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培优训练(共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培优训练(共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2.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4-02-26 11:41:05

文档简介

浙教版八下数学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培优训练(一)
一.基础巩固:
1.某市2011年平均房价为每平方米12000元.连续两年增长后,2013年平均房价达到每平方米15500元,设这两年平均房价年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15500(1+x)2=12000 B.15500(1﹣x)2=12000
C.12000(1﹣x)2=15500 D.12000(1+x)2=15500
2.已知1是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则m的值是(  )
A.0 B.1 C.-1 D.无法确定
3.已知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范围是( )
A.k> B.k< C.k≤且k≠0 D.k<且k≠0
4.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分别为,,则p、q的值分别是( )
A.3、2 B.3、2 C.2、3 D.2、3
5.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其中a为常数)的根的情况是( )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可能有实数根,也可能没有实数根
C.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D.没有实数根
6.若一元二次方程x2+x-2=0的解为x1、x2,则x1?x2的值是( )
A.1 B.—1 C.2 D.—2
7.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方程x2﹣8x+15=0的两个根,那么连接这个三角形三边的中点,得到的三角形的周长可能是( )
A.5.5 B.5 C.4.5 D.4
8.已知关于x的方程x2+bx+a=0的一个根是-a(a≠0),则a-b值为(   )
A.-1 B.0 C.1 D.2
9.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2)x+m+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m的值是(   )
A.0 B.8 C.4±2 D.0或8
10.关于的方程的根的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为任何实数,方程都没有实数根
B.为任何实数,方程都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为任何实数,方程都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D.根据的取值不同,方程根的情况分为没有实数根、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和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三种
11.若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则的值是 ;的值是
12.已知x1,x2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4=0的两个实数根,则=
13.已知实数a,b分别满足a2﹣6a+4=0,b2﹣6b+4=0,则的值是___________
14.若,且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5.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4x+3=0有实根,则k的非负整数值__________
16.已知x=﹣2是方程x2+mx﹣6=0的一个根,则方程的另一个根是   
17已知关于x的方程,x1、x2是此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现给出三个结论:①x1≠x2;②x1x2<ab;③.则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填上你认为正确结论的所有序号)
关于x的方程a(x+m)2+b=0的解是x1=-2,x2=1(a,m,b均为常数,a≠0),则方程a(x+m+2)2+b=0的解是__________
19.解方程:+(3 x-5y-10)2=0的解是_________________
20.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k+1)x+k2﹣2=0的两实根的平方和等于11,则k的值为   
二.探索提高:
1.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是方程的根.
2.已知关于x的方程x2+kx-2=0的一个解与方程解相同.
(1)求k的值;(2)求方程x2+kx-2=0的另一个根.
3.已知是方程的一个根,求的值.
4.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在(1)的条件下,化简:.
