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18-2019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1.4 生物的进化(第1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18-2019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1.4 生物的进化(第1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5.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2-13 15:32:28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1.4 生物的进化(第1课时)
一、选择题
1.研究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是(  )
A.现在生存的动物 B.现在生存的植物
C.生物的个体发育 D.化石
【答案】D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根据化石的概念及化石在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解题即可。
【解答】解:化石是表明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故答案为:D。
2.不同地 层的生物化石记录表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这个趋势不包括(  )
A.由简单到复杂 B.由小型到大型
C.由水生到陆生 D.由低等到高等
【答案】B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根据化石的概念及化石在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解题即可。
【解答】解:生物进化的趋势为: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故答案为:B。
3.根据化石及某些生物的特征,分析生物的进化关系,最常用的科学方法是(  )
A.比较法和科学推测 B.模拟实验
C.调查法和观察法 D.设置对照实验
【答案】A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根据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解题即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资料分析法等。
【解答】解:通过化石及某些生物的特征进行比较,使用的是比较法;根据化石和生物的基本特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科学推测,是研究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常用的科学方法;
故答案为:A。
4.许多特殊的动植物被称为“活化石”,如我国的银杏树。1938年在南非附近的印度洋中捕获了第一条被称为“活化石”的腔棘鱼,到现在已经发现并捕获了好几百条腔棘鱼。银杏树和腔棘鱼被称为“活化石”是因为它们的特征是(  )
A.在自然界十分稀有和珍贵
B.该物种出现年代早,但形态结构至今无多大变化,在自然界仍有后代生存但十分稀有和珍贵
C.该物种出现年代较晚,但目前已十分稀有
D.该物种在地球上出现的年代很早,其化石十分稀有和珍贵
【答案】B
【知识点】化石;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与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化石及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解题即可。
【解答】解:“活化石”可以模糊的讲叫孑遗生物,是指任何生物其类似种只存在于化石中,而没有其他现存的近似种类。这些种类曾经从主要的灭绝事件中存活下来,并保留过去原始的特性。
故答案为:B。
5.马化石的研究揭示出(  )
A.生物进化的长期性和渐变性 B.马和其他动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C.生物进化从水生到陆生的趋势 D.动物界的一般进化历程
【答案】A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化石是表明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始祖马生活在5000多万年前,身体只有狐狸那么大,前足四趾着地,后足三趾着地;建新马大约出现在4000多万年前,身体大小如羊,前后足均三趾,中趾明显增大;草原古马出现在3000多万年前,身体大小如现代小马,四肢更长,前后足均三趾,但只有中趾着地行走,侧趾退化;新马身体更大,前后足中趾更为发达,二、四趾完全退化。综上:马的进化趋势为:①体型:有小到大;②脚趾:趾数减少,且由多趾着地变为只有中趾着地;③四肢:越来越长。
【解答】解:A.马化石的研究揭示了生物进化的长期性和渐变性;是正确的;
B.马化石的研究没有提及与其他动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故B错误;
C.始祖马与现代马都是生活在陆地上,故不能表明生物是从水生到陆生进化的趋势,故C错误;
D.马化石的研究没有揭示出动物界的一般进化历程;故错误;
故答案为:A。
6.为了重建物种的演化过程,科学家需要确定现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由此要进行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和收集各方面的证据。下列不能为科学家对该项研究提供证据的是(  )
①陨石 ②化石 ③活化石 ④古生物遗体中的DNA和蛋白质
A.①② B.① C.②③ D.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根据化石及化石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知识解题;化石是表明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解答】解:①陨石也称"陨星",是地球以外脱离原有运行轨道的宇宙流星或尘碎块飞快散落到地球或其它行星表面的未燃尽的石质、铁质或是石铁混合的物质。陨石不能表明生物的进化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②化石是表明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根据化石的结构及其复杂程度可以判断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③活化石是指任何生物其类似种只存在于化石中,而没有其他现存的近似种类。这些种类曾经从主要的灭绝事件中存活下来,并保留过去原始的特性。活化石可以表明生物的进化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④古生物遗体中的DNA和蛋白质也可以表明生物的进化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故答案为:B。
