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7张PPT)
人的生活需要营养
People's life needs nutrition
复习目标
1、通过总结六类营养物质的来源、组成、功能和缺乏症,明确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2、通过回顾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总结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3、通过探究实验和科学史的分析、变式训练,提升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
4、通过对比各消化器官消化和吸收的功能,归纳小肠与消化吸收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培养结构与功能观。
第一课时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
【自主复习一】
1、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第七营养素是什么?
2、糖类、脂肪、蛋白质有什么共同作用?各自的主要作用又是什么
(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是有机物
是无机物
营养物质 来源 组成 作用 缺乏症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营养物质 来源 组成 作用 缺乏症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瘦肉、鱼、奶、蛋、豆类等
氨基酸
(20种)
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
儿童:发育不良、生长迟缓
成人:贫血、肌肉萎缩
谷类、根茎类食物
大部分是淀粉,还有少量的麦芽糖、葡萄糖等
组织细胞的构成物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低血糖、瘦弱等
蛋黄、花生、豆类、硬果类食物
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
分为:动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
重要的供能物质、储备能源、细胞的成分
瘦弱等
2、糖类、脂肪、蛋白质有什么共同作用?各自的主要作用又是什么
共同点:
既是组织细胞的构成物质,又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不同点:
糖类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
脂肪也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
2、糖类、脂肪、蛋白质有什么共同作用?各自的主要作用又是什么
共同点:
既是组织细胞的构成物质,又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不同点:
糖类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
脂肪也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
青少年多摄入
1.下列病症与其病因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佝偻病——缺少维生素A
B. 坏血病——缺少维生素C
C. 地方性甲状腺肿——缺少铁
D. 夜盲症——缺少维生素D
2.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各种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脂肪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直接供能物质
B. 糖类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
C. 核酸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
D. 蛋白质是重要的储存能源物质
达标检测
1.下列病症与其病因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佝偻病——缺少维生素A
B. 坏血病——缺少维生素C
C. 地方性甲状腺肿——缺少铁
D. 夜盲症——缺少维生素D
B
2.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各种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脂肪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直接供能物质
B. 糖类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
C. 核酸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
D. 蛋白质是重要的储存能源物质
C
达标检测
【自主复习二】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1.特点
________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是唯一一个不能提供能量的有机物。人体的需求量很少,但对各项生命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旦缺乏,会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甚至死亡。
2、四种主要维生素的种类、来源及缺乏症分别是什么?
3、维生素C有什么重要特性?
4、水占人体体重的多少?在什么方面发挥作用?
5、举几个缺乏无机盐会得病的例子。
维生素名称 食物来源 缺乏时的症状
维生素A
维生素B1
维生素C
维生素D
维生素名称 食物来源 缺乏时的症状
维生素A
维生素B1
维生素C
维生素D
夜盲症、干眼症、
皮肤干燥、脱屑
胡萝卜、鱼肝油、
动物肝脏、玉米
谷类、牛肉、肾脏
脚气病、神经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生长迟缓
新鲜蔬菜、水果
坏血病、
抵抗力下降
动物肝脏、鱼肝油、鸡蛋
儿童:佝偻病
成人:骨质疏松症
精拓展
1.蔬菜和水果中不含有维生素A,但蔬菜和水果中所含有的胡萝卜素可以在人体肝脏内转化为维生素A。
2.婴幼儿和老年人补钙的同时要补充维生素D。因为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
科学闯将:
科学探究活动: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
阅读课文,了解知识背景。按照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进行操作:
1)提出问题:哪些(种)蔬菜或水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呢?
2)做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订计划:①研磨;②过滤;③滴定。
4)实施计划:分组实验操作。
5)得出结论:在____________ 中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
6)表达交流。
西红柿、辣椒、------
西红柿、辣椒、菠菜、葡萄等
维生素C的一个重要特性:能够使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为避免偶然性,可以设置重复组,数据取平均值。
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水占人体体重的 ,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在 、 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水
无机盐 重要作用 缺乏症
钙
铁
碘
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
运输的媒介
新陈代谢作用的媒介
调节体温
水
无机盐
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在人体内含量不多,约占体重的4%--5%
无机盐 重要作用 缺乏症
钙
铁
碘
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
儿童:佝偻病
成人:骨质疏松症
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
贫血症
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
儿童缺患呆小症;
成人缺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俗称大脖子病)
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
运输的媒介
新陈代谢作用的媒介
调节体温
水
无机盐
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在人体内含量不多,约占体重的4%--5%
1.
