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列实验操作或记录正确的是( )1*cnjy*com
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壁慢慢倒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可看到白烟
C、用托盘天平称取5.4g氯化钠
D、测溶液pH值时,将待测液倾倒在pH试纸上,将pH试纸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
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称量器-托盘天平;溶液的酸碱度测定;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容器内壁缓缓注入浓硫酸中,会沸腾溅出,可能伤人;
B、依据浓盐酸的挥发性以及氯化氢易于水蒸气结合的特点分析.
C、根据天平称量时的精准度判断.1*cnjy*com
D、依据pH试纸的正确使用方法分析解决.
解答:解:A、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内壁将硫酸缓缓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故A说法错误;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瓶塞会使溶液中的氯化氢气体挥发出来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生成白雾不是白烟,说法错误.
C、天平的精确度为0.1,可以称准到小数点后一位,所以说法正确.
D、测溶液pH值时,将待测用滴管吸取少量待测液然后滴加在pH试纸上,将pH试纸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不能将待测液倾倒在pH试纸上,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了解浓硫酸的性质及稀释方法;了解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的方法,属于基础性知识的考查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质量增加 B、浓盐酸在空气中会冒白烟
C、浓硫酸敞口一段时间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会减少 D、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分析:A、根据浓盐酸的挥发性进行解答.
B、根据烟和雾的区别进行解答.
C、根据浓硫酸的吸水性进行解答.
D、可回忆浓硫酸溶于水的实验操作及现象解释进行解答.
解答:解:A、由于浓盐酸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氯化氢逸出,所以溶液的质量减少,不会增加,故错误.
B、浓盐酸挥发,逸出的氯化氢气体在瓶口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盐酸小液滴,所以在瓶口看到有白雾出现,不是白烟,所以错误.
C、浓硫酸有吸水性,敞口放置,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使溶液中溶剂增大,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小,故正确.1*cnjy*com
D、浓硫酸溶于水,会和水分子结合为硫酸水合物,而放出大量热,所以正确.
故选 CD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学生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特殊性的理解及对相关事实进行解释的能力.
3、有强烈腐蚀性的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处理时需要的物质及先后顺序是( )
A、氢氧化钠水 B、水氢氧化钠
C、水碳酸氢钠 D、碳酸氢钠水
4、下列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不正确的是( )
A、室内着火被困,立即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
B、发现有人煤气中毒,立即打开门窗、关闭阀门,将中毒人员转移到空气清新处
C、运输硫酸的汽车不慎翻入河中,并产生泄漏,可用生石灰处理河水
D、浓碱液溅到皮肤上,立即涂抹稀硫酸
考点: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一氧化碳的毒性;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该题是考查在日常生活、生产中遇到突发事件如何正确处理的方式.其中A、B、C三项都是正确的处理方法;对于化学中浓碱液溅到皮肤上,应用大量水来冲洗后涂上硼酸溶液.
解答:解:A、室内着火被困,立即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该项是正确的1*cnjy*com
B、发现有人煤气中毒,立即打开门窗、关闭阀门,将中毒人员转移到空气清新处;该项是正确的
C、运输硫酸的汽车不慎翻入河中,并产生泄漏,可用生石灰处理河水;该项是正确的
D、浓碱液溅到皮肤上,立即涂抹稀硫酸;这种做法不正确,应首先大量清水冲洗后涂上硼酸溶液.
故选D.
点评:本题是考查生活、生产和实验室中实验完全注意事项,对于这类型题目,抓住被选项题干,仔细审题,结合生活实际和日常的注意点解题即可.
5、科学兴趣小组的四位同学交流学习体验,他们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设计气体发生装置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B、干冰通过分解反应吸热用于冷藏食品
C、用稀盐酸可以清洗将要焊接的钢轨接头处的铁锈
D、可用浓硫酸吸收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的水蒸汽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气体的干燥(除水);二氧化碳的用途;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A、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都可以选择那种制取装置,比如固体和固体加热制取气体选择和氧气一样的装置.
B、干冰制冷利用的是升华吸热.
C、铁锈可以和盐酸反应.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解答:解:
A、比如固体和固体加热制取气体选择和氧气一样的装置,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制气体选用氢气一样装置,故A正确.
B、干冰升华吸热导致温度降低.故B错误.
C、铁锈的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C正确.1世纪教育网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D正确.
故本题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反应装置的选择、浓硫酸的性质等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平时多记忆、多留心.
6、实验探究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可推知白烟可能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B、将镁、银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可以判断金属活动性:镁>银?