7.若△、□、☆表示具有血缘关系三类生物,如图是这三类生物的化石在不同地层中的出现情况,则三类生物的进化关系最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与规律
【解析】【分析】在越古老的地层中,化石越简单、低等;越新近形成的地层中,化石越复杂、高等。
【解答】解:据图可知,在最下层的底层中,只含有 △ 生物;中间底层中含有 △ 生物,还出现了 □生物;最上层地层中,除了以上两种生物以外,还出现了☆ 生物;故这三类生物的进化关系为:△→□→☆。
故答案为:A。
8.科学家在挖掘地层时发现最古老的地层中没有化石,化石形成的过程可用图表示,正确的顺序是(  )
A.a→c→b→d B.c→a→b→d C.c→d→b→a D.a→b→c→d
【答案】B
【知识点】化石;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与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①地球上原来没有生命;②生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相关知识解题即可。
【解答】解:据图可知:a图显示为小鱼死亡,进入了地层;b图显示为小鱼在地层中,经过分解者的分解,肉质部分已经不在,只剩下较难分解的骨质部分;c图是小鱼在享受生活;d图是小鱼的遗骨在地层中进一步被分解。因而在地层中形成的先后顺序为:c→a→b→d。
故答案为:B。
9.在我国云南省澄江发现的动物化石群约处于5.3亿年前的寒武纪早期。该化石群有100多种60多个类群,大多已绝灭。其动物结构与现存动物结构差异很大,在此前的地层中也找不到其祖先。如此多的动物种类在寒武纪早期“突然”出现的事实与达尔文进化学说观点相矛盾的是(  )
A.生物是由其祖先经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
B.现代生物之间有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
C.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D.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进化的
【答案】A
【知识点】化石;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与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题即可,
【解答】解: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
①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
②生物存在遗传和变异现象;
③生物之间为了生存会发生生存斗争;
④经过了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故达尔文认为物种的形成都是经过漫长的进化而来的,是渐变式的。而寒武纪出现的物种大爆发现象则与自然选择学说不吻合;
故答案为:A。
10.下列不属于化石的是(  )
A.在河南西峡盆地发现的恐龙蛋
B.古代墓穴中发掘出来的木乃伊
C.德国巴伐利亚州发现的始祖鸟化石
D.阿拉加斯加发现的史前海洋爬行动物的骨骼
【答案】B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根据化石的概念解题即可。化石是指埋藏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等。
【解答】化石是指埋藏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等。恐龙蛋、始祖鸟化石、史前海洋爬行动物的骨骼都属于化石;而木乃伊不属于化石;
故答案为:B。
11.下列比较研究中,能直观说明生物由简单到复杂进化趋势的是(  )
A.各地发现的各类恐龙化石的比较
B.某地发现的鸟类化石与其他地区鸟类化石的比较
C.各类脊椎动物心脏结构的比较
D.人和几种脊椎动物上肢结构的比较
【答案】C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与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生物的解剖结构相关知识解题即可。
【解答】解:A.各地发现的各类恐龙化石,属于同种化石,同种化石的比较,不能直观说明生物由简单到复杂进化;故A不符合题意;
B.某地发现的鸟类化石与其他地区鸟类化石,属于同种化石,同种化石的比较,不能直观说明生物由简单到复杂进化;故B不符合题意;
C.鱼类心脏是一心室一心房;两栖类心脏是两心房一心室;爬行类的心脏是两心房一心室,心室内有隔膜;鸟类、哺乳类的心脏是两心房两心室;故通过各类脊椎动物心脏结构的比较,能直观说明生物由简单到复杂进化;故C符合题意;
D.人和几种脊椎动物上肢结构的比较,机构上差异不大,不能直观说明生物由简单到复杂进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2.在某地的同一地层中,找到了几种生物的化石。对于这几种生物,下列推论最合理的是(  )
A.它们的亲缘关系相近 B.它们的身体结构相似
C.它们的食物种类相似 D.它们的生存年代相近
【答案】D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与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可知:越古老的地层中,生物的化石越简单、低等;越新近形成的地层中,生物的化石越复杂、高等。
【解答】解:在某地的同一地层中,找到了几种生物的化石,说明这几种生物生存的年代相近;
故答案为:D。
13.神创论和进化论关于生命的起源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斗争,而进化论现在已被人们普遍接受。下列观点属于进化论的是(  )
①生物是神创造的 ②地球上的生物是一次出现的
③生物不是神创造的 ④生物是由共同的祖先逐渐演变而来的
⑤各种生物之间无任何亲缘关系 ⑥各种生物间有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
A.③④⑥ B.①②⑤ C.①②⑥ D.②③⑤
