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化学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下册第6章 溶解现象 培优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化学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下册第6章 溶解现象 培优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1-18 14:27: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化学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下册第6章 溶解现象 培优练习含答案
沪教版(全国)第6章 溶解现象
一、选择题。
1、如图装置所示,胶头滴管中盛有液体a,广口瓶内盛有固体b,如果将a滴加到b上后,气球会逐渐变瘪的是( )
选项 液体a 固体b
A 水 氢氧化钠
B 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锰
C 水 硝酸铵
D 水 氯化钠
2、按下列方法配制的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是( )
A.称取5.0 g氯化钾,溶解在95 mL水中,充分搅拌
B.称取5.0 g生石灰,放入95 mL水中,充分搅拌
C.量取5.0 mL浓盐酸,倒入95 mL水中,充分搅拌
D.称取5.0 g二氧化锰,放入95 mL水中,充分搅拌
3、(双选)NH4Cl和Na2SO4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S/g NH4Cl 33.3 37.2 41.4 45.8 50.4 60.2
Na2SO4 9.6 20.2 40.8 48.4 47.5 47.0
A.甲为NH4Cl
B.t3℃应介于40℃~50℃
C.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升温到t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甲、乙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析出晶体(均不带结晶水)的质量一定相等
4、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蔗糖溶液时,导致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偏大的可能原因有( )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
C.用托盘天平称取蔗糖时,将蔗糖放在右盘,且称量时使用了游码
D.用了含少量杂质的蔗糖配制溶液
5、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 如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
① ② ③ ④
X 双氧水 水 水 水
Y 二氧化锰 氯化钠 氢氧化钠 硝酸铵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6、用硝酸钾固体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50g。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称量:用天平称量硝酸钾5g B.量取:用量筒量取蒸馏水45mL
C.溶解:将硝酸钾倒入量筒中溶解 D.转移:将配好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
7、(双选)分析如图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
B.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硝酸钾
C.将t2℃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一定会析出(110-a)g晶体
D.t1℃时,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硝酸钾的质量一定比含氯化钠的质量大
8、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配制此温度下2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配制该溶液需要5g NaCl
B.该溶液为饱和溶液
C.将该溶液长时间敞口放置,最终有晶体析出
D.配溶液时,量取所需体积的水倒入烧杯,有少量水洒出,则所配溶液浓度小于5%
9、下列洗涤方式应用乳化作用的是(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
C.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D.用盐酸清洗水壶的水垢
10、实验室用氯化钠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3g
B.氯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
C.俯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偏稀
D.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等
11、(双选)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中混有少量乙,若要提纯甲,可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B.t2℃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
C.将t3℃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固体甲的质量一定大于乙
D.在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
12、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大的是( )
A.氯化钠固体中含有杂质 B.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C.加水溶解固体时有水洒出 D.配制好的溶液装瓶中时有少量洒出
13、(双选)下列有关洗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汽油溶解衣物上的油渍 B.用洗洁精溶解餐具上的油污
C.用水清洗蒸发皿中少量食盐 D.内壁有碘的试管用水清洗
14、实验室用蔗糖配制5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5.0g蔗糖
B.用量程为10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
C.溶解蔗糖时,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15、(双选)溶液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餐具上的油污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功能将其洗去
B.饱和硝酸钾溶液析出晶体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C.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氮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升高而减小
D.20℃时,18gA物质溶解在5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则此温度下其溶解度为36g
二、填空题。
