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从自然数到分”说案
象山县殷夫中学 朱炎君
一、教材分析
(1) 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作为学生进入初中以来的第一节课,主要是回顾小学学过的数(自然数、分数),把它安排在正负数概念之前,在教材编排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并让学生了解数是随着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发展的,为后面有理数概念的引入打下基础。
(二)目标分析
1、认知目标:了解自然数和分数是由于人们生活和生产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并在计数、测量、分配、标号、排序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知道分数和已学过的小数可以互相转化。.
2、能力目标:数的运算是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运用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借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索、猜想、发现等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中,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学习“从自然数到分数”知识的现实意义,感受数还需作进一步的扩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参与数学学习。
4、重点和难点分析:
重点是认识数的发展过程,感受由于生活与生产实践的需要,数还需要从自然数和分数作进一步的扩展。
难点是本节“合作学习”第2(2)题学生不易理解。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自然数和分数,知道数来源于生活实际,为通过数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及感受数还需作进一步扩展奠定了基础。
三、教法分析
(2) 动:教师用多媒体设计动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3) 变:教师在教学中不拘泥于教材,改变教材的安排,把合作学习2改变一下,更贴近学生的认知能力。
(4) 点拨:在学生思维受阻或容易产生歧义的地方,老师予以适当的提示,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并得出正确答案。例如:不是任何小数都可以化为分数。
(5) 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渗透观察、猜想、发现等思想,主要是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
四、教学过程分析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展示杭州湾大桥效果图. 看效果图. 杭州湾大桥与宁波人民息息相关,用这热点问题吸引学生眼光.但和这节数学课又有什么关系呢 从而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
投示相关报道. 一名学生朗读报道,其他学生听.
新课:实际生活和自然数 提问:这段报道中,你看到了哪些数 它们属于哪一类 学生回答.
这些都是小学已学过的自然数.对这些数进行分类.【 (1) 属于计数如8万辆、5年后、6车道;(2) 表示测量结果如全长36千米;(3) 表示标号和排序如2003年6月8日、第一座等. 】 通过对自然数进行分类,让学生了解自然数在生活中各种作用.
师:我们这节课就和数字打交道.引出课题,并板书.
投示做一做. 口答完成. 让学生熟悉自然数的应用.
投示P5的作业题1 独立完成. 让学生巩固对自然数的应用.
自然数到分数的过渡 投示问题:先估计数学课本的长和宽各是几厘米 然后量一量,看谁的估计更准确些.再算一算,宽是长的几分子几 1)学生先把估计的值写在纸上,然后与测量的结果作比较.计算宽长之比 锻炼学生的动手和估算能力.这题目设计意图也是对下面内容的过渡.
新课:实际生活和分数 师:说明前面的自然数已不能满足我们的应用. 让学生了解数的范围的扩充是实际的需要.
(1)小华和她的7位朋友一起过生日,要平均分享一块生日蛋糕,每人可得多少蛋糕? (2) 小明的身高是168厘米,如果改用米作单位,应怎样表示? 由学生口答. 让学生了解分配和测量,计算的需要产生分数,小数.
简单提一下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让学生作一简单了解,以免对今后无理数内容的学习产生混淆.
合作探讨 1)看课本P3图1-1. 2)先独立思考.再分组讨论. 1)因为是初一学生,要先分好小组,便于他们的合作交流.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也需要阅读的习惯.3)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骆驼中学要新建游泳池,准备投资500万,经预算需要480万.(1)按照预计投资还可节余多少 (2)由于物价上升等原因,实际花费比预算多10﹪,你认为还有节余吗 你是怎样得到这个结论 学生合作交流. 课本合作2中的第(2)小题对于初一学生短时间内解决由一定困难,作为课外思考题.把它改为学生周边实际问题,降低难度,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兴趣.
上述(2)中可以用以下算式求解:500-(480+480×10﹪)=500-528产生不能用学生已经学过的数来表示结果. 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说明随着实际的需要,学生学过的数还不够用的情况,给上面”自然数到分数”扩展的一个呼应.
师:举一实际例子,说明我们已经学过的数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实际需要. 叫多个学生口答. 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又一次让学生了解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小结 学生回顾本节学习内容.
教师作补充.
课后作业 作业1课本P5剩余题目.作业2到商店或超市调查同一种不同规格包装的商品,说明选择哪种最便宜 为什么 作业2,让学生以小组合作,课外进行. 作业2让学生做一个简单调查和计算,进一步让学生把数和生活实际相联系.也为后面数据收集打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采用”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以数来源于实际,又应用于实际的思路贯穿全节.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的理解数的意义.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手,动脑,合作,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
作为初一第一堂数学课,设计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兴趣.以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