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化学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下册第9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跟踪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化学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下册第9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跟踪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1-17 17:3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化学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下册第9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跟踪练习含答案
沪教版(全国)第9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铜用于制作导线 B.一氧化碳用于炼铁
C.天然气用作燃料 D.氧气用于气焊
2、(双选)下列内容是某同学对化学知识的归纳,其中正确的是(  )
A.三大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可燃冰
B.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C.常见的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和合金等
D.能为人体活动提供能量的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
3、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炼钢、气焊、航空航天都要用到氧气
B.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能显示超导性能
C.广告灯的灯管中充入氖气,发出红光
D.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引起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
4、下列关于生产、环保、能源、资源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温室效应”主要是由CO2等气体引起的
B.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污染,节约石油资源资源
C.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
D.加速石油、煤炭的开采,快速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金具有黄色金属光泽——制作饰品
B.天然气可以燃烧 ——用来做饭
C.铁具有导热性——制作铁锅
D.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作制冷剂
6、(双选)鉴别下列各组物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滴入酚酞后观察颜色
B.棉线和羊毛线:灼烧后闻气味
C.硫酸铵固体和氯化铵固体:加熟石灰混合研磨后闻气味
D.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加水溶解后测温度
7、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 B.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C.生活中节约用水 D.工业废水任意排放
8、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用工业污水直接灌溉农田
B.用水后,随手关闭水龙头
C.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
D.改进燃煤技术,减少SO2与粉尘排放
9、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A.氢气 B.煤炭 C.汽油 D.一氧化碳
10、下列是人造材料的是(  )
A.木头 B.石头 C.塑料 D.金子
11、下表是车水马龙的城市街道和某森林公园两地的空气质量日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地点 日期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状况
城市街道 2022-1-23 PM2.5 102 三级 轻度污染
森林公园 2022-1-23 —— 10 一级 优
A.城市街道空气质量状况为轻度污染
B.空气质量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状况越差
C.森林公园有大量树木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D.城市街道的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等空气污染物
12、下列物质在灼烧时能发出烧焦羽毛味的是(  )
A.棉花 B.兔毛 C.锦纶 D.塑料袋
13、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甲和乙的元素组成相同,且常温下为液体;丁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能实现如下转化:①甲→乙+丙;②乙→丙+丁;③丙+丁→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化学式为H2O
B.转化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O2H2+O2↑
C.甲和乙的元素组成相同,但是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D.人类的生命活动离不开丙,是因为它能供人呼吸作用
14、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
A.混合物:空气、溶液 B.有机物:CO2, CO (NH2)2
C.复合肥料:硝酸钾、硫酸铉 D.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
15、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液态空气属于混合物
B.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可延长食品保质期
C.稀有气体可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D.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状况越好
二、填空题。
16、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空气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17、近期,央视对“用棉花代替肉松制‘肉松饼’”的消息进行辟谣。资料表明:肉松是用动物肌肉制作的蓬松絮状肉制品,棉花主要含有植物纤维。
(1)棉花属于 (填“天然”或“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2)肉松中含量最多的营养素是 。
(3)可用燃烧法鉴别肉松与棉花,点燃时闻到烧焦羽毛气味的是 。
(4)制作肉松饼使用的发酵粉中含有碳酸氢铵(NH4HCO3)。碳酸氢铵中氢和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18、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规模最庞大、保存最完整的石窟,有“丝路明珠”之称。石窟中的雕像容易受到酸雨腐蚀,形成酸雨的一种有害气体是_____,减少酸雨形成的一种举措是________。
19、学校科学活动月,小明绘制了一幅简笔画-自然界中碳的循环。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释放CO2的方式主要有火山喷发、 和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是指天然气、煤和 。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依据图示分析,控制温室效应发生的有效措施有 、 。
