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1课时)(课件 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节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1课时)(课件 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1-18 20:51: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浙教版 九年级上
第2节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第1课时)
教材解析
【核心概念】
【学习内容与要求】
本节主要学习细菌和病毒的结构特点,知道常见细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及其致病细菌和感染途径。 
7.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7.4 人体生命安全与生存环境密切相关
⑧举例说明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环境因素。
⑨阐明传染病的特点,以及病毒、细菌等病原体。
创设情境
林黛玉死于结核病
你们知道结核病、炭疽病和新冠肺炎是由什么微生物引起的吗?
炭疽病幸存者杜樟林
新冠肺炎
探究实践
20世纪前,手术是一项十分危险的事。是因为许多人因伤口感染而死亡,但没有人知道引起感染的原因。
19 世纪 60 年代,法国科学家巴斯德(LouisPasteur)提出:
杀死这些微生物能避免疾病的传染。
微生物是引起某种疾病的根源,
此后,科学家开始研究怎样避免微生物的感染。
请根据已学科学知识回答细菌的形态:
细菌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是利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微生物。
细菌的形态
球状
螺旋状
杆状
细菌个体微小。
球菌
杆菌
螺旋菌
探究实践
请根据已学科学知识回答细菌的结构: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DNA
荚膜
鞭毛
原核细胞
原核生物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探究实践
某些细菌会导致人体产生疾病,危害人的健康。
链球菌
破伤风杆菌
扁桃体炎就是由于链球菌“侵略”喉部的细胞引起的。
破伤风杆菌进入伤口后,能产生一种破坏神经系统的毒素。
危害:侵入人体细胞或产生毒素破坏细胞。
探究实践
细菌引起的常见疾病:
疾病 致病细菌 主要传播途径
细菌性痢疾
肺结核
破伤风
霍乱
淋病
性接触
淋病双球菌
水、食物、苍蝇传播
霍乱弧菌
接触(伤口)传播
破伤风杆菌
飞沫传播
结核杆菌
粪—口传播
痢疾杆菌
你知道还有哪些疾病是由细菌引起的?
探究实践
细菌引起的疾病通常可用抗生素治疗,如结核杆菌引起的肺结核,可用链霉素治疗;许多由细菌引起的炎症可用青霉素治疗。
青霉素是 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
青霉素是 1928 年由一位名叫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的英国微生物学家发现的。
弗莱明
青霉素能有效地对抗多种细菌,因此,直至现在仍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细菌性疾病。
探究实践
1.把几滴土壤细菌培养液加在培养皿中含营养物质的琼脂上,涂抹均匀,把一些小圆纸片浸在不同浓度的青霉素中,另外2片浸在蒸馏水中作为对照,然后放在琼脂表面,如图所示。把培养皿放在30℃—32℃的恒温箱内24小时。
浸有不同浓度青
霉素的圆纸片
营养琼脂
浸有蒸馏水的圆纸片
活动
(对照组)
为细菌滋生提供营养
(实验组)
探究实践
2.右图显示了实验结果,仔细观察,浸有不同浓度青霉素的圆纸片周围的清晰区 细菌,清晰区面积与青霉素浓度成 。
3.出现以上实验结果的原因是 。
浸有不同浓度青
霉素的圆纸片
营养琼脂
浸有蒸馏水的圆纸片
细菌滋生

正比
青霉素能杀死细菌,浓度越高效果越好。
探究实践
抗生素(antibiotic)是一种能够在不损伤人体细胞的条件下杀死细菌的化合物,它由一些细菌或真菌自然合成。
自从发现青霉素以来,通过科学家的努力,已发现了 5000 多种抗生素。
目前,世界各国实际生产和使用的抗生素只有 300 多种,如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等都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
抗生素的效用多样,有些能抑制或杀灭细菌,有些对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其他致病微生物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有些能抗肿瘤,有些能抑制人体免疫反应,
滥用抗生素会造成不少负面影响。
探究实践
讨论:
1.你在什么时候会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使用前阅读了使用说明吗?
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抗生素,都属于滥用。
滥用的危害:毒副作用、过敏反应、二重感染、耐药。
抗生素是防治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主要手段。
探究实践
2.青霉素是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拯救过数百万人的生命。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抗生素依然使用,而治疗效果就没以前那么好了。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细菌经过长期抗生素药物的自然选择,耐药性好的细菌生存下来了, 遗传给下一代。
探究实践
你有感冒的经历吗?有哪些症状?
