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光合作用
知识点 1 光合作用的原料
1.小明利用生长良好的植物,在适于生长的气温下,按以下步骤进行了探究:①将植物A、B两片生长状态相近的叶片,分别用含NaOH溶液、 的薄透明塑料袋扎住(如图所示),然后放到黑暗处24 h;②将植物放在 ,让A、B接受相同的光照;
③将A、B两片叶片置于 中水浴加热,至叶片褪成黄白色时,取出叶片并用清水漂洗后,滴上 ,观察颜色变化。
请据以上探究回答问题。
(1)将步骤①②③补充完整。
(2)本实验的探究目的: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 。
(3)叶片A的塑料袋中装NaOH溶液的作用是 。
(4)预期的实验结果是 。
2.将经过暗处理后的盆栽扶桑枝条上一叶片的主脉切断(如图所示)。在阳光下照射4 h 后,取下该叶片脱色,加碘液处理,叶片的上半部呈棕黄色,下半部呈蓝黑色。这个实验的结果表明光合作用需要( )
A.水 B.阳光
C.空气 D.温度
知识点 2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
3.为研究光照强度对某种水草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在15 ℃恒温条件下,测定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图中Oc段曲线上升的原因是 。
(2)影响水草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除了光照强度外,还有 。(请举一例)
知识点 3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4.请根据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知识回答:
(1)a、b表示植物的生理活动:a是 ,b是 。
(2)A、B表示两种物质:A是 ,B是 。
(3)a作用的意义:不但为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提供了氧气和 ,而且减少了大气中 的含量。
(4)b作用的意义是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 。
5.图1为植物体某些生理过程的概念图,请写出标号所代表的文字。
① ;② ;
③ ; ④ ;⑤ 。
6.图2中曲线是不同温度下测得的光合作用效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曲线所给出的正确信息是 ( )
A.当温度一定时,光合作用效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B.当光照强度一定时,光合作用效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C.当光照强度大于Q时,温度是限制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
D.当光照强度小于P时,温度是限制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
7.(2022温州模拟)某同学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装置(瓶中植株未经暗处理)。下列描述中,正确的组合是 ( )
①该装置可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
②该装置可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
③丙内石灰水保持澄清 ④丙内石灰水变浑浊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8.(2022遂宁)图4表示某植物的两种生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过程表示光合作用
B.②过程表示呼吸作用
C.①和②白天同时进行
D.①和②都在叶绿体中进行
9.(2021湖州)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将C18O2和CO2分别通入含小球藻的H2O和H218O中(如图5所示),迅速收集产生的氧气。
(1)18O和16O互为 原子,H218O和H2O以及CO2和C18O2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因此可以用来示踪物质变化情况。
(2)该实验是为了研究 。
(3)该实验必须在 条件下进行。
(4)制备含有较多小球藻的液体时,需在盛有小球藻的液体中加入 (填“无机盐”或“无机盐和有机物”),并置于适宜环境下培养。
10.(2021金华)大棚种植农作物过程中,在作物生长旺盛期和成熟期,农民会给作物补充二氧化碳来提高产量与质量。研究表明,施用“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增产效果比较优异。
资料 ①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会释放CO2,供植物吸收利用;
②吊袋内CO2气肥释放量会随着光照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温度过低时CO2气肥释放量较少;
③使用时,将气肥悬挂在农作物枝叶上方位置比放在农作物底部位置效果好;
④施用气肥不可离农作物太近。
请你用所学知识及以上资料信息,解释施用“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增产效果比较优异的原因。
答案
1.清水、阳光下
酒精、碘液
二氧化碳、吸收二氧化碳
叶片A不变蓝,叶片B变蓝
2.A
3.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强,光合作用强度越强
温度(或二氧化碳浓度)
4.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二氧化碳、有机物
有机物、二氧化碳
能量
5.呼吸、二氧化碳、叶绿体、氧气、产物
6.C
7.B
8.D
9.同位素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氧元素来源于二氧化碳还是水
有光
无机盐
10.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大棚内施用“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能适当增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增多,从而导致大棚作物的产量增多。之所以不能离农作物太近,是防止光合作用时因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之所以放在上部,是因为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叶在植物的上部,根和茎基本不进行光合作用。(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