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题)
1.我国很早就使用朱砂作为红色颜料。朱砂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汞(HgS),硫化汞中Hg的化合价为+2,则S的化合价是( )
A.-1 B.-2 C.+1 D.+2
2.如下图中四名同学描述的是同一化学符号,此化学符号是
A.HClO B.O3 C.ClO2 D.NH3
3.工业上可以将甲烷和二氧化碳两大温室气体转化为具有工业价值的合成气。用CH4和CO2制取合成气过程中会产生积碳,如图是抗积碳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C.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改变 D.Ni基双金属在该反应中可重复使用
4.硒是抗衰老元素,且能抑制癌细胞生长,“北大富硒康”中含有硒酸根离子(),则在硒酸根离子中硒元素的化合价为( )
A.+4价 B.+6价 C.-2价 D.-4价
5.科学家用滤纸和二氧化钛(TiO2)制出一种“纳米纸”,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C10H9N)染料制成试纸,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的高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钛中Ti的化合价为+4 B.这种试纸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C.二氧化钛和萘胺都属于氧化物 D.萘胺中含有20个原子
6.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的化学式是CH4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C.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一个甲分子是由两个氢分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
7.如图表示四种原子的结构模型(“”、“”和“”分别表示电子、中子、质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丙的核电荷数不同
B.乙、丁不属于同一种元素
C.甲、丁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D.甲、乙为互为同位素原子
8.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做出了巨大贡献,人们将101号元素命名为“钔”来纪念他。钔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01,相对原子质量为258,则钔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01 B.157 C.258 D.359
9.借助模型有利于学科概念的学习与理解,下列属于模型的是( )
A. B.
C. D.
10.厨师烹饪时常往食物中加入少量的酒和食醋,是因为酒和食醋在一定条件下能反应生成具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4H8O2)。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
B.乙酸乙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1%
C.乙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8∶2
D.1个乙酸乙酯分子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11.下图是电解水时,水分子分解过程示意图,关于对该图理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原子
B.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水分子是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D.水电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不变
12.借助“模型”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物质的奥秘。下列对如图所示模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①表示的粒子不显电性
B. ②表示的物质是化合物
C. ③表示的两种物质化学性质相同 D. ④表示化学反应的本质是生成新物质
13.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或复杂的事物,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
A.原子结构 B.接种疫苗标志
C.新冠病毒 D.二氧化碳分子
14.高温下焦炭和硫酸钠制备硫化钠,Na2SO4+4CNa2S+4X,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在该反应中,C体现了还原性
C.反应前后硫元素化合价不变 D.X的化学式为CO2
15.卢瑟福用a粒子(带正电)轰击金箔的实验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图示线条中,不可能是α粒子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2020 年底、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公布了一种新的数据处理方法:光传输设备及数字处理芯片专利。芯片的制作过程中会用到高纯硅,工业制取高纯硅的部分反应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 的是( )
A.物质丁的化学式为 HCl,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乙 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丙 物质是直接由原子构成的
C.参加反应的乙和丙的质量比是 1:14
D.反应后 硅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而 氯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6题)
17.用化学符号填空:氢元素 ___________;2个氧原子 ___________;3个氮气分子 ___________;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 ___________。
18.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并提出类似“葡萄干面包”的原子模型。为进一步探究原子的结构,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只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_______;
(2)当α粒子轰击金箔时,题图能正确表示运动轨迹的是_______;
(3)实验中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证据是_______。
19.(1)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①物质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D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②ClO2读作___________,所属物质类别是___________(填“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
③分析以上微观过程模拟图,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___________。
(2)如图为核聚变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表示三种原子,“”“”“”表示原子中的不同微粒,③是___________(填名称)元素的原子,①②③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0.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回答问题。
(1)查出碳的元素符号:___________。
(2)上表的18种元素中,金属元素有___________种。
(3)有一种原子,它的原子核内有20个中子,核外电子有19个,它的核内质子数是___________。
(4)氦气常用来给气球充气,主要原因除了密度小,还因为它的化学性质比较___________。
(5)由上表可知,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填字母)。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电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21.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的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可能导致人体缺氧窒息。血红素是血红蛋白分子上的主要稳定结构,其化学式是C34H32N4FeO4。根据你现有的知识,请回答:
(1)一个血红素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_个原子,其中C、H、O、N、Fe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_。
(2)经测定血红蛋白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335%,平均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含有n个铁原子,则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可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为___________。(不必化简)
22.(1)某元素在化合物中没有可变化合价,相对原子质量为137,已知它的氯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208,其与氧形成的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
(2)有两种元素和,它们组成两种化合物和,化合物中所占质量分数为75%,化合物中占80%。已知的化学式为,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三、探究题(每题12分,共2题)
23.阅读有关科学发展的材料,回答相关的问题。
【材料一】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伽利略的观点: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
牛顿总结了伽利略和笛卡尔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材料二】原子结构认识史:
科学家对原子内部结构的研究仍在继续。但也有科学家质疑:原子内部的微粒真的无限可分吗?