C、通过观察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的现象,可推知浓硫酸具有腐蚀性?
D、观察铁钉在水中锈蚀情况,可以推测铁生锈只与水有关
7、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氧气用于气焊 B、大理石可用作建筑材料和装饰品
C、稀盐酸可用于金属除锈 D、工业盐(NaNO2)可作调味品1世纪教育网
考点:氧气的用途;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常用盐的用途;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A、根据氧气的助燃性分析;
B、根据大理石的特点分析;
C、稀盐酸能与铁锈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物质;
D、根据工业盐有毒分析.
解答:解:A、氧气可以助燃性,氧气和乙炔用于气焊,乙炔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这说明氧气有助燃性,即氧化性.故氧气可用于气焊,故A正确;
B、大理石质地坚硬,颜色洁白,是上等的建筑材料,故B正确;
C、稀盐酸能与铁锈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物质,故C正确;
D、工业盐(NaNO2)有毒,不可作调味品,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氧气的助燃性、大理石的特点、盐酸的除锈、工业用盐的毒性,考查知识点全面,但都是基础知识,同学们一定要掌握.
8、学习化学观察尤为重要.下面对一些实验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C、打开浓盐酸的瓶盖,在瓶口上方出现白雾
D、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C、浓盐酸易挥发;
D、显碱性的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1世纪教育网
解答: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不能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正确;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错误;
C、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在瓶口处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成盐酸小液滴,形成白雾.故选项错误;
D、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注意区分烟和雾的区别,要理解盐溶液有的显酸性、有的显中性、有的显碱性.
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时,生成氧化铁
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后,瓶口出现白烟
D、用石蕊溶液染成的干燥的紫色纸花放入二氧化碳中,纸花变红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A、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浓盐酸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1世纪教育网
D、根据酸碱指示剂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硫在空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故选项说法错误.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后,瓶口出现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D、二氧化碳不显酸性,故不会使石蕊变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浓盐酸的物理性质、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即可正确解答.
1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并产生大量的白雾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C、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一会儿瓶口会产生白烟
D、某同学在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中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11、下列实验中,不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
C、打开浓硝酸的试剂瓶盖,瓶口会出现白雾 D、用玻璃棒蘸浓硫酸在白纸上写字,白纸上的字迹会变黑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浓硝酸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浓硫酸的特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1世纪教育网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浓硝酸具有挥发性,打开浓硝酸的试剂瓶盖,从浓硝酸中挥发出来的硝酸气体和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硝酸小液滴,故瓶口会出现白雾;故选项说法正确.
D、浓硫酸具有脱水性,用玻璃棒蘸浓硫酸在白纸上写字,浓硫酸能夺取纸张中的水分,白纸上的字迹会变黑;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1世纪教育网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打开盛浓盐酸的瓶塞,瓶口有白烟产生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D、铜丝浸入稀硫酸,表面有无色气体生成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浓盐酸易挥发,打开盛浓盐酸的瓶塞,瓶口有白雾产生,不是白烟;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不是白雾;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排在氢后,置换不出稀硫酸的氢元素,所以不能生成氢气.
解答: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所以A说法正确;
B、浓盐酸易挥发,打开盛浓盐酸的瓶塞,瓶口有白雾产生,所以B说法不正确;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所以C说法不正确;
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排在氢后,置换不出稀硫酸的氢元素,所以D说法不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一定注意烟和雾的区别,同时熟练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并灵活运用.
1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色
C、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会出现白雾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A、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显酸性的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C、浓盐酸易挥发;
D、硫在氧气中燃烧能够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解答:解:A、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正确;1世纪教育网
B、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能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错误;
C、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能够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盐酸小液滴,因此瓶口会出现白雾.错误;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错误.1世纪教育网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实验现象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1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打开盛浓盐酸的瓶盖出现大量白烟
C、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会产生蓝色沉淀
D、点燃氢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会发生猛烈爆炸
15、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某物质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该物质一定是碳的单质
C、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可观察到石灰石表面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放出
D、打开浓盐酸的瓶塞,观察到瓶口产生白雾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某物质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该物质不一定是碳的单质;
C、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可观察到石灰石表面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放出属于实验结论;
D、浓盐酸易挥发.1世纪教育网
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错误;
B、一氧化碳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
C、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可观察到石灰石表面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故选项错误;
D、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能和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成盐酸小液滴,形成白雾.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注意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的区别与联系;要注意区分烟和雾,烟是指固体,雾是指液体.