(3)二氧化碳被碱性物质吸收可形成碳酸盐。澄清石灰水吸收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被氨水吸收转化为可作氮肥的NH4HCO3。NH4HCO3固体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CO2形成的超临界CO2流体可用于从香兰草豆荚粉中提取香兰素(C8H8O3)。
① 由香兰素的乙醇溶液得到香兰素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
② 以上提取香兰素的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
③ 在该生产流程中,你想进一步了解的问题是 。
(5)化学物质在生活中的应用方法都是由他们的性质决定的。
①稀有气体常用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是因为:

②干冰可用于制做舞台云雾,利用了干冰 的性质。
20、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是奥运会历史上最小的主火炬,也是冬奥历史上首支采用氢气做主燃料的火炬。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相比往届冬奥会采用丙烷(C3H6)+丁烷(C4H8)做燃料,用氢气做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 。(写出一点即可)
21、2020年11月24日,我国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彰显了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用液氧和液氢代替有毒的液体四氧化二氮和液体偏二甲肼做推进剂。在嫦娥五号探测器的热控涂层中,使用了不锈钢高吸收化学转换热控涂层、锂离子电池等有效载荷。嫦娥五号探测器第一次在月球表面展示了以国产高性能芳纶纤维材料为主,采用“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制作的五星红旗。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锂离子电池所用的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写出从图中获取的信息 (写一条),由图可知锂离子的符号是 。
(2)用液氧和液氢代替液体四氧化二氮和液体偏二甲肼做推进剂的优点是: (写一条)。
(3)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展示的五星红旗所用的芳纶纤维材料的类型是 。
22、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目前,践行“新时尚”的垃圾分类工作已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
(1)生活垃圾可分为可回收垃圾、餐厨垃圾、有害垃圾等。
①空饮料瓶、废旧报纸应放置于贴有标志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的垃圾箱中。
②废旧电池中含有铅、镉、汞等有害金属,如果将其随意丢弃,这些金属渗出会造成土壤及________污染,威胁人类健康,应将其放入废旧电池专用收集箱。
③餐厨垃圾是生活垃圾的主要来源。下列有关说法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餐厨垃圾沥干水分后放入家用垃圾袋
b.部分餐厨垃圾可作为沼气池中发酵的原料
c.外出就餐提倡“光盘行动”
23、能源的开发、储存和综合利用是世界各国科学家关注的重大课题。
(1)现用的汽油、航空煤油、柴油等是根据沸点不同从石油中分馏出来,石油分馏的过程属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化石燃料中主要含有碳、氢元素,还含有少量硫、氮等元素,燃烧时,这些元素常常转化为:   等气体污染物。
(2)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常见形式,图A、B是关于燃烧条件探究的实验。
①图A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由此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

②图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式程为 。
(3)破坏燃烧条件可以灭火,避免火灾。
①图C所示的“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可燃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的灭火原理是 (填序号)。
A 清除可燃物 B 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②CO2用于扑灭一般可燃物引起的火灾,利用了它的 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三、实验题。
24、CO2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某兴趣小组对CO2的研究如下:
I、CO2的制备和收集: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
(2)写出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 。图中装置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___ 。
(3)常温下,下列收集CO2的方法中可行的是_____(填字母)。
a 向上排空气法 b 向下排空气法 c 排水法
II、CO2的利用;
全球能源生产正向“氢能经济”转型,以CO2和可再生生物资源(如纤维素等)为原料生产氢气已成为能源研究的重点。下图是某新型能源转换与利用模式示意图:
(4)该模式中涉及的能源转化依次为: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_______。
(5)与电解水相比,该模式制取氢气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 。
四、综合应用题。
25、“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独立完成“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建造。
(1)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有液氢、煤油等。
①氢气目前还不能在生活和生产中大规模使用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填字母)。
a 制取成本高 b 产物无污染 c 燃烧热值高
②为使煤油充分燃烧,一是要有足够的氧气,二是_______ 。
(2)长期驻留空间实验室会导致航天员肌肉萎缩、骨钙丢失。通过航天食品摄取优质蛋白质、补充钙元素有利于维持航天员的身体健康。
①下列航天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脱水米饭 b 鱼香肉丝 c 冻干水果
②可在航天食品中添加_______(填字母)来补钙。
a C12H22O14Ca b FeC6H6O7 c KIO3
(3)舱段建造使用的新型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是由颗粒状的铝和碳化硅(SiC)复合而成。
①铝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_______ 。
②制取SiC的反应为。关于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SiO2是由Si原子和O2分子构成
b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
c 反应后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的CO质量
2022—2023学年化学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下册第9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跟踪练习含答案
沪教版(全国)第9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铜用于制作导线 B.一氧化碳用于炼铁
C.天然气用作燃料 D.氧气用于气焊
【答案】A
2、(双选)下列内容是某同学对化学知识的归纳,其中正确的是(  )
A.三大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可燃冰