【答案】A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理论
【解析】【分析】通过对生物进化论与神创论的比较,找出他们的区别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解:神创论认为:一切生物都是由神创造的;地球上的生物是一次出现的;但并未提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进化论则认为:生物不是由神创造的;生物是由共同的祖先逐渐演变而来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
故答案为:A。
二、填空题
14.布丰的   认为物种   ,原因是它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   ,特别是   和   的变化。
【答案】直线进化论;可变;改变;气候;食物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理论
【解析】【分析】根据布丰的直线进化论解题即可。布丰是法国的博物学家,他认为物种是可变的,特别强调环境对生物的直接影响,当物种生存环境发生改变,尤其是气候和食物性质的变化,可引起生物机体的改变。
【解答】布丰的直线进化论认为物种可变,原因是它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特别是气候和食物的变化。
故答案为:直线进化论、可变、改变、气候、食物。
15.在A、B、C三个不同岩层中都发现了生物化石,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   岩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比较简单、低等。
(2)在   岩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比较复杂、高等。
(3)通过对不同年代的地层里埋藏的生物化石等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明生物进化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   到   ,从水生到陆生。
【答案】(1)C
(2)A
(3)低等;高等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与规律
【解析】【分析】 在越古老的地层中,化石越简单、低等;越新近形成的地层中,化石越复杂、高等。据图可知:C地层最老,A地层最新。
【解答】解:据图可知:C地层最老,A地层最新。根据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可知:在越古老的地层中,生物化石越简单、低等;越新近形成的地层中,生物化石越复杂、高等。
(1)在C岩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比较简单、低等。
(2)在A岩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比较复杂、高等。
(3)通过对不同年代的地层里埋藏的生物化石等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明生物进化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故答案为:(1)C;(2)A;(3)低等、高等。
16.
下图是植物进化历程的图解,据图回答问题。
(1)原始生命形成以后,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进化为不能自养的原始单细胞动物,另一部分进化成为具有叶绿体的A   。
(2)最早登陆的植物类群是B   和C   ,但是B和C的生殖离不开水,后来一部分C进化成为原始的   ,包括D   和E   ,D和E脱离了水的限制,更加适应了陆地生活。
【答案】(1)藻类植物
(2)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与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生物的进化历程及生物进化树相关知识解题即可。
【解答】解:(1)原始生命形成以后,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进化为不能自养的原始单细胞动物,另一部分进化成为具有叶绿体的藻类植物。
(2)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离不开对水的依赖,后来进一步进化为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没有根的分化)和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的分化),逐步开始登陆;但依然离不开对水的依赖;后来一部分蕨类植物,进化成为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脱离了水的限制,更加适应了陆地生活。
故答案为:(1)藻类植物;(2)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三、探究题
17.中国科学家在野外找到一块化石,将化石中的动物取名“顾氏小盗龙”,经观察后发现它具有这样一些特征:浑身披有羽毛,全长大约77厘米,后肢上有尖锐弯曲的爪子和比身体长的尾巴,特别是前、后肢无论是从结构还是从外部形态来看都像现在鸟的翅膀。
(1)请你分析它与现存的哪类动物有亲缘关系?
   。理由是   。
(2)如果在第一块化石所在地层之下又找到了第二块化石,它的特征是身体扁平,全身具有鳞片,无四肢,但身体两侧有鳍状结构。那么第一块化石和第二块化石比较,哪一块可能更古老?说明理由。   。
【答案】(1)鸟类和爬行类;具有鸟类和爬行类的特征
(2)第二块更古老,因为第二块更接近鱼类动物的特征
【知识点】化石;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与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生物的基本特征及生物的分类等知识解题即可。
【解答】解:(1)经观察后发现该化石具有这样一些特征:浑身披有羽毛,全长大约77厘米,特别是前、后肢无论是从结构还是从外部形态来看都像现在鸟的翅膀,故与鸟类非常相似;又因为后肢上有尖锐弯曲的爪子和比身体长的尾巴,都非常的像现在的爬行类;
(2)如果在第一块化石所在地层之下又找到了第二块化石,它的特征是身体扁平,全身具有鳞片,无四肢,但身体两侧有鳍状结构,故非常像鱼类;从生物进化的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故第二块化石更古老。
故答案为:(1)鸟类和爬行类、具有鸟类和爬行类的特征;(2)第二块更古老,因为第二块更接近鱼类动物的特征。
18.
