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群落的演替

文档属性

名称 4.4 群落的演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02-21 08:1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第四节群落的演替
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
牧还草的政策。教学目标火山爆发图片问题探讨:
1.生物是如何一步步地定居在新土地上的 ?
2.这一地区有可能恢复原来群落结构吗?火山爆发后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在火山爆发中,有些物种可能会绝灭;在恢复过程中外来新物种可能会进入。群落结构因此而发生了变化,一般不能恢复原来的群落结构。 小草 灌木 乔木(在此过程中,动物种类逐渐增多) 群落是一个___态系统,它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生物与_____之间、生物与_____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正常情况下,大多数群落中物种结构相对_____。但是,当群落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一些种群消失了以后,总会有其他一些种群来占据这个群落的空间,经过一段时间,又会有另一些种群兴起,逐渐取得优势。 群落演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总是向着群落恢复相对稳定状态的方向进行。 演替——动生物环境稳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一、演替的类型
1.阅读、思考与讨论
光裸的岩地上是如何长出森林的呢?要经历哪些阶段?思考与讨论1.因为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而从裸岩中获取养分。 地衣由真菌与蓝菌或绿藻所组成,其中真菌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首先是真菌提供一个保护层,这样藻类不至被晒或干死,藻类以其光合作用所获糖分除自用外还提供给真菌. 也就是说它们首先能环境极其恶劣的地方生存下来并改造了那儿的生存条件,为其它生物的进驻提供了基础。地衣的这一特性有重大的生物学理论价值和生态学上的实际意义.有时人们将地衣称之为陆地生态环境的开路先锋2.通过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起了有机物,这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条件。而苔藓生长后,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其结果是逐渐取代了地衣。3.能找到这些植物。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取代了灌木的优势,但在森林中各种类型的植物都是存在的。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过程 森林阶段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小结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过程 乔木蔚然成林荒芜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小灌木丛发生在裸岩上的
演替过程 弃耕农田上的
演替过程 森林阶段乔木蔚然成林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荒芜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小灌木丛VS思考与讨论1.这两种演替有何不同?
2.哪一种演替的速度要快?为什么?一、演替的类型1、初生演替2、次生演替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度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践踏对草地群落的影响 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思考与讨论1.至少有两种因素在小路周围的杂草分布中起
作用:一是人的践踏,从耐践踏而言,车前
草最强,狼尾草次之,狗尾草最弱;二是植
物之间的竞争,在远离人践踏的地方,茎秆
较高的狗尾草优先获得阳光,车前草等处于
劣势。 2.如果小路被废弃后,人的践踏活动停止了,
在路周围会慢慢长出茎秆较高的植物,逐渐
成为优势植物。于是,就会出现“远芳侵古
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密集的羊群
顺流而下的木材 废水排入河流
分析:这些活动对草原、森林、水域生物群落有何影响?(2)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1)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
地进行的,可以对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关系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表现在外来物种的入侵。 (1)人类活动有时会有意或无意地将一种新的物种引入到某一群落之中。在适宜的条件下,这些脱离了原有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新物种往往会大肆扩散和蔓延开来,迅速成为优势种,打破原有群落的稳定性,危及已有物种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对当地经济、社会造成巨大危害;(2)与人类对环境的直接破坏不同,外来入侵物种对环境的破坏及对生态系统的威胁是长期的、持久的。当人类停止对某一环境的污染后,该环境一般会逐渐恢复,而当一种外来物种停止传入一个生态系统时,已传入的该物种个体并不会自动消失。由外来物种入侵导致的本地物种的灭绝往往是不可恢复的;中国国家环保总局这次共公布了16种外来入侵物种,分别为紫茎泽兰、薇甘菊、空心莲子草、豚草、毒麦、互花米草、飞机草、凤眼莲(水葫芦)、假高粱、蔗扁蛾、湿地松粉蚧、强大小蠹、美国白蛾、非洲大蜗牛、福寿螺、牛蛙。(3)我国目前已公布了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水葫芦原产巴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由于水葫芦采用无性繁殖方式,每株在一个生长周期90天即可繁殖25万株。20世纪50年代作为猪饲料引进推广,现在已经泛滥成灾,成为一种在全国十几个省市迅速蔓延、能大面积覆盖河道和湖泊的入侵物种,被有关专家称为“世界十大害草之一”。 据四川省环保部门统计,目前全省有80%以上的河流受
到了不同程度的水葫芦污染,
其中有50%以上的流域污染严
重。在一些流域的水面上疯
狂繁殖的绿色水葫芦,已经达
到了水天相接的地步。根据以
上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分析:(1)水葫芦属于引进的外来物种,在我国水域大量
繁殖的原因是:
(2)水葫芦泛滥,会带来哪些危害?
(3)关注环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请你提出控
制水葫芦疯狂蔓延的措施
(4)引种水葫芦带来的严重后果给你带来什么样的
启示?环境资源充足、气候适宜、缺乏天敌 导致本土水生植物大量死亡,进而影响本土水生动物的生存;导致本土生物多样性锐减,使生态环境恶化;改变本土群落演替的方向. 生物防治,引入天敌,如象甲,病菌等;化学防治,如2,4-D等;人工打捞;研制河道割草机械,开发利用,变废为宝; 引入外来物种要慎重,不可盲目追求
短期利益,而要符合生态学的原理。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1、毁林开荒、围湖造田是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并且成为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
2、为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政府明确提出退耕还林、还湖,退牧还草,颁布了《退耕还林条例》,2003年起实施。
3、目的在于改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