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化学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下册第8章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分层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化学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下册第8章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分层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1-05 20:58: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化学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下册第8章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分层练习题含答案
沪教版(全国)第8章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一、选择题。
1、分类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 )
A.复合肥料:KNO3、CO(NH2)2、NH4H2PO4
B.有机物:C2H5OH、H2CO3、CH4
C.人体必需微量元素:Ca、Zn、Fe
D.氧化物:MnO2、Fe2O3、H2O
2、革命先烈方志敏用米汤在白纸上写字,给党组织传递情报,下列溶液能使字迹显示的是( )
A.碘酒 B.盐酸 C.盐水 D.糖水
3、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
B.可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确保长期食用
C.酱油中加入铁元素,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
D.如果人体内缺乏碘元素会导致甲状腺肿大
4、分类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 )
A.复合肥料:KNO3、CO(NH2)2、NH4H2PO4
B.有机物:C2H5OH、H2CO3、CH4
C.人体必需微量元素:Ca、Zn、Fe
D.氧化物:MnO2、Fe2O3、H2O
5、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中和反应
B.合金是在某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所以合金一定属于混合物
C.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D.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变化,所以凡是伴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6、“吃得营养,吃出健康”是人们普遍的饮食追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每天都应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 B.油脂会使人发胖,故禁食油脂
C.糖类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 D.过多摄入微量元素不利于健康
7、鱼肉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一道美食。每100g鱼肉中含有的部分营养成分如图,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
A.鱼肉中富含蛋白质 B.多食鱼肉可预防夜盲症
C.鱼肉营养丰富,可代替主食 D.青少年多食鱼肉,可促进骨骼发育
8、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中和反应
B.合金是在某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所以合金一定属于混合物
C.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D.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变化,所以凡是伴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9、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下列归纳和推理,你认为合理的是(  )
A.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B.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所以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C.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D.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所以能使酚酞变红的是碱性溶液
10、下列有关营养与健康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剧烈运动后,大量饮用碳酸饮料
B.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摄入越多越好
C.成人每天需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青少年需要量更大
D.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维生素,需大量摄入
11、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
A.霉变大米经高温蒸煮后食用 B.甲醛溶液浸泡海鲜防腐
C.明矾用于水的杀菌消毒 D.焙制面包时加入适量小苏打
12、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某物质与氯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氯化氢,所以该物质一定含有氮、氢元素
B.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其它元素组成的,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碳酸盐中一定有碳酸根离子,所以含有碳酸根离子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D.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
13、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镁条燃烧:
B.铜绿分解:
C.氨水中和硫酸:
D.酒精完全燃烧:
14、以下是我省广受消费者欢迎的食品,其中主要富含糖类的是( )
A.静宁烧鸡 B.刘家峡草莓
C.陇宝牌当归醋 D.永登丁娃烧饼
15、下列有关营养与健康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剧烈运动后,大量饮用碳酸饮料
B.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摄入越多越好
C.成人每天需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青少年需要量更大
D.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维生素,需大量摄入
二、填空题。
16、判断题:
(1)脂肪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
(2)人每日需摄入50~60g油脂,能提供人体日需能量的20%-25%( )
(3)纤维素属于糖类,能够被人体消化,水果和粗粮等都是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 )
(4)糖类和油脂都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但结构不同,性质不同( )
(5)在人类食物所供给的总能量中,有60%-70%来自于糖类( )
17、请从化学视角回答下列问题。
(1)选出下列桂林特产富含的营养素(填字母序号):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①全州禾花鱼_____;②荔浦芋头_____。
(2)人体缺少某些元素会引发疾病,如缺少_____元素易患贫血病,而人体内缺少碘元素会引起______(填“甲状腺肿大”或“佝偻病”)。
(3)医用口罩是“抗疫”的重要物资,它的主要原料聚丙烯属于_____(填“合成”或“金属”)材料。医用口罩使用后不能随意丢弃,否则会造成所谓“_____”的环境问题。
18、酒精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等多个领域。实验室常用酒精灯作为加热仪器,对酒精灯适当改进,可提高其火焰的温度,以下是两种改进方法的示意图。
(1)对比分析:方法一添加金属网罩能提高温度的原因是__________ ;方法二将铜丝的两端插入酒精灯的灯芯处,从燃烧条件上看,插入铜丝的作用是_______ 。加热完成后,用镊子取下金属网罩或铜丝,盖上灯帽,火焰熄灭的原理是________ 。
(2)查阅资料:酒精蒸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体积分数)为3.28%~18.95%:浓度为75%的酒精溶液能有效杀菌消毒。结合资料分析,夏天在家用汽车内喷洒酒精溶液消毒,比冬天更易引发爆燃危险,这是因为________ 。________ 。消毒时,为避免这一隐患,你的一个合理建议是________ 。
19、夏季,香甜可口、营养丰富的西瓜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下表列出的是每100g某品种西瓜可食用部分的主要营养成分数据。
营养成分 水分 蛋白质 脂肪 糖类 X 钙、磷、铁、锌
质量 92.5g 0.7g 0.2g 6.1g 6.8mg 17.1mg
(1)表中“X”是指有机营养素中的______________。
(2)西瓜的“甜”是因其含有糖类,它是绿色植物________(填“光合”或“呼吸”)作用的产物。
(3)幼儿及青少年缺__________可引发佝偻病或影响身高。
(4)西瓜种植过程中可以施用下列化肥,其中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填字母)。
A.NH4HCO3 B.KCl C.NH4H2PO4
20、小艺想减肥,早餐经常只喝饮料,以致有一天上课突然晕倒.
(1)小艺早餐所喝饮料的主要成分为:白糖、果汁、小苏打、柠檬汁,其中缺少了人体所需营养素中的__________和油脂;
(2)减肥就是减脂肪,脂肪在人体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
(3)下列富含油脂的食品有(填序号)__________.
①馒头 ②海带 ③肥肉 ④白菜 ⑤山茶油.
21、西安市的一支乐队组合——黑撒乐队,作为陕西四大方言摇滚乐队榜首组合,为我们带来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其歌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大街上到处都是一股香风辣雨”说明微粒的特征是______。
(2)“裤带面粗得很挑战喉咙,BiangBiang面拌上肉真是筋道。牛羊肉泡馍是咱西安的经典传统,要想吃得好那可讲究的曾耸”。歌词中提到的食物主要富含的营养素有______。
(3)“吃面不吃蒜,香味少一半”。蒜氨酸(C6H11NO3S)是大蒜的主要成分,具有抗肿瘤、协同降血压、抗菌杀毒等多种药理功效。下列关于蒜氨酸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蒜氨酸由碳、氢、氮、氧、硫五种原子组成
②蒜氨酸中碳、氢、氮、氧、硫元素质量比为6:11:1:3:1
③一个蒜氨酸分子中含有22个原子
④蒜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22、形态各异的物质可按一定规律分类.现有以下八种物质,请选用各物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填在相应位置.
A盐酸 B氯化钾 C氧化铜 D淀粉
E五氧化二磷 F氮气 G氢氧化钙 H甲烷
题号 物质分类标准 字母序号 题号 物质分类标准 字母序号
(1) 金属氧化物 _________ (5) 非金属单质 ________
(2) 非金属氧化物 ________ (6) 挥发性酸 ________
(3) 易溶性盐 ________ (7) 最简单的有机物 ________
(4) 微溶性碱 ________ (8) 糖类 ________
23、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某食堂的午餐食谱为:米饭、馒头、红烧牛肉、油炸刀鱼和炒青椒。食谱中所有富含糖类的食物是_;为了补充维生素,应选择的菜品是______。
(2)我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由纤维织成的。与合成纤维相比较,棉纤维在性能上具有的优点是___(答一点)。
(3)在治疗胃酸过多症的药物成分中,含有的物质不可以是_____(填字母)。
A 碳酸氢钠 B 氢氧化铝 C 氢氧化钠
(4)生活中,用于腌渍蔬菜、鱼、蛋等,起到延长保存时间作用的物质是______。
24、丁基锂(C4H9Li)是橡胶合成工业中一种常用的试剂。白色粉末,熔点-95℃,沸点80℃,遇水、空气均易自燃。
(1)丁基锂属于__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丁基锂中碳、氢、锂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
(3)丁基锂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
三、推断题。