1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B、盛有氧化铁的玻璃管通入一氧化碳加热后,生成黑色固体
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瓶口出现白烟
D、将二氧化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蓝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A、描述现象时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
B、刚还原出的铁粉是黑色的;
C、注意白烟和白雾的区别;
D、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酸.
解答:解: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不能是生成四氧化三铁.故选项错误;
B、盛有氧化铁的玻璃管通入一氧化碳加热后,生成黑色固体.选项正确;
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瓶口出现白白雾,不是白烟.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不是变蓝.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可燃物燃烧时的实验现象,解答时应该从火焰、光、烟雾、溶液颜色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B、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产生白雾1世纪教育网
C、少量高锰酸钾固体溶于水可得到紫红色溶液
D、在滴有石蕊的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颜色由蓝色逐渐变成红色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判断.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雾是液体小液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
C、由常见的盐溶液的颜色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石蕊遇碱变蓝色,遇酸变红色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盐酸小液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白雾.故选项说法正确.
C、少量高锰酸钾固体溶于水可得到紫红色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D、石蕊在盐酸中显红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刚好反应时,溶液呈中性,石蕊显紫色,氢氧化钠溶液过量后,显碱酸性,石蕊变蓝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浓盐酸的物理性质、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即可正确解答别.
18、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打开浓盐酸试剂瓶产生大量的白烟
19、下列实验中,不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色
C、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会出现白雾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物的颜色和状态判断;
B、由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分析判断;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在空气中形成小液滴,产生白雾;
D、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A说法正确;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由于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溶液变红色;故此说法正确;
C、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会出现白雾,故此说法正确;
D、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此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是对常见反应现象的考查,熟练掌握相关物质的性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解题的关键.
20、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B、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盖时,瓶口出现白雾
C、汞在空气中加热生成红色粉末 D、铜片投入到稀硫酸中产生大量的气泡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可以根据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时的现象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正确.
B、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盖时,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汽结合,形成了盐酸小液滴,故在瓶口处出现白雾,正确.
C、汞在空气中加热生成红色粉末,正确.
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位于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硫酸反应,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了解物质燃烧时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对物质燃烧的实验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填空题(共5小题)
21、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盐酸,探究:(1)怎样立即确定它是不是浓盐酸?应选何种方法 C ,A、讨论B、调查C、实验D、上网.(2)具体做法是 打开瓶盖观察瓶口有无白雾出现 .
考点:缺失标签的药品成分的探究;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专题:实验设计题;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浓盐酸有极强的挥发性,打开瓶盖敞口放置的浓盐酸,在瓶口会看到有白雾出现;
可采取打开标签残缺的盐酸瓶盖,观察瓶口是否出现白雾来检验盐酸是否为浓盐酸.
解答:解:(1)立即确定失去标签的盐酸是否为浓盐酸,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进行实验,实验是获取依据的科学方法;
故选C;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浓盐酸有极强的挥发性,打开瓶盖时在瓶口会产生大量白雾;而稀盐酸的挥发性较弱,打开瓶盖时瓶口不会出现白雾;
故答案为:打开瓶盖观察瓶口有无白雾出现.
点评:打开浓盐酸的瓶盖,浓盐酸挥发出大量的氯化氢气体,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形成盐酸的小液滴,而形成白雾.
22、用H2和CuO 反应的实验来测定水的组成,如图A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①检验氢气纯度后,先通一段时间氢气,再加热CuO进行反应,其主要目的是 赶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爆炸 .
②与CuO反应前,应将制取的H2通过图B所示装置,其中所盛的试剂是 浓H2SO4 .
(2)实验中,测定的数据如表所示,根据数据计算生成的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要求有计算式) 氧、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m(O):m(H)=(65.6g﹣59.2g):[(108.0﹣100.8)﹣(65.6g﹣59.2g)]=8:1
实验前
实验后
CuO和玻璃管总质量
65.6g
59.2g
CaCl2和U形管的总质量
100.8g
108.0g
(3)下列情况下,对实验测定结果一定没有影响的是 ①③ (填序号)
①相对CuO而言,H2是过量的;②CuO粉末中含有不与H2反应的杂质; ③反应中部分CuO变成Cu2O;④干燥剂CaCl2有部分失效;⑤用固体NaOH代替CaCl2做干燥剂.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防范爆炸的措施;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专题: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1)此题是对可燃性气体的使用注意事项的考查,B装置是干燥装置据干燥剂的选择解决.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利用装置质量差分别求出氧氢元素的质量,装置A中减小的质量为氧元素的质量,U形管中增加的质量减去氧元素的质量即为氢元素的质量.
