3 .
(3)现有30℃时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在不减少溶剂的情况下,欲使其变成饱和,下列措施中能实现的是 ①③ ;(填序号)21*cnjy*com
①降低温度 ②升高温度 ③加入固体KNO3
(4)工业上采用如下的流程从海水中提取精盐:
上述流程中Ⅰ为 蒸发池 、母液是氯化钠的 饱和 溶液(填“饱和”、“不饱和”).若在实验室中完成上述流程中Ⅲ,需经过溶解、 过滤 、 蒸发 三步完成,这三步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玻璃棒 .21*cnjy*com
(5)现要配制500千克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需要20%的氯化钠溶液 400 千克.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
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图表分析,寻找有效数据;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1)由图可知,30℃时KNO3的溶解度与NaCl的溶解度的大小.
(2)若将t℃的两者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0℃,晶体析出较多的是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
(3)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可推测:30℃时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在不减少溶剂的情况下,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的措施;
(4)由工业上采用的流程从海水中提取精盐:需经过步骤和要用到的玻璃仪器.
(5)现要配制500千克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根据溶质不变,则可求需要20%的氯化钠溶液质量.
解答:解:(1)由图可知,30℃时KNO3的溶解度>NaCl的溶解度.
(2)若将t℃的两者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0℃,晶体析出较多的为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KNO3.
(3)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可推测:30℃时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在不减少溶剂的情况下,欲使其变成饱和的措施是降低温度;升高温度,故选①③;
(4)工业上采用如下的流程从海水中提取精盐:
上述流程中Ⅰ为蒸发池、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若在实验室中完成上述流程中Ⅲ,需经过溶解、过滤、蒸发三步完成,这三步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
(5)现要配制500千克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则:=400(千克),故需要的氯化钠溶液400千克.
故答为:(1)>;(2)KNO3;(3)①③;(4)蒸发池、饱和、过滤、蒸发、玻璃棒;(5)400
点评: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28、(2004?常州)(1)在初中化学中学过的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过滤、加热、分馏、蒸发等.为了达到下列实验目的,请将适当的方法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蒸发 ;21*cnjy*com
②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分离出氢氧化铜 过滤 .
(2)实验室要配制一定量8%的Na2SO4溶液,一学生已开出的实验用品为:硫酸钠、烧杯、等质量的纸、托盘天平(含砝码、镊子)、量筒、胶头滴管、药匙和试剂瓶(带标签).还缺少的必要试剂是 蒸馏水 ,仪器是 玻璃棒 .
29、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以及泥沙等杂质.为了有效将粗盐提纯,实验的各步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在完成操作Ⅰ之前,必须加入的X物质是 水 .
(2)操作Ⅰ和操作Ⅱ的名称是 过滤 .
(3)在实验过程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其实验目的是 除掉镁离子使其转化成沉淀 ,有关化学方程式是 MgCl2+2NaOH═Mg(OH)2↓+2NaCl .
(4)判断加入的盐酸“适量”的方法是 滴加盐酸无气泡放出为适宜 .
(5)实验所得精盐的质量大于粗盐中NaCl的质量,原因是 在粗盐提纯的过程中有氯化钠生成. .
考点: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分析:(1)根据粗盐的提纯需要将其配成溶液才能进行,
(2)分离固体与溶液的方法是过滤,
(3)氢氧化钠可以将水中的镁离子转化为沉淀而得到净水的目的,
(4)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是有气泡产生.
(5)在提纯过程中生成了氯化钠.
解答:解:
(1)海水晾晒得到的粗盐是固体,要进行提纯,需要先配成溶液,
故答案为:水.
(2)分离固体与溶液的方法是过滤,I、II都是分理处沉淀的过程.
故答案为:过滤.
(3)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氢氧根离子可以和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而将镁离子除去.
故答案为:将镁离子全部沉淀;MgCl2+2NaOH═Mg(OH)2↓+2NaCl.
(4)此步是除掉多余的碳酸钠,而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是有气泡产生,从现象即可判断.
故答案为:滴加盐酸无气泡放出为适宜.
(5)在粗盐提纯的过程中,在提纯过程中生成了氯化钠.所以实验所得精盐的质量大于粗盐中NaCl的质量.
故答案为:在粗盐提纯的过程中有氯化钠生成.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除杂的有关问题,难度比较大,特别的除去食盐中的多种杂质,要根据除杂的原理深入思考,按照最优化的顺序添加除杂剂.