科学家在某处发现了一些动物的化石,其中有三种动物的头部化石保存比较完整。科学家经过研究认为这三种动物的食性各不相同,有食虫的、有食肉的、还有食草的,请回答:
(1)哺乳动物的牙齿出现了分化,有   ,适于   ;   ,适于   ;   ,适于   。
(2)形成化石A的动物的食性应是   的;形成化石B的动物的食性应是   的;形成化石C的动物的食性应是   的。
【答案】(1)门齿;切断食物;臼齿;磨碎食物;犬齿;撕裂食物
(2)食肉;食虫;食草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哺乳动物的牙齿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其中门齿主要功能是切断食物、臼齿主要功能是研磨食物、犬齿主要功能是撕裂食物。一般含有犬齿的是肉食性动物;含有门齿和臼齿,没有犬齿的是草食性动物;有些都具有,是杂食性的。
【解答】解:(1)哺乳动物的牙齿出现了分化,有门齿,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适于磨碎食物;犬齿,适于撕裂食物。
(2)据图可知,化石A具有发达的犬齿,故属于肉食性动物;化石B门齿尖锐,犬齿不发达,臼齿上有锐利的齿尖,故为食虫动物;化石C具有发达的门齿和臼齿,没有犬齿,故属于草食性动物。
故答案为:(1)门齿、切断食物、臼齿、磨碎食物、犬齿、撕裂食物;(2)食肉、食虫、食草。
四、材料题
19.
细胞色素C是由104种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经过对其化学结构的测定,发现各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之间存在差异。下表是以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作标准,其他若干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与人相比较的结果。
生物名称 氨基酸差别 生物名称 氨基酸差别
黑猩猩 0 金枪鱼 21
猕猴 1 鲨鱼 21
袋鼠 10 天蚕娥 31
马 12 小麦 35
响尾蛇 14 酵母菌 44
请根据上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单细胞的酵母菌到高等脊椎动物的黑猩猩均含有细胞色素C,这一事实可以从分子水平说明这些生物起源于共同的   。
(2)表中的数据是   的证据。细胞色素C的差别越小,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越   ;差别越大,则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越   。由此可以推测: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   。
(3)按照与人的亲缘关系从近到远的顺序将上述生物排序为   。
【答案】(1)原始祖先
(2)生物进化;近;远;黑猩猩
(3)黑猩猩、猕猴、袋鼠、马、响尾蛇、金枪鱼和鲨鱼、天蚕蛾、小麦、酵母菌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与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细胞色素C的差别判断生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生物之间亲缘关系越近,细胞色素C的差别越小,生物之间亲缘关系越远,细胞色素C的差别越大,据此解题即可。
【解答】解:(1)从单细胞的酵母菌到高等脊椎动物的黑猩猩均含有细胞色素C,这一事实可以从分子水平说明这些生物起源于共同的原始祖先;
(2)表中的数据是生物进化的证据。细胞色素C的差别越小,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越近;差别越大,则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越远。由此可以推测: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黑猩猩;
(3)根据细胞色素C的差别判断生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生物之间亲缘关系越近,细胞色素C的差别越小,生物之间亲缘关系越远,细胞色素C的差别越大;据此推知与人的亲缘关系从近到远的顺序将上述生物排序为:黑猩猩、猕猴、袋鼠、马、响尾蛇、金枪鱼和鲨鱼、天蚕蛾、小麦、酵母菌。
故答案为:(1)原始祖先;(2)生物进化、近、远、黑猩猩;(3)黑猩猩、猕猴、袋鼠、马、响尾蛇、金枪鱼和鲨鱼、天蚕蛾、小麦、酵母菌。
1 / 12018-2019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1.4 生物的进化(第1课时)
一、选择题
1.研究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是(  )
