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第二节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区域发展水平
区域空间结构
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发展(时空)
衡量区域发展水平常用指标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人均国民收入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综合性指标——人文发展指数(HDI):通过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来反映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
衡量区域发展水平常用指标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人均国民收入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高 发达国家/地区
低 发展中国家/地区
综合性指标——人文发展指数(HDI):通过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来反映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
加速发展
区域产业结构
产业
结构
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第二产业指
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指
除第一、二产业
以外的其他各业
我国
三次产业
的划分
第一产业指农业
(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
——————————————
东北
东部
中部
西部
四大地区产业结构差异
按要素集约度划分
区域空间结构
区域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点状:
线状:
面状:
空间分布形式(分布形态)
区域空间结构由点、线、面这些基本要素所组成
城市、工业、商业
交通线、通讯线
农业、城市经济辐射力所形成的域面
交通运输
总趋势:
城市发展
方式单一,线状为主,没有形成网络
出现了铁路,线路变得密集
多种方式,形成了网络,四通八达,深入到区域各地
由简单到复杂,由线状发展成网络状
表现为乡村地域,农业用地面积大
发展为城镇地域,农业用地减少
城市地域不断扩大,农业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
两横三纵点轴式空间结构
德国网络式空间结构
第二节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2
区域发展水平
区域空间结构
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发展(时空)
一、区域的发展阶段
以传统农业为主的
初级阶段
以工业化为主体的
成长阶段
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
转型阶段
以创新驱动为主高效益
综合发展阶段
区域发展水平
区域空间结构
区域产业结构
低水平
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初级阶段
区域发展水平
区域空间结构
区域产业结构
加速发展
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
区域发展水平
区域空间结构
区域产业结构
高水平
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阶段
区域发展水平
区域空间结构
区域产业结构
低水平
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初级阶段
区域发展水平
区域空间结构
区域产业结构
加速发展
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
区域发展水平
区域空间结构
区域产业结构
高水平
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阶段
区域发展阶段
材料一:在美国建国初期,匹兹堡只是一个普通的毛皮贸易站。尽管附近有优质大煤田,但几乎无工业可言。19世纪中叶,随着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 崛起,尤其是宾夕法尼亚运河开通和铁路的修建,通过五大湖和运河运入苏必利尔湖附近的铁矿石,匹兹堡才逐渐发展成为美国的钢铁工业中心。
材料二:在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成长阶段,随着匹兹堡等早期中心城市的逐渐扩展,涌现出了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布法罗等工业中心,工业化区域不断扩大。同时,产业结构也逐步复杂化,发展了机械、化学、纺织等工业部门。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业生产需求,当局不仅在当地大规模开采铁矿和煤炭,而且还从外地输入了大量资源。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所排放的废弃物严重污染了本地环境,五大湖的生态也遭到一定破坏,人地关系变得空前紧张。
材料三:近半个世纪以来,美国东北部受到资源衰竭、设备老化、污染严重等因素的影响,匹兹堡及其附近地区的钢铁产量明显减少,工业地位显著 下降。目前,匹兹堡的钢铁产量只相当于以往高峰时期的70-80%。而美国西部的硅谷、南部的休斯顿等新兴的工业中心迅速繁荣起来对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区基地构成严峻挑战
匹兹堡
“钢都”匹兹堡兴起的条件:
地处煤田中心地带
苏必利尔湖附近的优质铁矿
五大湖和运河的廉价水运
铁路的修建
煤炭
铁矿石
“钢都”
自然资源被大量开采
资源枯竭
生产过程大量排放废弃物
环境污染
东北部工业区出现的问题
材料四:
为了改变区域衰退的局面,美国东北工业区推出庞大的复兴计划。积极进行环境整治,压缩传统工业规模,加大技术革新力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东北工业区又呈现繁荣景象。很多大都市区都已经成功地由制造业中心转变为服务业中心。匹兹堡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从重工业向高科技产业方向发展,这座昔日的“没有屋顶的地狱”,如今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医疗和计算机科技发展水平均已排在美国城市的前列,被誉为“知识城”。同时注重治理污染,改善投资环境。区域又产生了新的活力,人地关系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