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化学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下册第六章 溶解现象 章末自习题含答案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下册第六章 溶解现象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能导电的是( )。
A.NaCl固体 B.NaOH溶液 C.蔗糖溶液 D.酒精溶液
2、已知FeCl3也可以催化H2O2的分解,现向一定量的H2O2溶液中滴入几滴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FeCl3溶液,充分反应(忽略水的挥发).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质均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
C.同一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4、用固体NaCl配制12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称量时,左盘放10g砝码,游码移到2g处
B.量取所需水时,仰视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C.实验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仅有烧杯和量筒
D.将所配溶液转移至贴有标签的试剂瓶中保存
5、粗盐提纯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解时为了让粗盐加速溶解,尽可能的多加入一些水
B.过滤时玻璃棒必须靠在滤纸上方的漏斗壁上以防止滤纸破损
C.蒸发时需要将滤液全部蒸干后停止加热
D.粗盐可以直接放在烧杯中进行称量
6、有一组物质:海水、稀硫酸、酒精溶液,下列物质可以和这组物质归为同一类的是( )。
A.牛奶 B.泥水 C.冰水混合物 D.碘酒
7、属于悬浊液的是( )
A.矿泉水 B.糖水 C.泥水 D.自来水
8、20℃时KCl的溶解度是34g。取65gKCl溶液放入甲烧杯中,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整个过程中无溶剂损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烧杯中是KCl的饱和溶液
B.乙和丙烧杯中KCl的质量分数相等
C.丁烧杯中KCl的质量分数为34%
D.若乙烧杯中溶液恰好饱和,则40℃时KCl的溶解度为40g
9、要配制100g10%的食盐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将10g食盐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
B.量取90mL水时,仰视量筒读数
C.为加快食盐溶解,用温度计搅拌溶液
D.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
10、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过程中,涉及到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称量时粗盐放在天平左盘的称量纸上
B.粗盐溶解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蒸发时,在恰好蒸干时停止加热
D.过滤时漏斗下端尖嘴处紧靠烧杯内壁
1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冰水混合物不属于溶液
C.一瓶蔗糖溶液中,下面的部分比上面的部分甜
D.均一的、稳定的液体叫作溶液
12、下列图像中能正确体现所叙述变化的相关信息的是( )
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B.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C.高温煅烧石灰石 D.水通电分解
A.A B.B C.C D.D
13、(双选)M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物质M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M是硝酸钾
B.溶液②中溶质质量分数为60%
C.溶液①②③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②>③>①
D.溶液①为不饱和溶液,溶液②和③为饱和溶液
14、下列各组物质(物质均为固体)只用水不能区分的是( )。
A.氢氧化钠和氯化钠 B.高锰酸钾和氯化钠
C.碳酸钙和氯化钠 D.氯化钠和蔗糖
15、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它常用于皮肤和物体表面的杀菌消毒,可有效杀灭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关于乙醇溶液说法错误的是( )
A.乙醇溶液的溶剂是水 B.乙醇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
C.乙醇溶液都是浓溶液 D.医用酒精中乙醇的质量分数小于75%
二、填空题。
16、白糖固体放在口中会有清凉感觉,请从溶解现象推测其可能的原因是 。
17、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酒精中,获得紫红色溶液。
(1)碘的酒精溶液中,溶质是______,溶剂是______。
(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下面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酒精分子没有画出)。
①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②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18、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变化规律: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如KNO3。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______;。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______;。
19、某化学小组欲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50克。实验过程如图(部分操作隐去):
(1)在量取溶剂水时应选用的量筒的量程为 (填写所选选项的编号)。
A 10mL B 20mL C 50mL D 100mL
(2)若要通过搅拌加速氯化钠的溶解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20、粗盐的初步提纯蒸发操作中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里最多溶解硝酸钾就形成饱和溶液,现加入硝酸钾所得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若要得到硝酸钾饱和溶液,还应加入 硝酸钾。
