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同步课时练习:3.1 空气与氧气 第1课时(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同步课时练习:3.1 空气与氧气 第1课时(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1-05 19:03: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节 空气与氧气(1)
知识点 1 空气的成分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酥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会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    。
2.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注射器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  )
A.继续用注射器向澄清石灰水中压入空气
B.撤去注射器,用嘴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
C.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
D.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
3.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请填写以下空白。
(1)气体a是    ,气体c是    ;按体积计算,a约占    %,c约占    %。
(2)按体积计算,气体b中稀有气体约占空气的    %,     约占0.04%,水蒸气等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    %。
知识点 2 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
4.如图所示,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首先要检查装置的    。将集气瓶中水面上方的空间分成五等份,其目的是       。对燃烧匙中放入红磷的量的要求是   。红磷点燃后要求迅速放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这是为了    。通过此实验可测出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小明同学测得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可能的原因有 (多选,填字母)。
A.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B.实验装置可能漏气
C.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
D.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
E.未等装置完全冷却就打开止水夹读数
知识点 3 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
6.(2022郴州)空气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可用于化工生产、航空航天、医疗急救等领域
B.医疗上可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
C.用干冰营造舞台意境时,看到的白雾是二氧化碳气体
D.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
7.下列关于空气中各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空气中的氧气能供给生物呼吸,支持燃料燃烧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在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以防腐
C.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霓虹灯
D.将点燃的木条伸入收集满某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8.用如图装置可验证空气中O2的含量。下列现象能表明O2含量的是 (  )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
C.U形管左侧水面先下降,后上升
D.U形管左侧水面最终上升至1处
9.“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的热是来自铁粉的锈蚀反 应。用“暖宝宝贴”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广口瓶容积为270 mL,实验后量筒中水的体积读数为45 mL(实验前量筒中水的体积为100 mL)。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反应放热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B.若测得空气中氧气含量偏低,可能是铁粉不足
C.必须等温度恢复至室温后,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
D.本次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6.7%
10.甲、乙两名同学分别用如图所示的方案1和方案2来测定空气中氧气(O2)的含量。
(1)甲同学用方案1测定的结果大于1/5,则出现错误的原因可能有    (填字母)。
A.红磷不足
B.装置气密性不好
C.没有冷却至室温
D.事先弹簧夹未夹紧
(2)乙同学成功测出结果,对比两种方案,发现方案2比较优秀,其优点有   (填字母)。
A.实验中不必打开瓶塞点燃,减少了实验误差
B.实验中不打开瓶塞,可以防止生成的五氧化二磷(P2O5)逸出,保护环境
C.利用聚光镜引燃白磷,操作安全,减少燃烧生成物对人体的影响
11.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图乙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       ,DE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       。
(2)实验前集气瓶内空气的体积为V,烧杯中水的体积为V1,实验后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为V2,计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表达式为      (用V、V1、V2表示)。如果燃烧时忘记关闭弹簧夹,那么测出氧气的体积将会比理论值   。
答案
1.氧气、水蒸气
2.A
3.氮气、氧气、78、21、0.93、二氧化碳、0.03
4.气密性、
便于观察消耗的氧气的体积(或便于观察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
过量(或足量)
防止集气瓶内的空气受热逸出
5.BDE
6.C
7.D
8.D
9.D
10.D
ABC
11.(1)气体受热膨胀
水进入集气瓶,占据了氧气减少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