5.已知关于的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求k的取值范围;
(2)求证:不可能是此方程的实数根.
6.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为2.
(1)求m的值及另一根;
(2)若该方程的两个根分别是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求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
7.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
(1)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2)设上述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x1、x2,求:当取哪些整数时,x1、x2均为整数;
(3)设上述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x1、x2,若,求k的值.
8.某水果专卖店销售樱桃,其进价为每千克40元,按每千克60元出售,平均每天可售出100千克,后来经过市场调查发现,单价每千克降低1元,则平均每天的销售可增加10千克,若该专卖店销售这种樱桃要想平均每天获利2240元,请回答:
(1)每千克樱桃应降价多少元?
(2)在平均每天获利不变的情况下,为尽可能让利于顾客,赢得市场,该店应按原售价的几折出售?
9.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k-1)x+k2=0有两个实数根x1、x2.
(1)求k的取值范围; (2)若=x1x2-1,求k的值.
10.如图,用两段等长的铁丝恰好可以分别围成一个正五边形和一个正六边形,其中正五边形的边长为(x2+17) cm,正六边形的边长为(x2+2x) cm(其中x>0).求这两段铁丝的总长.
11.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3)x+m+1=0.
(1)求证:无论m取何值,原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若x1、x2是原方程的两根,且|x1-x2|=2,求m的值和此时方程的两根。
浙教版八下数学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培优训练(一)答案
一.基础巩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D
A
A
D
A
A
D
B
3,-1 12. 13. 2或7 14. 15. 1 16. 3
17. ①② 18. x1=-4,x2=-1 19.x1=,x2=2 . 20. 1
二.探索提高:
1.原式,当时,原式
2.试题分析:(1)由题,可以先把的解求出来,x=2,然后代入一元二次方程, 4+2k-2=0,求得k的值-1;(2)方法一:由(1)知k=-1,代入一元二次方程,有x2-x-2=0,求解得x1=2,x2=-1;方法二: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一个根是2, =-2,所以另外一个根为-1.
试题解析:(1)方程两边同乘以x-1得,x+1=3(x-1), x=2,
经检验是原方程的解,所以x=2, 把x=2代入方程x2+kx-2=0,
得4+2k-2=0, 所以k=-1.
(2)方法一:由(1)知k=-1,代入一元二次方程,
有x2-x-2=0, (x+1)(x-2)=0,
求解得x1=2,x2=-1.
方法二: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一个根是2, =-2,所以另外一个根为-1.
3.试题分析:一般的思路是将a代入方程x2-x-1=0,得到a2-a-1=0,然后解出a,再代入所求的式子中,但是这种方法对于此题太过繁琐,因为a是无理数,可以考虑整体代换,由题目条件,a是方程x2-x-1=0的一个根,根据根的定义,将其代入方程,有a2-a-1=0,而要求的式子中含有代数式a2-a,将a2-a看成一个整体,则a2-a=1代入要求的式子中,计算得到结果.试题解析:方法一:∵a是方程x2-x-1=0的一个根,
∴将a代入方程,有a2-a-1=0,
用求根公式解之,得到,,
当时,,
当时,,
∴.
方法二:(整体代换)∵a是方程x2-x-1=0的一个根,
∴将a代入方程,有a2-a-1=0,即a2-a=1,
将a2-a=1代入,有.
4.试题分析:(1)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等价于根的判别式大于等于零,由题,△= b2-4ac=(﹣2)2﹣4m>0,12-4m>0,m<3.(2)去绝对值和去根号是一个难点,要理解掌握绝对值和去根号的知识方法,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去绝对值之前要判断这个数的正负,去根号有公式,从而转化成去绝对值的问题.
试题解析:(1)∵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 b2-4ac=(﹣2)2﹣4m>0,12-4m>0,m<3.
(2) ∵m<3, ∴m-3<0,4-m>0,
∴.
5.试题分析:(1)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一元二次方程根判别式, ,即=解得,(2)把代入一元二次方程的左边,左边=,通过配方得到左边=,而右边=0, 左边右边,从而得证
试题解析:(1)∵关于的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 ∴.
(2)∵当时,左边=

