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三峡》第一课时课件(共39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三峡》第一课时课件(共39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0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05 20:0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八年级·语文·统编版·上册
第三单元 山川美景
10.三峡 第1课时
合作探究
预习导学
单元主题 学习目标
山川美景 1.注重朗读指导,发挥朗读的作用。
2.积累文言字词以及文言知识。
3.调动联想和想象,体会景物之美,学习写景的方法。
4.感受作者在山水中寄托的情感
教材内容
阅读:
10.《三峡》 郦道元
11.《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12.《与朱元思书》 吴均
教材内容
13.《唐诗五首》
《野望》 王绩
《黄鹤楼》 崔颢
《使至塞上》 王维
《渡荆门送别》 李白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写作 学习描写景物
学习活动
情境任务:祖国的山川美景异彩纷呈,深入其中,美丽的自然风光让人流连忘返,引起无限情思。阅读欣赏描写自然风光的古今名篇,学习观察大自然,描绘眼中的美景,表达和交流自己感受的自然之美,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学习活动
1.大自然寻美【用摄影、绘画等形式记录自然美景,并将作品上传至班级群。根据自己对自然美景的观察,描绘一段你心中的美景,完成自己的“美篇”】
2.美景大家绘【每位同学把描绘美景的文章以小组为单位发到班级“写作群”,从景物特征、描写方法等角度交流自己的感受,和同学们分享不同的自然美景】
评价与测评
综合性学习:
1.借助美化图片等工具,处理图片,展现自然美景。
2.用“回复”“评论”等功能在“写作群”里与同学交流、碰撞
本单元是文言文单元,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充分发挥朗读的教学功能。
2.引导学生调动联想和想象,体会景物之美,学习写景的方法。
3.注意感受作者在山水中寄托的情感。本单元的诗文具有情景交融的特点,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载体。了解作者的情感是领悟景物意蕴的一把钥匙。
4.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不同的表达方式和相对完整的结构。
5.教学生一些方法,引导学生主动积累文言字词,如积累常用实词和虚词。注意古今汉语的特殊句式,关注古今汉语的差异性。
学习这个单元,要做到:
(1)提高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阅读古诗文的能力,积累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
(2)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借助联想和想象,仔细品味诗文,背诵优美文段。
(3)体会作者的情怀,激发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
3.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采用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描写景物的方式,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重点: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疏通文意,熟读成诵。
美丽的三峡吸引了多少人为之折腰,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也写不尽长江的俊美。而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以其精妙的笔法揭开了三峡神秘的面纱,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作者郦道元,去游览那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吧。
教师可在课前先准备一些关于“三峡”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融入情境。
·导学建议·
1.走近作者。
  郦道元,字 善长 ,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 南北朝 (朝代)时期北魏官员、地理学家。
善长
南北

郦道元年少时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 水经注 》四十卷。其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郦道元可以说是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但均已失传。
水经

  三峡简介:三峡是万里长江上最为奇秀的一段,是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山水画廊。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是其西端,宜昌市南津关是其东端,全长193公里。三峡由瞿塘峡、西陵峡、巫峡组成。瞿塘峡以“雄”名世,巫峡以“秀”见长,西陵峡以“险”著称。
2.为下列字注音。
阙( quē ) 嶂( zhàng ) 曦( xī )
襄( xiāng ) 溯( sù ) 御( yù )
涧( jiàn )  ( yǎn )  漱( shù )
湍( tuān ) 啸( xiào ) 属( zhǔ )
拓展:“溯”的形近字“朔”的字音读 shuò ,可以组词为“ 朔方 ”;“属”的另一字音读 shǔ ,可以组词为“ 家属 ”。
quē
zhàng