A.现在生存的动物 B.现在生存的植物
C.生物的个体发育 D.化石
2.不同地 层的生物化石记录表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这个趋势不包括(  )
A.由简单到复杂 B.由小型到大型
C.由水生到陆生 D.由低等到高等
3.根据化石及某些生物的特征,分析生物的进化关系,最常用的科学方法是(  )
A.比较法和科学推测 B.模拟实验
C.调查法和观察法 D.设置对照实验
4.许多特殊的动植物被称为“活化石”,如我国的银杏树。1938年在南非附近的印度洋中捕获了第一条被称为“活化石”的腔棘鱼,到现在已经发现并捕获了好几百条腔棘鱼。银杏树和腔棘鱼被称为“活化石”是因为它们的特征是(  )
A.在自然界十分稀有和珍贵
B.该物种出现年代早,但形态结构至今无多大变化,在自然界仍有后代生存但十分稀有和珍贵
C.该物种出现年代较晚,但目前已十分稀有
D.该物种在地球上出现的年代很早,其化石十分稀有和珍贵
5.马化石的研究揭示出(  )
A.生物进化的长期性和渐变性 B.马和其他动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C.生物进化从水生到陆生的趋势 D.动物界的一般进化历程
6.为了重建物种的演化过程,科学家需要确定现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由此要进行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和收集各方面的证据。下列不能为科学家对该项研究提供证据的是(  )
①陨石 ②化石 ③活化石 ④古生物遗体中的DNA和蛋白质
A.①② B.① C.②③ D.②③④
7.若△、□、☆表示具有血缘关系三类生物,如图是这三类生物的化石在不同地层中的出现情况,则三类生物的进化关系最可能是(  )
A.△→□→☆ B.☆→□→△ C.△→☆→□ D.☆→△→□
8.科学家在挖掘地层时发现最古老的地层中没有化石,化石形成的过程可用图表示,正确的顺序是(  )
A.a→c→b→d B.c→a→b→d C.c→d→b→a D.a→b→c→d
9.在我国云南省澄江发现的动物化石群约处于5.3亿年前的寒武纪早期。该化石群有100多种60多个类群,大多已绝灭。其动物结构与现存动物结构差异很大,在此前的地层中也找不到其祖先。如此多的动物种类在寒武纪早期“突然”出现的事实与达尔文进化学说观点相矛盾的是(  )
A.生物是由其祖先经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
B.现代生物之间有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
C.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D.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进化的
10.下列不属于化石的是(  )
A.在河南西峡盆地发现的恐龙蛋
B.古代墓穴中发掘出来的木乃伊
C.德国巴伐利亚州发现的始祖鸟化石
D.阿拉加斯加发现的史前海洋爬行动物的骨骼
11.下列比较研究中,能直观说明生物由简单到复杂进化趋势的是(  )
A.各地发现的各类恐龙化石的比较
B.某地发现的鸟类化石与其他地区鸟类化石的比较
C.各类脊椎动物心脏结构的比较
D.人和几种脊椎动物上肢结构的比较
12.在某地的同一地层中,找到了几种生物的化石。对于这几种生物,下列推论最合理的是(  )
A.它们的亲缘关系相近 B.它们的身体结构相似
C.它们的食物种类相似 D.它们的生存年代相近
13.神创论和进化论关于生命的起源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斗争,而进化论现在已被人们普遍接受。下列观点属于进化论的是(  )
①生物是神创造的 ②地球上的生物是一次出现的
③生物不是神创造的 ④生物是由共同的祖先逐渐演变而来的
⑤各种生物之间无任何亲缘关系 ⑥各种生物间有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
A.③④⑥ B.①②⑤ C.①②⑥ D.②③⑤
二、填空题
14.布丰的   认为物种   ,原因是它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   ,特别是   和   的变化。
15.在A、B、C三个不同岩层中都发现了生物化石,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   岩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比较简单、低等。
(2)在   岩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比较复杂、高等。
(3)通过对不同年代的地层里埋藏的生物化石等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明生物进化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   到   ,从水生到陆生。
16.