16、某兴趣小组同学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他们配制200g9.8%的稀硫酸,需要取溶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mL的浓硫酸的体积是______mL(结果保留到0.1mL)。他们在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和______。
17、如图是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的流程图。
请回答
(1) 应称量___________ gNaCl,需加水___________ mL。
(2)若称量NaCl固体时指针向右偏转 ,则应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天平平衡。
(3)取上述溶液10g加水稀释到_______________g,可得到5%的NaCl溶液。
18、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___________℃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当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甲物质;40℃时,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甲溶液配制为质量分数为5%的甲溶液,加水质量为___________g。
19、判断题:
(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是烧杯用蒸馏水润洗过( )
(2)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称量时天平右端忘垫称量纸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
(3)配制的100g16%的氯化钠溶液,装瓶时的标签为“NaCl溶液100g”( )
(4)实验室用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防止液体飞溅( )
(5)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量筒中本身有水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
20、水是生命之源,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生活中可________使硬水变成软水
(2)下列物质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①面粉 ②蔗糖 ③植物油 ④冰块
(3)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发生发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21、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酒精中,获得紫红色溶液。
(1)碘的酒精溶液中,溶质是______,溶剂是______。
(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下面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酒精分子没有画出)。
①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②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22、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变化规律: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如KNO3。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______;。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______;。
三、科普阅读题。
23、蜂蜜是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与自身分泌物混合后, 经充分酿造而成的天然甜味物质, 对于它的认识存在一些争议。
(1)高品质蜂蜜是否含水
糖类约占蜂蜜质量的60%-80%,主要有葡萄糖和果糖。纯蜂蜜的含水量为14%-25%, 天然蜂蜜可视为糖的水溶液。水分含量越低, 蜂蜜的成熟度越高,品质也越好。
(2)结晶的蜂蜜是否影响品质
蜂蜜平均结晶温度为14℃,存储温度的反复更替会加速蜂蜜的结晶过程。当蜂蜜中的葡萄糖与果糖的比率较高时,葡萄糖遇低温天气就会自然结晶从蜂蜜中沉淀出来。蜂蜜结晶,只是改变了它的形态,并不会影响蜂蜜的品质。
(3)蜂蜜是否需要避光储存
天然蜂蜜中的淀粉酶来源于蜜蜂,淀粉酶是蜂蜜产品中特有的成分,淀粉酶活性是检验蜂蜜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图1 是3种蜂蜜不同储存条件下淀粉酶活性的测定结果。
(4)掺假蜂蜜如何科学鉴别
假蜂蜜通过添加工业淀粉酶虽然可达到国家出口标准值8.3,但工业淀粉酶热稳定性与天然淀粉酶并不相同。图2显示了不同温度下,不同种类的淀粉酶值的稳定性差异。
①葡萄糖(C6H12O6)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
②依据图1可知,影响蜂蜜中淀粉酶活性的因素有________。
③根据图2 的图像分析,分辨真假蜂蜜的方法是:_______。
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天然蜂蜜中淀粉酶值受温度和存储天数影响较大
B 图2中造假蜂蜜淀粉酶值符合国家出口标准
C 葡萄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 不宜用过热的水冲泡蜂蜜
(5)为减少蜂蜜营养的损失,你对蜂蜜的食用(存储)建议是_______。
四、综合应用题。
24、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直至过量的全过程中,下列转变关系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溶液、乳浊液、溶液      B.溶液、悬溶液、乳浊液
C.悬溶液、乳浊液、溶液     D.溶液、悬浊液、溶液
(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的是______(填字母)。
A.烧碱 B.硝酸铵 C.氯化钠
(3)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______(填“甲”或“乙”)。
②将t1℃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______乙(填“<”、“=”或“>”)
③在t2℃时,某同学向128.5g甲溶液中加入1.5g甲固体恰好得到t2℃时甲的饱和溶液,则原甲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结果精确到0.1%)。
(4)t2℃时,同学们在实验室配制一定量10%的甲溶液(已知水的密度为1g/cm3)。
①用8.0g甲(不含结晶水)固体配制10%的甲溶液,需要水______mL。
②将配好的溶液倒入洁净的______中(填容器名称),盖好塞子贴上标签。
③下列操作会导致配制的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______。
A.甲固体中含有杂质
B.烧杯未干燥直接用于配制溶液
C.用量筒量取水时采用俯视方法读数
五、计算题。
25、汽车蓄电池中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8%,密度为1.2克/厘米3。若要在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这种稀硫酸630克。求:
(1)630克稀硫酸的体积是多少毫升?
(2)需要浓硫酸多少克?
