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探索勾股定理 1[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2.6 探索勾股定理 1[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7-11-06 11:5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勾股定理授 课 教 师 常 山 城 关 中 学 王 亚 君主讲内容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分析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教 材 分 析教材所处的地位 勾股定理是欧氏几何中最著名的定理之一,是数形结合优美的典范。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数学与人类的实践活动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学生通过对勾股定理的学习,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直角三角形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说出勾股定理的内容,会初步运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实际运用。
能力目标:(1)通过对勾股定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数学思想,并体会数形结合和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情感目标:激发兴趣,树立信心。通过介绍勾股定理在中国古代的研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激励学生发奋学习。
教学重点 勾股定理及应用。 用面积相等法证明勾股定理。教学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法分析 :建构教学模式,启发、引导、探索
学法指导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手段 :多媒体, 实物投影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过程设计交流对话,探究新知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布置作业,挖掘潜能应用新知,体验成功梳理概括,形成结构小结反思,自主发展生活链接,巩固提高解决问题,前呼后应观察验证归纳让学生从实践中去体验数学!
猜想32+42=52利用直尺测量特殊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如3,4,552+122=132 介绍”勾、股、弦”的定义
用符号语言表示:∠C=Rt∠,AB=c,AC=b,BC=a
a2+b2=c2 猜想: AB2=AC2+BC2
证明猜想 提示:利用面积相等法来证明。 法一: 法二: 定理的证明方法有几百种,连美国第20届总统伽菲尔德于1881年也提供了面积证法。我国古代数学家利用割补。拼接图形来计算。 法三: (a+b)2/2=c2/2+2*ab/2


我国称“勾股定理”,西方称“毕达哥拉斯”定理,为什么呢?
①介绍《周髀算经》中西周的商高(公元一千多年前)发现勾股定理。
②西方毕达哥拉斯于公元前582——493时期发现。
③康熙数学专著《勾股图解》有五种求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其中积求勾股法是独创。
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ABC中,若∠C=Rt∠,AB=c,AC=b,BC=a
a2+b2=c2 勾股定理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例一、△ABC中,∠C=Rt∠,BC=a,AC=b,AB=c
①已知a=6,b=8,求c ②已知a=15,c=17,求b 例二、某超市为方便顾客购物要建一传送电梯,已知楼高4米,电梯底部距楼底9米,请问传送电梯的履带需多长
?解决问题,前呼后应 分析:构造直角三角形,看梯子的长度是否大于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长。
解:△ABC中,∠C=Rt∠,BC=a,AC=b,AB=c, a=9,b=3.5
因为a2+b2=92+3.52 = 81+12.25=93.25
所以 c2 =93.25 =93.25
而6.52=42.25<93.25
所以梯子不能进入三楼
梳理概括,形成结构 内容总结:探索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方法归纳:(1)证明勾股定理,利用面积相等的方法
(2)数形结合的方法
(3)把实物抽象成数学模型。生活链接,巩固提高 链接一已知一台29寸电视的底边宽为25寸,则这台电视有多高?
想一想链接二:一艘船在A处要到达小岛B处,但A、B 之间有暗礁,为了行船安全,船先向正西方向行使了400海里,再向正南方向行使了300海里便到达小岛B,
请你计算A与B之间的直线距离是多少?
小结反思,自主发展 引导学生对本课学习反思小结:
我最大的收获
我表现较好的方面
我掌握了怎样的学法
我还有疑惑……
勾股数的求法
如果a是一个大于1的奇数,b,c为两个连续自然数,
且有a2=b+c,则a,b,c为一组勾股数,
如3,4,5是一组勾股数,且有32=4+5
5,12,13是 一组勾股数,52=12+13
7,24,25是一组够勾股数,72=24+25
如果a,b,c是一组勾股数,则na,nb,nc也是一组勾股数,n为自然数
如 3,4,5
6,8,10
9,12,15
布置作业,挖掘潜能 书面作业:必做P571;
选做P572
补充:如图四边形ABCD中,
AB=8,BC=9,CD=12,其中
BC⊥CD,AB⊥BD,求AD

实践探索:请同学们收集日常生活中可用勾 股定理来解决的实际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完成)。
板书设计 勾股定理
时间安排 复习引入约三分钟,实验操作约十分钟,归纳验证约七 分钟,例题讲解约十四分钟,巩固练习约七分钟,小结作业约四分钟 。
请多多指导,谢谢!常山县城关中学 执教:王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