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日中学师生共用导学稿
班级 姓名
年级:初三年级 学科:科学 整理:钱敏达 审核:
内容:§3.2来自微生物的威胁(一) 课型:新授 时间:
学习目标
1、了解炭疽杆菌引起的炭疽病。
2、了解由细菌引起的常见疾病。
3、抗生素的作用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细菌引起的常见疾病,抗生素的作用。
2、难点:炭疽杆菌引起的炭疽病的特征。
课前准备
1. 下列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
①星期日整天睡觉 ②少吃饭,多吃零食 ③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④坚持体育锻炼 ⑤因烦恼事而抽烟、酗酒 ⑥不挑食,合理营养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④⑤⑥ D.③④⑥
2. 所谓健康,在现代社会中的含义是( )
A.只要身体无疾病 B.只要社会关系好
C.只要心情好 D.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关系健康
拓展与提高
1. 现代医学界认为死亡的判断标准是( )
A.长时间昏迷不醒 B.脑电图显示平波
C.呼吸和心跳停止 D.瞳孔左右不对称
新课预习
一、细菌对人体的危害
1. 细菌是一种单细胞的 生物。细菌有 、 和 三种形态。利用 才能观察到。
2. 某些细菌能 ,如扁桃体炎。某些细菌不侵入细胞内,但会产生一种能破坏细胞的 ,如破伤风。
二、炭疽杆菌对人的危害
1.炭疽是由 引起的疾病,通常发生在草食动物身上,亦感染人类。
2.人类感染炭疽病主要有3条途径。第1种是食用被炭疽杆菌污染的 ,引起人的肠炭疽。第2种是 ,感染了炭疽杆菌,引起皮肤炭疽。第3种是人类因 而感受染肺炭疽。
三、抗生素
1. 细菌引起的疾病通常可用 治疗,抗生素是一种能够在 的条件下杀死 的化合物。它是由一些 或 自然合成。
2. 是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
3.阅读青霉素的发现。
课堂练习
1.青霉素是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在刚投入使用的时间,效果非常好,但现在治疗效果没有以前那样好了,对这种现象最好的解释是 ( )
A.细菌体内的结构发生了变化
B.细菌某些结构的用进废退
C.对青霉素有抗性的细菌被保留下来并将抗性遗传给后代
D.青霉素的结构发生了变化
2.1.“某些传染病可以通过握手进行传播,而常洗手可以减少手粘染病原菌的数量”,为了验证这一结论,甲乙二位同学进行了如图实验。实验前,在培养皿内放入经灭菌处理的酵母菌培养基;甲乙都清洗并消毒自己的手。每次握手前,乙均用无菌棉蘸取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擦遍自己的手。
第一步:甲与乙握手,清洗手后用大拇指在1号培
养基上按三下,立即盖上盖子。
第二步:甲再次与乙握手后,不洗手直接用大拇指
在2号培养基上按三下,立即盖上盖子。
第三步:把两个培养皿同时放入培养箱中,在
28℃条件下培养24小时,并观察。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24小时后,如果在 号培养皿内
的培养基上酵母菌菌落数较多,则结论得以验证。
(2)本实验用酵母菌代替致病微生物来验证这一结论,其目的在于 。
(3)实验中不是立刻观察甲手上的酵母菌,而是在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观察,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 。
28℃条件下培养24小时
培养基
甲洗手
甲不洗手
1号
1号
2号
2号南日中学师生共用导学稿
班级 姓名
年级:初三年级 学科:科学 整理:钱敏达 审核:
内容:§3.2来自微生物的威胁(二) 课型:新授 时间:
学习目标
1、了解病毒的结构、传染病的特点。
2、了解流行性感冒的流行及预防。
3、了解常见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切断传染病流行的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病毒的结构,传染病的特点。
2、难点:流行性感冒的流行及预防、传染病的特点。
课前准备
1. 下列关于细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某些细菌会使人体产生疾病,危害人的健康
B.有些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
C.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
D.细菌进入人体后都会侵入人体细胞
2. 抗生素是一种能够在不损伤人体细胞的条件下杀死 的化合物,它由一些
或 组成。 是世界第一种生素。
拓展与提高
1. 近年来,在我国的台湾出现的“超级细菌”,让包括青霉素在内的许多抗生素对其失去作用。由“超级细菌”引发的感染和导致的死亡急剧上升。该类事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抗生素的生产质量急剧下降 ( )
B.抗生素引发人体的过敏反应
C.“超级细菌”已经变异成为病毒
D.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抗药性不断增强
新课预习
一、流行性感冒
1. 流感是由 侵入人体细胞引起的。
2. 流感发病调查的基本步骤有: 、 、
、 、 、 。
二、病毒
1. 病毒是比细菌还小的一类生物,其特点:形状 ;形态 ;没有
结构;营寄生生活。病毒是另一类病原体,侵入人体也能使人生病。
2. 预防流感的方法有:对病人要 、 、 ;流感流行期间少到公共场所;可进行流感病毒疫苗接种等。
三、传染病
1.传染病是指由 (如病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1) :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2) :被虫卵污染了的蔬菜是把病原体(虫卵)从传染源(蛔虫病患者)转移到健康人的中间传播途径,这叫饮食传播。此外还有其他传染病的空气传播、水传播、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3) :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该病的人群。未出过麻疹的儿童,没有对此病的免疫力,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
在传染病流行时,只要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其流行便可终止。
3. 传染病的突出特点就是具有 性和 性和 性。
4.传染病的种类很多,根据传播途径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类:
传染病、 传染病、 传染病、 传染病和
性传播疾病。
课堂练习
1.饭前便后洗手,可以预防很多传染病。这项措施在预防传染病中属于 ( )
A.控制传染病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 为了防止艾滋病的感染和扩散,我国已明令禁止进口外来血液制品。这种做法属于 ( )
A.保护易感人群 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以上三项都是
3. 我国每年死于肺结核的儿童居各类传染病之首,为加强防治,一旦发现患者,立即给他打针吃药,隔离治疗,再对病人的房间和用具进行消毒,并给接触病人的人进行预防注射这些措施分别属于预防传染病的( )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
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
4.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是: 、 、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