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一着惊海天 同步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一着惊海天 同步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05 17:25: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一着惊海天寒假复习试题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国家京剧院排练《强项令》期间,三位老艺术家不辞辛苦,为演员们亲身示范、精细加工,一丝不苟地针对排演做指导,提建议。
B.贝聿铭殚精竭虑设计出来的这座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是一座交错切割的几何立方体造型建筑。
C.他依靠父亲赞助的大笔资金,白手起家,在当地开办了一家小有名气的工厂。
D.在上海解放纪念馆,数百件文物无声讲述着70年前惊心动魄的一幕幕……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呼啸(xiào) 海域(yù) 辽阔(kuò) 湛蓝(shèn)
B.桅杆(wéi) 刹那(shà) 姿态(zī) 瞬间(shùn)
C.澎湃(pài) 沸腾(fèi) 丧生(sàng) 绽放(zhàn)
D.凛冽(lǐn) 承载(zǎi) 浩瀚(hàn) 镌刻(juān)
3.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B.“航向××,航速××节……”口令声中,辽宁舰官兵娴熟地操纵着航空母舰,舰艉留下一道宽阔笔直的航迹。
C.着舰指挥员:“可以下降高度至×××!”着舰指挥员,“航向××,航速××……”飞行员:“明白!”……
D.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
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舰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从感彩看,“轻巧灵活”为褒义词。
B.“像”是连词,“海燕”是名词。
C.“几近”是数量词,“下滑”是动词。
D.“发动机的咆哮声”是偏正短语,“对准甲板跑道”是动宾短语。
二、基础知识综合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今天,终于有个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
(1)“殚精竭虑”中“殚”的读音是________。
(2)“殚精竭虑”这个词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段文字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夸张 B.排比 设问 C.夸张 反问 D.排比 反问
(4)语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标示引文中的内容省略 B.标示欲言又止,断断续续
C.标示余意未尽 D.标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三、综合性学习
6.某校八年级(3)班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参加了这次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下面一段话是主持人的开场白,请你联系上下文,在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句子。
梦想给予拥有者强大的力量,中华民族因为有梦想而在世界之林中跃马扬鞭,日新月异;生活因为有梦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因为有梦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齐芳同学的妈妈不同意齐芳参加这次活动,还说:“学习这么紧张,还是省下点时间复习功课吧,不然的话,一切都只能是梦!”请你以齐芳的口吻,用得体的语言说服妈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论坛开展了关于“我的中国梦”的大讨论,网民们纷纷发帖,发表自己的看法。请你跟帖,阐述你的“中国梦”。
作家纪广洋:亿万同胞,千万家庭,芸芸众生,在同一片沃土、同一个梦想、同一次复兴中,同舟共济,共兴共荣。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疆域中,在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中,每个角落都干净卫生,每个生命都富贵尊荣。这就是我的中国梦。
网友风为裳:我所理解的“中国梦”是这样的:每个人安于自己的内心,清朗澄净;忠于自己的职业,恪尽职守;对身边的每个人友善,温暖有力;对这个社会做力所能及的事,勿论大小。远离物质上的贫穷,远离精神上的贫瘠。每个人都担负起自己应负的责任,不指责,不推诿。这样的中国,才是我梦想中的中国。
教师陈成龙:我国的语文教育改革更深入一点,我国民众语文素养再提高一点,这就是我的中国梦。
我的跟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
①飞行塔台内的广播响了:“歼—15飞机552号已于XXXX起飞,预计XXXX临空!”
②着舰指挥员从容地走上甲极指挥平台。“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③塔台内,时钟指针的每次跳动,都在揪着人心。
④“航向XX,航速XX节省略号”口令声中,辽宁舰官兵娴熟地操纵着航空母舰,舰艉留下一道宽阔笔直的航迹。
⑤X时XX分,远方的天空中传来舰载机的低吼声。循声望去,记者看到,湛蓝的天幕上,一架歼—15舰载机正向辽宁舰飞来。
⑥飞行塔台内,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监视解幕上不断跳动的参数和曲线,密切跟踪正在空中调整飞行姿态的舰载机。
⑦塔台起降指挥监控台,不时传来着舰指挥员和飞行员的对话声
⑧飞行员:“请示下降高度!”