(3)对于此题而言是检验水的元素质量比,所以凡是不影响元素质量比的选项都可.
解答:解:(1)①凡是可燃性气体都能与空气混合可能发生爆炸,所以加热前先要排净装置内的空气
故答案为:赶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爆炸
②为防止原混合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影响最后的结果,故通入前应先干燥,根据装置需选用浓硫酸
故答案为:浓硫酸
(2)据题意及质量守恒定律,知道玻璃管与氧化铜的质量差是水中氧的质量,而U形管与氯化钙的质量差是水的质量,水的质量减氧的质量即为氢的质量.
故答案为:氧、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m(O):m(H)=(65.6g﹣59.2g):[(108.0﹣100.8)﹣(65.6g﹣59.2g)]=8:1
(3)由(2)的算式可以看出氢气的量及氧化铜是否变成氧化亚铜对于结果无影响,而②的杂质如果是能与氧化铜反应的物质则对结果会有影响,失效的氯化钙会对水的吸收不充分,使结果不准确,用氢氧化钠做干燥剂时也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使结果不准确.
故选:①③
点评:此题是涉及物质组成元素的验证,通过对联合实验装置的分析,使学生对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有了较为全面的训练.
23、浓硫酸是 无色 、 油状 状液体,具有 吸水 性、 脱水 性,溶于水时 放出大量的热 ,(与之类似的物质还有 氢氧化钠固体 、 生石灰 .)所以稀释浓硫酸时应将 浓硫酸 倒入 水 中,同时不断 用玻璃棒搅拌 ,如果顺序反了可能 造成酸液飞溅 .
24、有五种物质:①小苏打、②钛合金、③盐酸、④氮气、⑤石墨.请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④ ;
(2)人体胃液中的酸是 ③ ;
(3)可用于制造人造骨的是 ② ;
(4)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 ⑤ ;
(5)自制汽水的原料之一是 ① .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了解常见物质的性质,小苏打可以用来发面包、制汽水和做灭火剂;钛合金与人骨有很好的相容性,可用于制造人造骨,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盐酸;氮气占空气体积的78%;因为石墨的硬度较小,刻画时容易留下痕迹,常常用于制作铅笔芯;
解答:解:(1)氮气占空气体积的78%,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故选④;
(2)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盐酸,故选③.
(3)钛合金与人骨有很好的相容性,可用于制造人造骨,故选②
(4)石墨在纸张上划过时容易留下痕迹,可用来制作铅笔芯.故选⑤;
(5)小苏打可以用来发面包、制汽水.故选①;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物质的作用,是生活与化学的联系,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25、从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盐酸、氢氧化钠、氯化钠六种物质中,按题意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相同条件下最轻的气体是 H2 ;
(2)能支持木炭燃烧的气体是 O2 ;
(3)常用来除去金属表面铁锈的是 HCl .
考点:氧气的用途;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氢气的物理性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同学们要牢固掌握氧气的助燃性和氧化性;氢气的可燃性和还原性;常用于除锈的是盐酸.同时还要熟记常见气体的物理性质,然后进行综合应用
解答:解:(1)相同条件下,最轻的气体是氢气,这就考查了氢气的物理性质,故答案为H2;
(2)在初中阶段能够支持燃烧的气体只学习了氧气,所以能支持木炭燃烧的气体是氧气.故答案为:O2;
(3)常用来除去金属表面铁锈的是盐酸,故答案为:HCl.
点评:本考点的基础性和综合性比较强,符合中考的需要,要求学生熟记常见气体的性质,然后根据题目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解答,并会综合运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列实验操作或记录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壁慢慢倒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可看到白烟
C、用托盘天平称取5.4g氯化钠
D、测溶液pH值时,将待测液倾倒在pH试纸上,将pH试纸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质量增加 B、浓盐酸在空气中会冒白烟
C、浓硫酸敞口一段时间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会减少 D、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3、有强烈腐蚀性的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处理时需要的物质及先后顺序是( )
A、氢氧化钠水 B、水氢氧化钠
C、水碳酸氢钠 D、碳酸氢钠水1*cnjy*com
4、下列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不正确的是( )
A、室内着火被困,立即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
B、发现有人煤气中毒,立即打开门窗、关闭阀门,将中毒人员转移到空气清新处
C、运输硫酸的汽车不慎翻入河中,并产生泄漏,可用生石灰处理河水
D、浓碱液溅到皮肤上,立即涂抹稀硫酸
5、科学兴趣小组的四位同学交流学习体验,他们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设计气体发生装置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B、干冰通过分解反应吸热用于冷藏食品
C、用稀盐酸可以清洗将要焊接的钢轨接头处的铁锈
D、可用浓硫酸吸收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的水蒸汽
6、实验探究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可推知白烟可能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B、将镁、银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可以判断金属活动性:镁>银?