下图是植物进化历程的图解,据图回答问题。
(1)原始生命形成以后,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进化为不能自养的原始单细胞动物,另一部分进化成为具有叶绿体的A   。
(2)最早登陆的植物类群是B   和C   ,但是B和C的生殖离不开水,后来一部分C进化成为原始的   ,包括D   和E   ,D和E脱离了水的限制,更加适应了陆地生活。
三、探究题
17.中国科学家在野外找到一块化石,将化石中的动物取名“顾氏小盗龙”,经观察后发现它具有这样一些特征:浑身披有羽毛,全长大约77厘米,后肢上有尖锐弯曲的爪子和比身体长的尾巴,特别是前、后肢无论是从结构还是从外部形态来看都像现在鸟的翅膀。
(1)请你分析它与现存的哪类动物有亲缘关系?
   。理由是   。
(2)如果在第一块化石所在地层之下又找到了第二块化石,它的特征是身体扁平,全身具有鳞片,无四肢,但身体两侧有鳍状结构。那么第一块化石和第二块化石比较,哪一块可能更古老?说明理由。   。
18.
科学家在某处发现了一些动物的化石,其中有三种动物的头部化石保存比较完整。科学家经过研究认为这三种动物的食性各不相同,有食虫的、有食肉的、还有食草的,请回答:
(1)哺乳动物的牙齿出现了分化,有   ,适于   ;   ,适于   ;   ,适于   。
(2)形成化石A的动物的食性应是   的;形成化石B的动物的食性应是   的;形成化石C的动物的食性应是   的。
四、材料题
19.
细胞色素C是由104种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经过对其化学结构的测定,发现各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之间存在差异。下表是以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作标准,其他若干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与人相比较的结果。
生物名称 氨基酸差别 生物名称 氨基酸差别
黑猩猩 0 金枪鱼 21
猕猴 1 鲨鱼 21
袋鼠 10 天蚕娥 31
马 12 小麦 35
响尾蛇 14 酵母菌 44
请根据上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单细胞的酵母菌到高等脊椎动物的黑猩猩均含有细胞色素C,这一事实可以从分子水平说明这些生物起源于共同的   。
(2)表中的数据是   的证据。细胞色素C的差别越小,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越   ;差别越大,则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越   。由此可以推测: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   。
(3)按照与人的亲缘关系从近到远的顺序将上述生物排序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根据化石的概念及化石在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解题即可。
【解答】解:化石是表明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故答案为:D。
2.【答案】B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根据化石的概念及化石在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解题即可。
【解答】解:生物进化的趋势为: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故答案为:B。
3.【答案】A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根据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解题即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资料分析法等。
【解答】解:通过化石及某些生物的特征进行比较,使用的是比较法;根据化石和生物的基本特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科学推测,是研究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常用的科学方法;
故答案为:A。
4.【答案】B
【知识点】化石;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与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化石及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解题即可。
【解答】解:“活化石”可以模糊的讲叫孑遗生物,是指任何生物其类似种只存在于化石中,而没有其他现存的近似种类。这些种类曾经从主要的灭绝事件中存活下来,并保留过去原始的特性。
故答案为:B。
5.【答案】A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化石是表明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始祖马生活在5000多万年前,身体只有狐狸那么大,前足四趾着地,后足三趾着地;建新马大约出现在4000多万年前,身体大小如羊,前后足均三趾,中趾明显增大;草原古马出现在3000多万年前,身体大小如现代小马,四肢更长,前后足均三趾,但只有中趾着地行走,侧趾退化;新马身体更大,前后足中趾更为发达,二、四趾完全退化。综上:马的进化趋势为:①体型:有小到大;②脚趾:趾数减少,且由多趾着地变为只有中趾着地;③四肢:越来越长。
【解答】解:A.马化石的研究揭示了生物进化的长期性和渐变性;是正确的;
B.马化石的研究没有提及与其他动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故B错误;
C.始祖马与现代马都是生活在陆地上,故不能表明生物是从水生到陆生进化的趋势,故C错误;
D.马化石的研究没有揭示出动物界的一般进化历程;故错误;
故答案为:A。