30、地球是一颗蓝色的星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盖,海水中蕴含的元素多达80多种.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对海水中的宝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小亮对晒盐后的苦卤进行探究
(1)海水晒制后得到的晶体是粗盐,剩余的液体称为苦卤,右图是苦卤中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已知t1℃时,氯化镁和氯化钾的溶解度分别为M、N,则它们溶解度大小的关系为 M>N ;将苦卤加热到t2℃以上(溶剂量不变),根据溶解度曲线,有可能析出晶体的应是 硫酸镁 .
(2)化工厂利用苦卤生产镁的流程如下:
试剂A最好选用 熟石灰 (从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考虑),试剂B选用 稀盐酸 ,氯化镁电解后还生成一种双原子分子气体单质,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Cl2Mg+Cl2↑ .
(探究二)小芳用提纯得到的氯化钠进行溶液的配制
她想配制100g 0.9% 的医用生理盐水,可能涉及以下操作:①称量②过滤③计算④蒸发结晶 ⑤溶解.
(1)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③①⑤ (填序号).
(2)配制上述溶液需要水的体积是 99.1 mL(水的密度是l g/cm3).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量筒和 玻璃棒 .实验室有10mL、50mL、100mL三种不同规格的量筒,配制上述溶液时最好选用 100 mL的量筒,如在称量氯化钠固体过程中,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减少左盘中氯化钠的质量 .
考点: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根据“氯化镁和氯化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硫酸镁的溶解度先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然后又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分析;,由于制取熟石灰的原料丰富,并且价格经济,可以用熟石灰作氯化镁的沉淀剂.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掌握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过程.
解答:解:( 探究一 )小亮对晒盐后的苦卤进行探究
(1)由图中可知,t1℃时,氯化镁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钾的溶解度.故填:M>N.
由图中可知,硫酸镁的溶解度先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然后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当温度升高时,可能有硫酸镁析出.故填:硫酸镁.
试剂A最好选用熟石灰,试剂B选用稀盐酸.故填:熟石灰;稀盐酸.
氯化镁电解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Mg+Cl2↑.
(探究二)小芳用提纯得到的氯化钠进行溶液的配制
(1)操作的正确顺序是:计算、称量、溶解.故填:③①⑤.
(2)配制上述溶液需要水的体积为:100g×(1﹣0.9%)÷l g/cm3=99.1ml.故填:99.1.
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量筒和玻璃棒.故填:玻璃棒..
选取量筒时应该选择量程比需要量取的体积大,并且和量取的体积最接近.所以配制上述溶液时最好选用100mL的量筒.故填:100.
如在称量氯化钠固体过程中,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说明氯化钠偏多,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减少左盘中氯化钠的质量.故填:减少左盘中氯化钠的质量.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配制溶液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小 B、海水晒盐的原理是蒸发水得到晶体
C、水只要是无色透明的就能饮用 D、工业上用水致冷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小的特性
2、下列对水的有关做法不合理的是(  )
A、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B、煮沸的汤比煮沸的水温度高
C、蒸发海水得到粗盐 D、用明矾溶液来区别硬水和软水
3、认真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以下分析你认为合理的是(  )
A、两种物质完全反应后生成了盐和水,可证明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氧化物,可证明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C、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熄灭,可证明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D、海水晒盐就是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粗盐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粗盐经过“溶解、过滤、结晶”提纯,得到的是纯净氯化钠
B、海水“晒盐”的原理是蒸发溶剂结晶法
C、铵态氮肥不宜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D、工业上常用“多级闪急蒸馏法”淡化海水
5、山西河东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那里有一个被称为“中国死海”的湖泊﹣﹣运城盐池.该湖每年可生产大量的NaCl,下列关于NaCl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氯化钠是由氯元素和钠元素组成,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②氯化钠是常用的调味品,还可以用于做融雪剂
③氯化钠与人体的生理活动有关,生理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0、9%
④氯化钠是白色晶体,溶于水时放热
⑤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海水晒盐是用蒸发的方法使氯化钠结晶的.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③④⑤
6、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得到食盐 B、利用海风降温析出食盐晶体
C、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应制得食盐 D、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7、2008年3月22日是第十个“世界水日”,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涉水卫生”.下列涉水的变化中没有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太阳能光解水制氢气
C、饮用水生产 D、肥皂区分硬水和软水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8、下列是某小组在实验室模拟从海水制备精盐的流程图:此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实验方法是(  )
A、蒸发 B、结晶
C、过滤 D、蒸馏
9、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从而使食盐结晶析出