而右边=0,∴左边右边.∴不可能是此方程的实数根.
6.试题分析:(1)把一个根2代入一元二次方程得到关于m的方程,解得,再把代入得一元二次方程为,解方程可得另一根.
(2)当长度为2的线段为等腰三角形底边时,则腰长为3,满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此时三角形的周长为2+3+3=8;当长度为3的线段为等腰三角形底边时,则腰长为2,也满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此时三角形的周长为2+2+3=7.
试题解析:(1)∵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为2,
∴. ∴.
∴一元二次方程为.解得. ∴,方程另一根为3.
(2)当长度为2的线段为等腰三角形底边时,则腰长为3,此时三角形的周长为2+3+3=8;当长度为3的线段为等腰三角形底边时,则腰长为2,此时三角形的周长为2+2+3=7.
考点:1.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2.等腰三角形定义 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7.试题分析:(1)一元二次方程存在的条件是二次项系数不为零,根据题意,kx2+2x+2-k=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所以k≠0;(2)根据求根公式,可以将方程的解求出来,,,,要使得方程的根为整数,只要要求是整数即可,进而只要要求为整数,k是2的因数,所以k=±1或者k=±2;(3)方法一:由(2)可以得到 ,,所以,分类讨论,①当时,此方程无解;②当时,解得;方法二:可以根据根与系数关系,进行求解,具体详见解析.
试题解析:(1) ∵方程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k≠0.
(2)△= b2-4ac=4-4k(2-k)=k2-2k+1=(k-1)2 ,
由求根公式,得, ∴,,
∵要求两个实数根x1、x2是整数,
∴为整数,即是整数,
∴k是2的因数, k=±1或者k=±2.
(3)方法一:由(2)可以得到 ,,
∴,分类讨论:
①当时,此方程无解;
②当时,解得;
方法二:根据题意,,两边平方,有,
整理得,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
∴,
整理,得8k-4=0,k=.
8.试题分析:(1) 根据题意,设每千克核桃应降价x元,进价为每千克40元,按每千克60元出售,平均每天可售出100千克,后来经过市场调查发现,单价每千克降低1元,则平均每天的销售可增加10千克,降价后售价是(60-x)元,每千克的利润为(60-40-x)元,销售量为(100+10x)千克,等量关系是每千克利润×销售量=平均每天利润2240元,列方程(60-40-x)(100+10x)=2240,解方程x=4或者x=6;(2)由(1)知应降价4元或6元,∵要尽可能让利于顾客,∴每千克核桃应降价6元, 此时,售价为:60﹣6=54(元),,打九折.
试题解析:(1) 根据题意,设每千克核桃应降价x元,则降价后售价是(60-x)元,每千克的利润为(60-40-x)元,销售量为(100+10x)千克,等量关系是每千克利润×销售量=平均每天利润2240元,由此可列方程:
(60-40-x)(100+10x)=2240,
2000+200x-100x-10x=2240,
x2﹣10x+24=0,
x=4或者x=6,
答:每千克核桃应降价4元或6元.
(2) 由(1)知应降价4元或6元,
∵要尽可能让利于顾客,
∴每千克核桃应降价6元,
此时,售价为:60﹣6=54(元),,打九折.
答:该店应按原售价的九折出售.
9.解 (1)依题意,b2-4ac≥0,即[-2(k-1)]2-4k2≥0,-8k+4≥0,解得k≤.
(2)解法一:依题意,得x1+x2=2(k-1),x1x2=k2.
以下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当x1+x2≥0时,则有x1+x2=x1x2-1,即2(k-1)=k2-1,解得k1=k2=1.
∵k≤,∴k1=k2=1不合题意,舍去.
②x1+x2<0时,则有x1+x2=-,即2(k-1)=-,解得k1=1,k2=-3.
∵k≤,∴k=-3.
综合①、②可知k=-3.
解法二:依题意可知x1+x2=2(k-1),x1x2=k2.
由(1)可知k≤.
∴2(k-1)<0,即x1+x2<0,
∴-2(k-1)=k2-1,
解得k1=1,k2=-3. ∵k≤,∴k=-3.
10.解 由已知得,正五边形周长为5(x2+17) cm,正六边形周长为6(x2+2x) cm.
因为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的周长相等,
所以5(x2+17)=6(x2+2x).
整理得x2+12x-85=0,配方得(x+6)2=121,
解得x1=5,x2=-17(舍去).
故正五边形的周长为5×(52+17)=210(cm).
又因为两段铁丝等长,所以这两段铁丝的总长为420 cm.
答:这两段铁丝的总长为420 cm.
11.解:(1)证明:由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3)x+m+1=0得
△=(m+3)2-4(m+1)=(m+1)2+4,
∵无论m取何值,(m+1)2+4恒大于0,
∴原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x1,x2是原方程的两根,∴x1+x2=-(m+3),x1?x2=m+1。