2022—2023学年化学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下册第6章 溶解现象 培优练习含答案
沪教版(全国)第6章 溶解现象
一、选择题。
1、如图装置所示,胶头滴管中盛有液体a,广口瓶内盛有固体b,如果将a滴加到b上后,气球会逐渐变瘪的是( )
选项 液体a 固体b
A 水 氢氧化钠
B 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锰
C 水 硝酸铵
D 水 氯化钠
【答案】C
2、按下列方法配制的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是( )
A.称取5.0 g氯化钾,溶解在95 mL水中,充分搅拌
B.称取5.0 g生石灰,放入95 mL水中,充分搅拌
C.量取5.0 mL浓盐酸,倒入95 mL水中,充分搅拌
D.称取5.0 g二氧化锰,放入95 mL水中,充分搅拌
【答案】A
3、(双选)NH4Cl和Na2SO4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S/g NH4Cl 33.3 37.2 41.4 45.8 50.4 60.2
Na2SO4 9.6 20.2 40.8 48.4 47.5 47.0
A.甲为NH4Cl
B.t3℃应介于40℃~50℃
C.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升温到t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甲、乙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析出晶体(均不带结晶水)的质量一定相等
【答案】BC
4、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蔗糖溶液时,导致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偏大的可能原因有( )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
C.用托盘天平称取蔗糖时,将蔗糖放在右盘,且称量时使用了游码
D.用了含少量杂质的蔗糖配制溶液
【答案】A
5、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 如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
① ② ③ ④
X 双氧水 水 水 水
Y 二氧化锰 氯化钠 氢氧化钠 硝酸铵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6、用硝酸钾固体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50g。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称量:用天平称量硝酸钾5g B.量取:用量筒量取蒸馏水45mL
C.溶解:将硝酸钾倒入量筒中溶解 D.转移:将配好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
【答案】C
7、(双选)分析如图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
B.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硝酸钾
C.将t2℃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一定会析出(110-a)g晶体
D.t1℃时,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硝酸钾的质量一定比含氯化钠的质量大
【答案】CD
8、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配制此温度下2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配制该溶液需要5g NaCl
B.该溶液为饱和溶液
C.将该溶液长时间敞口放置,最终有晶体析出
D.配溶液时,量取所需体积的水倒入烧杯,有少量水洒出,则所配溶液浓度小于5%
【答案】C
9、下列洗涤方式应用乳化作用的是(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
C.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D.用盐酸清洗水壶的水垢
【答案】C
10、实验室用氯化钠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3g
B.氯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
C.俯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偏稀
D.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等
【答案】C
11、(双选)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中混有少量乙,若要提纯甲,可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B.t2℃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
C.将t3℃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固体甲的质量一定大于乙
D.在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
【答案】CD
12、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大的是( )
A.氯化钠固体中含有杂质 B.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C.加水溶解固体时有水洒出 D.配制好的溶液装瓶中时有少量洒出
【答案】C
13、(双选)下列有关洗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汽油溶解衣物上的油渍 B.用洗洁精溶解餐具上的油污
C.用水清洗蒸发皿中少量食盐 D.内壁有碘的试管用水清洗
【答案】BD
14、实验室用蔗糖配制5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5.0g蔗糖
B.用量程为10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
C.溶解蔗糖时,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答案】B
15、(双选)溶液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餐具上的油污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功能将其洗去
B.饱和硝酸钾溶液析出晶体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C.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氮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升高而减小
D.20℃时,18gA物质溶解在5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则此温度下其溶解度为36g
【答案】AD
二、填空题。
16、某兴趣小组同学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他们配制200g9.8%的稀硫酸,需要取溶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mL的浓硫酸的体积是______mL(结果保留到0.1mL)。他们在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和______。
【答案】(1) 10.9 (2)烧杯
17、如图是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的流程图。
请回答