B、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应制得食盐
C、利用海风降温,从而使食盐结晶析出
D、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10、小莉关于海水“晒盐”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海水降温析出晶体 B、海水晒盐后的母液因食盐减小而变成不饱和溶液
C、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晶体 D、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分解得到食盐晶体
11、下列生产、生活中涉及的化学术语不匹配的是(  )
A、从海水中制得食盐﹣﹣蒸发
B、用活性炭去除水中的有色物质﹣﹣吸附
C、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制得煤焦油等物质﹣﹣分馏
D、洗油污前,将纯碱放入水中﹣﹣溶解
12、关于晒盐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阳光、风力,使氯化钠蒸发出来 B、利用阳光、风力使水蒸发,析出盐
C、日光照射后,氯化钠的溶解度减小 D、升温使氯化钠析出
13、海水晒盐是(  )
A、利用日晒,使海水分解
B、利用日晒,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C、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
D、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4、海水晒盐的原理是利用日晒风吹蒸发海水中的水分,使氯化钠晶体析出.下图能正确表示海水晒盐过程中,海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A%)与蒸发时间(t)的关系是(  )
A、 B、
C、 D、
15、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日晒风吹使氯化钠的溶解度降低 B、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C、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食盐晶体析出 D、日晒风吹使海水发生分解
16、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是利用海水晒盐,它所利用的物质分离方法是(  )
A、溶解法 B、过滤法
C、结晶法 D、蒸馏法
17、据文字记载,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开始利用海水晒盐.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
A、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 B、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C、日晒风吹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D、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出
18、下列是关于“粗盐提纯”实验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为加快过滤速度,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过滤器内的液体
B、如果经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则应检查实验装置并分析原因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蒸发滤液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用酒精灯持续加热直到蒸干为止
D、倒入蒸发皿里的溶液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
19、利用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
A、海水受热分解 B、升高温度,降低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
C、温度升高,使食盐的溶解度增大 D、利用阳光和风蒸发水分,使氯化钠成晶体析出
20、日晒海水可以得到食盐固体,其原因是(  )
A、受热时食盐的溶解度降低 B、受热时食盐的溶解度显著增大
C、受热时海水中的水分蒸发 D、受热时海水发生分解
二、填空题(共5小题)
21、(1)请在横线上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示:
①2个氧分子 _________ ,②硫酸根离子 _________ ,
③硝酸钾的化学式 _________ .
(2)氯化钠有着广泛用途,不但是重要的调味品,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①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均可得到含有较多杂质的氯化钠晶体﹣﹣粗盐,这种方法属于 _________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粗盐经过 _________ 、过滤、 _________ 可得到初步提纯.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②钠与氯气反应时,每个钠原子失去 _________ 个电子形成钠离子(Na+),每个氯原子得到 _________ 个电子形成氯离子(Cl﹣),Na+与Cl﹣由于静电作用而结合成NaCl
③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Cl2+2NaOH=NaCl+NaClO+H2O),工业上常用氯气和石灰水反应制漂白粉,其反应原理与上述反应相同,请写出制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下图是某同学对二氧化碳部分知识构建的网络图(部分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省略).
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①物质a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 ;
②物质b主要成分中阳离子是 _________ ;
③物质c(C6H12O6)所属类别是 _________ 该物质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_________ ;
④写出由CO2生成物质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 .
⑤标出物质e化学式中带点元素的化合价 _________ .
22、(2007?无锡)根据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l0℃时KNO3的溶解度 _________ (填“>”、“<”或“=”)NaCl的溶解度.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t℃时,将mg KNO3、ngNaCl 分别溶解在20mL水中恰好饱和,则m _________ n(填“>”、“<”或“=”).
(3)工业上采用如下的流程从海水中提取精盐:
上述流程中Ⅰ、Ⅱ、Ⅲ分别是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23、(1)将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溶液的温度 _________ (填升高或降低);
(2)人们以海水为原料提取食盐的工艺流程如下:
①海水又苦又咸,是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的Na+、Ca2+、Cl﹣、Mg2+、SO42﹣等.以海水提取食盐的原理是: _________ .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②根据上述工艺流程图可知,母液中含有的离子是 _________ .
