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同步课时练习:3.3 化学方程式 第1课时(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同步课时练习:3.3 化学方程式 第1课时(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1-05 19:0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节 化学方程式(1)
知识点 1 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1.某科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1)给锥形瓶微热,使白磷燃烧,发生了  变化。白磷燃烧结束后,发现气球鼓起,这时天平    (填“平衡”或“不平衡”),这是因为 。
(2)冷却至室温后,发现天平   (填“平衡”或“不平衡”)。这说明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
(3)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打开橡皮塞,发现瓶中又开始产生大量白烟,你认为这是因为            ;然后,他又立即将橡皮塞塞回去,这时天平    (填“平衡”或“不平衡”)。
2. 如图是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  。
(2)要用如图药品继续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改变装置的方法是  。
知识点 2 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3.如图所示是磷与氧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 ”表示磷原子,“ ”表示氧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虚线框中应该是(  )
知识点 3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现象。
(1)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质量减少: 。
(2)密闭容器中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质量比镁条质量大: 。
(3)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剩余灰烬质量比木炭质量小: 。
5. 在68 g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2 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剩余物的总质量为68.4 g,则产生氧气的质量为    g。
6.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
A.蜡烛燃烧逐渐变短
B.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
C.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比红磷的质量大
D.纸燃烧变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7. 充分加热a g氯酸钾与b 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剩余固体的质量为c 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A.(a-b) g  B.(a-b-c) g
C.(a+b-c) g  D.(a-b+c) g
8.将20 g甲、5 g乙、8 g丙三种纯净物混合置于密闭容器中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可知:反应后混合物中含有5 g甲、16 g丙,还含有一种新物质丁,则丁物质的质量是(  )
A.12 g B.9 g
C.4 g D.17 g
9.将镁条放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能正确反映容器内有关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的是 (  )
10.在空气中放置较长时间的锌片,表面会形成一层薄膜,其中含有Zn2(OH)2CO3。若该物质通过化合反应生成,反应物除了Zn外,还可能有N2、O2、CO2、H2O中的 (  )
A.一种 B.两种
C.三种 D.四种
11.走进化学变化的微观世界,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X、Y、Z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原子。据图回答问题。
(1)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
(2)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是 。
(3)由X原子构成的物质在该反应中   (填“是”或“不是”)催化剂。
自|我|提|升|练
12.【例题】 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8.4 4.0 3.2 2.8
反应后质量/g 7.2 7.2 x 2.8
A.d可能是催化剂
B.反应后c物质的质量为5.2 g
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
D.a和b是反应物
[变式一] 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50 0.5 0 0
反应后的质量/g 23 x 24 3
A.x的值等于0.5
B.甲一定是化合物
C.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1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变式二]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x的值是19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丁一定是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2∶19
答案
化学、不平衡、气球膨胀使装置受到的浮力变大
平衡、不变
没有反应完的白磷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后继续燃烧、不平衡
不能、氧气会逸散于空气中、为密闭装置
3.D
4.(1)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氧气,氧气逸散到空气中,故剩余固体质量减少
(2)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生成物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与氧气的质量之和,故生成物质量比镁条质量大
(3)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故剩余灰烬质量比木炭质量小
5.1.6
6.B
7.C
8.A
9.D
10.C
11.1:1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
不是
12.A
变式一:D
变式二: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