达标检测
果蔬 甲 乙 丙 丁
滴数 12 5 8 7
维生素C水溶液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某生把甲乙丙丁四种果蔬研磨成汁,并用统一规格的滴管将它们分别逐滴滴入到2毫升相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中,直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止.所用汁液滴数如下表,据此分析果蔬维生素C含量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
A. 乙丁丙甲
B. 甲丙丁乙
C. 丁甲丙乙
D. 丁丙乙甲
1.
B
达标检测
果蔬 甲 乙 丙 丁
滴数 12 5 8 7
维生素C水溶液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某生把甲乙丙丁四种果蔬研磨成汁,并用统一规格的滴管将它们分别逐滴滴入到2毫升相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中,直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止.所用汁液滴数如下表,据此分析果蔬维生素C含量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
A. 乙丁丙甲
B. 甲丙丁乙
C. 丁甲丙乙
D. 丁丙乙甲
2. 某同学患急性肠胃炎引起腹泻,医生为其补充生理盐水,其首要目的是( )
A. 提供能量
B. 提供营养
C. 维持血糖代谢平衡
D. 维持水和无机盐代谢平衡
达标检测
2. 某同学患急性肠胃炎引起腹泻,医生为其补充生理盐水,其首要目的是( )
A. 提供能量
B. 提供营养
C. 维持血糖代谢平衡
D. 维持水和无机盐代谢平衡
D
达标检测
食物的营养成分
有机物
无机物
糖 类:
水:
组织细胞的构成物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
重要的供能物质、储备能源、细胞的成分
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是唯一一个不能提供能量的有机物,维持人的正常生理活动
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蛋白质:
脂 肪:
维生素:
无机盐:
【知识小结】
根据前边复习过的六类营养物质功能
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要合理膳食?
【合作探讨】
A.“平衡膳食宝塔”提倡人们摄取全面而平衡的营养
B.宝塔中a层食物最多是为了保证人体能量的供应
C.A层食物可预防坏血病但对治疗无作用
D.生长发育关键期的青少年每天应多吃c、d层食物
为了给居民提供科学的健康膳食信息,做到合理营养,中国营养学会设计了“平衡膳食宝塔”(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练一练】
A.“平衡膳食宝塔”提倡人们摄取全面而平衡的营养
B.宝塔中a层食物最多是为了保证人体能量的供应
C.A层食物可预防坏血病但对治疗无作用
D.生长发育关键期的青少年每天应多吃c、d层食物
为了给居民提供科学的健康膳食信息,做到合理营养,中国营养学会设计了“平衡膳食宝塔”(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解析:“平衡膳食宝塔”底层的食物需要量多,越往上需要量越少,最顶端需要量最少,由下往上a层为谷物类,主要提供淀粉等糖类,能提供能量;b层为瓜果蔬菜类主要提供维生素;c层为肉类等动物性食品;d层为奶制品、豆制品,c、d层主要提供蛋白质;e层为油脂类。
早餐中餐晚餐的能量摄入分别为30%、40%、50%
【练一练】
第二课时
消化和吸收
大分子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有机物,也称为生物催化剂。
小分子物质
直接吸收
小分子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先消化再吸收
1
2
3
4
5
6
7
8
9
10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1
2
3
4
5
6
7
8
9
10
口腔
食道
胃
小肠
咽
大肠
肛门
唾液腺
肝脏
胰腺
(内有胃腺)
(内有肠腺)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
消化腺:
分泌消化液(含有消化酶),消化食物
唾液腺、 胰腺、 肝脏、 胃腺、 肠腺
位于消化道外面的大的消化腺
位于消化道壁内的小消化腺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
消化腺:
分泌消化液(含有消化酶),消化食物
唾液腺、 胰腺、 肝脏、 胃腺、 肠腺
位于消化道外面的大的消化腺
位于消化道壁内的小消化腺
唾液
胰液
胆汁
胃液
肠液
(淀粉酶)
(多种酶)
(没有消化酶)
(蛋白酶)
(多种酶)
↓
↓
↓
↓
↓
口 腔
小 肠
小 肠
小 肠
胃
流入:
【消化系统的组成】
想一下什么是消化?