(3)根据如图所提供的溶解度曲线,计算:10℃时饱和硝酸铵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_________ (精确到0.1%);
24、如图为氯化钠、碳酸钠(俗称纯碱)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1)当温度为1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 _________ ;
(2)当温度 _________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
(3)生活在盐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请你解释原因:“夏天晒盐” _________ ;“冬天捞碱” _________ .
25、湛江海洋资源十分丰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可以通过高分子材料来淡化海水,还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金属镁等重要的化学物质.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海水晒盐所获得的粗盐中含有难溶性杂质和MgCl2、CaCl2、KCl等可溶性杂质.在实验过程中粗盐经过溶解、 _________ 、 _________ 可得到初步提纯.
(2)图是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设t1℃时,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分别为a、b、c,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 _________ .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t2℃时,MgCl2、KCl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_________ .
三、解答题(共5小题)
26、味精是常用的调味品,它的鲜味来自于其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化学式是C5H8NO4Na,易溶于水,与AgNO3不反应),另外还含有NaCl(其他成分不考虑).请回答下列问题:
(1)味精中至少含有 _________ 种元素(填数字).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为测定NaCl在味精中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①向所配制的50g溶液中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充分反应NaCl+AgNO3=AgCl↓+NaNO3,检验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 _________ ;
②过滤后,操作X、干燥、称量AgCl固体.操作X是 _________ ,目的是 _________ .
(3)海水晒盐是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 _________ (填“大”或“小”)的性质.工业上用电解氯化钠溶液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单质,它是 _________ .
27、根据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30℃时KNO3的溶解度 _________ (填“>”、“<”或“=”)NaCl的溶解度.
(2)若将t℃的两者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0℃,晶体析出较多的是 _________ .
(3)现有30℃时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在不减少溶剂的情况下,欲使其变成饱和,下列措施中能实现的是 _________ ;(填序号)
①降低温度 ②升高温度 ③加入固体KNO3
(4)工业上采用如下的流程从海水中提取精盐:
上述流程中Ⅰ为 _________ 、母液是氯化钠的 _________ 溶液(填“饱和”、“不饱和”).若在实验室中完成上述流程中Ⅲ,需经过溶解、 _________ 、 _________ 三步完成,这三步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_________ .
(5)现要配制500千克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需要20%的氯化钠溶液 _________ 千克.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8、(1)在初中化学中学过的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过滤、加热、分馏、蒸发等.为了达到下列实验目的,请将适当的方法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_________ ;
②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分离出氢氧化铜 _________ .
(2)实验室要配制一定量8%的Na2SO4溶液,一学生已开出的实验用品为:硫酸钠、烧杯、等质量的纸、托盘天平(含砝码、镊子)、量筒、胶头滴管、药匙和试剂瓶(带标签).还缺少的必要试剂是 _________ ,仪器是 _________ .
29、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以及泥沙等杂质.为了有效将粗盐提纯,实验的各步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在完成操作Ⅰ之前,必须加入的X物质是 _________ .
(2)操作Ⅰ和操作Ⅱ的名称是 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3)在实验过程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其实验目的是 _________ ,有关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 .
(4)判断加入的盐酸“适量”的方法是 _________ .
(5)实验所得精盐的质量大于粗盐中NaCl的质量,原因是 _________ .
30、地球是一颗蓝色的星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盖,海水中蕴含的元素多达80多种.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对海水中的宝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小亮对晒盐后的苦卤进行探究21世纪教育网
(1)海水晒制后得到的晶体是粗盐,剩余的液体称为苦卤,右图是苦卤中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已知t1℃时,氯化镁和氯化钾的溶解度分别为M、N,则它们溶解度大小的关系为 _________ ;将苦卤加热到t2℃以上(溶剂量不变),根据溶解度曲线,有可能析出晶体的应是 _________ .
(2)化工厂利用苦卤生产镁的流程如下:
试剂A最好选用 _________ (从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考虑),试剂B选用 _________ ,氯化镁电解后还生成一种双原子分子气体单质,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
(探究二)小芳用提纯得到的氯化钠进行溶液的配制
她想配制100g 0.9% 的医用生理盐水,可能涉及以下操作:①称量②过滤③计算④蒸发结晶 ⑤溶解.
(1)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_________ (填序号).
(2)配制上述溶液需要水的体积是 _________ mL(水的密度是l g/cm3).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量筒和 _________ .实验室有10mL、50mL、100mL三种不同规格的量筒,配制上述溶液时最好选用 _________ mL的量筒,如在称量氯化钠固体过程中,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