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六章 免疫与健康
复习目标
1、通过自主复习,准确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及功能。
2、通过列表区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通过自主复习,说出免疫的概念及功能。
4、通过自主复习,阐述传染病的概念,特点以及分类。
5、通过举例说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及预防措施;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组成 功能
皮肤
黏膜
阻挡、清除
多种病原体
第二道防线
吞噬细胞
第一道防线
溶解、吞噬
多种病原体
体液中的杀
菌物质
非特异性免疫: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
非特异性免疫
【自主复习一】非特异性免疫
第一节 人体的免疫功能
受伤的哺乳动物经常用舌去舔伤口,对伤口愈合有一定作用,这是因为唾液中( )
A.含抗生素,有杀菌作用
B.含唾液淀粉酶,有消化作用
C.含淀粉酶,有杀菌作用
D.含溶菌酶,有杀菌作用
对应训练
D
【自主复习三】特异性免疫
请结合教材106—107页相关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1、什么是抗原?什么是抗体?
2、腮腺炎病毒侵入人体的过程是怎样的?
3、腮腺炎病毒的抗体能否清除甲型肝炎病毒?
4、什么是特异性免疫?
5、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如何构成的?
抗原:抗原是指能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
(侵入身体的病原体或异物,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或异物等)
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作用是杀死或清除侵入人体的抗原。
1、抗原、抗体:
下列属于抗原的是:
A 异型血
B 疫苗
C 移植他人的皮肤、器官
D 移植自己腿部的皮肤
E 新型冠状病毒
F 引起人过敏反应的药物、食物
ABCEF
对应训练
2、腮腺炎病毒侵入人体的过程
腮腺炎病毒
人体
刺激淋巴细胞
抵抗腮腺炎病毒的物质
新的腮腺炎病毒
侵入
产生
消灭
侵入
(病原体)
抗原
抗体
(特殊蛋白质)
腮腺炎病毒
人体
消灭
患过腮腺炎的人对甲型肝炎病毒有同样的抵抗力吗?
2、腮腺炎病毒侵入人体的过程
甲型肝炎病毒
腮腺炎病毒
腮腺炎病毒
淋巴细胞
穿过1、2两道防线好不容易进来了。
制造腮腺炎抗体
腮腺炎抗体
腮腺炎抗体
腮腺炎抗体
我们保留下来
我们后继有人
一段时间以后……
我对付不了他
我
有办法
制造甲肝抗体
甲肝抗体
甲肝抗体
3、抗体具有专一性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胸腺、脾脏、淋巴结
淋巴细胞
4、人体的特异性免疫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后天获得的
只针对某一种特定病原体或异物
1.得过水痘的病人一般不再患水痘病,为什么?
2.患过感冒的人还会再患感冒,这是为什么呢?
对应训练
感冒种类有很多,比如风寒感冒是由于受到风寒而引起的,好了以后,病人体内不会产生抗体。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患过流感的病人体内会产生抗体,但流感病毒容易产生变异,且感冒抗体在人体内存留时间有限,所以患过流感的病人可能还会再患感冒。
体内有了对抗水痘病毒的抗体
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比较
免疫类型
形 成
对抗病原体
范围
人生来就有
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非专一性)
(专一性)
后天获得的
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有特异性
第一道、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免疫
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
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
清除自身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
防御
自我稳定
免疫监视
过强:过敏反应
过低:反复感染
异常:自身免疫疾病
过低:肿瘤
【自主复习三】免疫
什么叫免疫?免疫功能有哪些?
1、计划免疫主要针对的是
_____ 病。
2、计划免疫是有计划的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 ______
使其在______ 的情况下产生抗体。
3、一般预防接种的疫苗在免疫学上相当于_____ 。
传染
预防接种
不发病
抗原
【自主复习四】计划免疫
达标检测
1.与其它几项免疫类型不同的是( )
A.皮肤的屏障作用 B.泪液、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C.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D.接种牛痘预防天花
2.下列有关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 B.抗体是一种蛋白质
C.一种抗体能消灭多种抗原 D.抗体是在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产生的
3、在一次体检时,发现小王体内没有乙肝抗体,医生建议他注射乙肝疫苗。注射的乙肝疫苗和产生的免疫方式分别是( )
A.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B.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C.抗体、特异性免疫 D.抗原、特异性免疫
D
C
D
第二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叫传染病?传染病有什么特点?
2、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传播途径是怎样的?(用表格梳理)
【自主复习一】传染病及类型
类型 侵入部位 传播途径 常见病例
呼吸道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
血液传染病
体表传染病
飞沫和空气
饮水和食物
吸血的动物
请以表格形式梳理
接触
流感、肺结核、百日咳、流行性腮腺炎、麻疹
细菌性痢疾、甲肝、蛔虫病、脊髓灰质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
狂犬病、血吸虫病、破伤风、癣
呼吸道粘膜
消化道黏膜
血液
皮肤
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什么?
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自主复习二】传染病的预防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传染病流行必需的三个环节:
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只要切断传染病的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就能够阻断传染病的流行。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传染病的预防
以下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哪一项措施?
控制传染源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对应训练一
新冠肺炎的预防措施
隔离病人
死亡病人就近火化
勤洗手
佩戴口罩
多通风
杜绝各种野味
锻炼身体
合理作息
增强体质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对应训练二
病原体: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预防:
艾滋病病毒(HIV)
艾滋病患者(携带者)
1、性传播2、血液传播3、母婴传播
大多数人
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习惯,
阻断传播途径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措施
【自主复习三】艾滋病
下列哪些行为不会感染艾滋病?
A、与艾滋病患者握手
B、与艾滋病患者公用交通工具
C、与艾滋病患者同办公室工作
D、与艾滋病患者公用针管、针头、采血针等
E、与艾滋病患者有性接触
不要歧视艾滋病患者
对应训练
达标检测
1.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
A.饮食传播 B.空气传播 C.接触传播 D.生物媒介传播
2.下列有关传染病或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引起疾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传染源
B.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的办法进行预防
C.对食物过敏是人体免疫功能过强造成的
D.溶菌酶破坏病菌细胞壁使其溶解属于特异性免疫
B
C
达标检测
3.在人体的第二、第三道防线中均能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或细胞是( )
A.胃液 B.溶菌酶 C.吞噬细胞 D.淋巴细胞
C
4.右图Ⅰ和Ⅱ分别表示某种病毒先后两次侵染人体后,人体产生抗体的数量变化曲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病毒第二次侵入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大量增多
B.人体所产生的抗体只能对该种病毒有免疫作用
C.第一次侵染后所形成的免疫功能属非特异性免疫
D.人体内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属于血液中白细胞的一种
C
5.(2019·青岛)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疟疾是人被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资料二: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间接接触以及患者咽喉分泌物等飞沫传播。
(1)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来看,对疟疾患者注射青蒿素进行治疗属于 。与贫血症、白化病等疾病相比,疟疾和手足口病所具有的特性是 。
(2)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与下列 (填序号)的病原体属于同一类型。
①肺结核 ②艾滋病 ③蛔虫病 ④流感
控制传染源
传染性和流行性
②④
(3下图是患者体内抗原、抗体的含量随时间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这属于 免疫。小明同学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后,只获得对手足口病病毒的免疫力,而对麻疹病毒无免疫力,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的人食用鱼、虾等食物,会引起腹泻或皮肤奇痒等现象。这可能是免疫功能过强造成的,在免疫学上称为 。
A B
。
B
特异性
抗体具有专一性(特异性)
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