⑨着舰指挥员:“可以下降高度至XXX!”
⑩着舰指挥员:“航向XX,航速XX……”
飞行员:“明白!”
……
在两人时断时续、不急不缓的对话声中,舰、机配合得堪称完美。
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正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跟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版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
记者眼前的飞行甲板上,定格着一个文征胜利的巨大“V”字:阻拦索的两端构成“V”上边的两头,尾钩钩住处,则是“V”字的底尖。
“成功了!”欢呼声中,一颗颗揪紧的心,一下子舒展开来。各个战位上热烈的掌声,瞬问点燃了所有人内心的激情,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出胜利的笑容。许多人落泪了!他们说:“太让人激动了!”
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木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
7.选文⑧到 段写飞行员与着舰指挥员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8.请从修辞手法或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选文 段划线的句子。
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9.你是如何理解第 段中“许多人落泪了!他们说:‘太让人激动了!’”这句话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今天,我们豪迈受阅
李选清 武天敏 胡君华
公元2009年10月1日。中国,北京,长安街。
清晨,东方,从古观象台一路向西,8000多名官兵和500多辆战车绵延2公里多,像一条凝固的铁流,等待着国庆60周年阅兵的庄严时刻。
上午10时,天安门广场,56门礼炮齐鸣60响。人民英雄纪念碑下,200名国旗护卫队员拱卫着五星红旗,迈着169个正步走向国旗杆基座。
169步,寓意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169年的不平凡历程。
169年,为了祖国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多少英雄儿女血沃中华!
“敬礼!”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长安街上,受阅官兵引吭高歌,声震长空。
10时9分,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乘红旗牌检阅车驶出天安门,沿长安街缓缓东行。
这是胡锦涛主席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检阅三军部队。
这是中国在21世纪首次举行国庆大阅兵。
铁阵,如山如岳。口号,如海如潮。受阅三军身上,流淌着红军、八路军和新四军的血脉。他们来自沃野平畴、深山密林、滔滔海洋、万里蓝天,汇集中国陆海空三军和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预备役部队等全部武装力量的精华。
这是人民军队走过从机械化向信息化建设转型的10年风雨征程,第一次向祖国、向世界全面展示新面貌、新阵容。
10时37分,胡锦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发表讲话后,千人联合军乐团奏响《检阅进行曲》,万众瞩目的阅兵分列式开始了。
三军仪仗队第一军旗手朱振华,高擎八一军旗,走在最前列。随后,14个徒步方队排山倒海,陆续走来。
他们中,有风华正茂的三军院校学员方队,有从井冈山走出的“红一师”方队,有镇守岛礁扬威碧海的海军陆战队方队,有远翔千里突袭作战的空降兵方队,有荟革“国字号”反恐部队精兵的武警方队,有来自汉族、满族、藏族、回族、蒙古族、苗族、壮族、黎族、瑶族和羌族10个民族的三军女兵方队。
沙漠型、山地型、丛林型、两栖型、海洋型、空降型……受阅官兵色彩斑斓的新型数码迷彩戎装,仿佛祖国广袤多姿的壮丽国土。与10年前相比,这支队五中增添了国防生、直招士官等“国防新军”的身影,具有侦察监视、引导打击、潜水登陆和空中渗透能力的特种兵方队,更是首次成建制亮相。
长安街上,足音铿错,犹如山呼海啸。
“我流血的地方,或者我痿骨的地方,或许会长出一朵可爱的花来……”此时此刻,方志敏烈士《可爱的中国》中的深情告白,仿佛回荡在广场上空。
今天,天安门广场鲜花如海,红、黄两色的花束簇成中国军人的钢铁誓言:“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八一军旗,引领中国人民解放军,沿着先烈足迹,脚踏祖国大地,背负民族希望,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
徒步方队背影远去,长安街上,传来30个装备方队隆隆开进的巨大声浪。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锡伯族战士丁辉,驾驶99式新型主战坦克,引领首次排成箭头状的铁甲方阵隆隆驶来。随后,96A型坦克、两栖突击车、履带式大口径自行加榴炮、自行榴弹炮、远程火箭炮等新型数字化装备,像钢铁长城,绵延横豆,展示中国陆战力量一往无前、所向披靡的雄姿。
临沧海,引长弓。新型舰空导弹、反舰导弹、岸舰导弹战车隆隆驶来。此时,在祖国万里海疆,人民海军舰队巍然列阵,悬挂满旗,向天安门致敬。在遥远的亚丁湾,海军护航编队新型战舰眺望东方,鸣响舰笛,向祖国致敬!