22、实验小组同学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
(1)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分别为______。
(2)实验操作顺序为E、C、______。
23、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的溶解度指在一定______下,某固态物质在______溶剂里达到______状态所溶解的______。
(2)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 g,意思是20℃时,______水中达到______状态时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或者20℃时,______水中______可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36 g。
(3)物质的溶解性是根据______℃时的溶解度规定的,当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______10 g时,为易溶物质。
a.固体的溶解度从几个要素进行规定?______
b.要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需要注意什么问题?______
三、实验题。
24、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的现象在生活生产中广泛存在。
(1)勤洗手是好的生活习惯。某肥皂的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钠,用该肥皂洗手时,硬脂酸钠能把手上的油渍以很小的液滴的形式分散到水中而洗去,这一事实的原理是
(填“溶解”或“乳化”)。
(2)某同学做了在常温下将碘分别在水和汽油中分散的实验:
实验步骤及操作 实验现象
1.取一支试管,加入约3 mL水,再加入1小粒碘,充分振荡后静置 试管底部有碘固体,液体呈淡黄色
2.向上述试管中加入约1 mL汽油,充分振荡后静置 试管底部无固体,液体分层,上层呈紫红色,下层接近无色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 。
②由此可知,碘在水中的溶解性比在汽油中 (填“强”或“弱”)。
25、用下列仪器完成溶液的配制。
(1)实验1:配制10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是
g。
(2)实验2:将上述溶液稀释成3%的氯化钠溶液。在量取水时,视线如右图所示,会造成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3)上述两个实验中,都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填序号)。
四、计算类题。
26、同学们去野炊所骑的电动车使用的是铅蓄电池,其中的酸用的是稀硫酸。如果用98%的浓硫酸配制588g、20%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为多少mL。(水的密度为1g/mL)
2022—2023学年化学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下册第六章 溶解现象 章末自习题含答案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下册第六章 溶解现象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能导电的是( )。
A.NaCl固体 B.NaOH溶液 C.蔗糖溶液 D.酒精溶液
【答案】B
2、已知FeCl3也可以催化H2O2的分解,现向一定量的H2O2溶液中滴入几滴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FeCl3溶液,充分反应(忽略水的挥发).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质均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
C.同一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答案】C
4、用固体NaCl配制12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称量时,左盘放10g砝码,游码移到2g处
B.量取所需水时,仰视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C.实验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仅有烧杯和量筒
D.将所配溶液转移至贴有标签的试剂瓶中保存
【答案】D
5、粗盐提纯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解时为了让粗盐加速溶解,尽可能的多加入一些水
B.过滤时玻璃棒必须靠在滤纸上方的漏斗壁上以防止滤纸破损
C.蒸发时需要将滤液全部蒸干后停止加热
D.粗盐可以直接放在烧杯中进行称量
【答案】D
6、有一组物质:海水、稀硫酸、酒精溶液,下列物质可以和这组物质归为同一类的是( )。
A.牛奶 B.泥水 C.冰水混合物 D.碘酒
【答案】D
7、属于悬浊液的是( )
A.矿泉水 B.糖水 C.泥水 D.自来水
【答案】C
8、20℃时KCl的溶解度是34g。取65gKCl溶液放入甲烧杯中,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整个过程中无溶剂损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烧杯中是KCl的饱和溶液
B.乙和丙烧杯中KCl的质量分数相等
C.丁烧杯中KCl的质量分数为34%
D.若乙烧杯中溶液恰好饱和,则40℃时KCl的溶解度为40g
【答案】D
9、要配制100g10%的食盐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将10g食盐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
B.量取90mL水时,仰视量筒读数
C.为加快食盐溶解,用温度计搅拌溶液
D.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
【答案】D
10、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过程中,涉及到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称量时粗盐放在天平左盘的称量纸上
B.粗盐溶解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蒸发时,在恰好蒸干时停止加热
D.过滤时漏斗下端尖嘴处紧靠烧杯内壁
【答案】C
1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冰水混合物不属于溶液
C.一瓶蔗糖溶液中,下面的部分比上面的部分甜
D.均一的、稳定的液体叫作溶液
【答案】B
12、下列图像中能正确体现所叙述变化的相关信息的是( )
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B.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C.高温煅烧石灰石 D.水通电分解