什么是吸收?
消化定义:食物在消化道里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消化。
消化方式:
物理消化
化学消化
二、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胃肠的蠕动等。
食物在消化液的作用下逐步分解的过程。
吸收定义: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吸收。
讨论:
1)消化道的哪些器官可以进行消化作用?
2)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初步消化的部位分别是什么?
3)口腔、胃、小肠内分别有哪些消化液?
4)消化和吸收的最主要场所是哪里?
讨论:
1)消化道的哪些器官可以进行消化作用?
2)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初步消化的部位分别是什么?
3)口腔、胃、小肠内分别有哪些消化液?
4)消化和吸收的最主要场所是哪里?
口腔 胃 小肠
口腔 胃 小肠
唾液 胃液 肠液、胰液、胆汁
小肠
(胰液、肠液)
(胃液)
(胰液、肠液)
(唾液)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脂肪
胆汁
脂肪微粒
(胰液、肠液)
甘油
脂肪酸
+
氨基酸
口腔
小肠
小肠
胃
淀粉
淀粉
多肽
蛋白质
淀粉、蛋白质、脂肪的化学消化分别从______ 、______、______开始。消化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
口腔
胃
小肠
小肠
麦芽糖
葡萄糖
脂肪
甘油
脂肪酸
+
氨基酸
小肠
小肠
淀粉
多肽
蛋白质
淀粉、蛋白质、脂肪的化学消化分别从______ 、______、______开始。消化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
口腔
胃
小肠
小肠
部分蛋白质初步消化
蛋白质
氨基酸
淀 粉
葡萄糖
脂 肪
甘油、脂肪酸
部分淀粉初步消化
小结
1胃呈——状,具有较大的——,成年人的胃能容纳——食物.胃壁有发达的——
2胃壁内有很多——其能分泌大量的——其中含——酶对——有初步消化作用。
3胃的蠕动将——分批送入小肠
思考胃有哪些与消化相适应的特点?
位置:左上腹部,呈囊状。上接食道,下接小肠。
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少量水无机盐和酒精
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思考
营养物质的吸收
小肠有哪些与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相适应的特点?
小肠有哪些与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相适应的特点?
一段小肠
小肠绒毛
小肠皱襞
多
含有多种消化酶
大
1、小肠长六米
2、内表面有皱襞,皱襞上有许多小肠绒毛
薄
小肠绒毛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消化
吸收
增大小肠内表面积
你能描述一下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吗?
口腔
唾液腺
咽
食道
胃
胰腺
肝脏
大肠
小肠
肛门
分析与推理
有甲乙丙丁四种消化液,它们都不是胰液,
甲乙两种消化液都能消化淀粉,而丙丁两种
消化液均不能消化淀粉,但丙的消化液能使
蛋白质得到初步消化,在甲乙两种消化液中
分别加入适量的丁后,丁可使乙消化液消化
脂肪。试根据以上资料分析推理。
甲乙丙丁四种消化液分别是什么:
甲______乙______丙______丁______
唾液
肠液
胃液
胆汁
分析与推理
有甲乙丙丁四种消化液,它们都不是胰液,
甲乙两种消化液都能消化淀粉,而丙丁两种
消化液均不能消化淀粉,但丙的消化液能使
蛋白质得到初步消化,在甲乙两种消化液中
分别加入适量的丁后,丁可使乙消化液消化
脂肪。试根据以上资料分析推理。
甲乙丙丁四种消化液分别是什么:
甲______乙______丙______丁______
回顾与消化吸收有关的实验
(一)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
实验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请按照步骤回顾实验,思考问题1、2
1、 为什么用37℃温水为试管保温?