西北望,射天狼。两支新型地空导弹方队和空军新型机动雷达方队驶过天安门。他们是新一代国家防空“天网”的中坚力量,是我军未来国土防空作战的剑锋刀刃。
车辚辚,阵容新。通信兵方队、无人机方队、后勤装备方队首次出现在国庆大典。他们是我军信息化建设的排头兵、电子信息作战新锐、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先锋,像电子丛林,像轻盈银燕,像移动城堡,亮相长街。
“爸爸要是活到今天,该有多高兴啊!”观礼台上,著名爱国将领吉鸿昌烈士的女儿吉瑞芝对记者说:“当年中国积贫积弱,父亲为抵抗日寇侵略,只能变卖家产购买枪械,组织武装。看到今天盛世中国的现代化国防装备,真让人忍不住像爸爸当年那样大喊一声:我是中国人!”
听到这里,胸前挂满奖章、两次负伤、两次截肢的新四军老战士吴成,想起解放战争中一次战斗,记忆犹新:“我们20人的突击队,用步枪、手榴弹攻堡垒,打了两天三夜。仗打赢了,突击队只剩下两个人,那时,我们多盼望有一门炮啊……”说到这里,老人眼里涌起泪花。
大国长剑,威风漂凛,中国战略导弹战车驶来了!
顿时,广场沸腾了。巍巍铁阵中,首次出现了第二炮兵“世纪新军”——长剑10型巡航导弹和新型中远程导弹的身影。最后通过天安门的东31甲核导弹方队,蕴含着雷霆万钧的力量,为滔滔铁流掀起一个震撼人心的巨浪。
壮哉!国庆大阅兵。滔滔铁流,如春天大河开融,如熔炉钢水倾泻,如黄河壶口瀑布夺路而下,如钱塘大潮滚滚而来……
观礼台上,来自各部门的负责同志,忘情地伸出手来,向身边的军人们祝贺致意。眼前这支全部是“中国制造”,近90%装备为第一次公开亮相的钢铁方阵,让他们激动不已……
世事沧桑。整整一百年前,1909年,两位法国摄影家拍下了天安门广场的第一张彩色照片:残破的城楼下,一辆人力车冒着寒风,匆匆而过。
那一年,正是清宣统元年。古都北京,笼罩在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阴影下。正阳门上,外国士兵架起大炮,炮口指向紫禁城。直到40年后的开国大典,天安门的木梁上,还嵌着八国联军炮击城楼没有爆炸的3发炮弹……
天翻地覆慨而慷。今天,天安门广场铁流浩荡,宣告当代中国军人捍卫祖国主权、维护祖国统一的坚强意志,展示震撼世界、蓬勃向上的“中国力量”!
“1954年,我作为南京工程兵学校的学员,参加了国庆5周年阅兵。1999年,我作为阅兵总指挥,组织了国庆50周年阅兵……”北京军区原司令员李新良对记者说:“从阅兵场上,我亲眼看到我军的‘小米
加步枪’变成了‘飞机加大炮’,变成了‘导弹加卫星’‘钢铁加芯片’,受阅的先进装备由单台单车抽组,到成建制、成系统亮相,这是多么大的变化!”
