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课前准备
1.九下科学课本
2.九下作业本B
3.课堂笔记
浙教版《科学》九下第2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江山二中 郑超龙
回顾测试
如图所示,可表示该区域内的__________,写出一条能量损失最小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能量沿着该食物链_______________,物质沿着该食物链_______________。
生态系统
草→兔→狐
逐级递减单向流动
循环流动
一、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植物
减少
鼠因饥饿死亡
鼠数量下降
植物
增加
鼠食物
增加
鼠吃少量植物
鼠吃大量植物
鼠数量
增加
一、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结构和功能能够通过一定的调节作用而保持相对稳定。
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所具备的特征是 ①有比较稳定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②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种类和数量保持平衡
③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相对平衡
一、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强弱
不同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有强有弱,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是有高有低。
生态系统中的成分越复杂(单纯),生物种类越多(少),
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弱),生态系统稳定性就越高( 低 )。
如图中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____,平衡破坏后最难恢复的是______
A B C
A
A
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
稳定性
生物数量、生态系统复杂程度等
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存在_______关系
相反
案例分析
1788年,欧洲移民刚到澳大利亚时,发现那里青草茵茵,于是大力发展养牛。后来牛粪成灾,造成牧草退化,蝇类滋生?怎么办?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引入
一、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1.在以植物→美洲兔→猞猁为食物链的生态系统中,美洲兔和猞猁的数量变化曲线如下图,请据图回答:
(1)这个生态系统所
出现的状态是 [ ]
A.永不平衡
B.永远平衡
C.短暂动态平衡
D.较长时间的动态平衡
(2)猞猁被大量被捕杀后,美洲兔的数量变化曲线会出现 [ ]
A.先上升后下降 B.先下降后上升 C.不断上升 D.不受影响
(3)图中所示的数量变化曲线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程度的_________能力,如果向某一生态系统内部引入或引出一个或几个物种,受影响的将是______。
D
A
自动调节
整个生态系统
2.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4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4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有机物的总量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 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 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 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 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
丙
1600
400
800
1200
甲
乙
丁
D
中生代时期的地球霸主恐龙,统治地球1.6亿年之久,却在6500万年前突然消失,科学家给出的推测结论是,陨石撞击地球杀死了恐龙,一颗陨石到了大气层中之后变成了一个大火球,火球将整个天空照耀得十分耀眼,火球直直的就砸在了地球之上,当时铺天盖地的火山灰冲向了天空,一时间浓烟滚滚乌云密布,至此之后地球的温度开始急剧地下降,很多的生物不是被大火烧死,就是死在了严寒之中。
二、生态平衡的破坏
恐龙灭绝之迷
二、生态平衡的破坏
1232年,今河南省开封市,不到两个月,因伤寒死了近百万人。
整个18世纪,欧洲超过1亿人死于天花,天花虽凶,但由于中国最早发现了防治天花的办法,因而天花在中国并未像在欧洲那样造成空前的灾难。天花是迄今唯一被人类消灭的传染性疾病。
地
震
泥
石
流
①自然因素:
地震、海啸、火山、泥石流、流行病等。
十九世纪初,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里,鹿的数量只有4000只左右,就下令捕杀狼群。狼群的数量急剧下降,鹿的数量越来越多,总数超过了十万只。这之后引发了一系列鹿群病害,使鹿群的数量锐减至8000只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为减少麻雀偷吃稻谷,提高稻谷产量,曾大量捕杀过麻雀,但结果导致一些地区虫害严重,稻谷产量严重下降。
茂密的森林和草原
盲目砍伐森林和滥垦草原
荒山秃岭
黄土高原的历史变迁
如果人为的干预或自然因素的变化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就会被破坏!
鳄雀鳝
河边垃圾
山上光伏
外来入侵物种,鳄雀鳝
原产于北美的大型凶猛鱼类
二、生态平衡的破坏
②人为因素:过度采伐、放牧、捕猎等
环境污染
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人为因素
生物种类的变化
环境因素的变化
物种的无节制捕杀
物种的盲目引进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为因素可以导致自然因素的强化或弱化。
二、生态平衡的破坏
使用农药,会使有毒物质随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或积累)鱼鸟兽体内积累的DDT含量比水高出百万倍。
农药DDT
浮游植物→水蚤→蜻蜓幼虫→小鱼→大鱼→人
绿色种植
生物防治
三、生态保护
1、措施:
A、自然保护
B、环境污染的监测和防治
(1)十大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工程
(2)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的重要手段)
建立环境污染监测机构,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2、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中国自然保护纲要》
(3)退耕还林还草
2018年秦岭200多幢别墅被拆除
四、自制生态瓶
生态瓶就是把一些小动物、植物(提供氧气)放入一个玻璃瓶中,自给自足,不加任何食物,不开瓶,生物皆能生存。这就是生态瓶 ,生态瓶必须放在________。
阳光
师生共同商定生态瓶评价标准?
五、课堂小结
一、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食物链、食物网)
和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相对稳定。
生态系统中的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高。
二、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外部因素:
1.自然因素 2.人为因素
生物圈Ⅱ号(美国微型人工生态循环系统)
拓展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