6.【答案】B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根据化石及化石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知识解题;化石是表明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解答】解:①陨石也称"陨星",是地球以外脱离原有运行轨道的宇宙流星或尘碎块飞快散落到地球或其它行星表面的未燃尽的石质、铁质或是石铁混合的物质。陨石不能表明生物的进化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②化石是表明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根据化石的结构及其复杂程度可以判断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③活化石是指任何生物其类似种只存在于化石中,而没有其他现存的近似种类。这些种类曾经从主要的灭绝事件中存活下来,并保留过去原始的特性。活化石可以表明生物的进化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④古生物遗体中的DNA和蛋白质也可以表明生物的进化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故答案为:B。
7.【答案】A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与规律
【解析】【分析】在越古老的地层中,化石越简单、低等;越新近形成的地层中,化石越复杂、高等。
【解答】解:据图可知,在最下层的底层中,只含有 △ 生物;中间底层中含有 △ 生物,还出现了 □生物;最上层地层中,除了以上两种生物以外,还出现了☆ 生物;故这三类生物的进化关系为:△→□→☆。
故答案为:A。
8.【答案】B
【知识点】化石;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与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①地球上原来没有生命;②生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相关知识解题即可。
【解答】解:据图可知:a图显示为小鱼死亡,进入了地层;b图显示为小鱼在地层中,经过分解者的分解,肉质部分已经不在,只剩下较难分解的骨质部分;c图是小鱼在享受生活;d图是小鱼的遗骨在地层中进一步被分解。因而在地层中形成的先后顺序为:c→a→b→d。
故答案为:B。
9.【答案】A
【知识点】化石;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与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题即可,
【解答】解: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
①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
②生物存在遗传和变异现象;
③生物之间为了生存会发生生存斗争;
④经过了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故达尔文认为物种的形成都是经过漫长的进化而来的,是渐变式的。而寒武纪出现的物种大爆发现象则与自然选择学说不吻合;
故答案为:A。
10.【答案】B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根据化石的概念解题即可。化石是指埋藏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等。
【解答】化石是指埋藏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等。恐龙蛋、始祖鸟化石、史前海洋爬行动物的骨骼都属于化石;而木乃伊不属于化石;
故答案为:B。
11.【答案】C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与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生物的解剖结构相关知识解题即可。
【解答】解:A.各地发现的各类恐龙化石,属于同种化石,同种化石的比较,不能直观说明生物由简单到复杂进化;故A不符合题意;
B.某地发现的鸟类化石与其他地区鸟类化石,属于同种化石,同种化石的比较,不能直观说明生物由简单到复杂进化;故B不符合题意;
C.鱼类心脏是一心室一心房;两栖类心脏是两心房一心室;爬行类的心脏是两心房一心室,心室内有隔膜;鸟类、哺乳类的心脏是两心房两心室;故通过各类脊椎动物心脏结构的比较,能直观说明生物由简单到复杂进化;故C符合题意;
D.人和几种脊椎动物上肢结构的比较,机构上差异不大,不能直观说明生物由简单到复杂进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2.【答案】D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与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可知:越古老的地层中,生物的化石越简单、低等;越新近形成的地层中,生物的化石越复杂、高等。
【解答】解:在某地的同一地层中,找到了几种生物的化石,说明这几种生物生存的年代相近;
故答案为:D。
13.【答案】A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理论
【解析】【分析】通过对生物进化论与神创论的比较,找出他们的区别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解:神创论认为:一切生物都是由神创造的;地球上的生物是一次出现的;但并未提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进化论则认为:生物不是由神创造的;生物是由共同的祖先逐渐演变而来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
故答案为:A。
14.【答案】直线进化论;可变;改变;气候;食物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理论
【解析】【分析】根据布丰的直线进化论解题即可。布丰是法国的博物学家,他认为物种是可变的,特别强调环境对生物的直接影响,当物种生存环境发生改变,尤其是气候和食物性质的变化,可引起生物机体的改变。
【解答】布丰的直线进化论认为物种可变,原因是它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特别是气候和食物的变化。
故答案为:直线进化论、可变、改变、气候、食物。
