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诗词五首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 下面的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国破/山河/在 B. 折戟/沉沙/铁未销 C. 天接/云涛/连晓雾 D. 甲光/向日金/鳞开
2. 下面各句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
A.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B.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C.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D. 九万里风鹏正举。
3. 《雁门太守行》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黑云压城”比喻敌军攻城的气势,“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
B. “塞上燕脂凝夜紫”的意思是边塞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句中“燕脂”“夜紫”皆形容战场血迹。
C. “鼓寒”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声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
D. 第七、八句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
4. 下面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唐朝诗人。田园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
B. 杜牧,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尤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一起被后人称为“小李杜”。
C.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词派代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D. 杜甫,唐朝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人称“杜少陵”“杜工部”等。杜甫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陶渊明,晋代诗人,世称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代表作有《归园田居》《饮酒》等。
B. 杜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C. 李贺和杜牧都是唐代诗人,并称为“小李杜”。《雁门太守行》《赤壁》分别是他们的代表作。
D.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婉约派女词人。
6. 《春望》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的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充满离乱伤痛之情。
B. 诗中“烽火”是指因战乱而引发的长安城中的大火,这让作者很难得到家信。
C. 颔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抒发了离别的伤感,字字痛彻心扉,悲伤之情跃然纸上。
D. 全诗寓情于景,意在言外,沉着蕴藉,真挚自然,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7.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作者坐在船上,在风浪颠簸中赶路,仰望着天亮前云雾弥漫、繁星摇动的天空,迷糊之中梦见自己来到天帝的住地,听到天帝情意恳切的问候。
B. 作者自认为是有“惊人句”的成功女词人,但她并未就此满足,她还有新的更大的人生追求,那就是传说中三座仙山上的幸福生活。
C. 尽管人生之路留下痛苦的叹息,但作者并未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她还要像大鹏那样展翅高飞,她还要风把她所乘坐的小船送到美好的仙境。
D. 这首词借助奇妙的景象,通过与天帝的一问一答,抒发了作者对沧桑流离人生的感叹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8. 《赤壁》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B. “折戟沉沙铁未销”是说折断的兵器埋没在沙土中还没有锈蚀。因为该兵器埋入沙土的年代不久,时间不长。
C.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用假设的口气说的。假如当时的天气、风向不给周郎以方便,赤壁之战就有可能是曹操取胜,那么“二乔”就可能被关在铜雀台了。
D. 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赤壁市西北长江南岸,但作者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杜牧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9. 《饮酒(其五)》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出了作者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状况。
B. 尽管没有车马的喧闹嘈杂,但仍有“采菊东篱下”的劳作烦忧。
C.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D. 全诗融说理、写景、抒情为一体,表现了作者细微的内心感受。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默写
10. 名句默写
(1) 陶渊明《饮酒》(其五)中表现了作者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的心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陶渊明《饮酒》(其五)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杜甫在《春望》中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写出了国土沦陷、杂草丛生、人烟稀少的荒凉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春望》中借花鸟抒发作者悲痛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杜甫在《春望》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自己希望战乱早日平息、盼望得到妻儿消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杜甫《春望》一诗中能够表现作者因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以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借用典故抒发誓死报国的忠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杜牧在《赤壁》中从反面设想,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李清照在《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中回答天帝,同时表达自己空有才华而不能施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
11. 古诗鉴赏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 请用自己的话描绘“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两句诗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列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______
A.李清照的词以婉约细腻为主,《渔家傲》是其婉约词的代表之作。
B.诗中“归”字饱含作者经历人生道路上的流徙奔波后,希望得到一个理想归宿的热切愿望。
C.“我报路长嗟日幕,学诗谩有惊人句”表达了诗人空有才华、终遭逢不幸的深沉慨叹。
D.本词通过记梦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传达出积极进取的力量。
12.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 请从炼字或修辞手法中任选角度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中“黄金台”和“玉龙”分别指什么?此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的“________________”三个字,写出了战乱时间之长;“抵万金”形容家书珍贵,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两句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14.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 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2) 下列对陶渊明《饮酒》(其五)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叙写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表现诗人归隐田园后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
B. 本诗在客观景物的描写中融合对人生哲理的领悟,情、景、理自然融合,意境深邃。
C. “心远地自偏”形象地道出这样一个道理: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恬淡舒适。
D. 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来赋予特殊的意蕴。例如菊花,具有超凡脱俗、高傲纯洁的象征意义;而诗人“采菊”,则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
15.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 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A
5.【答案】C
6.【答案】B
7.【答案】B
8.【答案】B
9.【答案】B
10.【答案】【小题1】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小题2】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小题3】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小题4】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小题5】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小题6】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小题7】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小题8】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小题9】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小题10】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11.【答案】【小题1】满天晨雾云涛,水天相接,银河流转,像无数只船儿正舞动着风帆。
【小题2】A
12.【答案】【小题1】示例一:炼字角度:①“压”字本义为“逼近”“压迫”,这里形容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渲染出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衬托守军将士士气高昂,严阵以待。
示例二:修辞角度:运用比喻和夸张修辞,形容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生动形象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
【小题2】①“黄金台”:相传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后用来指招揽贤士的地方。
②“玉龙”:指宝剑。③情感:赞扬了将士们为为报效国家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也表达了诗人立志报国的决心。
13.【答案】【小题1】连三月 对家乡和亲人强烈思念
【小题2】国都沦陷而山河依旧,春天来临眼前却荒草丛生,这种反差强烈的景物描写手法,痛切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思想感情。
14.【答案】【小题1】(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示例二)“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小题2】C
15.【答案】【小题1】写诗人兴感之由,颇有情致。同时为下文的议论做铺垫。
【小题2】诗人借对赤壁之战的评述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