25、A—H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D、G为单质,其余物质均为化合物。其中D是一种红色固体单质;E的75%的溶液用于消毒,通过反应可同时生成H和F,B和H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试推断:
(1)物质E的化学式:______;
(2)物质B的一种用途:______ ;
(3)写出反应由B生成D的实验现象:______ ;
(4)A通过反应能同时生成D和H,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四、实验题。
26、石蕊和酚酞是中学化学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在化学实验中应用广泛。
I、 (1)酚酞的化学式是C20H14O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酚酞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酚酞溶液有酒精的气味,猜想酚酞溶液是酚酞溶于乙醇中形成的
c、酚酞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式是
d、一个酚酞分子由2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
Ⅱ、某同学利用石蕊和酚酞开展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目的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实验1:探究“分子运动现象” 向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溶液不变色 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到溶液变红色 酚酞溶液变红色
实验2:探究“CO2与水反应” 喷水 喷稀醋酸
注:实验中的四朵小花均是用石蕊溶液浸泡过的干燥小花
实验3:探究“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在烧杯中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8mL 向烧杯中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至溶液变为无色。
(2)根据实验1可推测出浓氨水具有哪些性质?(写2条即可)

(3)写出实验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
(4)如果删去实验2中的步骤1,则该实验无法得到正确的结论,请解释其原因。

(5)在实验3的过程中,测得溶液的温度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
②测定c点所示溶液酸碱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_。
③实验过程中要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④ “0一t”时间段内共消耗稀盐酸10mL,根据题中所给数据,结合图像计算稀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溶液的密度均按1g/cm3计算)___________。
2022—2023学年化学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下册第8章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分层练习题含答案
沪教版(全国)第8章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一、选择题。
1、分类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 )
A.复合肥料:KNO3、CO(NH2)2、NH4H2PO4
B.有机物:C2H5OH、H2CO3、CH4
C.人体必需微量元素:Ca、Zn、Fe
D.氧化物:MnO2、Fe2O3、H2O
【答案】D
2、革命先烈方志敏用米汤在白纸上写字,给党组织传递情报,下列溶液能使字迹显示的是( )
A.碘酒 B.盐酸 C.盐水 D.糖水
【答案】A
3、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
B.可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确保长期食用
C.酱油中加入铁元素,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
D.如果人体内缺乏碘元素会导致甲状腺肿大
【答案】B
4、分类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 )
A.复合肥料:KNO3、CO(NH2)2、NH4H2PO4
B.有机物:C2H5OH、H2CO3、CH4
C.人体必需微量元素:Ca、Zn、Fe
D.氧化物:MnO2、Fe2O3、H2O
【答案】D
5、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中和反应
B.合金是在某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所以合金一定属于混合物
C.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D.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变化,所以凡是伴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答案】B
6、“吃得营养,吃出健康”是人们普遍的饮食追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每天都应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 B.油脂会使人发胖,故禁食油脂
C.糖类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 D.过多摄入微量元素不利于健康
【答案】B
7、鱼肉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一道美食。每100g鱼肉中含有的部分营养成分如图,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
A.鱼肉中富含蛋白质 B.多食鱼肉可预防夜盲症
C.鱼肉营养丰富,可代替主食 D.青少年多食鱼肉,可促进骨骼发育
【答案】C
8、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中和反应
B.合金是在某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所以合金一定属于混合物
C.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D.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变化,所以凡是伴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答案】B