xiāng


jiàn
yǎn
shù
tuān
xiào
zhǔ
shuò
朔方
shǔ
家属
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略.无.阙处( 完全没有 )
(2)重岩叠嶂.( 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
(3)夏水襄.陵( 漫上,冲上 )
(4)不见曦.月( 日光,这里指太阳 )
(完全没有 )
( 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
( 漫上,冲上 )
( 日光,这里指太阳 )
(5)或.王命急宣( 有时 )
(6)虽乘奔.御风( 这里指飞奔的马 )
(7)绝 多生怪柏( 极高的山峰 )
(8)素湍.绿潭( 急流 )
( 有时 )
( 这里指飞奔的马 )
( 极高的山峰 )
( 急流 )
(9)飞漱.其间( 冲刷,冲荡 )
(10)良.多趣味( 甚,很 )
(11)属.引.凄异
(12)沿.溯.阻绝( 下行和上行的航道 )
(13)林寒涧肃.( 肃杀,凄寒 )
( 冲刷,冲荡 )
( 甚,很 )
(连接不断 )
( 下行和上行的航道 )
( 肃杀,凄寒 )
4.阅读文章,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三峡雄伟秀丽的风光的?分别写出了什么特点?
  从山、水两方面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写山突出了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突出了水的清澈和迅疾的特点。
听读课文,读顺文句。
1.听老师范读课文,用“/”划分朗读停顿。
自/三 峡 七 百 里 中,两 岸/连 山,略 无/阙 处。重 岩/叠 嶂,隐 天/蔽 日,自 非/亭 午 夜 分,不 见 曦 月。
至 于/夏 水/襄 陵,沿/溯/阻 绝。或/王 命 急 宣,有 时/朝 发/白 帝,暮 到/江 陵,其 间/千 二 百 里,虽/乘 奔 御 风,不 以 疾 也。
/
/
/
/
/
/
/
/
/
/
/
/
/
/
/
/
春 冬 之 时,则/素 湍/绿 潭,回 清/倒 影,绝 /多 生 怪 柏,悬 泉/瀑 布,飞 漱/其 间,清/荣/峻/茂,良 多/趣 味。
每 至/晴 初/霜 旦,林 寒/涧 肃,常 有/高 猿 长 啸,属 引/凄 异,空 谷/传 响,哀 转/久 绝。故/渔 者 歌 曰:“巴 东 三 峡/巫 峡 长,猿 鸣 三 声/泪 沾 裳。”
/
/
/
/
/
/
/
/
/
/
/
/
/
/
/
/
/
/
/
/
·媒体使用·
课前准备多媒体或小广播,播放朗读音频或播放带三峡风景视频的朗读MV。让学生边听边标注字音、重音和节奏。
2.自读课文,结合课文下方的注释把语句读通顺,注意文中停顿。
译读课文,理解文意。
(一)理解词(短)语
1.通假字
略无阙.处( “阙”同“缺”,空隙、缺口 )
2.古今异义
(1)至.于.夏水襄陵( 古义:到了。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
(2)或.王命急宣( 古义:有时。今义:连词,表选择 )
( “阙”同“缺”,空隙、缺口 )
( 古义:到了。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
( 古义:有时。今义:连词,表选择 )
3.一词多义
(1)自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 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
②自.非亭午夜分( 表示假设的连词,如果 )
(2)绝
①沿溯阻绝.( 动词,断 )
②绝. 多生怪柏( 副词,极,非常 )
( 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
( 表示假设的连词,如果 )
( 动词,断 )
( 副词,极,非常 )
③哀转久绝.( 消失 )
( 消失 )
(3)清
①回清.倒影( 清波 )
②清.荣峻茂( 清澈 )
( 清波 )
( 清澈 )
4.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 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
(2)良.多趣味( 形容词用作副词,甚,很 )
(3)空.谷.传响( 名词用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
( 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
( 形容词用作副词,甚,很 )
( 名词用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
(二)翻译句子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在七百里三峡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3.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乘着风,也没有这么快。
4.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极高的山峰上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流冲荡。
背诵课文,深入理解。
1.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试着背诵课文。
2.根据文章想象三峡壮景,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
根据前面的译文,理清每段写作的重点,抓住重点词语分析景物特征。
山:两岸连山,隐天蔽日——高峻美。
水:夏——夏水襄陵、乘奔御风——奔放美。
  春冬——素湍绿潭、悬泉瀑布——清幽美。
  秋——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凄婉美。
    说一说:读完课文后,同学们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共同交流。
略。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直接具体地描绘出来。侧面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自读课文,完成填空。
段落 季节 主要景物 景物特征
第1段 四季 山 连绵、高耸
第2段 夏季 水  汹涌、迅疾 
第3段 春冬  水、山、柏  清幽、秀丽
第4段 秋季 水、猿 凄异、哀转
汹涌、迅

水、山、

END
感谢观看 下节课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