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化学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下册第6章 溶解现象 章末自练题含答案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下册第6章 溶解现象
一、选择题。
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里,充分搅拌后,可以得到乳浊液的是( )
A.面粉 B.植物油 C.高锰酸钾 D.蔗塘
2、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氯化钠和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
B.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C.向20℃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
D.配制50gl6%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
3、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
C.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t2℃时,30g甲物质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80g的溶液
4、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 B.称取
C.量取 D.溶解
5、粗盐初步提纯的操作步骤如图所示,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溶解时玻璃棒用于搅拌
B.过滤时玻璃棒用于引流
C.蒸发至滤液被蒸干后再移去酒精灯
D.图中“操作1”是称量
6、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对学习化学十分重要。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水分子发生改变
C.NO与NO2化学性质不同﹣﹣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D.10mL H2O与10mL C2H5OH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分子间有间隔
7、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出现下列失误操作,一定会使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砝码放在左盘,未使用游码
B.量取蒸馏水,仰视量筒读数
C.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洒出
D.将配好的溶液转移到细口瓶里,不慎洒出部分溶液
8、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固体溶解时都放出热量 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9、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盐酸时,不会用到的仪器是( )
A. B. C. D.
10、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下图是实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取一定量粗盐 B.溶解
C.过滤 D.蒸发结晶
11、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B.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用于去除油污
C.汽油能够洗去衣服上的油漆,是因为汽油具有乳化作用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12、家用食醋是含醋酸质量分数为10%的水溶液,其中的“10%”的含义是( )
A.100 g醋酸中含醋为10 g B.100 g醋酸的水溶液中含醋酸10g
C.100 g水中含醋酸为10g D.100 g醋酸的水溶液中含水10g
13、2017年4月22日,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升入太空和“天宮二号”完成第一次交会对接。 高氯酸钾(KCl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下表是高氯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68 3.73 7.3 13.4
A.20℃时高氯酸钾的溶解度为1.68
B.40℃时,将4g高氯酸钾溶于100g水中可得到104g溶液
C.80℃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40℃有结晶现象
D.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14、下列对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用洗洁精洗去餐盘上的油渍 洗洁精能溶解油渍形成溶液
B Fe2O3和CuO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CO反应 体现CO的还原性
C 金刚石不导电但石墨导电 二者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 10L氮气在加压时可装入1L钢瓶中 气体分子间隙较大
A.A B.B C.C D.D
15、用硝酸钾固体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50g。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称量:用天平称量硝酸钾5g
B.量取:用量筒量取蒸馏水45mL
C.溶解:将硝酸钾倒入量筒中溶解
D.转移:将配好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
二、填空题。
16、用下图所示装置可以研究“活性炭吸附能力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将NH4NO3固体加入到水中充分搅拌,观察到两侧玻璃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不同。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试管内气体的压强 (选填“增大”或“减小”),使得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2)NH4NO3固体溶于水 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3)活性炭吸附气体的能力随温度 (选填“升高”或“降低”)而增强。
17、碘酒是把碘溶于酒精制成的,其中溶质是_____,溶剂是_____。
18、交点的含义:
如图所示,P点表示______,此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一定相等的是______。
19、家中用高浓度的食盐水可腌制鲜美的咸鸭蛋。
①计算:现有一包食盐,其中NaCl的含量为180g,室温下最多可配制
g饱和食盐水。(常温下,NaCl的溶解度为36g/100g水)
②量取水:用 量取蒸馏水,读数时视线应与
相平。
③溶解:将整包食盐加入1L的烧杯中,并将量取的蒸馏水全部倒入烧杯中,为加速溶解可进行的操作是 。
④腌制:将洗净晾干的鸭蛋,放入饱和食盐水中,密封,25天后即可食用。若在夏天腌制,可向密封容器中多加一勺食盐,可能的原因是 。
a 相同条件下,食盐越多,食盐水的浓度越高,腌制的咸鸭蛋越鲜美
b 加入足量的食盐,保证食盐水一直是饱和状态
c 夏天气压低,食盐水中能溶解更多的食盐
d 不同温度下,一定量溶剂中所能溶解的食盐的质量不同
20、完成教材实验9—4,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填写下列表格。
试管内加入的物质 现象 把液体倒掉后试管是否干净
振荡前 振荡后 静置后
水和植物油
水和植物油及洗涤剂
〖注意〗利用肥皂水、洗涤剂、洗洁精、洗衣粉、洗头膏等的洗涤都属于利用乳化原理,但利用汽油清洗油污利用的是溶解原理。
21、如图是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的流程图。
请回答
(1) 应称量___________ gNaCl,需加水___________ mL。
(2)若称量NaCl固体时指针向右偏转 ,则应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天平平衡。
(3)取上述溶液10g加水稀释到_______________g,可得到5%的NaCl溶液。
2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___________℃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当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甲物质;40℃时,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甲溶液配制为质量分数为5%的甲溶液,加水质量为___________g。
三、简答题。
23、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采用的方法利用了氯化钠的哪些性质?考虑到粗盐的来源,你判断这样提纯的盐是否为纯净物?怎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判断。
四、实验题。
24、请你参与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的实验,并进行实验过程的探究:
(1)计算: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所需硝酸钾质量为______________ g,所需蒸馏水的体积为 _____________ mL(水的密度约为1g/mL).