9、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下列归纳和推理,你认为合理的是(  )
A.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B.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所以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C.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D.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所以能使酚酞变红的是碱性溶液
【答案】D
10、下列有关营养与健康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剧烈运动后,大量饮用碳酸饮料
B.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摄入越多越好
C.成人每天需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青少年需要量更大
D.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维生素,需大量摄入
【答案】C
11、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
A.霉变大米经高温蒸煮后食用 B.甲醛溶液浸泡海鲜防腐
C.明矾用于水的杀菌消毒 D.焙制面包时加入适量小苏打
【答案】D
12、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某物质与氯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氯化氢,所以该物质一定含有氮、氢元素
B.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其它元素组成的,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碳酸盐中一定有碳酸根离子,所以含有碳酸根离子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D.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
【答案】A
13、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镁条燃烧:
B.铜绿分解:
C.氨水中和硫酸:
D.酒精完全燃烧:
【答案】D
14、以下是我省广受消费者欢迎的食品,其中主要富含糖类的是( )
A.静宁烧鸡 B.刘家峡草莓
C.陇宝牌当归醋 D.永登丁娃烧饼
【答案】D
15、下列有关营养与健康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剧烈运动后,大量饮用碳酸饮料
B.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摄入越多越好
C.成人每天需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青少年需要量更大
D.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维生素,需大量摄入
【答案】C
二、填空题。
16、判断题:
(1)脂肪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
(2)人每日需摄入50~60g油脂,能提供人体日需能量的20%-25%( )
(3)纤维素属于糖类,能够被人体消化,水果和粗粮等都是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 )
(4)糖类和油脂都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但结构不同,性质不同( )
(5)在人类食物所供给的总能量中,有60%-70%来自于糖类( )
【答案】(1)正确 (2)正确 (3)错误 (4)正确 (5)正确
17、请从化学视角回答下列问题。
(1)选出下列桂林特产富含的营养素(填字母序号):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①全州禾花鱼_____;②荔浦芋头_____。
(2)人体缺少某些元素会引发疾病,如缺少_____元素易患贫血病,而人体内缺少碘元素会引起______(填“甲状腺肿大”或“佝偻病”)。
(3)医用口罩是“抗疫”的重要物资,它的主要原料聚丙烯属于_____(填“合成”或“金属”)材料。医用口罩使用后不能随意丢弃,否则会造成所谓“_____”的环境问题。
【答案】C A 铁 甲状腺肿大 合成 白色污染
18、酒精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等多个领域。实验室常用酒精灯作为加热仪器,对酒精灯适当改进,可提高其火焰的温度,以下是两种改进方法的示意图。
(1)对比分析:方法一添加金属网罩能提高温度的原因是__________ ;方法二将铜丝的两端插入酒精灯的灯芯处,从燃烧条件上看,插入铜丝的作用是_______ 。加热完成后,用镊子取下金属网罩或铜丝,盖上灯帽,火焰熄灭的原理是________ 。
(2)查阅资料:酒精蒸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体积分数)为3.28%~18.95%:浓度为75%的酒精溶液能有效杀菌消毒。结合资料分析,夏天在家用汽车内喷洒酒精溶液消毒,比冬天更易引发爆燃危险,这是因为________ 。________ 。消毒时,为避免这一隐患,你的一个合理建议是________ 。
【答案】(1) 可以集中火焰 加速酒精的挥发,提高酒精浓度,提供较多的可燃物 隔绝氧气
(2) 酒精具有挥发性,夏天温度高,酒精挥发的快,更易达到酒精蒸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 改为擦拭消毒
19、夏季,香甜可口、营养丰富的西瓜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下表列出的是每100g某品种西瓜可食用部分的主要营养成分数据。
营养成分 水分 蛋白质 脂肪 糖类 X 钙、磷、铁、锌
质量 92.5g 0.7g 0.2g 6.1g 6.8mg 17.1mg
(1)表中“X”是指有机营养素中的______________。
(2)西瓜的“甜”是因其含有糖类,它是绿色植物________(填“光合”或“呼吸”)作用的产物。
(3)幼儿及青少年缺__________可引发佝偻病或影响身高。
(4)西瓜种植过程中可以施用下列化肥,其中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填字母)。
A.NH4HCO3 B.KCl C.NH4H2PO4
【答案】(1)维生素 (2)光合 (3)钙或钙元素 (4)C
20、小艺想减肥,早餐经常只喝饮料,以致有一天上课突然晕倒.
(1)小艺早餐所喝饮料的主要成分为:白糖、果汁、小苏打、柠檬汁,其中缺少了人体所需营养素中的__________和油脂;
(2)减肥就是减脂肪,脂肪在人体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
(3)下列富含油脂的食品有(填序号)__________.
①馒头 ②海带 ③肥肉 ④白菜 ⑤山茶油.