喉咙发痒,
鼻塞,
流鼻涕,
肌肉酸痛,
打喷嚏,
嘴发干,
发热等。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习惯上分为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或者普通感冒(有病毒性和细菌性)和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什么时候流感(或当地由病毒引起的疾病)的发病率最高。
1.明确调查目的。研究流感发病率和气候的关系。
2.确定调查对象。一般情况下,调查是通过抽样进行的。
3.编制调查表。编制调查表时,第一,要注意问题不宜过多,问题设计要准确明了,使被调查对象能一目了然。第二,要注意根据需要设置一定的调查时间。如本次调查可以季节为单位(如春、夏、秋、冬),也可以月为单位……下面是供参考的一张调查表,你可以直接使用它,也可以根据需要自己设计一张调查表。
探究实践
表 3-2 流行性感冒发病时间调查表
班级 学号 性别 去年是否患过流感 去年患流感时间 备注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九 (1) 班 1 女
6 男
11 男
16 女
21 男
26 女
31 女
36 男
41 女
46 男
九(2)班 … …
提示:去年你是否患过流行性感冒,是什么时候生病的?患过的请在相关空格内打“√”。
探究实践
4.实施调查。在调查过程中,要注意:第一,要尊重被调查者对调查内容的选择;第二,要向被调查者说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以求得对方的配合;第三,要向被调查者说明并承诺本次调查纯属科学研究所需,所有涉及个人的资料均保密;第四,随机确定调查对象。
5.统计原始数据,进行分析。以 10 个班 100 人为例,列出统计表。如某中学患流感的情况调查统计如下表:
如某中学患流感的情况调查统计如下表:
探究实践
根据上述调查数据,小明用百分比的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分析。
去年患病率=30/100×100% = 30%
男生患病率=16/52×100% ≈ 30.8%
女生患病率=14/48×100% ≈ 29.2%
春季患病率=13/100×100%=13%,其中男生、女生患病率分别为 8% 和 5%
夏季患病率=3/100×100%=3%,其中男生、女生患病率分别为 1% 和 2%
秋季患病率=3/100×100%=3%,其中男生、女生患病率分别为 2% 和 1%
冬季患病率=11/100×100%=11%,其中男生、女生患病率分别为 5% 和 6%
从中可以得出结论:
去年该校初中学生流感患病率为 30%,其中男生患病比率略高于女生;在患病的时间上,春季和冬季较高。
探究实践
统计数据也可以用直方图表示。
不同季节患流感的人数
从中可以得出结论:
男生患病比率略高于女生;在患病的时间上,春季和冬季较高。
探究实践
1.流感的致病原因是什么?
2.如果你得了流行性感冒,你会采取哪些措施避免传染给别人?
3.如何预防流感?治疗流感?
流感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引起的。
吃药治疗,尽量离别人远点,公共场所少去,还有必须带口罩,教室常开窗通风等。
预防流感: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接种流感病毒疫苗;公共场所少去;锻炼身体。
治疗流感:服用抗病毒药物。
请回答关于流感的下列问题:
探究实践
请说出病毒的结构特点和生活习性,是如何危害人体健康的。
个体微小,没有细胞结构。
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
在寄主细胞内迅速繁殖,使寄主细胞破裂,同时释放出新病毒,以同样的方式感染和破坏其他细胞。
SARS冠状病毒
亚洲流感病毒
HIV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
2019年年底,在世界各地流行的“新冠”就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
探究实践
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
疾病 致病病毒 主要传播途径
病毒性肝炎
脊髓灰质炎
流行性腮腺炎
生殖器疱疹
“新冠”
SARS
你知道还有哪些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
肝炎病毒
甲型:粪—口传播
乙型: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
脊髓灰质炎病毒
腮腺炎病毒
疱疹病毒Ⅱ型
新型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
粪—口传播
飞沫传播
性接触
飞沫等传播
飞沫等传播
探究实践
迁移应用
1.下列关于细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某些细菌会使人体产生疾病,危害人的健康
B.有些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
C.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
D.细菌进入人体后都会侵入人体细胞
D
2.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是引起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的病原体,从而获得了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幽门螺旋杆菌所不具有的是( )
A.成形的细胞核 B.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细胞壁
C.遗传物质DNA D.起运动作用的鞭毛
A
3.下列有关禽流感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属于动物病毒 B.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C.只能感染禽类 D.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进行生命活动
C
4.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该病毒通常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等途径传播,迄今尚未有确认的通过空气传播的情形。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埃博拉病毒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最小层次
②戴口罩能有效预防埃博拉病毒
③可以用抗生素杀死埃博拉病毒
④为了研究埃博拉病毒的致病机理,可以用活的灵长类动物细胞培养病毒
A.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B
迁移应用
板书设计
细菌
结构特点
无成形细胞核
单细胞原核生物
常见类型
破伤风杆菌→破伤风
霍乱弧菌→霍乱
结核杆菌→肺结核
痢疾杆菌→细菌性痢疾
淋病双球菌→淋病
病毒
结构特点
个体微小、寄生
没有细胞结构
常见类型
肝炎病毒→病毒性肝炎
脊髓灰质炎病毒→脊髓灰质炎
SARS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腮腺炎病毒→流行性腮腺炎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