【材料三】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利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细胞。为了更深入观察微观世界,人们不断地发展显微技术。随着科技发展,电子显微镜的发明将人类对生物的认识推进到更微观的层次……
(1)伽利略观点的研究对象是“运动的物体”,牛顿观点的研究对象是“一切物体”,比较牛顿和伽利略的观点,牛顿的研究对象除了关注“运动的物体”外,还包括了________。
(2)科学家在探索原子结构内部奥秘时,在不断的实验中重建模型,下列有关模型的说法合理的是____。
A.模型是在实验和发现中不断修正和完善的
B.模型一定是研究对象本身的放大或缩小,不可改变
C.建立模型有助于我们认识和理解许多自然事物的本质
(3)显微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我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下列属于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好处___。
A.塑料的发明使环境污染加剧 B.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方便信息处理
C.手机的发明,使人们方便交流 D.高铁的应用,缩短了人们时空距离
(4)根据以上信息,谈谈你对科学发展的认识: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4.碘是一种由碘分子构成的非金属,某同学利用碘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①把少量的固体碘放在湿润的馒头上,发现馒头会变蓝色;
②再取少量的碘溶解在水中,用馒头去蘸取碘液,发现馒头也会变蓝色。(提示:碘分子能使馒头中的淀粉变蓝色)则:
(1)取少量的碘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碘升华变成碘蒸气,把湿润的馒头放在碘蒸气中,馒头___________变蓝色(选填“会”或“不会”)。
(2)把碘溶解在酒精中,可以得到用来消毒用的碘酒,用馒头去沾取少量的碘酒,馒头__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变蓝色。
(3)请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实验中的现象___________。
(4)现在市场上买来的食盐都是加碘盐,用馒头沾取少量的食盐水,馒头不变蓝色,由此可知,食盐中___________(存在或不存在)碘分子。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题)
25.中国是把香椿当做蔬菜的唯一国家。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如香椿中含有的皂甙(dài),具有抗菌、防癌的作用,皂甙的化学式为C27H42O3,请你计算:
(1)皂甙由______种元素组成。
(2)皂甙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是______。
(3)皂甙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出计算过程)。______
26.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称),易患坏血病。如图是某品牌“维生素C”瓶子的标签,其中维生素C的化学式部分不清晰,可用C6H8O6表示。根据表中信息回答:
(1)维生素C分子中氢、氧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
(2)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
(3)求17.6克VC中碳元素的质量___________(列式计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C
3.D
4.B
5.A
6.D
7.C
8.A
9.B
10.C
11.C
12.A
13.B
14.B
15.C
16.C
17. H 2O 3N2 Mg2+
18. 原子核 乙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
19. Cl2 +1 二氧化氯 化合物 在化学 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氦 ①②
20. C 5##五 19 稳定 A
21. 75 34:32:4:4:1
22. 153
23. 静止的物体 C D 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科学技术;科学研究需要一定的科学方法;科学发展需要不断质疑;科学发展离不开实验等合理即可)
24. 会 会 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碘的升华和溶解都是物理变化,碘分子不变 ,所以化学性质不变 不存在
25. 三##3 9∶14∶1 414
26. 4:3 176 17.6克VC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