B.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C.常见的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和合金等
D.能为人体活动提供能量的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
【答案】BD
3、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炼钢、气焊、航空航天都要用到氧气
B.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能显示超导性能
C.广告灯的灯管中充入氖气,发出红光
D.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引起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
【答案】D
4、下列关于生产、环保、能源、资源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温室效应”主要是由CO2等气体引起的
B.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污染,节约石油资源资源
C.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
D.加速石油、煤炭的开采,快速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答案】D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金具有黄色金属光泽——制作饰品
B.天然气可以燃烧 ——用来做饭
C.铁具有导热性——制作铁锅
D.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作制冷剂
【答案】B
6、(双选)鉴别下列各组物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滴入酚酞后观察颜色
B.棉线和羊毛线:灼烧后闻气味
C.硫酸铵固体和氯化铵固体:加熟石灰混合研磨后闻气味
D.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加水溶解后测温度
【答案】AC
7、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 B.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C.生活中节约用水 D.工业废水任意排放
【答案】C
8、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用工业污水直接灌溉农田
B.用水后,随手关闭水龙头
C.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
D.改进燃煤技术,减少SO2与粉尘排放
【答案】A
9、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A.氢气 B.煤炭 C.汽油 D.一氧化碳
【答案】A
10、下列是人造材料的是(  )
A.木头 B.石头 C.塑料 D.金子
【答案】C
11、下表是车水马龙的城市街道和某森林公园两地的空气质量日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地点 日期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状况
城市街道 2022-1-23 PM2.5 102 三级 轻度污染
森林公园 2022-1-23 —— 10 一级 优
A.城市街道空气质量状况为轻度污染
B.空气质量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状况越差
C.森林公园有大量树木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D.城市街道的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等空气污染物
【答案】D
12、下列物质在灼烧时能发出烧焦羽毛味的是(  )
A.棉花 B.兔毛 C.锦纶 D.塑料袋
【答案】B
13、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甲和乙的元素组成相同,且常温下为液体;丁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能实现如下转化:①甲→乙+丙;②乙→丙+丁;③丙+丁→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化学式为H2O
B.转化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O2H2+O2↑
C.甲和乙的元素组成相同,但是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D.人类的生命活动离不开丙,是因为它能供人呼吸作用
【答案】D
14、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
A.混合物:空气、溶液 B.有机物:CO2, CO (NH2)2
C.复合肥料:硝酸钾、硫酸铉 D.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
【答案】A
15、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液态空气属于混合物
B.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可延长食品保质期
C.稀有气体可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D.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状况越好
【答案】D
二、填空题。
16、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空气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答案】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最终会形成酸雨
燃料不充分燃烧会产生有毒气体一氧化碳 未燃烧碳颗粒、尘粒污染空气
17、近期,央视对“用棉花代替肉松制‘肉松饼’”的消息进行辟谣。资料表明:肉松是用动物肌肉制作的蓬松絮状肉制品,棉花主要含有植物纤维。
(1)棉花属于 (填“天然”或“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2)肉松中含量最多的营养素是 。
(3)可用燃烧法鉴别肉松与棉花,点燃时闻到烧焦羽毛气味的是 。
(4)制作肉松饼使用的发酵粉中含有碳酸氢铵(NH4HCO3)。碳酸氢铵中氢和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答案】天然; 蛋白质; 肉松; 5:48
18、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规模最庞大、保存最完整的石窟,有“丝路明珠”之称。石窟中的雕像容易受到酸雨腐蚀,形成酸雨的一种有害气体是_____,减少酸雨形成的一种举措是________。
【答案】SO2/NO2 使用清洁能源/用天然气替代煤(合理即可)。
19、学校科学活动月,小明绘制了一幅简笔画-自然界中碳的循环。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释放CO2的方式主要有火山喷发、 和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是指天然气、煤和 。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依据图示分析,控制温室效应发生的有效措施有 、 。
(3)二氧化碳被碱性物质吸收可形成碳酸盐。澄清石灰水吸收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被氨水吸收转化为可作氮肥的NH4HCO3。NH4HCO3固体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CO2形成的超临界CO2流体可用于从香兰草豆荚粉中提取香兰素(C8H8O3)。
① 由香兰素的乙醇溶液得到香兰素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
② 以上提取香兰素的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
③ 在该生产流程中,你想进一步了解的问题是 。
(5)化学物质在生活中的应用方法都是由他们的性质决定的。
①稀有气体常用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是因为 。
②干冰可用于制做舞台云雾,利用了干冰 的性质。
【答案】(1)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石油;CH4 +2O2 CO2 +2H2O;
