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同步课时练习:3.2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同步课时练习:3.2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1-06 11:22: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第1课时 细菌和病毒
1.卫健委发出紧急通告,“封杀”两种美国进口的花生酱,原因是这两种花生酱受到一种病原微生物污染。这种病原微生物为单细胞生物,具有细胞壁,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你认为这种生物最可能属于 (  )
A.疟原虫 B.细菌
C.病毒 D.真菌
2.青霉素可以治疗下列哪种疾病 (  )
A.足癣 B.禽流感 
C.疟疾 D.细菌性肠炎
3.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病毒的个体很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C.病毒可以引起动植物和人患多种疾病,所以病毒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D.小儿麻痹症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
4.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  )
A.新冠病毒 B.痢疾杆菌
C.草履虫 D.酵母菌
5.若将细菌放置于固体培养基上,它会繁殖并形成菌落。如图3-2-1所示的实验可以用来检验两种抗生素杀菌效果的是(  )
6.(2019金华)抗生素作为治疗细菌感染的特效药被广泛使用,但现在对抗生素敏感性下降的“耐药菌”越来越多,这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如图3-2-2,上方箭头表示抗生素开始用于医疗的时间,下方相应箭头表示该抗生素的耐药菌出现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B.可用抗生素治疗所有微生物引起的疾病
C.耐药菌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耐药菌出现的时间和抗生素用于医疗的时间没有关系
7.大蒜被人们誉为天然“抗生素”。大蒜真的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吗 甲、乙两名同学进行了如图3-2-3所示的两个实验。实验前先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匀地接种在培养皿的营养琼脂上。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圆纸片周围的清晰区为无菌区,本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
(2)你认为哪名同学设计的方案合理并简述理由: 。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第2课时 传染病
1.一个人一旦得过麻疹这种传染病,痊愈后一生中就不会再得这种病了,这说明某些传染病具有(  )
A.选择性 B.流行性
C.免疫性 D.复发性
2.不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的疾病是(  )
A.近视眼 B.肺结核
C.细菌性痢疾 D.麻疹
3.下列疾病都是传染病的一组是 (  )
A.蛔虫病、淋病、狂犬病
B.流行性乙型脑炎、腮腺炎、贫血
C.高血压、流感、艾滋病
D.动脉粥样硬化、甲肝、手足口病
4.流感、流感病人、流感病人的飞沫、流感病毒分别属于
(  )
①传染源 ②病原体 ③传播途径 ④传染病 ⑤易感人群
A.④③①② B.②⑤①④
C.④⑤③② D.④①③②
5.(2021宁波)使用公筷公勺正成为甬城市民文明用餐的良好风尚。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使用公筷公勺属于 (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者 D.清除病原体
6.下列对幼儿园预防传染病措施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
A.将患病孩子送到医院治疗——控制传染源
B.按规定给孩子接种疫苗——保护易感人群
C.每天对教室进行消毒处理——切断传播途径
D.要求孩子饭前便后洗手——保护易感人群
7.某人感觉身体不舒服,到医院检查,医生确诊其患了某种
病。于是医生马上做了一些相应的预防措施:①立即将患者隔离治疗;②为他家庭中的其他成员打预防针;③对患者的房间和用具进行消毒;④在患者住院期间,不让家属去探望。分析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该病是一种  病,具有        等特点。
(2)医生所做的措施中①属于   ,②④属于   ,③属于     。
8.2020年底,专家发现了变异新冠病毒感染病例,该病毒的传染性更强。变异新冠病毒属于 (  )
A.病原体 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
9.(2020嘉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人类普遍易感。在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的情况下,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新冠肺炎流行最为有效的方法。 下列做法不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  )
10.(2021湖州)控制传染源是防止新冠肺炎传播的重要措施,下列做法属于控制新冠肺炎传染源的是 (  )
A.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防止飞沫传播
B.接种新冠疫苗,产生抗体
C.设立专用病房,隔离新冠肺炎患者
D.对皮肤进行酒精消毒,杀灭病原体
11.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与某种蝙蝠体内携带的冠状病毒相似度达96%。
(1)科学家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在世界各地传播的过程中演变出了多种不同的毒株。在科学上,多种毒株间的性状特征差异属于     现象。
(2)从预防措施角度分析,佩戴口罩属于    。
(3)同学们开展了人类如何与蝙蝠相处的讨论,你认为合理的有    。
A.蝙蝠携带病毒应该把它们全部消灭
B.利用蝙蝠身上的病毒研制生化武器
C.科学合理地研究蝙蝠来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D.人类不能破坏蝙蝠的栖息地,防止蝙蝠灭绝
E.蝙蝠身体内有丰富的蛋白质可以作为人类的食物
12.晓勤和阿谦去拿橘子吃,发现很多橘子上都长了青霉,而用小保鲜袋分别包装的橘子都没长青霉,于是他们有了下面的对话,请你补充完整。
阿谦:早几天只有一个橘子上长了一点点青霉,早把它丢掉就好了。
晓勤:这个现象很像传染病!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来看,长青霉的橘子就像      ,好橘子就像易感人群。
阿谦:青霉就像引起传染病的    ,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丢掉长青霉的橘子代表控制传染源,用保鲜袋包装新鲜橘子则代表         。
晓勤:我们用橘子长青霉现象说明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就是老师说过的    实验法。
阿谦:青霉的孢子是通过空气传播的,用橘子长青霉的现象    (填“适合”或“不适合”)说明细菌性痢疾的传播。
13.冬季是诺如病毒病暴发流行的重要季节,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等。为了防止疾病流行,市疾控中心提出以下预防措施(选摘):①做好疫情监测工作,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②展开了对学校教室、寝室、厕所全面消毒工作并采取开窗通风等一系列防治措施;③勤洗手、饮用煮沸后的水、不吃生冷食品;④不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不随地吐痰,不到学校周边买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零食等。
(1)勤洗手、饮用煮沸后的水、不吃生冷食品,这些都有利于防止感染诺如病毒。以上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______ 。
(2)诺如病毒和细菌不一样,细菌是      生物,诺如病毒没有    结构。
(3)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生物都由蛋白质构成,高温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失活,于是想初步探究“诺如病毒的成活率与温度之间有什么关系”。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通过实验,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
根据此结论我们应该怎么做           。
答案
第1课时
1.B
2.D
3.C
4.A
5.B
6.C
7.大蒜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
乙同学,设置了对照组
第2课时
1.C
2.A
3.A
4.D
5.B
6.D
7.传染
传染性、流行性
控制传染源
保护易感人群 
切断传播途径
8.A
9.B
10.C
11.变异 
切断传播途径
CD
12.
传染源
病原体
切断传播途径
模拟
不适合
13.
切断传播途径
单细胞
细胞
温度越高,诺如病毒的成活率越低 
水要煮沸了再喝(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