旌旗奋,风雷动。人潮惊叹未息,151架飞机组成的12个空中梯队展翅飞来。恢宏壮丽的阅兵乐章,进入了高潮。
“空警-2000”预警机,像背负青天的妮鹏,率领8架歼击机,准时飞过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空,喷射五颜六色的彩烟,在蓝天铺展了一条约烂航路。
鹰击长空,威猛犀利。随后,国产新型轰炸机、加受油机、“飞豹”歼击轰炸机和歼-8F、歼-10、歼-11歼击机编队飞来,宣告中国空军进入以国产第三代战机为主力的新时代。
铁翼飞旋,惊雷滚滚。一支世界阅兵史上最大规模的直升机编队低空飞来。它们从北国边睡、南海天涯、茫茫戈壁、巍巍高原,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四面八方,云聚国庆大典。
巾帼英豪,叱咤风云。15名中国首批女歼击机飞行员驾驭新型教练机飞来。中国的空中花木兰、云天娘子军,第一次飞过天安门广场,以浪漫激情写意蓝天。
空中受阅梯队,横跨长空75公里,雄风万丈,气势磅礴。
60年风雨,一甲子辉煌。56个方阵,象征56个民族。人民军队与共和国一起进步,一起成长,一起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此时此刻,追思与细怀,光荣与梦想,决心与信念,在同一时空汇聚,都凝结在这情感的峰巅,抒写在这壮美的画卷!
10.这是一则______________,主要抓住_______________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生动记述了中国武装力量走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章在精心描写现场的同时,还讲述两位法国摄影家拍下了天安门广场的第一张彩色照片等历史事件,这在叙述方式上属于哪种?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纸媒能够抓住新闻背后相关的信息,将最真实、最有价值的新闻呈现给读者,结合全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数字的寓意。
(1)上午10时,天安门广场,56门礼炮齐鸣60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民英雄纪念碑下,200名国旗护卫队员拱卫着五星红旗,迈着169个正步走向国旗杆基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记叙重大事件现场,“眼睛看不到的”东西往往更珍贵,说说大阅兵仪式上人们“看得到的”是哪些,“看不到的”是哪些。说说记者写这些“看不到的”东西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C
3.C
4.C
5.(1)dān
(2)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3)D
(4)C
6. (1)而在广阔天地中纵横驰骋,自由追逐 而在人生旅途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2)示例:妈妈,我明白您的意思,但您误解了。作为一个中学生,应该关心国家大事;同时心中有梦想,才会有奋斗的动力。虽然占用了一些时间,但也是值得的,您说呢? (3)人们生活安居乐业,幸福美满,国际上没有敌对的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这就是我的中国梦。
7.通过对话交代着舰的进程;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塔台内听着两人的对话,富有现场感;突出飞机着舰过程紧张而有序。 8.修辞的角度: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舰载机比作凌波海燕,生动地写出舰载机逐渐下降,准备着舰的轻巧灵活姿态,表现飞行员技术的精淇。
描写的角度:动作描写,运用一系列动词,具体展现舰载机逐渐下降,准备着舰的过程,准确地表现飞行员技术的精湛。 9.舰载战斗机上舰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已经盼望半个世纪;(1分 )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无数中国海军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终于成功了;表现了人们的激动和自豪之情。
10. 通讯 国庆60周年大阅兵 从机械化向信息化建设转型的10年风雨征程,第一次向祖国和世界展示新面貌、新阵容的壮观场景和豪迈气魄。 11.插叙。文章讲述两位法国摄影家拍摄下了天安门广场的第一张彩色照片等历史事件,以鲜为人知的史实和震撼人心的对比,体现出中国国防力量建设的沧桑巨变。 12. “56门”寓意56个民族,“60响”寓意建国60周年。 “169步”寓意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169年的不平凡历程。 13.人们看到的是现场,是台前,是人们所共见的一切:人民军队走过从机械化向信息化建设转型的10年风雨征程,第一次向祖围,向世界全面展示新面貌、新阵容。看不到的是历史,是幕后,是记者现场萌生的遐思和畅想:“我流血的地方,或者我趣骨的地方,或许会长出一朵可爱的花来……”这样写不仅叙述了现场慷慨激昂、震撼人心的历史场面,还铺垫了沧桑的历史进程、引导了读者思绪、营造了锋锵的情感氛圈。这些是摄像镜头、电视机没法告诉观众的。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