(2)植树造林开发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3)CO2 + Ca(OH)2 = CaCO3↓ + H2O;17.7;
(4)物理变化;二氧化碳无水乙醇;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在提取过程中的作用等;
(5)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易升华。
20、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是奥运会历史上最小的主火炬,也是冬奥历史上首支采用氢气做主燃料的火炬。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相比往届冬奥会采用丙烷(C3H6)+丁烷(C4H8)做燃料,用氢气做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 。(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2H2+O22H2O 放热多、无有害物质产生
21、2020年11月24日,我国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彰显了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用液氧和液氢代替有毒的液体四氧化二氮和液体偏二甲肼做推进剂。在嫦娥五号探测器的热控涂层中,使用了不锈钢高吸收化学转换热控涂层、锂离子电池等有效载荷。嫦娥五号探测器第一次在月球表面展示了以国产高性能芳纶纤维材料为主,采用“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制作的五星红旗。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锂离子电池所用的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写出从图中获取的信息 (写一条),由图可知锂离子的符号是 。
(2)用液氧和液氢代替液体四氧化二氮和液体偏二甲肼做推进剂的优点是: (写一条)。
(3)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展示的五星红旗所用的芳纶纤维材料的类型是 。
【答案】(1)锂的原子序数为3,元素符号为Li,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 Li+; (2)产物只有水,比较环保,燃烧值高; (3)合成材料
22、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目前,践行“新时尚”的垃圾分类工作已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
(1)生活垃圾可分为可回收垃圾、餐厨垃圾、有害垃圾等。
①空饮料瓶、废旧报纸应放置于贴有标志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的垃圾箱中。
②废旧电池中含有铅、镉、汞等有害金属,如果将其随意丢弃,这些金属渗出会造成土壤及________污染,威胁人类健康,应将其放入废旧电池专用收集箱。
③餐厨垃圾是生活垃圾的主要来源。下列有关说法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餐厨垃圾沥干水分后放入家用垃圾袋
b.部分餐厨垃圾可作为沼气池中发酵的原料
c.外出就餐提倡“光盘行动”
【答案】N 地下水 abc
23、能源的开发、储存和综合利用是世界各国科学家关注的重大课题。
(1)现用的汽油、航空煤油、柴油等是根据沸点不同从石油中分馏出来,石油分馏的过程属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化石燃料中主要含有碳、氢元素,还含有少量硫、氮等元素,燃烧时,这些元素常常转化为:   等气体污染物。
(2)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常见形式,图A、B是关于燃烧条件探究的实验。
①图A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由此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

②图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式程为 。
(3)破坏燃烧条件可以灭火,避免火灾。
①图C所示的“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可燃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的灭火原理是 (填序号)。
A 清除可燃物 B 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②CO2用于扑灭一般可燃物引起的火灾,利用了它的 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答案】(1)物理;SO2、NO2(或氮氧化合物);
(2)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4P+5O22P2O5;
(3)B;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
三、实验题。
24、CO2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某兴趣小组对CO2的研究如下:
I、CO2的制备和收集: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
(2)写出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 。图中装置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___ 。
(3)常温下,下列收集CO2的方法中可行的是_____(填字母)。
a 向上排空气法 b 向下排空气法 c 排水法
II、CO2的利用;
全球能源生产正向“氢能经济”转型,以CO2和可再生生物资源(如纤维素等)为原料生产氢气已成为能源研究的重点。下图是某新型能源转换与利用模式示意图:
(4)该模式中涉及的能源转化依次为: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_______。
(5)与电解水相比,该模式制取氢气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 。
【答案】(1)锥形瓶
(2) 长颈漏斗下端未液封
(3)a (4)电能 (5)节约能源
四、综合应用题。
25、“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独立完成“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建造。
(1)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有液氢、煤油等。
①氢气目前还不能在生活和生产中大规模使用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填字母)。
a 制取成本高 b 产物无污染 c 燃烧热值高
②为使煤油充分燃烧,一是要有足够的氧气,二是_______ 。
(2)长期驻留空间实验室会导致航天员肌肉萎缩、骨钙丢失。通过航天食品摄取优质蛋白质、补充钙元素有利于维持航天员的身体健康。
①下列航天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脱水米饭 b 鱼香肉丝 c 冻干水果
②可在航天食品中添加_______(填字母)来补钙。
a C12H22O14Ca b FeC6H6O7 c KIO3
(3)舱段建造使用的新型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是由颗粒状的铝和碳化硅(SiC)复合而成。
①铝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_______ 。
②制取SiC的反应为。关于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SiO2是由Si原子和O2分子构成
b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
c 反应后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的CO质量
【答案】a 煤油与氧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b a
Al与O2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里层的铝进一步被氧化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