(1) 应称量___________ gNaCl,需加水___________ mL。
(2)若称量NaCl固体时指针向右偏转 ,则应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天平平衡。
(3)取上述溶液10g加水稀释到_______________g,可得到5%的NaCl溶液。
【答案】(1)7.5 42.5 (2) 往左盘中继续添加氯化钠固体 (3) 30
18、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___________℃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当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甲物质;40℃时,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甲溶液配制为质量分数为5%的甲溶液,加水质量为___________g。
【答案】20 降温结晶 50
19、判断题:
(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是烧杯用蒸馏水润洗过( )
(2)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称量时天平右端忘垫称量纸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
(3)配制的100g16%的氯化钠溶液,装瓶时的标签为“NaCl溶液100g”( )
(4)实验室用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防止液体飞溅( )
(5)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量筒中本身有水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
【答案】(1)正确 (2)正确 (3)错误
(4)错误 (5)错误
20、水是生命之源,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生活中可________使硬水变成软水
(2)下列物质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①面粉 ②蔗糖 ③植物油 ④冰块
(3)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发生发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答案】 (1) 煮沸 (2)② (3)2H2+O22H2O
21、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酒精中,获得紫红色溶液。
(1)碘的酒精溶液中,溶质是______,溶剂是______。
(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下面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酒精分子没有画出)。
①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②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答案】(1)碘 酒精 (2)下层颜色较深,上层颜色较浅 (3) 甲
22、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变化规律: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如KNO3。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______;。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______;。
【答案】(1)升高 (2)NaCl (3)Ca(OH)2
三、科普阅读题。
23、蜂蜜是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与自身分泌物混合后, 经充分酿造而成的天然甜味物质, 对于它的认识存在一些争议。
(1)高品质蜂蜜是否含水
糖类约占蜂蜜质量的60%-80%,主要有葡萄糖和果糖。纯蜂蜜的含水量为14%-25%, 天然蜂蜜可视为糖的水溶液。水分含量越低, 蜂蜜的成熟度越高,品质也越好。
(2)结晶的蜂蜜是否影响品质
蜂蜜平均结晶温度为14℃,存储温度的反复更替会加速蜂蜜的结晶过程。当蜂蜜中的葡萄糖与果糖的比率较高时,葡萄糖遇低温天气就会自然结晶从蜂蜜中沉淀出来。蜂蜜结晶,只是改变了它的形态,并不会影响蜂蜜的品质。
(3)蜂蜜是否需要避光储存
天然蜂蜜中的淀粉酶来源于蜜蜂,淀粉酶是蜂蜜产品中特有的成分,淀粉酶活性是检验蜂蜜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图1 是3种蜂蜜不同储存条件下淀粉酶活性的测定结果。
(4)掺假蜂蜜如何科学鉴别
假蜂蜜通过添加工业淀粉酶虽然可达到国家出口标准值8.3,但工业淀粉酶热稳定性与天然淀粉酶并不相同。图2显示了不同温度下,不同种类的淀粉酶值的稳定性差异。
①葡萄糖(C6H12O6)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
②依据图1可知,影响蜂蜜中淀粉酶活性的因素有________。
③根据图2 的图像分析,分辨真假蜂蜜的方法是:_______。
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天然蜂蜜中淀粉酶值受温度和存储天数影响较大
B 图2中造假蜂蜜淀粉酶值符合国家出口标准
C 葡萄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 不宜用过热的水冲泡蜂蜜
(5)为减少蜂蜜营养的损失,你对蜂蜜的食用(存储)建议是_______。
【答案】6:1 贮存时间和光照 可以根据蜂蜜加热前后或储存一定时间后,淀粉酶值是否有较大变化来判断 ACD 在避光、阴凉地方存储等(合理给分)
四、综合应用题。
24、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直至过量的全过程中,下列转变关系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溶液、乳浊液、溶液      B.溶液、悬溶液、乳浊液
C.悬溶液、乳浊液、溶液     D.溶液、悬浊液、溶液
(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的是______(填字母)。
A.烧碱 B.硝酸铵 C.氯化钠
(3)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______(填“甲”或“乙”)。
②将t1℃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______乙(填“<”、“=”或“>”)
③在t2℃时,某同学向128.5g甲溶液中加入1.5g甲固体恰好得到t2℃时甲的饱和溶液,则原甲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结果精确到0.1%)。
(4)t2℃时,同学们在实验室配制一定量10%的甲溶液(已知水的密度为1g/cm3)。
①用8.0g甲(不含结晶水)固体配制10%的甲溶液,需要水______mL。
②将配好的溶液倒入洁净的______中(填容器名称),盖好塞子贴上标签。
③下列操作会导致配制的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______。
A.甲固体中含有杂质
B.烧杯未干燥直接用于配制溶液
C.用量筒量取水时采用俯视方法读数
【答案】D A 甲 > 22.2% 72 细口瓶 AB
五、计算题。
25、汽车蓄电池中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8%,密度为1.2克/厘米3。若要在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这种稀硫酸630克。求:
(1)630克稀硫酸的体积是多少毫升?
(2)需要浓硫酸多少克?
【答案】(1)525毫升; (2)18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