(2)称量:分别在天平左右两盘放上纸片,调节平衡后,应_________ (填标号).
A 先在托盘上放置所需的砝码,再添加硝酸钾直至天平平衡.
B 先添加所需的硝酸钾,再添加砝码到所在的托盘直至天平平衡.
【探究一】:在称量过程中,某同学的称量操作如图所示,你认为该操作对本次实验的数据处理的正确性 ________ (填“有”或“没有”)影响,理由是___________ .
(3)量取:准确量取所需蒸馏水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选填图中的标号).
(4)溶解:将称量好的硝酸钾和蒸馏水混合溶解.
【探究二】:20℃时,将20mL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4%的硝酸钾溶液.从表中找出计算所需的数据为:_________ g/mL.
温度℃质量分数% 20 40 60
4 1.023 1.016 1.007
10 1.063 1.054 1.044
25、结合实验回答问题。
(1)铜、铁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
①A图所示实验的目的是: 。
②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③通过B图所示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
(2)用氯化钠配制50g15% 的氯化钠溶液。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①要配制50g15% 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质量 g。
②应选取 (填“50mL ”或“25mL ”)量筒量取蒸馏水。
③若检测发现氯化钠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由( )(填字母序号)。
A 氯化钠固体不纯 B 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C 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D 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五、计算题。
26、小明用石灰石测定某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向盛有100g稀盐酸的烧杯中依次加入石灰石粉末(杂质不参加反应),充分反应后,记录实验数据见下表。请计算: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石灰石粉末质量\g 15 15
烧杯中物质总质量\g 109.5 121.2
(1)共生成二氧化碳 g。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22—2023学年化学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下册第6章 溶解现象 章末自练题含答案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下册第6章 溶解现象
一、选择题。
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里,充分搅拌后,可以得到乳浊液的是( )
A.面粉 B.植物油 C.高锰酸钾 D.蔗塘
【答案】B
2、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氯化钠和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
B.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C.向20℃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
D.配制50gl6%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
【答案】D
3、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
C.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t2℃时,30g甲物质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80g的溶液
【答案】A
4、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 B.称取
C.量取 D.溶解
【答案】D
5、粗盐初步提纯的操作步骤如图所示,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溶解时玻璃棒用于搅拌
B.过滤时玻璃棒用于引流
C.蒸发至滤液被蒸干后再移去酒精灯
D.图中“操作1”是称量
【答案】C
6、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对学习化学十分重要。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水分子发生改变
C.NO与NO2化学性质不同﹣﹣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D.10mL H2O与10mL C2H5OH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分子间有间隔
【答案】B
7、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出现下列失误操作,一定会使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砝码放在左盘,未使用游码
B.量取蒸馏水,仰视量筒读数
C.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洒出
D.将配好的溶液转移到细口瓶里,不慎洒出部分溶液
【答案】B
8、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固体溶解时都放出热量 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答案】D
9、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盐酸时,不会用到的仪器是( )
A. B. C. D.
【答案】D
10、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下图是实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取一定量粗盐 B.溶解
C.过滤 D.蒸发结晶
【答案】D
11、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B.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用于去除油污
C.汽油能够洗去衣服上的油漆,是因为汽油具有乳化作用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答案】C
12、家用食醋是含醋酸质量分数为10%的水溶液,其中的“10%”的含义是( )
A.100 g醋酸中含醋为10 g B.100 g醋酸的水溶液中含醋酸10g
C.100 g水中含醋酸为10g D.100 g醋酸的水溶液中含水10g
【答案】B
13、2017年4月22日,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升入太空和“天宮二号”完成第一次交会对接。 高氯酸钾(KCl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下表是高氯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68 3.73 7.3 13.4
A.20℃时高氯酸钾的溶解度为1.68
B.40℃时,将4g高氯酸钾溶于100g水中可得到104g溶液
C.80℃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40℃有结晶现象
D.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答案】C
14、下列对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用洗洁精洗去餐盘上的油渍 洗洁精能溶解油渍形成溶液
B Fe2O3和CuO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CO反应 体现CO的还原性
C 金刚石不导电但石墨导电 二者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 10L氮气在加压时可装入1L钢瓶中 气体分子间隙较大
A.A B.B C.C D.D
【答案】A