C、通过观察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的现象,可推知浓硫酸具有腐蚀性?
D、观察铁钉在水中锈蚀情况,可以推测铁生锈只与水有关
7、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氧气用于气焊 B、大理石可用作建筑材料和装饰品
C、稀盐酸可用于金属除锈 D、工业盐(NaNO2)可作调味品
8、学习化学观察尤为重要.下面对一些实验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1*cnjy*com
C、打开浓盐酸的瓶盖,在瓶口上方出现白雾
D、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
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时,生成氧化铁
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后,瓶口出现白烟
D、用石蕊溶液染成的干燥的紫色纸花放入二氧化碳中,纸花变红
1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并产生大量的白雾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C、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一会儿瓶口会产生白烟
D、某同学在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中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11、下列实验中,不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
C、打开浓硝酸的试剂瓶盖,瓶口会出现白雾
D、用玻璃棒蘸浓硫酸在白纸上写字,白纸上的字迹会变黑
1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打开盛浓盐酸的瓶塞,瓶口有白烟产生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D、铜丝浸入稀硫酸,表面有无色气体生成
1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色
C、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会出现白雾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1*cnjy*com
1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打开盛浓盐酸的瓶盖出现大量白烟
C、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会产生蓝色沉淀
D、点燃氢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会发生猛烈爆炸
15、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某物质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该物质一定是碳的单质1*cnjy*com
C、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可观察到石灰石表面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放出
D、打开浓盐酸的瓶塞,观察到瓶口产生白雾
1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B、盛有氧化铁的玻璃管通入一氧化碳加热后,生成黑色固体
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瓶口出现白烟
D、将二氧化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蓝
1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B、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产生白雾
C、少量高锰酸钾固体溶于水可得到紫红色溶液
D、在滴有石蕊的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颜色由蓝色逐渐变成红色
18、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打开浓盐酸试剂瓶产生大量的白烟
19、下列实验中,不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1*cnjy*com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色
C、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会出现白雾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20、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B、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盖时,瓶口出现白雾
C、汞在空气中加热生成红色粉末 D、铜片投入到稀硫酸中产生大量的气泡
二、填空题(共5小题)
21、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盐酸,探究:(1)怎样立即确定它是不是浓盐酸?应选何种方法 _________ ,A、讨论B、调查C、实验D、上网.(2)具体做法是 _________ .
22、用H2和CuO 反应的实验来测定水的组成,如图A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cnjy*com
(1)实验中,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①检验氢气纯度后,先通一段时间氢气,再加热CuO进行反应,其主要目的是 _________ .
②与CuO反应前,应将制取的H2通过图B所示装置,其中所盛的试剂是 _________ .
(2)实验中,测定的数据如表所示,根据数据计算生成的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要求有计算式) _________
实验前
实验后
CuO和玻璃管总质量
65.6g
59.2g
CaCl2和U形管的总质量
100.8g
108.0g
(3)下列情况下,对实验测定结果一定没有影响的是 _________ (填序号)
①相对CuO而言,H2是过量的;②CuO粉末中含有不与H2反应的杂质; ③反应中部分CuO变成Cu2O;④干燥剂CaCl2有部分失效;⑤用固体NaOH代替CaCl2做干燥剂.
23、浓硫酸是 _________ 、 _________ 状液体,具有 _________ 性、 _________ 性,溶于水时 _________ ,(与之类似的物质还有 _________ 、 _________ .)所以稀释浓硫酸时应将 _________ 倒入 _________ 中,同时不断 _________ ,如果顺序反了可能 _________ .
24、有五种物质:①小苏打、②钛合金、③盐酸、④氮气、⑤石墨.请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_________ ;
(2)人体胃液中的酸是 _________ ;
(3)可用于制造人造骨的是 _________ ;
(4)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 _________ ;
(5)自制汽水的原料之一是 _________ .
25、从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盐酸、氢氧化钠、氯化钠六种物质中,按题意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
(!)相同条件下最轻的气体是 _________ ;1*cnjy*com
(2)能支持木炭燃烧的气体是 _________ ;
(3)常用来除去金属表面铁锈的是 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