A.A B.B C.C D.D
【答案】B
13、(双选)M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物质M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M是硝酸钾
B.溶液②中溶质质量分数为60%
C.溶液①②③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②>③>①
D.溶液①为不饱和溶液,溶液②和③为饱和溶液
【答案】BC
14、下列各组物质(物质均为固体)只用水不能区分的是( )。
A.氢氧化钠和氯化钠 B.高锰酸钾和氯化钠
C.碳酸钙和氯化钠 D.氯化钠和蔗糖
【答案】D
15、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它常用于皮肤和物体表面的杀菌消毒,可有效杀灭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关于乙醇溶液说法错误的是( )
A.乙醇溶液的溶剂是水 B.乙醇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
C.乙醇溶液都是浓溶液 D.医用酒精中乙醇的质量分数小于75%
【答案】C
二、填空题。
16、白糖固体放在口中会有清凉感觉,请从溶解现象推测其可能的原因是 。
【答案】白糖溶于水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
17、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酒精中,获得紫红色溶液。
(1)碘的酒精溶液中,溶质是______,溶剂是______。
(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下面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酒精分子没有画出)。
①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②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答案】(1)碘 酒精 (2)下层颜色较深,上层颜色较浅 (3) 甲
18、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变化规律: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如KNO3。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______;。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______;。
【答案】(1)升高 (2)NaCl (3)Ca(OH)2
19、某化学小组欲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50克。实验过程如图(部分操作隐去):
(1)在量取溶剂水时应选用的量筒的量程为 (填写所选选项的编号)。
A 10mL B 20mL C 50mL D 100mL
(2)若要通过搅拌加速氯化钠的溶解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答案】C; 玻璃棒
20、粗盐的初步提纯蒸发操作中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蒸发皿 铁架台 玻璃棒 酒精灯
21、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里最多溶解硝酸钾就形成饱和溶液,现加入硝酸钾所得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若要得到硝酸钾饱和溶液,还应加入 硝酸钾。
【答案】不饱和
22、实验小组同学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
(1)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分别为______。
(2)实验操作顺序为E、C、______。
【答案】(1)7.5g和42.5g (2) D、A、B
23、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的溶解度指在一定______下,某固态物质在______溶剂里达到______状态所溶解的______。
(2)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 g,意思是20℃时,______水中达到______状态时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或者20℃时,______水中______可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36 g。
(3)物质的溶解性是根据______℃时的溶解度规定的,当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______10 g时,为易溶物质。
a.固体的溶解度从几个要素进行规定?______
b.要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需要注意什么问题?______
【答案】(1) 温度 100g 饱和 质量
(2) 100g 饱和 36g 100g 最多
(3) 20 大于 一定温度、溶剂质量100g、饱和溶液、溶解质量 温度相同
三、实验题。
24、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的现象在生活生产中广泛存在。
(1)勤洗手是好的生活习惯。某肥皂的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钠,用该肥皂洗手时,硬脂酸钠能把手上的油渍以很小的液滴的形式分散到水中而洗去,这一事实的原理是
(填“溶解”或“乳化”)。
(2)某同学做了在常温下将碘分别在水和汽油中分散的实验:
实验步骤及操作 实验现象
1.取一支试管,加入约3 mL水,再加入1小粒碘,充分振荡后静置 试管底部有碘固体,液体呈淡黄色
2.向上述试管中加入约1 mL汽油,充分振荡后静置 试管底部无固体,液体分层,上层呈紫红色,下层接近无色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 。
②由此可知,碘在水中的溶解性比在汽油中 (填“强”或“弱”)。
【答案】(1)乳化
(2)①证明同一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②弱
25、用下列仪器完成溶液的配制。
(1)实验1:配制10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是
g。
(2)实验2:将上述溶液稀释成3%的氯化钠溶液。在量取水时,视线如右图所示,会造成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3)上述两个实验中,都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填序号)。
【答案】6 偏小 ①②③⑥
四、计算类题。
26、同学们去野炊所骑的电动车使用的是铅蓄电池,其中的酸用的是稀硫酸。如果用98%的浓硫酸配制588g、20%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为多少mL。(水的密度为1g/mL)
【答案】468