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26 诗词五首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看似有律诗的形式,但它实质上是一首古乐府旧题,属于歌行体。
作者简介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郡。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
李贺出身唐朝宗室大郑王(李亮)房, 门荫入仕,授奉礼郎。仕途不顺,热心于诗歌创作。 作品慨叹生不逢时、内心苦闷, 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反映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社会剥削的历史画面。诗作想象极为丰富,引用神话传说,托古寓今,后人誉为“诗鬼”。27岁(一说24岁)英年早逝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系年,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当年唐宪宗以张煦为节度使,领兵前往征讨雁门郡之乱(振武军之乱),李贺即兴赋诗鼓舞士气,作成了这首《雁门太守行》。第二种说法,据唐张固《幽闲鼓吹》载:李贺把诗卷送给韩愈看,此诗放在卷首,韩愈看后也很欣赏。时在元和二年(807)。
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原常务理事朱世英则从有关《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材料记载推测,认为此诗可能是写朝廷与藩镇之间的战争。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伏彼起,发生过重大的战争。如史载,元和四年(809),王承宗的叛军攻打易州和定州,爱国将领李光颜曾率兵驰援平叛。元和九年(814),李光颜身先士卒,突出、冲击吴元济叛军的包围,杀得敌人人仰马翻,狼狈逃窜。
歌行体
行,歌行体,由汉代乐府诗发展而来,通常用“歌”“行”命名,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可采用五言、七言、杂言,形式富于变化。东汉乐府诗歌中的《雁门太守行》是一首歌颂洛阳令王涣政绩的诗。雁门,指雁门关,泛指西北边塞地区。
文体知识
词
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是一种押韵的、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按字数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称“词牌”。
文体知识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xié
/
读顺字音节奏
/
/
/
/
/
/
品读古诗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
长音、
重读
了解诗歌形式:
七言律诗:朗读节奏较为自由。
词:节奏灵活多变。
词句注释
⑴雁门太守行:古乐府曲调名。雁门,郡名。古雁门郡大约在今山西省西北部,是唐王朝与北方突厥部族的边境地带。行,歌行,一种诗歌体裁。
⑵黑云:此形容战争烟尘铺天盖地,弥漫在边城附近,气氛十分紧张。城欲摧:城墙仿佛就要坍塌。摧,毁。
⑶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甲,指铠甲,战衣。向日:一作“向月”。金鳞:形容铠甲闪光如金色鱼鳞。这句形容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⑷角:古代军中一种吹奏乐器,多用兽角制成,也是古代军中的号角。
⑸“塞上”句:长城附近多紫色泥土,所以叫做“紫塞”。燕脂,即胭脂,深红色。凝夜紫,在暮色中呈现出暗紫色。凝,凝聚。这里写夕阳掩映下,塞土有如胭脂凝成,紫色更显得浓艳。一说“燕脂”“夜紫”皆形容战场血迹,此句意为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
⑹临:逼近,到,临近。易水:河名,大清河上源支流,源出今河北省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易水距塞上尚远,此借荆轲故事以言悲壮之意。战国时荆轲前往刺秦王,燕太子丹及众人送至易水边,荆轲慷慨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⑺“霜重”句:一作“霜重鼓声寒不起”。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声不起,形容鼓声低沉。
⑻报:报答。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战国策·燕策》载燕昭王求士,筑高台,置黄金于其上,广招天下人才。意:信任,重用。
⑼玉龙:宝剑的代称。传说晋代雷焕曾得玉匣,内藏二剑,后入水化为龙。君:君王。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 云 压 城 城 欲 摧,
甲 光 向 日 金 鳞 开。
比喻敌军攻城的气势。
乐府曲名。
城墙仿佛将要坍塌。
铠甲迎着(云缝中射下来的)太阳光,如金色鳞片般闪闪发光。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诗意:
敌军如黑云压城,城墙像要塌陷;盔甲映着日光,像金鳞一般闪亮。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军中号角。
即胭脂,色深红。此句中“燕脂”“夜紫”皆形容战场血迹。
诗意:
号角的声音在秋色里响彻天空,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诗意:
寒风半卷红旗,轻骑驰向易水边;天寒霜气凝重,战鼓声低沉不起。
抵达。
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
形容鼓声低沉;不高扬。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诗意:
为报答国君招纳重用贤才的诚意,挥舞着利剑甘愿为君王血战到死!
指宝剑。传说晋代雷焕曾得玉匣,内藏二剑,后入水化为龙。
相传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
阅读不能贪快,要注意语速,读出语气、语调变化,边读边体味,尝试还原诗歌中呈现的画面,让自己融进意境。
读出诗歌情味
既然李贺没有参加过战争,他写这首诗到底想表达怎样的心声呢?
誓死保家卫国、效忠君王的坚定决心。
作者营造这些画面,意在表达怎样的情感?
诗人以热烈的礼赞和深沉的追念,塑造出了具体、动人的英雄人物形象,颂扬了将士们不屈的战斗意志和誓死报国的决心。
小结本诗艺术特色:诗中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作者用浓烈凝重但并不张扬的色彩“黑”、“紫”、“金”、“红”勾画出苍茫悲壮的画面,加上“角声满天”,“鼓寒声沉”,给人庄严壮烈的感觉,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以色传情,作者简直就是一个高明的画家。
雁门太守行
敌军压境图
板书设计
战后惨烈图
夸张、比喻
夜袭易水图
视觉、听觉
誓死杀敌,报效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