2、 1、2号试管出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变量:唾液
1、为什么用37℃温水为试管保温?
37℃接近人的口腔温度,接近酶的最适温度
2、1、2号试管现象?说明什么?
1号试管无颜色变化,2号试管变蓝。说明了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观察演示实验,胆汁对脂肪的作用
植物油
植物油
胆汁
清水
1
2
2、胆汁对植物油起了什么作用?
这种作用有何意义?
1号试管里的植物油变成
悬浮状的小油滴呈乳状。
2号试管里的植物油与水
明显分开而浮在水面上。
1、描述两只试管的现象。
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
这种作用可以增加脂肪与消化酶的
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
(二)
(三)观察小肠的结构
回顾观察小肠的结构实验,思考
1、用到的实验仪器有哪些?
2、如何解剖小肠?
(解剖后小肠放入_____)
3、如何观察小肠?
阅读丝帕兰扎尼的老鹰实验,想一想
你能做出怎样的推测?
177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扎尼做了一个巧妙的实验:将肉块放入小巧的金属笼内,然后让鹰把小笼子吞下去.过一段时间后,他把小笼子取出来,发现笼内的肉块消失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使金属笼里肉块消失的是胃里的化学物质
B. 本实验结果不能说明胃对食物只有化学性消化
C. 为验证实验结论可将胃液提取出来,单独与肉块进行混合,观察肉块是否消失
D. 本实验结果说明将肉块分解的是胃里的蛋白酶
某生物小组为了研究“唾液和牙齿咀嚼及舌的搅拌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设计并实施下列实验方案。请分析回答:
(1)若模拟研究正常摄食情况下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应选择1号试管和______号试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
(2)若把1号试管和3号试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其目的是模拟研究正常摄食情况下______.
(3)实验的结果是1号试管不变蓝,2号和3号试管都变蓝,其中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______.
(4)实验的结论是______.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形状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有无唾液 2ml唾液 2ml清水 2ml唾液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条件 37 C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注:馒头碎屑表示已经过牙齿咀嚼的;馒头块是未咀嚼的)
达标检测
答案
(1)2
(2)牙齿的咀嚼及舌的搅拌对淀粉消化的作用
(3)淀粉已被消化
(4)唾液和牙齿的咀嚼及舌的搅拌对淀粉的消化都有关系
2.图中㈡曲线表示的物质是______,它在CD段减少原因_________,在DE段减少直至变为零的原因是 __________.
曲线图是一种用曲线数据的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的变化,以及不同事物之间量的差异
右图表示食物中的淀粉和蛋白质经过人体消化道各段时,其含量的变化情况,其中纵坐标示被消化的淀粉和蛋白质的含量,横坐标示消化道的各部分.请分析此图.
解读曲线图
1.图中㈠曲线表示的物质是______它在OA段的减少是__________的缘故.在DE段减少直至变为零,是由于_____________的缘故.
3.图中㈢曲线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它在OA段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蛋白质
淀粉
部分被消化
部分初步消化
全部被消化
全部被消化
麦芽糖
部分淀粉在唾液淀粉酶作用下转化成麦芽糖
2.图中㈡曲线表示的物质是______,它在CD段减少原因_________,在DE段减少直至变为零的原因是 __________.
曲线图是一种用曲线数据的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的变化,以及不同事物之间量的差异
右图表示食物中的淀粉和蛋白质经过人体消化道各段时,其含量的变化情况,其中纵坐标示被消化的淀粉和蛋白质的含量,横坐标示消化道的各部分.请分析此图.
解读曲线图
1.图中㈠曲线表示的物质是______它在OA段的减少是__________的缘故.在DE段减少直至变为零,是由于_____________的缘故.
3.图中㈢曲线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它在OA段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扣复习目标
1、通过总结六类营养物质的来源、组成、功能和缺乏症,明确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2、通过回顾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总结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3、通过探究实验和科学史的分析、变式训练,提升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
4、通过对比各消化器官消化和吸收的功能,归纳小肠与消化吸收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培养结构与功能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