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背影寒假复习试题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四次写到父亲的“背影”,中间略写,首尾详写。
B.本文写父爱不是从正面写父亲的高大形象,而是写父亲不美的外表、动作和不漂亮的语言,并着力写了父亲的背影。
C.本文以《背影》为题的原因在于将父亲老境的颓唐、心情的忧郁、父爱的真挚都浓缩在“背影”上,留给读者自由想象的空间。
D.课文写得非常坦诚,作者的心理是前后不同的,有一个大变化,作者叙述了自己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作者对自己当年不能理解父亲的悔意。
2.选出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 )
A.变卖典质(抵押) 妥帖(恰当,合适)
B.颓唐(失败的样子) 不能自已(控制,抑制住)
C.琐屑(细小而繁杂的事) 家中光景(时光)
D.举箸提笔(筷子) 触目伤怀(心)
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溺爱 狼籍 铭记 如梦初醒 B.燥热 呓语 娴熟 白手起家
C.不辍 妄图 咆哮 深恶痛疾 D.匿名 桅杆 镌刻 殚精竭虑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考考生众多,而大学录取名额有限,能否在千军万马中“杀出一条血路”,关键要靠考生平时努力。(将“名额”改为“人数”)
B.通过互联网多向化的传播模式,让资讯已变为公共资源。(删去“通过”或“让”)
C.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正在引领世界潮流,为各国民众带去便利的生活。(在“生活”后面加上“方式”)
D.40家主要网络文学网站提供1400余万种作品,并拥有日均逾1.5亿以上文字量的更新。(删去“以上”)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B.鲁迅写的《藤野先生》选自小说集《呐喊》。
C.《背影》作者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作品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D.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唐代著名诗人。杜诗反映了唐由盛转衰的过程,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二、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懈了,正是(形容不幸的事情接二连三地发生)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suǒ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6.找出文中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____________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
7.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者给加点字注音
簌____________ suǒ _______________
8.根据文中括号里的意思写出成语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
9.学习了《背影》一课后,班级拟开展“读《背影》,悟亲情”的语文活动,现在请你参加。
(1)[见字如面]书法小组书写了“父爱如山”四幅书法作品,其中属于楷书的一项是( )
A. B.
C. D.
(2)[话剧表演]表演小组要演出如下一幕,请结合《背影》一文,给该幕拟一个标题,同时在演员、服装安排上提出合理建议。
(3)[亲情礼赞]写作小组搜集了一段礼赞父爱的话,请你仿照画线句子,再补写一句。
父爱是一盏明灯,让你的脚步即使在黑暗的夜里也能够勇往直前;父爱是一首歌曲,让你的身心即使历经磨难也依然乐观积极;父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背影》选段,完成各题。
①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②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③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A 地走到铁道边,慢慢 B 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C 上面,两脚再向上 D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沉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0.文中画线句中“没什么要紧”和“不要紧”的字面意思似乎相同,但联系全文看,它们所指的具体内容不同:“我”说“没什么要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什么要紧;父亲说“不要紧”是指_______________不要紧。
11.根据你对课文的感知填空。
选文2、3段写父亲送我的情景,其中写了父亲的以下行为:照看行李——讲定价钱——______________——嘱咐我路上小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别离去。
12.文中A、B、C、D处分别应填入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对“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扑扑衣上的泥土”是因为刚才爬月台时蹭了一身土,父亲喜欢洁净,所以扑扑土以后心里就轻松了。
B.照应了父亲爬月台的情节,“轻松”是因为买的橘子并不太重,父亲在暗示儿子自己并不累。
C.泥土表明当时车站的环境很脏,“轻松”是说父亲能为儿子买橘子而感到内心满足,同时在暗示儿子,说自己并不累。
D.照应了父亲爬月台的情节,“轻松”说明不是真轻松,表明父亲能为儿子买橘子而感到内心满足,是父亲一片爱子之心的自然流露。
14.朱自清的文章语言简洁、朴素自然、感染力强。赏析“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一句中的“找不着”能否换成“看不见”了?为什么?
15.选文第一段两次写到“踌躇”,试揣摩一下父亲当时的心理活动,并用父亲的口吻把它写下来。
16.文章为什么要交待“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这一情况?
参考答案:
1.A
2.D
3.A
4.A
5.B
6. 懈 卸 籍 藉 7. sù 琐 8.祸不单行
9.(1)D
(2)(示例)望父买橘。在演员安排上,找一个长得偏胖的男生;在服装安排上,准备一顶黑布小帽、一件黑布大马褂、一件深青布棉袍。
(3)(示例)是一座高山 让你的征途即使步履维艰也能够找到依靠
10. 作者说“没什么要紧”的是指自己独自乘火车去北京没什么要紧; 父亲说“不要紧”是指自己的事暂时放一放不要紧。
11. 拣定椅子 嘱托茶房 穿过铁道买橘子
12.蹒跚、探身、攀着、缩
13.D
14.不能换,因为“找不着”写出“我”一直盯着父亲的背影看,直到再也找不到了,表现了我对他的感激、牵挂和难舍之情。而“看不见”则没有这样的效果。
15.重点围绕父亲“不放心”的心理来写即可。
16.这句是从儿子方面着笔,一方面说明对父亲的爱不能理解,另一方面从侧面表现父亲的爱。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