∵|x1-x2|=2, ∴(x1-x2)2=8,即(x1+x2)2-4x1x2=8。
∴[-(m+3)]2-4(m+1)=8,即m2+2m-3=0。
解得:m1=-3,m2=1。
当m=-3时,原方程化为:x2-2=0,解得:x1= ,x2=-。
当m=1时,原方程化为:x2+4x+2=0,解得:x1=-2+ ,x2=-2-。
浙教版八下数学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培优训练(二)
一.探索提高:
1.已知,,且,则的值为( )
A.2 B.-2 C.-1 D.0
设关于的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且,
那么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3.某工厂第二季度的产值比第一季度的产值增长了,第三季度的产值又比第二季度的产
值增长了,则第三季度的产值比第一季度增长了( )
A、 B、 C、 D、
4.方程|xy |+|x+y|=1的整数解的组数为( )
A.8 B. 6 C. 4 D. 2
5.设、是方程的两个实根,若恰有成立,则的值为(   )
A. B.或 C. D.或 1
6.方程的较大根为,方程的较小根为,则
7.方程组的解是
8已知、、、、这五个数据,其中、是方程的两个根,则这五个数据的标准差是
9.定义一种运算:当时,;当时,,则方程的解是
10.方程较小的一个根是________
11.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
二.能力提速:
12.解方程:x2-3x-=2.
找出能使二次三项式可以因式分解(在整数范围内)的整数值, 并且将其
进行因式分解.
14.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2-a=0
15.在实数范围内解下列方程:(1)(2)
16.若n>0,关于x的方程x2-(m-2n)x+mn=0有两个相等的正实数根.求的值.
17.关于的方程有实数根
⑴ 求的取值范围;
⑵ 是否存在实数,使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根且它们的倒数和等于0?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8.已知: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求k的取值范围;(2)若、是这个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求:的值.
(3)根据(2)的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9.已知、均为实数,且满足,,
求:代数式的值。
20.已知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正整数根(m?是整数)。
△ABC的三边a、b、c满足,,。
求:⑴ m的值;⑵ △ABC的面积。
.设是不小于的实数,关于的方程有两个不相
等的实数根、,(1)若,求r 值;(2)求的最大值。
浙教版八下数学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培优训练(二)答案
一.探索提高: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B
D
D
B
A
2008 7. 或 8. 9.
10. 11. -≤k<且k≠0
二.能力提速:
12.解方程:x2-3x-=2.
找出能使二次三项式可以因式分解(在整数范围内)的整数值, 并且将其
进行因式分解.
14.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2-a=0
15.解下列方程:(1)(2)
16.若n>0,关于x的方程x2-(m-2n)x+mn=0有两个相等的正实数根.求的值.
17.关于的方程有实数根
⑴ 求的取值范围;
⑵ 是否存在实数,使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根且它们的倒数和等于0?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 :(1)△=4+4k ∵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根 ∴△>0即4+4k>0
∴k>-1
(2)由根与系数关系可知
∴=
(3)由(1)可知, k>-1时,的植与 k无关.
19.由已知条件可知和是方程的两个实数根,
, 或(4分)
当,时,、是方程的两个根

∴此方程没有实数根 (3分)
当,时,、是方程的两个根
∵ ∴此方程有实数根,这时

20解:(1)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则,解方程得
,.由题意,得 即
故.
(2)把代入两等式,化简得,,
当时,.
当时,、是方程的两根,而△>0,由韦达定理得,
>0,>0,则>0、>0.
①,时,由于
故△ABC为直角三角形,且∠C=90°,S△ABC=.
②,时,因,故不能构成三角形,不合题意,舍去.
③,时,因>,故能构成三角形.
S△ABC=
综上,△ABC的面积为1或.
21.解: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由题意知:
(1)

(2)

取最大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