15.【答案】(1)C
(2)A
(3)低等;高等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与规律
【解析】【分析】 在越古老的地层中,化石越简单、低等;越新近形成的地层中,化石越复杂、高等。据图可知:C地层最老,A地层最新。
【解答】解:据图可知:C地层最老,A地层最新。根据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可知:在越古老的地层中,生物化石越简单、低等;越新近形成的地层中,生物化石越复杂、高等。
(1)在C岩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比较简单、低等。
(2)在A岩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比较复杂、高等。
(3)通过对不同年代的地层里埋藏的生物化石等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明生物进化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故答案为:(1)C;(2)A;(3)低等、高等。
16.【答案】(1)藻类植物
(2)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与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生物的进化历程及生物进化树相关知识解题即可。
【解答】解:(1)原始生命形成以后,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进化为不能自养的原始单细胞动物,另一部分进化成为具有叶绿体的藻类植物。
(2)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离不开对水的依赖,后来进一步进化为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没有根的分化)和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的分化),逐步开始登陆;但依然离不开对水的依赖;后来一部分蕨类植物,进化成为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脱离了水的限制,更加适应了陆地生活。
故答案为:(1)藻类植物;(2)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17.【答案】(1)鸟类和爬行类;具有鸟类和爬行类的特征
(2)第二块更古老,因为第二块更接近鱼类动物的特征
【知识点】化石;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与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生物的基本特征及生物的分类等知识解题即可。
【解答】解:(1)经观察后发现该化石具有这样一些特征:浑身披有羽毛,全长大约77厘米,特别是前、后肢无论是从结构还是从外部形态来看都像现在鸟的翅膀,故与鸟类非常相似;又因为后肢上有尖锐弯曲的爪子和比身体长的尾巴,都非常的像现在的爬行类;
(2)如果在第一块化石所在地层之下又找到了第二块化石,它的特征是身体扁平,全身具有鳞片,无四肢,但身体两侧有鳍状结构,故非常像鱼类;从生物进化的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故第二块化石更古老。
故答案为:(1)鸟类和爬行类、具有鸟类和爬行类的特征;(2)第二块更古老,因为第二块更接近鱼类动物的特征。
18.【答案】(1)门齿;切断食物;臼齿;磨碎食物;犬齿;撕裂食物
(2)食肉;食虫;食草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哺乳动物的牙齿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其中门齿主要功能是切断食物、臼齿主要功能是研磨食物、犬齿主要功能是撕裂食物。一般含有犬齿的是肉食性动物;含有门齿和臼齿,没有犬齿的是草食性动物;有些都具有,是杂食性的。
【解答】解:(1)哺乳动物的牙齿出现了分化,有门齿,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适于磨碎食物;犬齿,适于撕裂食物。
(2)据图可知,化石A具有发达的犬齿,故属于肉食性动物;化石B门齿尖锐,犬齿不发达,臼齿上有锐利的齿尖,故为食虫动物;化石C具有发达的门齿和臼齿,没有犬齿,故属于草食性动物。
故答案为:(1)门齿、切断食物、臼齿、磨碎食物、犬齿、撕裂食物;(2)食肉、食虫、食草。
19.【答案】(1)原始祖先
(2)生物进化;近;远;黑猩猩
(3)黑猩猩、猕猴、袋鼠、马、响尾蛇、金枪鱼和鲨鱼、天蚕蛾、小麦、酵母菌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与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细胞色素C的差别判断生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生物之间亲缘关系越近,细胞色素C的差别越小,生物之间亲缘关系越远,细胞色素C的差别越大,据此解题即可。
【解答】解:(1)从单细胞的酵母菌到高等脊椎动物的黑猩猩均含有细胞色素C,这一事实可以从分子水平说明这些生物起源于共同的原始祖先;
(2)表中的数据是生物进化的证据。细胞色素C的差别越小,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越近;差别越大,则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越远。由此可以推测: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黑猩猩;
(3)根据细胞色素C的差别判断生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生物之间亲缘关系越近,细胞色素C的差别越小,生物之间亲缘关系越远,细胞色素C的差别越大;据此推知与人的亲缘关系从近到远的顺序将上述生物排序为:黑猩猩、猕猴、袋鼠、马、响尾蛇、金枪鱼和鲨鱼、天蚕蛾、小麦、酵母菌。
故答案为:(1)原始祖先;(2)生物进化、近、远、黑猩猩;(3)黑猩猩、猕猴、袋鼠、马、响尾蛇、金枪鱼和鲨鱼、天蚕蛾、小麦、酵母菌。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