15、用硝酸钾固体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50g。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称量:用天平称量硝酸钾5g
B.量取:用量筒量取蒸馏水45mL
C.溶解:将硝酸钾倒入量筒中溶解
D.转移:将配好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
【答案】C
二、填空题。
16、用下图所示装置可以研究“活性炭吸附能力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将NH4NO3固体加入到水中充分搅拌,观察到两侧玻璃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不同。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试管内气体的压强 (选填“增大”或“减小”),使得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2)NH4NO3固体溶于水 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3)活性炭吸附气体的能力随温度 (选填“升高”或“降低”)而增强。
【答案】; 减小; 吸收; 降低
17、碘酒是把碘溶于酒精制成的,其中溶质是_____,溶剂是_____。
【答案】(1)碘 (2) 酒精
18、交点的含义:
如图所示,P点表示______,此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一定相等的是______。
【答案】t3℃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
19、家中用高浓度的食盐水可腌制鲜美的咸鸭蛋。
①计算:现有一包食盐,其中NaCl的含量为180g,室温下最多可配制
g饱和食盐水。(常温下,NaCl的溶解度为36g/100g水)
②量取水:用 量取蒸馏水,读数时视线应与
相平。
③溶解:将整包食盐加入1L的烧杯中,并将量取的蒸馏水全部倒入烧杯中,为加速溶解可进行的操作是 。
④腌制:将洗净晾干的鸭蛋,放入饱和食盐水中,密封,25天后即可食用。若在夏天腌制,可向密封容器中多加一勺食盐,可能的原因是 。
a 相同条件下,食盐越多,食盐水的浓度越高,腌制的咸鸭蛋越鲜美
b 加入足量的食盐,保证食盐水一直是饱和状态
c 夏天气压低,食盐水中能溶解更多的食盐
d 不同温度下,一定量溶剂中所能溶解的食盐的质量不同
【答案】680; 量筒; 液体凹液面最低处; 搅拌; bd
20、完成教材实验9—4,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填写下列表格。
试管内加入的物质 现象 把液体倒掉后试管是否干净
振荡前 振荡后 静置后
水和植物油
水和植物油及洗涤剂
〖注意〗利用肥皂水、洗涤剂、洗洁精、洗衣粉、洗头膏等的洗涤都属于利用乳化原理,但利用汽油清洗油污利用的是溶解原理。
【答案】分层; 形成乳状物; 分层; 不干净; 分层; 形成乳状物; 不分层; 干净
21、如图是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的流程图。
请回答
(1) 应称量___________ gNaCl,需加水___________ mL。
(2)若称量NaCl固体时指针向右偏转 ,则应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天平平衡。
(3)取上述溶液10g加水稀释到_______________g,可得到5%的NaCl溶液。
【答案】(1)7.5 42.5 (2) 往左盘中继续添加氯化钠固体 (3) 30
2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___________℃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当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甲物质;40℃时,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甲溶液配制为质量分数为5%的甲溶液,加水质量为___________g。
【答案】20 降温结晶 50
三、简答题。
23、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采用的方法利用了氯化钠的哪些性质?考虑到粗盐的来源,你判断这样提纯的盐是否为纯净物?怎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判断。
【答案】本实验中利用了氯化钠易溶于水,通过过滤能将氯化钠与不溶性泥沙分离,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析出氯化钠。
由于过滤只能除去粗盐中难溶性的固体杂质,并不能够除去其中可溶的氯化钙和氯化镁等杂质,因此,实验提纯的盐,属于混合物。
取样配成溶液,向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沉淀,则说明提纯的盐含有氯化镁,为混合物。
四、实验题。
24、请你参与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的实验,并进行实验过程的探究:
(1)计算: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所需硝酸钾质量为______________ g,所需蒸馏水的体积为 _____________ mL(水的密度约为1g/mL).
(2)称量:分别在天平左右两盘放上纸片,调节平衡后,应_________ (填标号).
A 先在托盘上放置所需的砝码,再添加硝酸钾直至天平平衡.
B 先添加所需的硝酸钾,再添加砝码到所在的托盘直至天平平衡.
【探究一】:在称量过程中,某同学的称量操作如图所示,你认为该操作对本次实验的数据处理的正确性 ________ (填“有”或“没有”)影响,理由是___________ .
(3)量取:准确量取所需蒸馏水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选填图中的标号).
(4)溶解:将称量好的硝酸钾和蒸馏水混合溶解.
【探究二】:20℃时,将20mL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4%的硝酸钾溶液.从表中找出计算所需的数据为:_________ g/mL.
温度℃质量分数% 20 40 60
4 1.023 1.016 1.007
10 1.063 1.054 1.044
【答案】5 45 A 没有 称量过程中没有使用游码 BC 1.063
25、结合实验回答问题。
(1)铜、铁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
①A图所示实验的目的是: 。
②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③通过B图所示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
(2)用氯化钠配制50g15% 的氯化钠溶液。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①要配制50g15% 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质量 g。
②应选取 (填“50mL ”或“25mL ”)量筒量取蒸馏水。
③若检测发现氯化钠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由( )(填字母序号)。
A 氯化钠固体不纯 B 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C 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D 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答案】(1)比较纯金属与其组成的合金的硬度(比较铜与黄铜的硬度)
铜表面有划痕 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水、氧气接触
(2) 7.5 50mL AB
五、计算题。
26、小明用石灰石测定某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向盛有100g稀盐酸的烧杯中依次加入石灰石粉末(杂质不参加反应),充分反应后,记录实验数据见下表。请计算: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石灰石粉末质量\g 15 15
烧杯中物质总质量\g 109.5 121.2
(1)共生成二氧化碳 g。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8.8
(2)设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答: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