【答案】蛋白质 储存能量 ③⑤
21、西安市的一支乐队组合——黑撒乐队,作为陕西四大方言摇滚乐队榜首组合,为我们带来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其歌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大街上到处都是一股香风辣雨”说明微粒的特征是______。
(2)“裤带面粗得很挑战喉咙,BiangBiang面拌上肉真是筋道。牛羊肉泡馍是咱西安的经典传统,要想吃得好那可讲究的曾耸”。歌词中提到的食物主要富含的营养素有______。
(3)“吃面不吃蒜,香味少一半”。蒜氨酸(C6H11NO3S)是大蒜的主要成分,具有抗肿瘤、协同降血压、抗菌杀毒等多种药理功效。下列关于蒜氨酸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蒜氨酸由碳、氢、氮、氧、硫五种原子组成
②蒜氨酸中碳、氢、氮、氧、硫元素质量比为6:11:1:3:1
③一个蒜氨酸分子中含有22个原子
④蒜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1)微粒在不断运动 (2)糖类 (3)③④
22、形态各异的物质可按一定规律分类.现有以下八种物质,请选用各物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填在相应位置.
A盐酸 B氯化钾 C氧化铜 D淀粉
E五氧化二磷 F氮气 G氢氧化钙 H甲烷
题号 物质分类标准 字母序号 题号 物质分类标准 字母序号
(1) 金属氧化物 _________ (5) 非金属单质 ________
(2) 非金属氧化物 ________ (6) 挥发性酸 ________
(3) 易溶性盐 ________ (7) 最简单的有机物 ________
(4) 微溶性碱 ________ (8) 糖类 ________
【答案】C F E A B H G D
23、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某食堂的午餐食谱为:米饭、馒头、红烧牛肉、油炸刀鱼和炒青椒。食谱中所有富含糖类的食物是_;为了补充维生素,应选择的菜品是______。
(2)我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由纤维织成的。与合成纤维相比较,棉纤维在性能上具有的优点是___(答一点)。
(3)在治疗胃酸过多症的药物成分中,含有的物质不可以是_____(填字母)。
A 碳酸氢钠 B 氢氧化铝 C 氢氧化钠
(4)生活中,用于腌渍蔬菜、鱼、蛋等,起到延长保存时间作用的物质是______。
【答案】米饭、馒头 炒青椒 透气性好(或吸水性强) C 食盐
24、丁基锂(C4H9Li)是橡胶合成工业中一种常用的试剂。白色粉末,熔点-95℃,沸点80℃,遇水、空气均易自燃。
(1)丁基锂属于__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丁基锂中碳、氢、锂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
(3)丁基锂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
【答案】(1)有机物 (2)4:9:1 (3)75%
三、推断题。
25、A—H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D、G为单质,其余物质均为化合物。其中D是一种红色固体单质;E的75%的溶液用于消毒,通过反应可同时生成H和F,B和H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试推断:
(1)物质E的化学式:______;
(2)物质B的一种用途:______ ;
(3)写出反应由B生成D的实验现象:______ ;
(4)A通过反应能同时生成D和H,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答案】(1)C2H5OH (2)冶炼金属
(3)黑色固体变为红色 (4)
四、实验题。
26、石蕊和酚酞是中学化学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在化学实验中应用广泛。
I、 (1)酚酞的化学式是C20H14O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酚酞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酚酞溶液有酒精的气味,猜想酚酞溶液是酚酞溶于乙醇中形成的
c、酚酞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式是
d、一个酚酞分子由2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
Ⅱ、某同学利用石蕊和酚酞开展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目的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实验1:探究“分子运动现象” 向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溶液不变色 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到溶液变红色 酚酞溶液变红色
实验2:探究“CO2与水反应” 喷水 喷稀醋酸
注:实验中的四朵小花均是用石蕊溶液浸泡过的干燥小花
实验3:探究“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在烧杯中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8mL 向烧杯中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至溶液变为无色。
(2)根据实验1可推测出浓氨水具有哪些性质?(写2条即可)

(3)写出实验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
(4)如果删去实验2中的步骤1,则该实验无法得到正确的结论,请解释其原因。

(5)在实验3的过程中,测得溶液的温度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
②测定c点所示溶液酸碱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_。
③实验过程中要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④ “0一t”时间段内共消耗稀盐酸10mL,根据题中所给数据,结合图像计算稀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溶液的密度均按1g/cm3计算)___________。
【答案】(1)a
(2)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水显碱性
(3)
(4)无法证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导致实验结论不可信
(5) NaCl和NaOH 用玻璃棒蘸取c点溶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使盐酸与氢氧化钠充分反应
解:设稀盐酸中所含氯化氢的质量分数为x
x=7.3%
答:稀盐酸中所含氯化氢的质量分数为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